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以含有不同浓度(0、20%、40%、60%、80%、100%)的农村生活污水的培养基培养杜氏盐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农村生活污水对杜氏盐藻生长、β-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蛋白质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藻在各种处理培养基中都能生存,当培养到第21天时,不含污水样品的β-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最高,含100%污水样品的β-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最低,含60%的污水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含100%的污水的样品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可见,用适当浓度的农村生活污水可以培养杜氏盐藻。  相似文献   

2.
通过向对数生长期的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01、0.05、0.1、0.5、1、5、10、25、50 mg/L 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对其进行诱导培养,周期性收集藻细胞,对各阶段藻细胞的细胞密度、β-胡萝卜素、叶绿素、总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个月的诱导期内,0.05 mg/L赤霉素处理不仅能显著加快藻细胞的分裂速度,生物量比对照提高60%,还能增加16.8%的β-胡萝卜素含量;但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总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其他处理组及对照组都没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6种不同激素对杜氏盐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良侠  唐欣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764-4766,4839
研究了6种激素对杜氏盐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IBA、2,4-D、NAA、IAA、6-BA、GA分别在0.5、1.0、5.0、0.5、1.0、0.5μg/ml浓度能明显促进杜氏盐藻的生长。挑选影响效果较明显的4种激素IBA、2,4-D、6-BA、GA做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盐藻的β-胡萝卜素含量为指标,最优组合为2,4-D0.5μg/ml,IBA1.0μg/ml,6-BA1.0μg/ml和GA0.1μg/ml;以盐藻的生物量大小为指标,最优组合为2,4-D0.5μg/ml,IBA1.0μg/ml,GA0.05μg/ml和6-BA2.0μg/ml。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外源物质对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和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本试验以分离自运城盐湖的一株盐生杜氏藻(D.salina YC01.)为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外源葡萄糖氧化酶和细胞色素C,研究其对盐生杜氏藻细胞密度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氧化酶浓度9 mg/L、细胞色素C浓度1μmol/L时,盐生杜氏藻细胞密度和β-胡萝卜素含量同时最大,因此,为两种外源物质的最优添加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ε-环化酶(lycopeneε-cyclase,LYCE)可将番茄红素环化,并与番茄红素β-环化酶共同作用合成α-胡萝卜素,参与植物体内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途径。富含β-胡萝卜素的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LYCE功能还未解析。[方法]本文利用RT-PCR分离杜氏盐藻DsLYCE基因ORF,并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3、构建DsLYCE组成型表达载体pCAMBIA1303-DsLYCE。通过农杆菌介导渗入法在烟草叶组织中瞬时表达DsLYCE,鉴定DsLYCE功能。[结果]烟叶生理生化分析显示,与野生型和空载体对照相比,DsLYCE瞬时表达的烟叶组织中类胡萝卜素积累显著提高(P0.05),含量增加了24%。相似地,转DsLYCE基因的烟草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也明显高于野生型空载对照烟草。这表明杜氏盐藻DsLYCE基因异源表达不仅能促进宿主细胞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与积累,而且还可以改善宿主细胞的光合作用。[结论]本研究为深入解析杜氏盐藻DsLYCE参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以及应用于其他植物的色素代谢遗传改良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杜氏藻培养生产β—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氏藻在一定生长条件下可积累大量β-胡萝卜素,其含量可高达干重的10%左右,本文主要综述了杜氏藻培养生产β-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包括β-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杜氏藻的培养条件与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盐度梯度下,进行了盐度对绿色杜氏藻Dunaliellaviridis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和细胞周期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1)绿色杜氏藻在盐度为10时,生长速率和单位水体叶绿素含量最低,分别为0 121个/d和908 27μg/L;在盐度为60时,生长速率和单位水体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为0 381个/d和1192 41μg/L。2)不同盐度下单位细胞叶绿素含量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盐度60时,单位细胞叶绿素含量最低,叶绿素a为2 32×10-6μg/个,叶绿素总量为3 31×10-6μg/个。3)盐度为60时,绿色杜氏藻的细胞周期S期最短,为36 9%,G2期为0 8%;盐度80时,绿色杜氏藻的G2期最短,为0 3%,S期为43 6%,即绿色杜氏藻在盐度为60~80时,S期、G2期最短,细胞进入分裂期所用时间最短。