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各鹿场收茸保定方法大体上分为吊圈保定和药物麻醉两种方法。收取梅花鹿茸采用夹板式保定器,锯马鹿茸使用抬杆式保定器,砍头茸一般用药物麻醉。使用吊圈保定收茸,在某一具体坏节注意不够,可出现鹿茸破皮,折断,使之降等减值。为了在锯茸时确保人、鹿、茸安全,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我们从1982至1987年,用镇静药静松灵试验麻醉锯茸7,只,其中奶山羊哺乳驯化野生马鹿3只,梅花鹿4只,实践证明,用静松灵麻醉锯茸,人鹿都很安全,鹿茸无一损  相似文献   

2.
正鹿茸的锯取与加工是养鹿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鹿茸的等级与价格一方面看它的长势,另一方面还在于加工。加工技术好等级高价格就好,如果加工技术不过关,就会功亏一篑。因此各养鹿场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都在不断摸索改进鹿茸加工技术。下面是我在马兰鹿场见到的鹿茸锯取与加工技术报告。1锯茸1.1锯茸前的准备工作A:一般锯茸都选在天气比较凉爽的早晨或下午进行。对要锯茸的鹿  相似文献   

3.
6鹿茸采收与加工6.1鹿茸的采收方法适时收茸,不仅可提高产量,也关系到鹿茸质量。各种规模茸均要在顶端饱满时收获。收获过早影响产量;收获过迟,骨化成度大,影响质量。收茸时留茬要适中,留茬过低影响鹿茸生长,过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梅花鹿于1岁时开始长角,呈长锥形,不分叉,称“初角”。2岁后角开始分叉,3~4岁,角的分叉定形。每年4~5月,鹿角由角盘处脱落(不论长短,锯过或未锯过,都要脱掉),随后长出新的茸角,其表面细嫩,布满稀疏绒毛,其内部骨质疏松呈海绵状,富血液。从脱角至茸角长成可锯时间,约需40~70d。此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梅花鹿茸远销西欧和东南亚,使鹿茸的价格一直看好。因此,各饲养场在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产茸量的同时,也着手在改进加工工艺,因为外表皮破损会降等级。而传统加工时的锯茸多机械保定(吊索式保定器),不仅费工费力(每次至少需8人),而且因梅花鹿生性胆小,群体性强,容易造成鹿自伤、伤人以及鹿茸破损。为解决以上难点,我们选和司可林用眠乃宁进行化学保定。结果表明:司可林因有效剂量和致死剂量接近(致死量约为有效量的1倍),不易掌握,且中毒后无特效对抗药,仅靠尼可刹米进行急救以缓解中毒时呼吸抑制现象;而眠乃…  相似文献   

5.
成年茸鹿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公鹿1.1生茸期 公鹿在生茸期不仅要提供自身生存的营养,而且还得满足鹿茸生长所需的营养。梅花鹿三锯公鹿茸平均每天增长鲜重30.0克,东北马鹿1—11锯鹿茸日增鲜重55.3克。因此,生茸期必须有较高的营养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头、二锯梅花公鹿生茸期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应在23%,三锯鹿应在21%时对体增重和生茸最佳。同时还应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在生茸之前(梅花鹿于2月末、马鹿于1月初)精饲料量应逐渐增加,促进公鹿增膘复壮,  相似文献   

6.
1 鹿茸的种类 鹿茸的种类因茸鹿的种类、收茸方式、加工方式或茸形的差异,可分成多种类型与规格.按鹿的种类可分成梅花鹿茸、马鹿茸、白唇鹿茸、水鹿茸等;按茸形,梅花鹿可分三权茸和二杠茸,马鹿茸可分为莲花茸、三权茸和四权茸;按收茸方式可分为锯茸和砍头茸;按加工方式可分为排血茸和带血茸;另外还分头茬茸、再生茸、初角茸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养鹿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鹿茸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WTO),无论国内与国际市场,鹿茸产品将会迎来竞争和挑战,都将会对鹿茸及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利用好资源优势,生产、加工出优质鹿茸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养鹿业健康发展。1收茸前的准备1.1建立收茸小组由领导或业主、技术员、饲养员组成。加强观察鹿茸生长情况,其中包括鹿脱盘后生长的时间、老嫩程度、枝杈形状,按国家商品规格,确定收茸时间适时收茸。1.2物资准备维修好吊圈…  相似文献   

