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快速同时检测多黏菌素抗性基因mcr-1和编码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的bla_(NDM-1)基因,基于mcr-1和bla_(NDM-1)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创建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检测仅能扩增阳性质粒,对照菌株均无特异性曲线;组内重复变异系数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1.5%;质粒标准品的检出下限为2.28×2~3拷贝/μL。用该方法对92株分离细菌和24份猪场环境样品进行检测,mcr-1和bla_(NDM-1)基因均显示阴性;24份猪口腔液样品,其中5份样品检测到mcr-1基因,1份猪口腔液中同时携带mcr-1基因和bla_(NDM-1)基因。  相似文献   

2.
黏菌素是目前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之一,mcr-1基因的携带可介导黏菌素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鸡源沙门氏菌作为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其血清型分布、对黏菌素的耐药性及mcr-1基因的携带对于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对2014-2016年从全国12个省份成鸡分离的450株沙门氏菌进行了血清分型;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了对黏菌素的MIC检测;并用PCR方法对mcr-1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鸡源沙门氏菌的优势血清型以肠炎、鸡白痢和鼠伤寒为主;肠炎沙门氏菌对黏菌素的耐药性最强(62.9%),其次为鸡白痢(50.5%)和杜伊斯堡(38.1%);鼠伤寒沙门氏菌对黏菌素最敏感(仅7.1%的菌株耐药);未检测出mcr-1基因阳性的沙门氏菌。研究结果为鸡源沙门氏菌感染的防控以及兽医临床黏菌素的使用和风险评估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南宁伴侣动物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毒力和耐药情况,本研究采集犬、猫粪便拭子,通过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药敏试验及PCR扩增16S rRNA、khe基因、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等方法对细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菌株中有4株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液状菌落,轻挑拉丝且镜检为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疑为肺炎克雷伯氏菌。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与肺炎克雷伯氏菌同源性达99%,同时肺炎克雷伯氏菌特异性基因(khe)阳性。其中,分离株GXKP-C14、GXKP-D15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分离株GXKP-D1则表现出高水平多重耐药,分离株GXKP-D4耐药性稍低于GXKP-D1,对临床常用药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四环素、多西环素、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表现耐药,对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链霉素、多黏菌素等敏感。部分菌株携带tet(A)、QnrS、bla_(SHV)、sul2、mcr-1等耐药基因和WabG毒力基因。本研究结果为犬、猫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病的检测、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同时,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检出将为多黏菌素的耐药性控制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清四川地区致仔猪腹泻性大肠杆菌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流行状况及阳性菌株多重耐药基因携带情况,试验采用含多黏菌素E(2μg/mL)的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筛选多黏菌素E耐药性大肠杆菌,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多黏菌素E耐药基因mcr-1及mcr-1阳性菌株的β-内酰胺酶类、磺胺类、四环素、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等多重耐药基因的共存状况。结果表明:获得的84株多黏菌素E耐药性大肠杆菌中有49株携带mcr-1耐药基因,阳性率为58.33%。49株mcr-1阳性菌株中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sul3检出率为(100%,49/49);氯霉素类耐药基因FLOR检出率为(100%,49/49);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的检出率最高(100%,49/49),其次为tetM(63.27%,31/49);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以bla_(TEM)与bla_(CMY)为主,检出率分别为75.51(37/49)和61.22%(30/49);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以qnrS(87.76%,43/49)、acc-ib-cr(61.22%,30/49)、oqxAB(75.51%,37/49)为主,而qnrA、qnrC、qnrD的检出率均为0。说明携带多黏菌素E耐药基因mcr-1的阳性菌株的多重耐药情况非常严重,从而导致耐药基因的广泛存在以及高水平的传播,威胁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仔猪腹泻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及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泰州地区分离的仔猪腹泻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情况进行检测,为养殖场今后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的49株大肠杆菌进行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采用PCR方法对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基因blaCTX-M、blaSHV和blaTEM进行检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对氯霉素、氟苯尼考、氨苄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等的耐药率分别达到100%、97.96%、95.92%、89.80%、59.18%和51.02%;而对多黏菌素E和头孢噻呋的耐药率也达到44.90%和32.65%。进一步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SBL耐药基因中blaCTX-M的检出率最高,达到12.24%(6/49);其次为blaSHV,8.16%(4/49);有一株大肠杆菌携带blaTEM基因。其中一株同时携带blaCTX-M和blaSHV。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检出率达到30.61%(15/49),其中4株同时携带blaCTX-M基因。泰州地区分离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和多重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及ESBL耐药基因blaCTX-M、blaSHV和blaTEM的广泛分布表明这些耐药基因存在快速传播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猪场细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2017年4月30日起禁止将黏菌素作为动物促生长剂使用,为评估禁用政策效果,并了解畜禽源耐黏菌素大肠埃希氏菌对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情况,在2017年和2020年分别从长春市3个畜禽养殖场采集373份粪便样品分离鉴定出546株耐黏菌素大肠埃希氏菌。分离菌株对黏菌素的MIC为0.25 mg/L~8 mg/L,2020年MIC≥2 mg/L菌株分离率(18.02%)低于2017年(26.24%);16种药物敏感性测定中,2017年和2020年均以耐4种抗生素占比最高,2020年多重耐药菌株占比(60.25%)低于2017年(80.85%);PCR鉴定出34株mcr-1基因阳性菌株,2020年mcr-1基因检出率(3.21%)低于2017年(14.89%);2017年mcr-1基因阳性大肠埃希氏菌中检测到12种类型质粒,2020年mcr-1基因阳性大肠埃希氏菌中检测到7种类型质粒,携带的质粒类型减少。结果表明,禁止黏菌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后对大肠埃希氏菌的黏菌素耐药性有很大的影响,但多重耐药情况依然较严重,携带质粒复制子复杂多样,应当持续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7.
