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珮玉 《食用菌》2003,25(6):30-30
目前我地区平菇种植户均用蒸锅对培养料进行灭菌。习惯的做法,是将培养料加温至100℃后保持8-12小时。培养料的灭菌是否一定要那么长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 培养料为杨柳树木屑80%,麸皮(或糜糠)18%,石膏粉0.5%,石灰1.5%,含水量65%左右;料拌匀后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培养料常规灭菌时间长,能耗大,设备周转慢,尤其在温度上升过程,从35℃到65℃中温区间,细菌和酵母菌大量繁殖,造成培养料的酸化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对后期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在培养料中添加无毒、无害的矿物盐等特定的抑菌物质,中温过程细菌和酵母菌得到有效抑制;当培养料温度升高到97℃-100℃时,理化两方面共同作用,在1h内杀灭所有真菌、细菌,甚至细菌芽孢。采用这种灭菌新工艺,灭菌时间短、接种成活率高、发菌快、分解吸收营养的能力明显加强,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年实验室验证、教学试验及批量生产证实,用食用菌接种器产生的臭氧进行空间消毒、无菌操作、分离、转管、扩大培养菌种,成功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孙永琴  李宏伟 《食用菌》2010,32(5):61-61,62
近年来东北地区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急剧减少,人们开始考虑用过去遗弃风干的木屑或在山场多年风干的木材粉碎木屑栽培食用菌,相应而来的问题就是用过去的灭菌方法很难达到灭菌效果,常因灭菌不彻底,即造成大量的污染,给菌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总结提高陈木屑培养料的灭菌效果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食用菌培养料为试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程序升温(100℃下用50~60min,间隙式抽真空,将釜内的压力抽成-0.05~-0.06MPa,用12~15min升温使釜内达到121℃,压力0.11MPa保温90min,关闭蒸汽,杀菌结束)与常规灭菌15h(100℃)和一般高压灭菌方法灭菌1.5~2.0h(121℃)对食用菌培养料中叶酸、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阶梯式高压灭菌工艺培养料中的叶酸、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含量损失少于常压灭菌方法灭菌及一般高压灭菌方法灭菌。  相似文献   

6.
生产食用菌的培养基质,由于营养丰富,极易受杂菌污染。因而在栽培食用菌的过程中,常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灭菌消毒。使用生石灰灭菌,则是一种最为简便的方法。一、用段木栽培食用菌,将15—20%的石灰水涂抹段面和皮部,对木霉菌等杂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以香菇培养料为试材,采用高温蒸汽和挤压2种灭菌方式进行处理,对比研究了2种灭菌方式对其灭菌效果及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香菇培养料新型灭菌方式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香菇培养料经过2种灭菌方式处理后,菌落总数和霉菌总数的灭菌率无显著性差异;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特别是粗纤维、木质纤维素降解明显。高温蒸汽灭菌和挤压灭菌后粗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4.52%、24.29%,木质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了1.41%、5.57%,半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了10.09%、3.88%,综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了4.58%、6.87%。与高温蒸汽灭菌相比,挤压灭菌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更高,对粗纤维、纤维素的降解作用更显著,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9.77%、9.23%。挤压灭菌对培养料的膨化作用显著,容重、比孔隙率、持水力分别是高温蒸汽灭菌的47.84%、2.52倍、1.55倍。因此,2种灭菌方式均能达到很好的灭菌效果,其中挤压灭菌在营养成分保持、纤维素降解、物理性质调控方面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食用菌场大规模的周年生产中,常采用化学药剂熏蒸等方法进行净化空间的消毒灭菌,如甲醛、菇保1号、利菇王、利菇保、烟雾消毒王等,以笔者的经验在这些产品中以菇保1号的消毒效果为佳,但却存在对人体眼睛、口、鼻等器官刺激过大的缺点,易引起流泪、咳嗽、流鼻水等人体不良反应,初次接触者尤其明显.消毒灭菌是否过关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关健,除了化学消毒法外还有环保的物理消毒方法,其中臭氧(O3)消毒就是一种安全、高效、快捷、经济的消毒方法.笔者就菇保1号与臭氧(O3)消毒在大型接种室和出菇房进行了空间消毒灭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0.
臭氧杀菌效果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氧杀菌效果的试验分析王日东(辽宁省鞍山市高能离子研究所114004)臭氧为已知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其灭菌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无残留物。因此我们采用臭氧对食用菌行业常见的几种杂菌进行灭菌处理,其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设备臭氧发生设备选用鞍山市高能离子研...  相似文献   