8.
1 带血马鹿茸加工原理加工带血茸主要是锯茸经过鲜茸处理,密封锯口,多次连续水煮、烘烤、煮头、风干等工艺过程,使茸体内绝大部分水分通过茸皮渗透作用快速散失。使鹿茸血色素和干物质全部保留,均匀分布在茸体内。色泽鲜红、无臭味,获得干燥、符合国家要求的成品带血茸。2 带血锯茸的加工方法2.1 锯茸后鲜茸的处理 2.1.1 封锯口:锯茸后锯口向上立放,勿使茸内血液流失。锯茸过程流淌出的血液要收集在放有少量枸缘酸钠的容器内、防止凝固。然后将茸和散血一块送到鹿茸加工室。并快速在茸体锯口撒上一层厚2毫米的干面(或涂蛋清面),面粉…  相似文献   

9.
锯茸止血中药方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鹿茸的组织结构、生长规律和生理特点,选用白芨、炒蒲黄、紫珠、大黄炭、枯矾、血余炭、冰片等7味中药组成外用锯茸止血方剂。通过药物刺激性试验、抑菌试验、实验动物止血试验以及锯茸止血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锯茸止血中药方剂外用无刺激性;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浓度分别为1∶128、1∶64、1∶32、1∶64;与目前鹿场常用的锯茸止血药物白藓皮消炎粉、七厘散、腐植酸钠比较,在收取毛桃、二杠茸、三杈茸、怪角茸等不同茸形锯茸试验,止血时间缩短1/2~1/3;锯茸创面感染少,愈合快,对再生茸产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特效生茸宝系由多种中西药物组成的复方药物添加剂,具有明显的促进鹿茸生长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促鹿茸生长机理及对鹿茸品质的影响,按日量30g/头,添加于精料中,连喂70d。采集锯茸时茸基部流出的血液和锯下的鹿茸,分别测定了某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鹿茸氨基酸含量。结果,饲喂特效生茸宝的鹿,血液红细胞数、Hb、血清总蛋白量均增加(P〈0.05),AKP活性增高(P〈0.01),鹿茸中氨基酸含量增高。由此  相似文献   

11.
茸鹿的药物麻醉锯茸韩泉(吉林省江源县畜牧局·134323)目前,各养鹿场锯茸,基本采用夹板式保定装置。笔者于1996年~1997年6~8月收茸期,在吉林省江源县国营参鹿场对梅花鹿和东北马鹿486只(包括初角、再生)全部采用药物麻醉锯茸。通过两个生产周...  相似文献   

12.
三岁梅花鹿生茸期日粮中适宜钙、磷含量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三岁梅花鹿生茸期日粮中适宜的Ca、P水平,选择45只健康和生茸正常的梅花鹿,采用3个日粮处理水平组(Ⅰ:0.60%Ca、0.32%P;Ⅱ:0.89%Ca、0.52%P;Ⅲ:1.17%Ca、0.71%P)进行对比饲养试验和茸血化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鹿茸产量和鹿茸于鲜比为主要依据,三岁梅花鹿生茸期日粮中适宜的Ca、P水平分别为0.89%和0.52%;日粮Ca、P水平对锯茸时鹿茸血清中的Ca含量有影响,而对P的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锯茸后过紧包扎角基部对再生茸生长的影响王建寿,任家琰,巩志文,刘守勤(山西农业大学·太古·030801)(榆社县郝北兽医站)(晋中地区畜牧服务中心)申日分类号sasz.’在鹿茸生产中我们发现,锯茸后过紧包扎角基都可严重影响再生茸的生长.为进一步证实这...  相似文献   