2017-2018年,从山东省8个大型集约化养鸡场中共采集720份新鲜粪便样品,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到697株非重复大肠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所有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利用PCR扩增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并对mcr-1阳性菌株扩增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ESBL)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MQR)。结果显示,从697株大肠杆菌中共检测到83株(11.9%)携带mcr-1基因,其中mcr-1阳性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82/83,98.8%),其次是阿莫西林(81/83,97.6%)和氟苯尼考(79/83,95.2%),但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低(18/83,21.7%)。从mcr-1阳性菌株中共检测到5种ESBL基因,其中所有菌株均携带blaTEM(83/83,100%),其次为blaCTX-M(67/83,80.7%);检测到4种PMQR基因,其中aac(6′)-Ib-cr检出率最高(34/83,40.9%),其次为qnrA(9/83,10.8%)。结果表明,山东省禽源大肠杆菌是mcr-1基因的储存库,可能对人类公共健康造成威...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禽源大肠杆菌的黏菌素耐药及mcr-1(mobile colistin resistance)基因携带情况并检测耐黏菌素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分析其多重耐药性,从湖北不同地区分离并鉴定大肠杆菌117株,耐黏菌素大肠杆菌的比例为27.35%(32/117),其中mcr-1基因携带率为71.88%(23/32)。23株mcr-1阳性菌株的黏菌素MIC值均介于4~16μg/mL之间,为低水平的耐药。其中22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并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85%),其次是萘啶酸和环丙沙星(73.91%);对阿奇霉素和氨曲南的耐药率较低(20%);未发现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mcr-1阳性菌株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及头孢噻肟这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mcr-1阴性菌株(P0.05)。本研究为mcr-1介导的耐黏菌素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青岛地区鸡源大肠杆菌中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_(NDM)与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流行情况。2018-2019年从青岛地区共采集195份鸡直肠拭子和盲肠内容物,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目的菌株和16S rRNA菌属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10种常见重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PCR检测bla_(NDM)与mcr耐药基因并测序。结果共计分离到186株大肠杆菌,其中鸡泄殖腔源98株,鸡盲肠源88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头孢氨苄耐药率均高于90%;多黏菌素81.2%、庆大霉素88.7%、氧氟沙星86.6%和头孢噻肟87.1%,呈现较高的耐药率;对替加环素(4.8%)则表现低水平耐药率。进一步分析发现,62.9%的测试菌株对8种以上药物耐药,表现多重耐药。耐药基因检测揭示了31.2%(n=58)大肠杆菌携带mcr-1基因,7.5%(n=14)携带bla_(NDM),包括1株bla_(NDM-1)、1株bla_(NDM-9)、12株bla_(NDM-5)。其中6株大肠杆菌株同时携带了bla_(NDM)和mcr-1,包括5株bla_(NDM-5)+mcr-1和1株bla_(NDM-9)+mcr-1。表明山东青岛地区鸡源大肠杆菌耐药菌检出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且bla_(NDM)和mcr-1存在共同传播。  相似文献   

10.
