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蒜又名葫或葫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大蒜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大蒜除了通常人们的调味食用外,对它开发加工进展不大,现本人研究制成的新产品蒜脯,口感酸甜适口,即可作为休闲食品也可用于佐餐。大蒜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很多,现查明含有60多种成分。食用  相似文献   

2.
3.
鱼脯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工艺流程 原料鱼→冻鱼解冻→去皮→剖片→清洗→脱臭→漂洗→复合浸渍→绞肉→加辅料、改良剂、调味料搅拌→摊片(2次)→切片→装袋密封→成品 二、操作要点 原料鱼验牧、解冻 剔除鲜度差的鱼,冻鱼用流动水解冻至半解冻状  相似文献   

4.
甘薯脯加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个不同品种的甘薯加工成薯脯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生产优质薯脯的关键因素在于积极引进适宜加工的甘薯品种,糖渗汁液中糖酸的用量要合理,禁止使用过量的防腐剂和人工色素,狠抓薯脯加工过程中的防腐与成品保存。  相似文献   

5.
叶林 《农技服务》2003,(1):35-36
<正> (一)工艺流程 原料鱼(冻鱼解冻)→去皮→剖片→清洗→脱臭→漂洗→复合浸渍→铰肉→加辅料、改良剂、调味料搅拌→摊片(2次)→切片→装袋密封→成品  相似文献   

6.
张邦安 《新农村》2007,(1):27-27
麦冬脯不仅甘甜适口,口味独特,还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防治肺虚等保健功效。麦冬脯原料来源广泛,加工工艺简单,加工技术要点如下。1·原料选择选用成熟、发育良好、粒形较大的麦冬做原料。2·清洗、去皮将选好的麦冬放入洗涤槽,用流动的清水洗净,捞出,沥干。用擦皮法或化学  相似文献   

7.
青梅脯加工工艺的改进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传统青梅脯加工工艺进行改进试验,通过采用淀粉糖浆替代部分白砂糖,配以真空渗胶、渗糖等新工艺,研制开发低糖型梅脯。  相似文献   

8.
以甘薯和胡萝卜为原料,选择最适配比与新型工艺生产的甘薯—胡萝卜复合脯,无论是营养成分还是风味、口感都比甘薯脯和胡萝卜脯好得多,而且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方便易行。现将其加工工艺介绍如下。一、工艺流程选料→清洗→修整去皮→蒸熟→破碎→配料→熬煮→摊平→烘烤→选型→整理包装二、操作要点1.原料挑选选择无病虫害、皮色新鲜、无破损、无霉烂变质的新鲜红心甘薯及新鲜肥大、较光滑、无明显沟痕和分杈、皮薄肉厚、无病虫害的橙红色胡萝卜品种为原料。2.清洗用流动清洁水(水质需符合GB5749-85和GB10791-84中4.1条要求,后续工…  相似文献   

