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霉菌毒素中毒主要是由于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引起,近几年家禽饲养过程中频繁暴发霉菌毒素中毒,带来严重危害。该病主要在高温、潮湿的时节即每年7~8月最容易发生流行,并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进入秋冬季节后往往变为隐性。病鸡典型的症状是气囊和肺脏出现大面积发炎,重度中毒时还会造成大批量死亡,严重损害养鸡业经济效益。现概述鸡霉菌中毒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猪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2011年7月,我市某养殖户所饲养的110头猪不明原因陆续发病,并且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随后还出现了死亡。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病史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黄曲霉毒素中毒。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鸭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饲料或者饲料原料(如玉米、小麦、麸皮、豆粕、花生粕、鱼粉等占用比例较大的原料)在潮湿季节中保存不当引起了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鸭吃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即发生该病。在各种黄曲霉中,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因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以全身出血、消化功能紊乱、腹腔积液和神经症状为临诊特征的中毒病。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生主要是因鸡群采食了发霉变质的饲料,如玉米、豆类、麦类、配合饲料、农副产品等。任何品种、任何年龄的鸡都易感,发病急、病程短(约1周)、死亡率高。近年来,该病在中宁县一些养鸡场时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笔者对诊治的几例鸡黄曲霉毒素中毒进行了综述,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5.
常见鸡饲料中毒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清华 《中国家禽》2006,28(4):54-56
1饲料原料引起的饲料中毒1.1黄曲霉素中毒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一种毒素。黄曲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寄生在花生、花生饼(粕)、豆饼、玉米黄豆、麸皮等饲料中,当温度(24-30℃)和湿度(80%以上)适宜时,黄曲霉菌就迅速繁殖,产生损害动物肝脏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6.
盛夏和秋初之际,气温高雨量多,空气湿度较大,玉米保管不当极易发霉。产生一种叫黄曲霉毒素的有毒物质。黄曲霉毒素毒力很强,当不注意将发霉变质的玉米投饲给鸡时,便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尤其六周龄内的幼鸡,更易中毒。中毒的病鸡主要表现为衰弱,食  相似文献   

7.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玉米、棉籽饼粕、花生饼粕、大豆饼粕、草木樨干草、燕麦干草等最易被污染。当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大于1ppm时,可使所饲喂的畜禽中毒死亡。黄曲霉毒素中毒症以猪、鸡多见,其次为鸭和牛。饲料是否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可以用紫外线灯快速检测,取饲料放在紫外线灯下观察,若能看到黄绿色荧光,即为有毒,若看不到荧光,可将饲料压碎后再放到紫外线灯下继续观察,若仍看不到荧光,说明不带黄曲霉毒素。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经安全处理后可以用于饲喂畜禽,其处理方法及饲喂时应注意的事项为:1.发…  相似文献   

8.
2004年9月7日,某鸡场来诊,主诉:患鸡瘫痪,产蛋困难,突然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黄曲霉毒素中毒,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从黑龙江省嫩江地区某农场1983年收获的小麦(发霉)中分离出黄曲霉,经产毒培养黄曲霉毒素B_1量为35.44 PPb。从产毒培养基中抽提的黄曲霉毒素B_1,进行鸭雏中毒试验,经剖检后肉眼观察及病理切片所见为黄曲霉中毒。验证该农场用此小麦饲喂猪大批死亡主要原因是由于黄曲霉素急性中毒所致。  相似文献   

10.
本人在2008年4月份之前,对鸡念珠菌病和霉菌毒素中毒的病例诊断中,基本不看嗉囊,所以对本病了解不深。此后至今,不到4年的时间里,在对病死弱鸡的剖检时,通过首先剖检嗉囊,得知这两种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嗉囊上,且多混感而发,很少单独发病。1流行病学1.1本病与品种的关系本病主要发生于蛋鸡、笨鸡、肉鸡、乌鸡、三黄鸡、鹌鹑等禽类。  相似文献   

