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 Hort.)是无性繁殖植物.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因植物病毒的侵染引起种性退化、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系统阐述了唐菖蒲典型病毒病的种类、基本特性、表现症状及目前国内外对该领域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唐菖蒲病毒病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唐菖蒲是国际市场上重要的切花之一,其采后保鲜技术也一直是研究工作的重点。对国内外有关唐菖蒲切花保鲜技术研究概况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对唐菖蒲的研究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西昌目前栽培的唐菖蒲品种多、面积大,本试验对8个引进的品种进行了花期调查,以进一步了解不同的唐菖蒲品种在西昌的开花时间、切花质量。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时间与地点试验于2004年9月20日至2005年1月9日在四川省西昌市川兴镇进行,栽培土壤为沙质壤土,土壤肥力中等,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杨玉凤 《油气储运》2005,(11):24-24
唐菖蒲是我国当前的主要切花品种。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事和旅游活动的日渐频繁,对唐菖蒲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现将周年生产唐菖蒲切花的分期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连作对唐菖蒲生长发育及其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连作对唐菖蒲的影响,以温室不同茬次唐菖蒲江山美人品种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唐菖 蒲生长发育和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变化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院连作对唐菖蒲形态、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其植株 萌发率、成苗率、株高、茎粗、叶片数、成花数、种球直径、子球个数等形态学指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叶绿素、根系 生活力、SOD 活性降低,MDA 含量及POD 活性显著升高,抗性减弱;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减少,唐 菖蒲根际土壤细菌及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从7月26日开始,昆明斗南花卉批发市场上的剑兰(唐菖蒲)供应量突然增加,价格由此前的0.6 ̄0.8元/枝跌落到现在的0.4 ̄0.6元/枝。据了解,这段时间,斗南花市上的唐菖蒲,大部分产自昆明市嵩明县、昆明市官渡区的大板桥镇以及玉溪市江川县,这3个地方属于目前唐菖蒲的供应中心。在7月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唐菖蒲产量和品质,提高唐菖蒲种球增殖效率,本研究通过对唐菖蒲的开花种球(直径≥4 cm)分别进行2、4、6、8份切割处理,比较整球与不同方式切球种植对唐菖蒲增殖效率、发芽时间、株高、花枝长度及新球质量上的差异,探索提高唐菖蒲种球增殖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种球切割为4、6、8份可显著提高唐菖蒲增殖效率,其中切割6份种植后,增殖效率达3.25;切割为2、4、6份后种植,初叶长至10 cm所需时间与整球种植无显著差异,但切割8份后出芽时间显著延长,为35.5 d。整球种植与切球种植在种球的株高、花枝径、小花数量、新球大小及鲜重上均无显著差异,切球种植不影响切花生产,因此唐菖蒲种球繁殖过程中可采用切球种植来提高唐菖蒲繁殖效率,增加切花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用不同保鲜液对唐菖蒲切花进行保鲜,研究保鲜液对切花的保鲜效果及观赏价值,并探讨CaCl2对唐菖蒲切花保鲜的促进作用,及CaCl2与不同药剂处理结合对唐菖蒲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处理4:100 mg/L苯甲酸钠+600 mg/L8-羟基喹啉柠檬酸盐+4 g/L蔗糖,无论从保鲜效果、鲜重和切花观赏值来说,其效果都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唐菖蒲种球应分级种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平 《吉林农业》2003,(9):19-19
唐菖蒲是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因其花茎挺拔、花型美观、花朵艳丽、花色繁多、花期长被誉为世界著名切花。我国栽培唐菖蒲要获得较好经济效益,除选择适宜的优良栽培品种外,掌握其生长发育特性、应用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对提高切花及种球的品质和产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浅谈西宁地区繁殖唐菖蒲种球的自然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品味的追求,市场对鲜花要求量不断增加的现状以及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对花卉生产的影响。从唐菖蒲的生活习性及西宁地区土壤、气候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地区繁殖唐菖蒲种球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特别是丰富的光热资源,是生产优质唐菖蒲种球的最佳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了解辐射对唐菖蒲M2代品质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将5个辐射剂量组的唐菖蒲"豪华"品种M2代种球植入大田,观察测定各种形态指标,并将结果与M1代对比。结果显示,M2代唐菖蒲各主要形态指标继承了M1代的变异特征,各指标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减少。与M1代相比,M2代中低剂量辐射组的各项指标除子球数和新球直径外均未表现出高于对照,表明低剂量辐射对唐菖蒲生长的促进作用仅出现在辐射当代,对其后代影响较小。M1代中的13个具有观赏性状变异的单株,在M2代中有10株保持了变异性状,3株变异性状消失。在M1代未发现变异的群体中,其M2代又出现了11株观赏性状的变异单株。综合M1、M2两代中对观赏性状变异率的统计,变异率最高的剂量组是50 GY组,变异率为27.8%,并且该剂量辐射对唐菖蒲的损害较小,是唐菖蒲辐射育种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12.
