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2006年6月10日,正值棉花盛蕾期,彭泽县龙城镇等部分乡镇遭受了严重的冰雹灾害,冰雹持续时间达30多分钟,时间长、密度高、直径大,并伴有大风大雨,对棉花造成极大的伤害。全县受冰雹灾害棉田面积达7.73 khm2,并造成棉株枝、叶、花大量脱落,不少棉株主茎被打断、生长点损伤,严重的  相似文献   

2.
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棉花黄、枯萎病在部分棉区出现大面积发生,并且二者常常混合发生,呈日趋加重态势。它对棉花的生育、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患病的棉株在苗期即可引起大量死苗,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中后期棉花叶片黄化,皱缩萎蔫,干枯及叶片、蕾铃大量脱落,有的整株死亡,造成棉花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棉花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苗期病害。它不但影响早苗、全苗、壮苗,而且土壤内积存的病菌和轻病未死苗,又是中后期棉株发生根腐和茎基腐的根源。棉田严重发病时,造成密度下降、棉株间生长不平衡、迟发及早衰等现象,造成棉花减产。据1973年和1975年的不完全统计,浙江省棉苗  相似文献   

4.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方针政策调动了广大棉农的植棉积极性,推广了科学种棉技术,特别是灌溉抗旱技术,使棉花增产效果较为显著。棉花通过强大的根系,从土壤中不断地吸收水分,同时又通过叶面蒸腾向空间散失大量的水分,因此,棉株的生命活动需要大量水分不停地流动运转,但实际上保留在棉株内的水分和被棉株合成而利用的水分是极少数,通常被同化形成干物质的水分只有0.02—0.03%。棉花从开花到成铃是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棉花需水最敏感的时期,棉株根深叶茂,蕾铃并增,对水分的需要量最大。这个时期正是七、八月伏旱,时间长,温度高,如果水分状况失调,将使磷素进入棉株的数量和叶片内有机态磷化合物的形成减少,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棉株的生育。过于干旱,容易造成蕾铃脱  相似文献   

5.
棉花枯萎病常年只在棉花现蕾前后始见发病。近年来,在江西彭泽县发现少数棉田棉株在花铃期感染枯萎病。棉田起初出现少量的萎蔫黄化型的棉株,引起蕾铃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该病易与黄萎病和黄叶枯死病混淆。为识别此病,弄清花铃期枯萎病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1989~1991年我们进行了大田实地考察,结如果下。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在盆栽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棉花生育特点及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高氮水平前期明显抑制棉苗生长,后期疯长迟熟.因而增产效果不大。2 合理施用氮肥,可以使棉株稳长不早衰,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3.合理施用氮肥,可以极显著地提高产量,增产潜力大,效益好。  相似文献   

7.
江银楼 《江西棉花》2000,23(3):30-31
江苏沿海棉区地处黄海之滨,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台风过境频繁,尤其是8、9月份过境台风强度大,棉花受影响程度也较大。台风期间,棉株枝叶相互之间摩擦、挤压,以及风势强压造成大面积的枝叶破损和植株倒伏、折断。根系受伤,影响根系活力。伏桃、秋桃、蕾铃严重脱落,成铃率也急剧下降,棉花的品质及产量受影响较深。1990年的15号台风,1999年的11号台风,都给沿海棉区棉花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1台风对棉花的生长的影响1.1大面积棉株倒伏,枝折叶破 台风来势猛,瞬时风力强,棉叶之间剧烈摩擦,大面积棉田棉株倒伏、枝…  相似文献   

8.
鉴于棉花喷药次数较多,追施氮肥不当,引起棉花徒长或早衰的现状,从1984~1987年进行了棉花尿素农药混合喷施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1、肥药叶面混喷对棉株生长的影响。肥药混喷的棉株日增长量与根部追施的相近。但不同肥液浓度在棉株不同生育阶段表  相似文献   

9.
李虹 《江西棉花》1994,(3):30-32
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棉花个体发育中的两个不同生育阶段,且重叠并进时间长。棉花生殖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主要靠营养器官来提供,如营养生长不良,就必然影响生殖生长,所以,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而生殖生长(蕾、花、铃)又是营养生长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既矛盾又统一。由于生长发育的复杂性,矛盾时而激化,时而缓和,时而协调和统一。当外界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适合时,矛盾就缓和、协调乃至统一,反之,则激化或恶化,这都将直接影响到产量的形成。尤其到开花后,棉田群体之间,棉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之间,争夺阳光…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额外的或来自灌溉水的盐离子会造成棉田盐碱化 ,影响棉花生产。造成盐碱化的盐主要为 Na Cl和 Ca SO4,破坏土壤的结构。过量盐对棉花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 ,第一为渗透作用 ,土壤中溶解过多的盐会造成棉株严重脱水 ;第二 ,有毒离子Na 1、Cl-1在棉株细胞内积累 ,妨碍正常的生理进程 ,这些离子影响植株对必需营养元素的吸收 ,如影响 Zn、K、P和 N的吸收 ,从而影响棉株的生长。建议用含盐量少的水在土壤亚表层滴灌或喷淋 ,可滤掉额外的盐。尽管棉花是耐盐作物 ,但在灌溉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额外盐分的处理。灌溉对棉花的影响@牛巧鱼…  相似文献   