11.
延平区来舟镇某村杨某在自家后山饲养一群200羽的肉鸡、雏鸡。中鸡生长较快,到成鸡阶段(约70~80日龄)时,鸡生长缓慢、消瘦、精神萎靡、行动迟缓、挑食、常不明原因而发生死亡。该群病鸡用恩洛沙星、红霉素、磺胺六甲氧嘧啶粉等药物拌饲治疗均未见明显效果。后送10羽病鸡到我站剖检诊断为蛔虫病。现将对鸡蛔虫病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鸡常见饲料原料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连任 《广东饲料》2009,18(1):44-46
1霉变饲料原料中毒食用霉变原料配制的饲料的鸡会引发急性或慢性中毒性疾病。霉菌霉素是致病的原因。已知有3种对鸡危害最大,即黄曲霉毒素、褐黄曲霉毒素与镰刀菌毒素。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春夏梅雨季节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1饲料原料和添加剂中毒 1.1霉变饲料原料中毒 用霉变原料配制的饲料,在喂鸡后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性疾病。霉菌毒素是致病的原因,已知有3种对鸡危害最大,即黄曲霉毒素、褐黄曲霉毒素与镰刀菌毒素。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梅雨季节发病率最高。如一批饲料原料被霉菌污染,则食用该批饲料的鸡群都会发病,  相似文献   

14.
2007年9月,长沙市某大型养鸭场饲养的10万只左右樱桃谷鸭有6万只发病,主要表现为雏鸭扎堆,鸣叫,羽毛松乱,共济失调,食欲减退,下痢,死亡2万多只,通过临床观察,剖检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黄曲霉毒素中毒并发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5.
我县一专业户饲养罗曼蛋鸡3000羽,开始出现咳嗽、甩头、呼吸道症状,禽主按支原体病、禽流感治疗,均无良效。最后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剖检变化和治疗确诊为黄曲霉毒素中毒,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4年3月初,大群鸡中出现少量鸡咳嗽、甩头现象,同时伴有个别鸡肿脸、流鼻液,  相似文献   

16.
1998年2月,我县贾市乡贾庄李某采用塑料大棚饲养了1000只肉仔鸡,由于通风不良,造成有害气体中毒,共计死亡66只。一、临诊症状及病理剖检病鸡精神委顿,眼睛发红,有的眼睑粘合、失明,死亡鸡只口鼻干燥。剖检病变主要表现在心和肺:心脏肥大,内外膜出血,...  相似文献   

17.
<正>鹿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引起的,是鹿急性真菌毒素中毒性疾病。该病以消化机能紊乱、出现神经症状、血液和肝脏坏死为主要特征。雨多潮湿的季节多发。近年来国内鹿场时有发生,给养鹿业造成较大危害。1发病情况吉林省汪清县某鹿场共饲养梅花鹿95头,2015年7月,该场的鹿相继不同程度的出现厌食、弓背、间歇性腹泻症状,死亡1头仔鹿。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荧光检查确诊为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8.
康影 《养殖技术顾问》2011,(11):134-134
1发生原因由饲料的保存与调制方法不当引起。对饲料或饲料原料保管不当,导致其发霉变质而引起中毒。如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中毒等。利用含有一定毒性成分的农副产品饲喂家禽,由于未经脱毒处理或饲喂量过大而引起中毒,如菜子饼、棉子饼中毒等。  相似文献   

19.
黄曲霉毒素是家禽中常见的中毒病。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在温暖和潮湿的条件下,在受污染的饲料生长和繁殖产生,家禽食用这种发霉的饲料会造成中毒。近年来,本地区部分饲料公司的饲料原料因黄曲霉毒素浓度过高,致使雏鸡中毒死亡,给饲料公司和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危害性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发霉的饲料不仅其营养价值降低,用时也因某些霉菌能产生性质不同的毒素而导致畜禽的中毒。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其已知毒性大小的排列顺序为B1M1G1B2G2,其中B1的毒性最强,它是已知最强的经口致癌物质,以损伤动物肝脏为主要特征。长期食入含有100×10-6毫克/千克的黄曲霉毒素饲料即可使实验动物发生肝癌。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作用表现在多方面,它不仅是一种肝毒素和致癌剂,而且对血液循环、造血、消化机能和免疫机能等都可产生影响,导致增重减慢,饲料转化率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以及鸡的产蛋率、孵化率下降等。饲喂黄曲霉毒素之后的免疫抑制还能引起畜禽的免疫失败,自1997年发现,在田间条件下饲喂黄曲霉毒素后,免疫鸡对NDV、IBV和巴氏杆菌病的免疫保护结果不理想。目前,由黄曲霉毒素引起的畜禽中毒,已成为危害畜牧业发展的主要中毒疾病之一。笔者就引起该病的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生产中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