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宁夏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区域功能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将宁夏建成西北地区现代农业省区和粮食安全生产基地,发挥宁夏现代农业在全国的示范作用,在对宁夏农业资源、宁夏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宁夏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宁夏近几年建设北部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南部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实际,对宁夏发展现代农业的区域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考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障碍因素,有助于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有利于优化相关领域顶层设计。本文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为例,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了黄河流域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演化特征及差异,进而探讨其障碍因素。结果表明,从黄河流域全域尺度看,其农业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整体水平还处于低位。从黄河流域空间分布特征看,9个省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处于非均衡态势,内蒙古、山东、四川、青海和河南的发展水平较高,甘肃、陕西、山西和宁夏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呈现出“中间低,四周高”的空间发展格局,但省区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黄河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投入和农业科技及社会化服务水平,其中,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占有量、高标准农田建设、人均耕地面积、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和机械化社会服务组织是多数省区共有的障碍因素。因此,提出优化农业现代化的空间布局;科学管理农业生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以政策为引导,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机械化社会服务水平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1 宁夏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宁夏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地域小,人口少,既不沿边,也不靠海,是典型的内陆省区,也是全国几个集中贫困连片地区之一。为此,2008年9月7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宁夏放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确定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坚持把解决当前紧迫问题和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一揽子统筹解决宁夏问题,努力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就成为宁夏引黄灌区建设现代高效农业,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突破干旱制约、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构建农民抗旱增收长效机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4.
在深入分析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现状的基础上,选取2010~2017年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复合指标法的研究方法,研究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呈现增长趋势,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影响因素方面,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投入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推进农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符合中国国情和未来农业发展方向,也符合宁夏农业发展实际。该文概括了宁夏农业对外开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实地调查、访谈和SWOT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宁夏农业对外开放的价值趋向和特色产业定位;同时,提出了推进宁夏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推动宁夏农业对外开放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宁夏沿黄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要求,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分析2016—2020年宁夏沿黄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显示,宁夏沿黄区域农业发展质量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增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产效率和效益、结构优化升级4个方面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宁夏沿黄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增长、生产效率和效益方面相对较弱。最后得出形成均衡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关键指标取得新突破、提升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潜力的实证结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   总被引:35,自引:12,他引:35  
本文通过设置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测算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2008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得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东部地区加快向技术集约型和资金集约型转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地区在确保国家农产品供应安全的基础上,走技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西部地区应走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劳动、技术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8.
西北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包括新疆、宁夏两个民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两个多民族省区。该区域地广人稀,农业资源相对丰富,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农业资源,然而现实的农业发展优势并不显著,在大多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刚刚起步,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大都处于初级阶段。该文以宁夏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例,探讨在资源优势、发展模式等方面具有共性的西北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省根据省情提出的农业发展战略,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如实反映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进程。在分析现代化大农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化大农业具有四方面特征:生产效率高、生产条件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分别从这四方面设置了19个评价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多方面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计算得出了评价指标计算权重。以国家平均值为参照,设定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为1的情况下,测算得出黑龙江省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水平为1.7302,说明相较于全国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0.
