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兴周 《中国家禽》2012,34(14):59-61
产蛋鸡的最适宜温度是13~25℃,而在高温季节里,鸡舍内的气温经常超过25℃,甚至可高达35℃。在炎热的季节养鸡,为避免高温的影响,保证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生产上除了采取控制和改善环境外,常采用  相似文献   

2.
蛋鸡适宜产蛋的温度是13℃-25℃,在高温环境条件下,蛋鸡食欲降低,采食量减少,造成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薄、蛋重减轻,甚至造成大批中暑死亡。而夏秋高温季节,尤其是在集约化饲养的环境下,鸡舍气温往往超过25℃,甚至可高达35℃。为此,我们要提高蛋鸡的抗高温能力,减少高温对蛋鸡产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蛋鸡适宜的产蛋温度是13~25℃,其对热应激耐受能力较差,在高温环境条件下轻则采食减少,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薄,蛋重减轻;重则造成大批中暑死亡。而夏秋高温季节,尤其是在集约化饲养的环境下,鸡舍气温往往超过25℃,有的甚至高达35℃。那么,在炎热季节怎样才能保持蛋鸡高产呢?从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高温胁迫条件下香根草相对含水量、膜透性、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5~40℃处理24 h后香根草的膜透性、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但幅度不大;40℃以上高温处理后,以上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变化。与常温25℃比较,温度每升高5℃,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平均增加27.5%和86.0%,而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5.5%和10.1%。在试验条件下,香根草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5℃,45℃为临界温度上限,55℃为致死温度上限。  相似文献   

5.
夏季奶牛管理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 ̄25℃,而我国北方的夏季温度一般都在30℃左右。奶牛在夏季的高温环境下,散热困难,热平衡破坏,体温升高,采食量减少,造成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摄入量不足;同时,高温增加机体的能量和蛋白质的分解,高温亦使有关内分泌活动和酸碱平衡失调,影响奶牛正常生  相似文献   

6.
方政科  徐赤涛  李锦琼 《蚕学通讯》2003,23(1):14-14,17
秋制种人工越夏日数的长短与冬季浴消的不受精卵淘汰效果有密切的关系,25℃高温保护20d不易剔除不受精卵,达不到质量标准;高温保护25d有利于盐比分离剔除不受精卵,能够达到质量标准;高温保护30d盐比分离剔除不受精卵效果更好。对于中、晚秋制种的蚕种高温保护日数应在25-30d为宣,以利于淘汰不受精卵。  相似文献   

7.
滞育诱导温度与光照对家蚕近日节律基因pe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和光照是昆虫近日节律基因表达的授时因子,也是影响家蚕滞育的决定因素。为了解家蚕滞育与近日节律调控的关系,研究了滞育诱导发生温度与光照对家蚕近日节律基因per表达的影响。家蚕整个世代在25℃高温环境下,或幼虫期与蛹期在20℃的较高温度下,per基因在黑暗环境中的转录水平高于光照环境。家蚕幼虫及蛹期在相同光照条件下,per基因转录水平在高温环境中高于低温环境,黑暗环境下又呈现20℃25℃15℃的变化趋势,且温度的影响大于黑暗环境;在25℃持续光照条件(25LL)下,胚后时期per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15℃持续黑暗的条件(15DD),而20℃及光照与黑暗各12 h条件(20LD)下变化更加敏感,这与温度和光照对家蚕滞育的诱导作用一致。在处女蛾和卵产出后0.5 h的未受精蚕卵中都检测到了高水平的母源per基因mRNA。亲代卵催青期的单因子25℃高温或黑暗、以及20LD,都会引起子代卵内per基因mRNA水平的上调,这种上调只出现在滞育出现或活化发育的转折时间点(卵龄72 h)之前。家蚕滞育诱导温度和光照条件直接影响per基因在整个世代的差异表达,该基因在卵期的表达与胚胎滞育性差异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8.
高温对草坪草生命的危害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王钦 《草业科学》1993,10(4):54-56
25~30℃的持续高温使寒地型草坪草的50%植株受害,但不危害生命,30~35℃则使大部分植株死亡。暖地型草种则相应出现在35~40℃和40~45℃。  相似文献   

9.
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特别是在我国南部地区,有75~175d日平均气温高于25℃,盛夏最高气温可达33~39℃。育肥猪适宜的温度在15~25℃,温度过高,猪只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可导致出栏推迟15~20d[1,2]。因此,  相似文献   

10.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持续的高温天气会给蛋鸡造成较强的热应激。使其采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如何提高夏季蛋鸡的产蛋性能是广大养鸡专业户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人在蛋鸡场从事技术工作多年,现就此事谈谈如下几点措施。1防暑降温蛋鸡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25℃,当舍温超过25℃,产蛋量开始下降。而福建省夏季高温炎热,每年的六月至九月份,气温都在30℃以上,最高时可接近40℃,因此夏季饲养蛋鸡的关键技术措施是解决降温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俊柱  张勇  林杨州 《养猪》2008,(3):I0005
2008年夏季养猪保健方案 猪的最适宜温度是18℃-25℃(初生他猪除外),夏季尤其是高温湿环境会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更容易诱发许多夏季疾病,所以在养猪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夏季高温对养猪的危害,并采取防暑、抗热应激、保健预防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紫云英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温度下紫云英种子的发芽试验发现,紫云英的发芽率在20℃时达最大值88.3%,其发芽适宜温度范围为15~25℃,低温和高温都不利于种子的发芽。种子发芽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0℃达最大值,与发芽率相一致。在25℃下,紫云英的胚芽和胚根均生长良好,种苗全重也达到最大值0.030 29 g  相似文献   

