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宾 《河北农机》2022,(3):70-72
智慧农业是智能技术与现代农业结合的重要产物,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智慧农业中,对于加快我国的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欢  俎洋辉 《农村电气化》2022,(1):30-32,68
文章设计了基于物联网、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配网站房辅助监测系统,应用站房综合监控物联网终端,作为站所边缘计算中心节点,通过边缘计算节点与末端传感装置协同,建设智慧开闭所、智慧环网柜、智慧配电室.主站端在现有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基础上,新增站房智能监控功能模块,实现开闭所、配电房等站房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环境运行状态监...  相似文献   

3.
韩二锋  姚斌 《南方农机》2023,(14):55-57
为了优化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中存在的较多不足,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物联网技术标准不统一、技术条件不成熟、相关领域人才匮乏等。课题组阐述了智慧农业的系统组成与基本架构,分析了智慧农业中的关键技术和系统架构,并根据技术组成,探讨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提出智慧农业可以延伸出农村电商模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等新业态,以助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政府部门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引入5G技术,采用新型的农机装备,加快物联网领域的人才培养,从政策、技术、设备、人才等多角度入手,推动智慧农业的全面发展。以期为智慧农业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慧农业的持续发展。无线通信及智能等多种技术的应用使得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得到了不断地更新与完善。该文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业系统研究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信息化建设和人才缺乏的问题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突破农业领域数据采集困难与智能化程度低等技术发展瓶颈,建设农业物联网,制定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至关重要。【方法】本研究利用嵌入式技术、PLC技术、ZigBee组网、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物联网技术,通过搭建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的网络链路环境,设计了物联网技术的四层结构图,包括硬件层、网关层、云平台层和应用层。设计了智慧农业网络链路、大棚种植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和安防监控子系统。【结果】通过建设实时、动态的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快速、多维、多尺度的信息实时监测,实现农牧业智能监控、智能控制以及农业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结论】在智慧农业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信息共享等功能,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智慧农业是智能技术与现代农业结合的重要产物,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智慧农业中,对于加快我国的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阐述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雨辰 《农业工程》2016,6(1):37-39
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将为智慧化农业、信息技术化农业的发展提供较为重要的基础作用,并逐步开拓发展成为现代工业化的技术农业。以某大棚农业种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业物联网智能信息管理系统需求,为农业物联网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和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智慧农业是一种融合上述多种技术于农业领域的新型农业业态。智慧农业系统性地将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融入农业全产业链,实现智能化决策、精准化控制、可视化管理,提升水土资源利用率,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进行概述后,对智慧农业中常用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加以研究,对智慧农业节能灌溉中物联网技术具体应用对策作以探讨,最后对智慧农业中物联网技术应用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现有路灯的重新定位与改造,集合智能传感器技术、电力载波通信技术、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方便快速的建设覆盖广、容纳终端数量多、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的城市物联网基础平台,实现对路灯照明的主动式管理、广域开环运行.  相似文献   

11.
正在即墨区段泊岚镇段泊岚四村,青岛浩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使用植保无人机在麦田里作业。"互联网+"已悄然改变许多行业,融合了诸多信息与技术优势的"互联网+农机"也正在推动着农业信息化革命的到来。农业机械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撑,在"互联网+"时代,将信息化、大数据、物联网运用到农业的各个环节,使信息达到互联互通,农机作业过程实现智能管理、精准作业,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民收入。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农机部门把信息化、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农机作业中,通过创建智能农场、三大农机示范基地、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化应用等措施,探索智慧农机在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中的应用,引领智慧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精准农业兴起。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都开始依靠科学的力量创新生产,提高生产水平,农业亦是如此。依靠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正在蓬勃发展。基于单片机构建的智慧农业无线传感网络,为农业打造出的互联网技术下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对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将从智慧农业的理论出发,结合智慧农业的特点以及系统结构的分析,探索出无线传感网络在智慧农村中的应用。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智慧农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物联网时代,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联空间指的是依托当今的智能化模块与电子科技产品结合,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新型通信技术把所处空间内的各类设备有机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实现智能化的一种生态系统,其具有智能灯光控制、智能电器控制、安防监控系统等功能。智能物联空间就是利用了当今的网络综合布线、智能安全防范、智慧楼宇家居技术、影音视频管理技能等与所处的空间集成,为所需的环境监测、照明电路、智能展示、家电设备、防盗预警等控制要求的达成提供多种渠道,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与艺术性,最终营造环保节能、智能感知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2月12日,新疆首个智慧电力物联网小区在乌鲁木齐市禧粤居小区试运行,实现客户停电信息秒级感知。智慧电力物联网小区应用了高频低压载波技术智能感知终端、物联代理终端两大技术,具有营配融合规约一体解析、营配末端设备自动拓扑识别、配  相似文献   

15.
"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尚未有统一定义,其基本内涵是集成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等。智能化农机装备(目前一些省市农机管理部门称为"智慧农机")既是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智慧农业的重要物质手段。目前国内各省市都在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然而国内现有各种农业机械在作业功能、效率和能源消耗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由中联智慧农业公司、芜湖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的智慧芜湖大米有序抛秧技术培训班圆满结束。40名智慧芜湖大米核心示范基地技术负责人,市农技中心、各县(市)区智慧芜湖大米工作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参加了培训。经过数年的科研验证,中联智慧农业公司全程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17.
正6万m~2温室通过物联网实现农业技术的互通、利用"云上农博"农业信息服务线上逛展会、智能农机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固有形象……今年农博会第1次全面引入智慧农业概念,并专设高新技术展厅,从展示内容到信息服务,再到农耕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科技随处可见。数字技术与智慧农业的共振,给黑土地带来新的机遇和变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进行概述后,对智慧农业中常用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加以研究,对智慧农业节能灌溉中物联网技术具体应用对策作以探讨,最后对智慧农业中物联网技术应用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盐边县桐子林镇金河(纳尔河)"万亩芒果基地智慧灌溉试点项目"为例,在了解该园区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需求、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将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相融合,对农作物适时、按需、适量、精准施灌。智慧灌溉系统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地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预警和智能决策。  相似文献   

20.
郭冠芳 《河北农机》2023,(21):61-63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我国的农产品供给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智慧农业成了实施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经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智慧农业广义是指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应用到农业的生产、加工、管理等全产业链环节。智慧农机作为智慧农业的重要载体,近些年来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例如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全自动智能作业机器人、无人智能拖拉机、无人智能收获机等智能装备技术愈发成熟。因此,智慧农机装备发展与推广工作成了新时期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本文基于目前我国智慧农机的发展应用情况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行业带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