11.
棉花花铃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花铃期是棉株整个生育进程中变化最大,需肥需水量最多,各种矛盾最尖锐的时期,要注意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防止棉株旺长和早衰,减少脱落,争结伏桃和早秋桃。1合理施用肥水棉花花铃期是施肥的关键时期。棉株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占全生育期的60%以上。因此,棉田要重施花  相似文献   

12.
培育双杆棉是棉花增产的一个途径。本试验是研究栽培双杆棉,夺取棉花高产的关键因素,选用适合双杆棉生育特点的品种,摸索双杆棉栽培经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用正交法。因子及水平:品种为小籽鄂光棉、387、岱红岱。密度为每亩2000株、2500株、3000株。第一次打顶时期为二叶一心、三叶一心、四叶一心。试验结果表明,双杆棉栽培,不同品种对产量影响极为显著,打顶时叶数多少次之,密度不同影响不大。三种因素配合的最佳方案是品种为387,密度为每亩3000株,第一  相似文献   

13.
彭春瑞 《江西棉花》2004,26(3):37-37
南方棉花苗期雨水多、易产生渍害,影响棉苗生育,而且易发生病害和烂根死苗,中后期伏秋干旱,易导致大量蕾铃脱落和棉株早衰,搞好抗旱防渍对棉花丰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伏蚜在我国北方棉区均有发生,为害盛期正是棉花生育旺盛阶段,往往造成蕾铃大量脱落。更因夏季炎热,棉株枝叶繁茂,伏蚜发展迅速,不但增加防治次数,加大农药用量,污染生态环境,而且容易造成人身中毒。本文试就伏蚜为害与棉花生物学性状的  相似文献   

15.
1雹灾情况2004年7月8日下午,射阳县四明、通洋、盘湾等镇的棉花遭受了冰雹灾害的袭击,灾情较为严重。一是受灾面积大,达0.15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植棉水平较高的西部水旱轮作地区;二是灾害发生迟,棉花自我调节补偿的回旋余地小。本地雹灾主要发生在5-6月份(苗期),而这次正值盛蕾初花期,距棉花有效蕾终结期(本地8月15日)仅37天;三是灾害发生重,棉苗损伤大。这次冰雹降落时间长达12分钟,冰雹颗粒最大直径达2.3cm,造成灾区棉花不同程度断头、断枝和叶片受损,断头率达21.5%~78.6%,断枝率19.2%~73.6%。2雹灾后生育特点冰雹袭击时,棉株生长量已较大…  相似文献   

16.
地膜棉的生育特点及其针对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地膜覆盖作为一项新的、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由于地膜棉生育进程提早,改变了棉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育状况,形成新的棉株成铃时空分布。所以不仅在盐碱地、粘土地和麦棉套种中使棉花优质高产,而且在高水肥地上也取得  相似文献   

17.
棉花是比较耐旱的作物,有喜光热、怕阴雨、忌涝渍的特性。棉花生长发育期若降水过多,一方面棉株根系呼吸困难,生理过程受到抑制,蕾铃脱落严重;另一方面连续阴雨少日照天气易造成棉株旺长,田间通透性  相似文献   

18.
棉花膜下滴灌不同毛管间距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棉花膜下滴灌不同的毛管间距对棉株生育性状、经济性状、植棉效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缩小毛管间距,提高棉花产量和植棉效益的新观点,为实现棉花高效节水栽培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棉田生态系统中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证明:(1)施用N肥能促进各生育时期拂株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增加LAI、改善棉株农艺性状、极显著提高单位面积总铃数和棉花产量;(2)在等N、P、K条件下,与单施无机N相比,绿肥 沼肥 化肥配施对于提高棉花单位面积总铃数和产量、增加棉株和各器官干物量、促进不同生育时期棉株各器官干物量合理分配、使棉花生育后期保持最后LAI并降低LAI衰减速度效果较好,绿肥 化肥配施次之,单施无机N肥较差。  相似文献   

20.
浅谈棉花药害的类型、预防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虫草种类多、危害大,需要反复、多次用药防治,一旦施药不当,很容易造成药害,影响棉株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棉株变态和死亡,给棉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