13.
产蛋鸡要求的温度范围是8℃~27℃,最适温度是13℃~24℃。进入夏季高温季节,鸡舍内的温度常超过25℃,有的甚至达到30℃以上,高温可引起产蛋鸡发生一系列热应激反应,如采食量下降,产蛋率降低,蛋重减轻,严重时引起鸡只死亡,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此时要特别注意鸡舍的温度变化,随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相似文献   

14.
高温胁迫下紫花苜蓿品种胞质蛋白质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胞质蛋白质的影响,以35/30℃(白天/夜间)为高温,25/20℃(白天/夜间)为对照,以光化学效率为高温胁迫耐受力的指标,比较阿尔冈金(Algonguin)、赛迪10(Sardi 10)和德钦(Deqin)3个紫花苜蓿品种胞质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阿尔冈金的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最快,赛迪10下降最慢;阿尔冈金是热敏型,赛迪10是耐热型,德钦的耐热性中等.在胁迫第28d,赛迪10的胞质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而德钦和阿尔冈金的胞质蛋白质含量下降发生在胁迫第21d.3个品种的55kDa和32kDa胞质蛋白质在高温胁迫下均发生降解,阿尔冈金降解最为严重.3个品种在高温胁迫下表达25kDa、22kDa和18kDa胞质蛋白质的程度不同,其中25kDa和22kDa在赛迪10中表达量较其他两个品种大.此外,德钦紫花苜蓿在高温胁迫下具有特异的20kDa胞质蛋白质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SiNPs纳米材料对草莓生长和高温逆境的影响,本试验以‘宁玉’草莓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20 mg/L、100 mg/L)SiNPs后(清水为对照)分别在常温(昼夜温度25 ℃/20 ℃)、高温(昼夜温度35 ℃/30 ℃)下生长,检测各处理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20 mg/L SiNPs提高了草莓叶片数目和光合特性,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高温下提高了POD和CAT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高温来临前叶面喷施20 mg/L SiNPs可缓解高温对草莓造成的危害,提高草莓植株抗热性。  相似文献   

16.
夏季,高温是影响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鸡由于体温高,代谢旺盛,皮肤无汗腺,最不耐热。对产蛋鸡而言,其最适宜温度为10~25℃,当气温超过25℃时,鸡群出现热应激,表现体温升高,强呼吸,翅膀张开,伏卧少动,饮水剧增,采食量减少,排水样稀薄粪便,并不同程度导致产蛋下降,蛋重减轻,蛋壳较薄,如何减轻夏季对产蛋鸡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浅谈意见如下,以供参考。1夏季高温对产蛋鸡的影响1.1采食量减少据有关资料报道,舍温超过23℃,产蛋鸡的采食量开始减少,并随温度升高采食量降低幅度增大,如在25~30℃之间,每升高1℃,耗料量减少1.6%,而在30~38℃…  相似文献   

17.
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对于不利于生理条件的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奶牛正常体温为38.5℃,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便会出现应激反应。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采食量,据报道,奶牛在环境温度为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30℃以上时采食量明显下降,40℃时采食量不会超过正常时的60%,40℃以上时耐热性差的奶牛品种将停止采食。  相似文献   

18.
奶牛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甲状腺素分泌减少,新陈代谢水平明显降低,影响了奶牛的正常生理机能,最为明显的是产奶量大幅度下降。日本学者中山川行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奶牛在26℃的产奶量比10℃时相比下降25%,在29℃时下降31%,在32℃时下降50%。我国陕西关中地区也有人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奶牛6~10月份的产奶量与11~5月份相比下降24%。因此,我们要对炎热给奶牛产奶量带来的严重影响给予高度重视。奶牛的适应环境温度为5~25℃,当温度超过28℃时,牛体散热困难,持续高温可导致奶牛食欲下降、体温升高,对钙、磷等营养物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热应激是奶牛对于不利其生理的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奶牛正常体温38.5℃,适度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便会出现应激反应,热应激严重影响奶牛采食量,据有关报道,奶牛在环境温度为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25℃以上时采食量明显下降,26℃时采食量不会超过正常时的60%,40%以上时耐热性差的品种奶牛将停止采食,热应激还可使奶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减少,  相似文献   

20.
周明 《饲料广角》1993,(4):16-19
高温下,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如何减小高温对畜禽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是畜牧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着重考察了高温下畜禽的营养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饲养措施。一、高温下畜禽营养特点 1、采食量: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临界温度上限时,畜禽的采食量开始下降。日平均25~27℃,泌乳牛和肥育牛对干物质的摄入量减少。20~22℃时,重型猪(70~120千克)的采食量开始下降;而轻型猪在23~29℃时,其采食量才开始下降(NRC,1981)。家禽在环境温度约24~25℃时,其采食量开始下降(Beede等,1986)。美国 NRC(1988)测定,每升1度的热应激,猪每天采食量下降约40克。苦环境温度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