县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探索对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定量评价,对于制定新的经济形势和条件下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根据数据可获取性,选取全国1980个县的数据,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法,分析评价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全国县域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不高,全国平均综合指数只有48.62,综合指数在60以上的仅有两个县。各县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平衡,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最高的江苏省太仓市达60.72,最低的西藏改则县仅为28.09;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县一般是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反之亦然。农业大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一定高,农业小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一定低。县域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较高,平均指数为53.22。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农业支持保护水平力度要大于经济发达省份的县;经济落后地区资源环境条件相对要好一些。在此基础上,针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情况对1980个县进行分类,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贵州省1992—2011年,部分省份2011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的纵向比较、省份间的横向比较,对现阶段贵州省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近20年来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取得了显著提升,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不能满足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及其空间非均衡性演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与模式、产出水平、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可持续性5个方面选取了16项指标,采用GIS技术、基尼系数、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探讨其时空变化及其内部动态演变。结果表明,2000—2016年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均值为0.394,区内各省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其中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3省始终位于发展水平的高值区,河北、河南、安徽、湖南和四川5省始终属于中低值区,而辽宁、山东、江苏、湖北和江西5省则在中值区和较高值区在之间转换。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整体有所扩大,其中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呈现明显波动上升,华北地区则呈现快速上升、快速下降和持续上升的3阶段变化特征。东北—华北、东北—长江流域和华北—长江流域之间的差距是导致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化的主要原因,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72.79%下降到2016年的65.70%,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地区内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的贡献率则由20.62%上升到26.03%。受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条件的制约,粮食主产区各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流动性较低,较为稳定地位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中值区和较高值区。因此,提出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区域间农业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协同提升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我国2010—2017年农业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及时序演化特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以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农业生产中的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构建了以农业用水量、能源产品使用量、排灌耗能量、能源产品生产用水量作为输入变量,以主要农产品生产总量、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GDP)为输出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我国有19个省份尚未达到DEA有效状态,大部分省份的农业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有较大上升空间。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省份(20个)的综合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其中最典型的宁夏、甘肃、新疆三个西北省份的纯技术效率明显落后,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选取1978—2013年江西省和全国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标准值法建立指标体系,对江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与全国及部分省市进行空间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农业现代化正处于起点阶段,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江西农业现代化主要靠投入来拉动,而产出水平较低,二者缺口较大。并且15项三级指标中,仅农用地投入1项达标;机械设备投入、水利设施建设、肥(饲)料投入、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素质、土地产出率7项指标与目标值差距较大,亟需改善。  相似文献   

15.
吴中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82-8685
选取2009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构建了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区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统计排序,并结合区域总体经济实力予以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不均衡性;我国各区域内部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区域总体经济实力之间存在不协调性;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区域总体经济发展之间呈现不和谐特征。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省际农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其改进路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生态效率是衡量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科学的评价,有利于准确评估农业生态系统的真实水平,以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对2000—2017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和分组,并分析了2017年未达DEA效率状态地区的农业投入产出的冗余与不足。高效率组中的省份一类位于东部地区,一类位于西部地区,而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主要处于中、低效率组;2017年,只有青海、宁夏和天津出现农业产出不足情况,其余未达到DEA效率状态的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机械、用水、农药、化肥、农膜、能源等要素投入冗余和碳排放、污染排放过度的情况。中国省际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发展变动态势不一,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要素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过度,但各省份冗余的具体构成不同。因此,各省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和效率损失的具体原因,采取适宜性的措施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对山西农村和农业整体发展情况的详细分析,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5项主体指标和18项个体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及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对山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与分析,测算结果显示,2011年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为53.09,比照农业现代化进程阶段的有关划分标准可以判断,目前山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接近初步实现阶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四化同步”的重要组成,分析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对差距,界定中国农业发展的全球定位。【方法】FAO在相关研究中提出: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规律性过程,该过程伴随着一系列基本特征的趋势性变化。承认农业现代化发展内在的规律性是进行农业现代化水平国际比较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如下两个核心假设作为使用年代差距进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国际比较探究的基础:①不同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共性特征,不同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会经历相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大致相同的特征。②核心指标在农业现代化某阶段的单位变化率相同,即不同国家的相关指标在相同发展阶段面临相同的变化率。据此提出计算不同指标序列年代差距的核心计算公式:Dj=Ya-Wjb±(Xa-Xjb)/Xjb。论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农业经济效益、经济结构转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4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选定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巴西、南非六国作为国际比较的典型国家。其中美、英、日三国农业现代化起步早,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历史特征,可以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长期对照,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同为高速变革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众多相同的机遇和挑战,宏微观政策各有得失,经验教训更为深刻,将巴西、印度、南非作为典型国家作对比具有参照意义。【结果】测算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大体相当于美、英等国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水平,同日本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相当,与印度、巴西等国基本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从分项指标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存在自身发展不均衡问题,各核心指标分化较为严重,耦合性不高,这种不均衡限制了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结论】基于年代差距法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国际比较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理解,结果直观的特点,可作为分析农业现代化问题,评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三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构建区域"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6-2010年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中部四省的"三化"协调发展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2010年都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江西、湖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力量,而农业现代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三化"协调的驱动因素,而城市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率是影响江西"三化"协调的主要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是影响湖南和湖北"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影响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最后,提出了促进中部四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