14.
梅花鹿锯茸方法1则鹿茸为名贵的中药材,具有补精髓、壮肾阳、健筋骨的功能。锯茸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笔者近年来运用以下方法锯茸十余头次,安全迅速,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1器械准备吹管及配套注射器一副(南京玄武湖动物园提供)、铁锯一把、10毫升玻璃注射...  相似文献   

15.
为达到更好的锯茸止血效果,对梅花鹿锯茸时出血特点及锯茸止血药物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收取初角茸时呈渗出状出血;收取二杠茸时呈线状出血;收取三杈茸和畸型茸时呈喷射状出血,并且有节律地进行搏动。出血量随着鹿茸的产量和茸根围度的增加而增多,但是当收取茸根围度为(20.3±0.6)cm的畸型茸时却不存在这种明显的相关关系。同一茸型不同年龄的鹿,因茸重、茸根围度的不同出血亦有差别。根据鹿茸的组织结构、生长规律和梅花鹿生理特点,选用由中药组成的外用锯茸止血药方剂,通过锯茸止血试验,结果表明,该锯茸止血药无刺激性,止血快,抗感染能力强,创面愈合良好,对再生茸产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6.
24头健康、3 ̄4岁、体重100 ̄120kg的锯茸期梅花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木笼绳索保定法(A组,n=12)和药物保定法(B组,n=12)进行锯茸。对血浆皮质醇含量及部分血液生化值的改变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A组锯茸后血浆皮质醇和血糖含量较试验前呈突发性升高,然后逐渐下降,两者的改变呈正相关(r=0.94),1 ̄9日内各次测定值间及与B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血浆CO2cp值锯茸后3 ̄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茸鹿养殖业经济效益、减少饲养成本,在茸鹿饲料中添加超微粉碎加工的中药添加剂,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提高梅花鹿鹿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梅花鹿开始脱盘后应用中药添加剂,直至锯二茬茸结束,梅花鹿头茬茸及二茬茸产量均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提高。  相似文献   

18.
24头健康、3~4岁、体重100~120kg的锯茸期梅花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木笼绳索保定法(A组,n=12)和药物保定法(B组,n=12)进行锯茸。对血浆皮质醇含量及部分血液生化值的改变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A组锯茸后血浆皮质醇和血糖含量较试验前呈突发性升高,然后逐渐下降,两者的改变呈正相关(r=0.94),1~9日内各次测定值间及与B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血浆CO2cp值锯茸后3~5日内呈明显下降;血Na+、K+、Ca+值均呈上升势态,1~7日内各次测定值间及与B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B组锯茸前后各项指标各次测定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梅花鹿的锯茸应激反应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梅花鹿锯茸后行为的观察及锯茸前后血液生理变化的分析,证明受锯茸鹿也存在和其它动物一样的应激反应过程,表现出应激反应的三个阶段。锯茸前的拨鹿、保定及锯茸是引发鹿应激反应的应激源,受应激刺激的鹿行为上表现为喜躲避于阴凉处,运动减少,精神萎靡,采食量减少或拒食,大量出血,约经一天后才能恢复正常状态;血液生理变化为RBC、嗜酸性细胞、血小板数量增多,血凝时间缩短,与未受锯茸刺激鹿比较差异均机显著(P<0.01),其它血液生理指数没有明显变化(P>0.05)。因鹿应激反应过程中出血较多,能量消耗较大,采食减少或拒食,故影响再生茸的尽快生长,所以鹿锯茸时应尽量减轻应激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0.
1鹿产品市场需求增加随着韩国、东南亚的经济复苏,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了鹿茸的需求。特别对优质鹿茸需求较大,浙江每年需1~2吨蜡片茸,喜欢购6厘米以内的茸头和排血花三杈、嫩再生茸。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及日本等,消费的是较高档次的排血二杠和花三杈锯茸及少量砍茸、蜡片茸。2价格优势明显无论是韩国的鹿茸市场,还是国内的茸产品经销店,零售价格居高不下,在韩国每千克鹿茸折合人民币1万元左右,在国内6000元/千克左右。而韩国养马鹿是中国马鹿总量的1/3,马鹿茸单产为中国的1/2,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