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大球盖菇是一种食、药用价值较高的珍稀食用菌,其人工培育具有栽培简便、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优势。设计不同桑枝木屑含量配方的基质进行大球盖菇栽培,并利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球盖菇子实体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含量。结果表明,基质不同桑枝木屑含量及出菇潮次对大球盖菇子实体DNJ富集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桑枝木屑质量分数为70%的栽培基质生产出的第1潮菇子实体DNJ富集量最高,大球盖菇干品中DNJ的质量分数达到0.230 2 mg/g,高于桑枝DNJ的含量,接近桑椹中DNJ的含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桑枝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较高保健价值食用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桑枝秸秆为主要成分的大球盖菇栽培种培养原料,通过室外覆土栽培,比较不同栽培种配方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情况、速度、营养生长时间、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桑枝秸秆38%、玉米芯35%、麦麸20%、石灰石膏各1%的配方,大球盖菇在营养生长和出菇阶段栽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侯艳辉  唐玉兰 《四川蚕业》2012,40(1):35-35,41
<正>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简便,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采取粗放式室外田间管理方式生产,适应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4.
<正> 利用桑枝生产香菇效果好效益高,1986年一月我们在闽候县农业服务中心,利用桑枝木屑做香菇栽培试验。第一批200袋桑枝木屑与麸皮、糖、石膏混合配料装入塑料袋香菇接种杀菌后,200筒于7月份开始长菇到九月中旬连续收菇三次,好的一筒收到鲜菇一斤半,一般可收一斤左右,产量略高于什木屑,菇质好,用桑枝木屑生产的香菇、菇柄粗状而短菇盖厚,大的朵鲜菇达一两多重,  相似文献   

5.
大球盖菇生物学特性及经济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球盖菇是一种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大型真菌,本文从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栽培技术、应用价值等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大球盖菇的推广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东饲料》2006,(10):21-21
大球盖菇是极具开发前景的一种食用菌品种,由于它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所以其货源紧俏,价格较高,是出口创汇产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室外稻草栽培大球盖菇高产技术,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农民朋友和城镇待业人员择业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新型智能热泵烘干机在烘烤桑枝秀珍菇上的应用,以广西栽培的桑枝秀珍菇为对象,阐述了桑枝秀珍菇干品的制作工艺、包装贮藏、效益分析,以供我区桑枝秀珍菇深加工参考。  相似文献   

9.
桑枝屑栽培猴头菇三种不同配方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冠礼 《广西蚕业》2010,47(3):68-71
本文进行桑枝屑栽培猴头菇几种不同配方的试验,总结栽培猴头菇的经验。结果表明:利用桑枝屑栽培猴头菇,添加麸皮和黄豆粉的量占培养料的22%,其生物转化率及合格率较高,综合效益最好;最佳接种时间在1月份;出菇口朝下或向两侧有利于提高合格菇率。  相似文献   