9.
以甘薯和胡萝卜为原料,选择最适配比与新型工艺生产的甘薯—胡萝卜复合脯,无论是营养成分还是风味、口感都比甘薯脯和胡萝卜脯好得多,而且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方便易行。现将其加工工艺介绍如下。一、工艺流程选料→清洗→修整去皮→蒸熟→破碎→配料→熬煮→摊平→烘烤→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新型工艺生产的甘薯——胡萝卜复合脯,无论是营养成分还是风味、口感都比甘薯脯和胡萝卜脯好得多,而且加工工艺简单,是一种成本低廉、方便宜行的农民增收的好方法。现将甘薯——胡萝卜复合脯的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较优的参薯(Dioscorea alata Linn.)果脯加工工艺。[方法]以海南产参薯为原料,经混合护色液护色处理后,分别采用鼓风干燥、微波干燥和非鼓风与微波结合的3种不同干燥方法对护色预处理后的参薯果脯进行干燥处理,得出较优的参薯果脯的生产工艺。[结果]参薯切片3.0 cm×5.0 cm×(0.3~0.5)cm后采用含0.075%VC、0.300%柠檬酸、0.600%食盐的混合护色液护色4 h,再采用添加1.000%柠檬酸的转化糖液常压多次(40%~50%~60%~70%)浸糖12 h,最后在70℃非鼓风干燥条件下烘1 h,在60℃恒温条件下非鼓风干燥9~11 h,冷却后真空包装(0.08 MPa),可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参薯果脯。[结论]该研究可为参薯的产业化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25个杏鲍菇菌株的农艺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Pl4和Pl7是生物学效率高、菇形好的高商品价值菌株。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枝条菌种关键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的杏鲍菇枝条菌种制作工艺,以枝条含水量、pH值和满袋天数为指标,对其关键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袋式杏鲍菇菌种制作过程中枝条最适浸泡时间为20 h,添加生石灰最适质量浓度为3.0 g/L,最适培养基配方为:木屑40%、棉籽壳40%、麸皮18%、碳酸氢钙1%、生石灰1%。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栽培周期木质素酶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跟踪观察杏鲍菇栽培周期的还原性糖、可溶性蛋白、木质素酶等各项生理指标,初步了解其木质素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杏鲍菇具有分泌漆酶以及锰过氧化物酶的能力,但是不能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初始培养料中还原性糖含量较高,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峰值与子实体发育相对应;可溶性蛋白整体呈上升趋势;木质素酶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活力较高,生殖生长阶段活力较低,菌丝对基质的降解具有一定的次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循环利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DC.ex Fr.)Quel)菌渣栽培刺芹侧耳的可行性,优化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的条件与培养基配方,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与生物学效率,比较分析了刺芹侧耳品种‘杏1’、‘杏2’和‘Z杏’在不同培养基上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的最佳条件为养菌温度24℃,培养基含水量65%,p H值6.0;在棉籽壳、苎麻副产物以及麻蔸等主料中加入40%~50%菌渣后产生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分别达到了67.59%、70.24%、71.02%,‘杏1’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其他2个品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生产中再次利用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白灵菇和杏鲍菇的营养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延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931-9932
[目的]比较白灵菇和杏鲍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含量。[方法]以市售白灵菇和杏鲍菇鲜品为试材,采用凯氏定氮法和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等方法测定了白灵菇和杏鲍菇干品中的氨基酸和常规营养成分。[结果]白灵菇的氨基酸总量为167.2g/kg,其中,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0.07%、20.81%和19.20%;杏鲍菇氨基酸总量为140.8g/kg,其中,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0.06%、19.39%和24.64%。白灵菇的蛋白质、粗纤维和多糖含量分别比杏鲍菇高2.91%、4.11%和1.28%。杏鲍菇灰分含量比白灵菇高0.92%:[结论]从对食品高蛋白含量要求的角度分析,白灵菇的营养价值优于杏鲍菇;从对食品风味要求的角度来看,杏鲍菇优于白灵菇,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酶法提取杏鲍菇有效成分,以氨基态氮含量和多糖得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酶解过程中的料液比和复合酶组成比例,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酶解温度、酶解pH以及酶的添加量对酶解杏鲍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最佳料液比为1∶20;第一步纤维素酶酶解杏鲍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8.5℃,酶解pH 5.50,酶的添加量0.102×103U.g-1;第二步复合酶酶解杏鲍菇的复合酶的质量组成比例为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3∶2,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7.5℃,酶解pH 6.75,酶的添加量4.08×103U.g-1.二步酶解最优条件下,酶解液中氨基酸总含量为5.82 g.L-1,多糖得率3.79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金属离子对平菇和杏鲍菇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以蚕沙、稻壳为基质的平菇和杏鲍菇液体发酵过程中添加0.5 mmol/L的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和硫酸锌,分析这些离子对滤纸酶、Cx酶2种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稻壳、蚕沙为基质的培养基中,添加0.5 mmol/L Zn2+和Mn2+有效提高了纤维素酶活性。[结论]该研究为提高蚕沙和稻壳的纤维素利用率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栽培应以棉籽壳为主料熟料栽培;栽培料装量应以每袋干料350 g为宜;菌袋周边打孔的接种方式能显著提高其产量和出菇品质;最佳栽培模式为半脱袋竖向畦栽,覆土至菌棒3/4处。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对不同碳氮营养源的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研究了杏鲍菇对碳、氮营养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其最佳碳源浓度为7%,其次是蔗糖、葡萄糖,而甘油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使用;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适合杏鲍菇菌丝的生长,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其最佳浓度为0.4%,其次是蛋白胨和牛肉浸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