唐菖蒲种球微小茎尖在MS+6-BA1.0~1.5mg·L-1+NAA0.1—0.15mg·L-1的培养基上可诱导出丛生芽,每25d继代扩繁1次,增殖系数为3~4倍;将无根苗接种到1/2MS+NAA0.3mg·L-1的培养基上,15~20d便可形成良好的根系;继续培养3—4个月,可形成试管小球茎。经检测,供试的5个品种的组培苗均未发现感染菜豆黄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和蚕豆萎焉病毒,获得无病毒植株。将无毒试管小球茎作为原原种,在隔离网内进行栽培繁殖,可为大田生产提供无毒种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外源6-BA、GA3和CEPA不同配比对唐菖蒲种球休眠的影响。[方法]以唐菖蒲“江山关人”及“西伯利亚”品种种球为试材,选用6-BA、GA3和CEPA配制成4种不同浓度梯度(6-BA50mg/L+GA3 100mg/L+CEPA3%,6.BA100mg/L+GA,100mg/L+CEPA3%,6-BA200mg/L+GA3 100mg/L+CEPA3%,6-BA400mg/L+GA3 100mg/L+CEPA3%)的10%丙酮溶液,对进入休眠的唐菖蒲种球进行浸泡处理,观察不同处理下不同品种的种球发芽情况。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结果]4种处理均有助于打破唐菖蒲种球鳞茎的休眠,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6.BA400mg/L+GA3 100mg/L+CEPA3%的10%的丙酮溶液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江山美人”种球在50d时发芽率达到60%,明显高于CK(10%),在70d时发芽率达到95%,明显高于CK(55%);“西伯利亚”种球在70d时发芽率达到80%,明显高于CK(40%)。[结论]6-BA400mg/L+GA3 100mg/L+CEPA3%的10%的丙酮溶液最有助于打破唐菖蒲“江山美人”和“西伯利亚”种球的休眠,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沈阳地区栽培唐菖蒲的病毒病症状类型调速查,以及对病毒毒原的生物学测定、电镜观察、对流免疫电泳测定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明确沈阳地区种植的唐菖蒲受黄瓜花叶病毒(CMV)、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浸染。阐明了染病寄主的症状与病毒毒原种类的相关性,在典型症状中,碎色症和斑驳症的植株多为受CMV侵染造成,条斑症和皱叶症主要是由BYMV侵染引起。TMV的含量较低,尚未单独引起寄主的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15.
利用1-甲基环丙烯保鲜唐菖蒲切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 1 -甲基环丙烯处理唐菖蒲切花 ,结果表明 :1 -甲基环丙烯处理能提高唐菖蒲切花小花开放率、观赏值 ,减少唐菖蒲的萎蔫程度 ,延迟花瓣、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增加 ,对花瓣蛋白质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其中 ,以浓度为 1 0 0nl/L的 1 -甲基环丙烯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早、中、晚三类唐菖蒲品种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花芽分化进程。结果表明,唐菖蒲花芽分化始于3叶期,止于7、8叶期,并可细分为未分化期、开始分化期、花序分化期、花萼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8个时期。在整个花芽分化期间观察到细胞内核仁、线粒体、前质体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发育程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对唐菖蒲切花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唐菖蒲切花插瓶过程中品质下降问题,研究不同配方保鲜剂处理对唐菖蒲切花的瓶插寿命、总开花率、花冠直径以及鲜重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唐菖蒲切花的保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柠檬酸延缓唐菖蒲切花衰老效果明显,硝酸银处理切花后基部褐化,不易作唐菖蒲切花的保鲜剂,不同处理中3%蔗糖+ 250mg/L 8 - HQ+400mg/L 柠檬酸的处理保鲜效果最佳,瓶插寿命可达9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