黏菌素是人类及动物防御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2015年底报道的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在革兰阴性菌水平传播,并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加剧了人们对耐药性的担忧。论文介绍了mcr-1介导黏菌素耐药性情况、在细菌和宿主的传播、mcr-1阳性菌在全球的传播、耐药机制、mcr-1遗传背景、与其他耐药基因的共存情况以及mcr-1以外的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机制,为黏菌素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2015年在中国首次发现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基因mcr 1以来,已经报道的黏菌素耐药基因有5大类,mcr-1、mcr-2、mcr-3、mcr-4、mcr-5。为了全面掌握各类黏菌素耐药基因的特征和传播规律,为今后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作者对该耐药基因的特征和传播规律进行总结,发现:1)序列差异大:目前发现的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mcr-5,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这些耐药基因的来源不同,如MCR-5的氨基酸序列与MCR-1、MCR-2、MCR-3、MCR-4分别只有36.11%、35.29%、34.72%和33.71%的一致性。2)变异亚型多:除mcr-5外,目前各类mcr都有若干亚型存在,mcr-1和mcr-3都有10余种亚型。3)与其他抗性基因普遍共存,大大增加了多药耐药出现的概率。4)传播广泛:已经在5个大洲40多个国家广泛传播。总之,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基因变异速度快、类型复杂、传播广泛,且普遍与多种耐药基因共存,如bla_(CTX-M)、bla_(TEM-1)、bla_(NDM-5)、bla_(NDM-1)、aac(6′)-Ib、floR、fosA3、oqxAB,一旦携带此基因的多药耐药致病菌大规模暴发,将极大威胁人畜的健康,使人畜彻底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应当加强监管,积极防控。  相似文献   

12.
mcr-1基因是研究细菌耐药机制时从耐药菌株中发现的一种质粒介导的多黏菌素类耐药基因,mcr-1的发现突破了对耐药机制的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机制被揭示,其变异体也被发现.论文就mcr基因的分布及传播和引起多黏菌素耐药机制,与人、动物环境的关系和传播风险等进行了综述,以期能够对多黏菌素耐药性的认识和mcr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青岛地区鸡源和鸭源多黏菌素耐药大肠杆菌的流行特征,并为多黏菌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于山东省青岛市屠宰场采集鸡源和鸭源粪便样本,通过多黏菌素培养基分离大肠杆菌;分别采用琼脂稀释法、PCR、接合试验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流行特征、系统发育群、mcr-1基因可转移性和遗传环境。结果显示,本试验从133份粪便样本中共分离获得26株多黏菌素耐药大肠杆菌,总分离率为19.55%(26/133),其中鸭源菌株分离率(24.24%,16/66)高于鸡源菌株(14.93%,10/67)。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替加环素和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对其余测试药物耐药率较高(42.31%~100%),所有分离菌株均存在多重耐药现象,鸡源菌株多重耐药较为分散,而鸭源菌株多重耐药集中于6和9重。26株分离菌株均携带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其余耐药基因携带率介于7.69%~96.15%,tet(B)基因仅在鸡源菌株中携带(20.00%),qnrS基因在鸡源菌株中携带率(30.00%)显著低于鸭源(100%)。毒力因子检测发现,tarT、aer、pap和neu...  相似文献   

14.
沙门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为了解江苏地区猪源沙门菌的带菌情况,本研究对猪场采集的200份肛门拭子和屠宰场不同地点采集的186份样品进行了沙门菌的鉴别培养,共分离到91株沙门菌;血清凝集试验和PCR鉴定出19株鼠伤寒沙门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K-B)法和耐药基因的PCR检测,对46株沙门菌分离株进行了耐药分析。药敏试验发现每株菌至少对一种抗生素耐药,其中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为82.6%,对氯霉素、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也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78.26%、78.26%、69.56%;未有菌株对多黏菌素B和丁胺卡那耐药。同时,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几类抗生素耐药基因进行了扩增,46株菌至少有一种耐药基因,其中耐药基因par C(46/46)、sulⅡ(36/46)、tet A(32/46)、flo R(32/46)检出普遍,tet C、cat A1未检出,2株沙门菌检出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研究结果为江苏地区沙门菌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南宁伴侣动物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毒力和耐药情况,本研究采集犬、猫粪便拭子,通过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药敏试验及PCR扩增16S rRNA、khe基因、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等方法对细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菌株中有4株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液状菌落,轻挑拉丝且镜检为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疑为肺炎克雷伯氏菌。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与肺炎克雷伯氏菌同源性达99%,同时肺炎克雷伯氏菌特异性基因(khe)阳性。其中,分离株GXKP-C14、GXKP-D15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分离株GXKP-D1则表现出高水平多重耐药,分离株GXKP-D4耐药性稍低于GXKP-D1,对临床常用药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四环素、多西环素、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表现耐药,对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链霉素、多黏菌素等敏感。部分菌株携带tet(A)、QnrS、blaSHVsul2、mcr-1等耐药基因和WabG毒力基因。