10.
果桑园套种大球盖菇既可采果,又可摘菇,二者结合相得益彰。概述了该种植新模式的优势,针对大球盖菇的生活条件,总结了堆制菌床、整地理墒、植后管理等套种技术要点,提出选用良菌、及时用料、实行轮作等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桑园露地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具有抗杂能力和抗逆性,营养成分高等特点.通过对3种基料的栽培试验,初步掌握了其基料配比、栽培技术要点及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12.
用桑枝蚕沙栽培杨树菇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兴荣 《中国蚕业》2008,29(4):30-31
以桑枝和蚕沙为主要原料,设计不同的配方栽培杨树菇,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桑枝蚕沙栽培杨树菇是可行的,杨树菇菌丝在桑枝和蚕沙为主的2种不同配方中均能正常生长、出菇。配方A(桑枝60%、蚕沙38%、蔗糖1%、石膏1%)菌丝长势好、粗壮、整齐,菌丝生长满袋天数为25d、杨树菇的产量为5.70kg、生物转化率为89.1%,与对照配方(棉籽壳60%、锯末20%、玉米粉17%、蔗糖1%、石灰1%、石膏1%)相比,菌丝生长满袋天数(28d)提前了3d、杨树菇的产量(5.47kg)略有增加,生物转化率(85.5%)高了3.6个百分点,综合各项各项指标以配方A栽培杨树菇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桑枝混合料春季栽培香菇的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枝袋料栽培香菇,出菇快,香菇品质好,且能节约林木资源,但产菇量有所下降。在袋料中添加不同比例桑枝栽培香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桑枝比例超过50%以上时,随着比例的加大香菇产量明显降低;添加桑枝比例在50%以内时对香菇产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桑枝屑做培养基质栽培香菇,品质好,风味独特,能提高蚕桑产业综合效益。介绍了桑枝屑混合袋料栽培香菇的生产流程和发菌及出菇管理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双沟镇积极开展以桑枝生产香菇为重点的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主要生产基地。栽培的模式有常规栽培和反季节栽培,采用集中生产菌袋、合理利用茧站房屋及茧棚统一养菌、利用农户养蚕大棚分散出菇、再统一收购的生产经营方式。桑枝香菇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桑枝、养菌场所茧站和出菇场所养蚕大棚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蚕桑生产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分析柑橘园间作大球盖菇模式对紫色土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以期为土壤碳循环及缓解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通过在紫色土柑橘园中间作大球盖菇,对比分析密植间作(HD)、正常间作(TC)、稀疏间作(SP)和裸地对照(BT)及辅料对照(ST)等5组处理对紫色土柑橘园上下层(0~10 cm,30~50 cm)土壤中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轻组有机碳(LFOC)及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等指标的影响。在大球盖菇整个生长期中,柑橘/大球盖菇间作密度显著影响上、下层土壤中活性有机碳(DOC、ROC、LFOC、SMBC)的含量,且上层(0~10 cm)土壤中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显著高于下层(30~50 cm)土壤。此外,各处理在不同土壤层次中对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在上层(0~10 cm)土壤中,密植间作(HD)处理中活性有机碳(DOC、ROC、LFOC及SMB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在下层(30~50 cm)土壤中,稀疏间作(SP)处理中可溶性有机碳(DOC)、轻组有机碳(LFOC)及微生物量碳(SMBC)的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P<0.05)。柑橘/大球盖菇间作系统中,间作密度与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可溶性有机碳(DOC)、轻组有机碳(LFOC)和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且不同活性有机碳组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柑橘/大球盖菇间作能够显著提高上层(0~10 cm)土壤中碳库管理指数,却不利于下层(30~50 cm)土壤碳的累积。柑橘/大球盖菇间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紫色土土壤中活性有机碳的形成和累积,增加紫色土土壤碳储量。  相似文献   

17.
姚利娟 《蚕桑通报》2012,43(3):56-57
2009年通过农业招商,桐乡市石门镇陆家庄村引进福建罗源县客商,建成"桐乡市西岸菌业专业合作社",利用当地丰富的桑枝条及其他农业废弃秸杆生产桑枝秀珍菇,经过两年的反季节集约化设施栽培,不断摸索、使得桑枝秀珍菇栽培新技术在桐乡落地生根,且有望形成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8.
桑枝与果枝作培养料秋栽香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运城当地蚕农与果农农事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桑枝与果枝进行香菇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同等配方条件下利用桑枝栽培香菇菌丝生长快 ,菌丝浓白 ,产菇量比果枝配方略低 ,生物转化率约为55 .6% .  相似文献   

19.
利用桑枝小规模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利用剪伐后的桑枝,经过机械加工成桑枝屑后根据食用菌生长所需营养及其生理特性要求,利用桑枝屑结合其他成分材料栽培桑枝屑食用菌,其中消毒灭菌的好坏是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好食用菌品种及品种的搭配,才能满足市场要求从而增加桑枝屑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我们通过食用菌营养材料的配方筛选后,选定其中一组进行30万袋的小规模种植试验,以观察利用桑枝屑栽培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所栽培的30万袋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平均每袋产菇0.6834公斤、产值3.4元。  相似文献   

20.
一、瘤盖菇 在菇体发育过程中,生长较慢,菌盖表面出现瘤状或颗粒状的突起物。受害严重时,菌盖僵缩,菇质硬化,停止生长,发生原因为菇体发育温度过低,时间过长,造成菌盖内外层生长失调。因此在栽培中,必须弄清栽培品种菇体正常发育能忍受的最低温度,同时加强保温增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