11.
装好培养基的栽培包,通过高温处理,使容器内所有基质表面或者空隙内的微生物全部都死亡,是谓灭菌。灭菌是否彻底,关系到栽培的成败。可以说,食用菌栽培的核心就是灭菌彻底。灭菌不彻底,后续生产都是徒劳。灭菌分为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林兴生 《食用菌》2001,23(4):39-39
培养料灭菌是熟料栽培食用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灭菌的质量直接影响成品率,也影响菌丝的生长。传统的灭菌方式成本较高.耗费大,操作麻烦。为此,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省钱省力而且简易的灭菌方式,现介绍给广大菇友。1 结构与原理1、1 蒸汽发生器 如图1.由3个汽油桶组成,下面2个、上面1个.下面由2个直接受热.上面的油桶预热作用.间接利用炉灶的热能.充分利用能源.可避免因直接加入冷水影响热蒸汽持续通入。下面2个加热桶分别装有水位器,可随时查看加热桶的水位,以便及时加水。预热桶以两根带有水龙头的管道分别与两…  相似文献   

13.
魏淑珍  武连生 《食用菌》2001,23(2):16-16
制种培养基,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但高压蒸汽灭菌耗能多,成本高。为寻求新的灭菌技术,笔者进行了微波炉灭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培养基制备 配方为棉子壳78%,麦鼓20%,糖1%石灰1%,料水比为1∶1.5。用12cm × 26cm聚丙烯袋分装,装料高13cm。打孔,盖上棉塞,包一层纸扎紧,不可包塑料膜。试验共装90袋,分六大组,每大组15袋,每大组再分三小组,每小组5袋。2 微波炉 WD800格兰仕牌,输入220V~,50Hz、1200W;输出微波频率2450MHz、800W;定时器0~30…  相似文献   

14.
吴梅  肖光辉 《食用菌》1989,(1):18-19
香菇代料栽培,具有原料来源广,生长周期短和生物学效率高等优点。但压块栽培的菌种用量大,而熟料块栽和袋栽都要灭菌,能源消耗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所以国内一些研究者曾对香菇的生料栽培进行过探讨,并取得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5.
王帮英  王镛涛 《食用菌》1992,14(5):39-40
在食用菌生产中,因杂菌污染招至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倘若采用潮湿、富养、污染源多的下脚料种菇,污染更为严重。为寻求一种简易的解决方法,笔者借鉴1977年获得有关“葡萄糖废蜜酒精发酵添加食盐有效抑制醋酸菌、乳酸菌及相应提高糖利用率”的研究成果,用于对培养料处理,在多种食用菌上进行生产性试验,先后共投料5万kg,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污染和增产效果,现将1988~1991年的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培养料栽培白灵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运停  赵海鹏 《食用菌》2004,26(5):19-19
白灵菇是珍稀食用菌之一,其外形美观,营养丰富,口感独特、鲜美,药用保健价值很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栽培白灵菇目前多采用以棉子壳为主料的配方,易造成非棉产区栽培材料供应紧张,成本增加,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为此我们经过3年选用棉子壳、玉米芯粉、阔叶树木屑为主料,添加有关辅助材料袋栽白灵菇11.67万袋,通过对比试验筛选  相似文献   

17.
培养料自热后发酵栽培蘑菇陈国朱(福建省莆田市食用菌开发中心351100)陈玉先(莆田市郑坂中学351142)近年来,我市蘑菇栽培从零星分散、每户栽培五十、一百平方米的小户经营,迅速转变为大户栽培,每户栽培四、五百平方米或几千平方米,最大的已达1.7万...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培养料栽培茶薪菇试验,结果表明,以80%的五节芒和20%的棉子壳为栽培主料,效果最佳,30天菌线可长满袋,生物学效率为75.97%,产出投入比达7.54:1。  相似文献   

19.
郑华文 《食用菌》2002,24(5):40-40
本文介绍的是自制简易培养料测水仪,制作简单,使用、携带方便,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1工作原理 测水仪是由探棒A、B、C、D组成,当A、B、C、D探棒插入培养料时,在电路通电时,其阻值是随着培养料的含水量高低而发生变化,这时,当电流通过A、B铜棒经开关K,电阻R,电位器W为三级管提供偏置电流,由于A、B探棒的电阻是随培养料的含水量而发生变化,从而,使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也随之成正比例的变化,就是说接在三级管的集电极上的电流表M表头所指示的数值,就代表了培养料的含水量多少,而C、D探片平时也是断开的,它也相当于一个电阻,当有水分的时候,就是说在C、D产生了一个电阻,使C、D两片接通,从而触发了三极管的基极,便有电流,使集电极产生了更大的电流通过,使喇叭发出声音,因仪器,A、B和C、D是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