本研究结果为犬、猫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病的检测、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同时,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检出将为多黏菌素的耐药性控制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携带mcr-1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及mcr-1基因的传播特性,本研究以从河南、湖北、江西等7个省份分离的182株鸡源大肠杆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方法扩增其mcr-1基因,并对mcr-1阳性菌株携带的其他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182株大肠杆菌中,mcr-1基因阳性率达到18.13%(...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一种能够区分鸽新城疫病毒(NDV)野毒株与常用新城疫疫苗株La Sota的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方法(RAA),本研究针对基因Ⅵ型鸽源NDV和La Sota的NP基因设计出1对特异性引物,经过优化引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建立了能够区分鸽NDV野毒株与La Sota的RAA检测技术。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测试,并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了45份临床样品。结果显示:该技术在15℃~39℃的恒温条件下,可于15 min内完成对目标基因的扩增;对禽支原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病毒和衣原体等常见病原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重组质粒标准品检测下限为39.5 copies/反应;45份临床病死鸽样品的检测,检出28份阳性,与常规PCR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说明建立的RAA方法可应用于临床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了解山东地区乳房炎牛奶中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及耐药情况。选择山东省3个地区的规模化奶牛场共采集227份牛奶样品,采用细菌学方法对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分离菌对11种常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对常见的13种耐药基因、8种毒力基因和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227份牛奶样品中共分离出71株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对1种及1种以上抗菌药耐药的菌株达到77.5%,多重耐药率为15.5%,其中对多黏菌素耐药率为52.2%,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39.4%,而所有菌株均对新霉素表现为敏感。PCR检测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Ⅰ类整合子结果显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中blaTEM基因携带率为100%,其中全部为blaTEM-1基因,blaCTX-M基因携带率为32.4%,其中主要为blaCTX-M-15基因,没有检测到blaSHV、blaOXA基因;多黏菌素的耐药基因mcr-1携带率为29.6%;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中aac(6’)-Ⅰb-cr基因携带率为29.6%,qnrB基因携带率为20.8%,没有检测到qnrA和qnrC耐药基因;对8种毒力基因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仅Hly毒力基因没有被检出,Ecs3703、Irp2基因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0.1%和63.4%,71株大肠杆菌中共有11株携带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15.5%,11株大肠杆菌携带6种耐药基因盒结构,最主要的耐药基因盒排列为dfr17-aadA5。本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地区乳房炎牛奶中大肠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携带毒力基因Ecs3703、Irp2的大肠杆菌可能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Ⅰ类整合子的检测在细菌耐药性与基因携带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是一种能引起鸡、火鸡和其他鸟类肠外感染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导致肉鸡气囊炎、败血型全身感染、蜂窝织炎和蛋鸡输卵管炎、腹膜炎。为了了解广西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表型以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本实验室对2019年从广西分离到的69株APEC采取K-B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显示,69株APEC对氧氟沙星(56.5%)、恩诺沙星(69.6%)、氟苯尼考(79.7%)、氨苄西林(91.3%)、四环素(98.6%)耐药率较高,而对美罗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呋喃妥因均不耐药;其中,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10种抗菌药物以耐4种、5种、6种的情况居多。同时用PCR扩增的方法对其耐药基因,包括碳青霉稀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黏菌素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在内的6大类共计17种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发现了7株携带mcr-1基因的多黏菌素耐药APEC。药敏纸片法检测菌株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存在一定关联度。本研究可为养禽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同时为减缓耐药菌传播、降低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威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超声、紫外线照射及加温等方法对质粒介导的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mcr-1阳性猪场废水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mcr-1基因绝对丰度,以处理前后mcr-1基因绝对丰度变化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因素及水平对mcr-1基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对mcr-1丰度有显著影响,其次是温度、加温时间,而紫外线照射对mcr-1的影响甚微。当依次将样品进行超声30 min、紫外线照射15 min、温度40℃作用30 min时,会使mcr-1含量比对照组高5倍多。而当超声时间为15 min、同时提高温度至50℃作用30 min和60℃作用5 min时,可使mcr-1的含量分别降低20.5%和30.6%。可见,不同因素及水平的组合可对mcr-1基因的含量造成相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中应筛选最佳的条件以尽可能地降低mcr-1基因的含量,减少mcr-1基因的进一步污染和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