本试验结果表明,培养绿色杜氏藻以盐度60~80的水体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CO2对盐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及β一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的提高,盐藻生长及β一胡萝卜索和蛋白质积累加速;当CO2浓度为1.5g/L时,盐藻生长及β一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最快;当CO2浓度继续提高时,盐藻生长及β一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速度减慢.盐藻生长及β-胡萝卜素和蛋白质积累的最适CO2浓度为1.5g/L.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索VB1对盐藻生长的影响.[方法]将盐藻接入不同浓度的VB1培养液中,研究其对盐藻色素形成、细胞生长与蛋白质积累的影响.[结果]VB1可使盐藻β-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形成增多、细胞繁殖加快、蛋白质积累量增大.[结论] VB1可促进盐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源水杨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光合系统的影响,为将水杨酸应用于除藻剂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人工[培养的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和各类试剂及试剂盒等对经不同浓度(0.02、0.04、0.06、0.08、0.10和0.12 g/L)水杨酸处理铜绿微囊藻的各指标进行测定,包括生长抑制率、叶绿素a、藻胆蛋白及总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水杨酸浓度越高,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以0.12 g/L水杨酸的抑制率最高,且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强,48h后抑制率达95.66%.经0.10 g/L水杨酸处理后,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藻胆蛋白及总可溶性蛋白含量基本维持在初始水平;0.12 g/L水杨酸能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促使铜绿微囊藻中的藻蓝蛋白(PC)含量相对降低、别藻蓝蛋白(APC)含量相对上升,但藻红蛋白(PE)含量基本维持在初始水平.[结论]水杨酸通过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等光合色素,阻遏其对光的捕获及吸收,扰乱藻胆蛋白各组分构成,从而致使藻类生长受抑,甚至死亡.即藻类叶绿素a是水杨酸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一个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有效提取盐藻中叶绿素的提取方法并优化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考察乙醇提取盐藻叶绿素优化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乙醇提取盐藻叶绿素的最优条件。[结果]乙醇提取盐藻中叶绿素的最优条件为85%乙醇、提取时间12 min、提取温度40℃,总叶绿素的最高提取率为10.80 mg/g湿重,比丙酮提取盐藻中的叶绿素提高了15.5%。[结论]以乙醇为提取剂可从盐藻中提取更多的叶绿素,且安全、无污染、时间短。此结果可为利用乙醇提取和测定海生盐藻中的叶绿素含量或工业生产提取叶绿素提供试验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盐藻β-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以改进盐藻β-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首先比较了丙酮∶甲醇(7∶2)和石油醚2种常用提取试剂对盐藻β-胡萝卜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然后以丙酮-甲醇(7∶2)为提取试剂,分别从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固液比3个方面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相对于石油醚,丙酮∶甲醇(7∶2)对盐藻β-胡萝卜素的提取效率较高。4℃和25℃浸提温度下β-胡萝卜素的得率没有明显差异。分3次提取时,5 m in的浸提时间即可获得较高的提取效率。在1~7 m l的提取剂使用范围内,随着提取剂用量的增加β-胡萝卜素的提取效率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是很大。[结论]以丙酮∶甲醇(7∶2)为提取试剂,在25℃下浸提5 m in 3次可以得到较高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3.
杨晓玲  郭金耀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90-13590,13592
[目的]探讨2,4-D对盐藻生长的调控作用。[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2,4-D对盐藻生长的影响。[结果]1.0~6.0mg/L的2,4-D均能促进盐藻的生长与物质积累,其中4.0mg/L为最佳促进浓度,可使盐藻的细胞密度、蛋白质及β-胡萝卜素积累均达到最大值。[结论]2,4-D可用于盐藻培养中对盐藻生长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常瑾  陶贵荣  陈玉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08-10610
[目的]研究青菜的水培技术,筛选青菜最适营养液配方。[方法]以上海青为试材,采用静止营养液培养方式,设置5种营养液配方,定期测定青菜的株高、根长、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叶绿素及硝酸盐含量等指标,比较青菜在5种配方中的生长状况。[结果]5种营养液配方中,以配方4(N11.4mmol/L,P2.2mmol/L,K6.8mmol/L,Ca2.0mmol/L,Mg3.5mmol/L,S4.3mmol/L)对青菜生长的效果最好,在配方4中生长的青菜的株高、根长、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平均值高1.06cm、4.60cm、8.80g/株、769.80mg/株、0.54mg/g;硝酸盐含量低于平均值8.00mg/kg。[结论]配方4由于营养液成分较均匀,更有利于青菜的生长,因此可作为水培条件下青菜高质丰产的最佳营养液配比。  相似文献   

15.
郭金耀  杨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91-18692
[目的]分析盐藻DNA对水稻幼苗在低盐中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刚萌发的水稻幼苗根系浸入5 mg/L盐藻DNA溶液中培养2d,以蒸馏水培养为对照,处理后的水稻幼苗栽于含有氯化钠3 g/L的MS培养液中培养,分析盐藻DNA对水稻幼苗在低盐中生长的影响。[结果]水稻幼苗用5 mg/L盐藻DNA处理后,在含氯化钠3 g/L的MS培养液中培养15 d,其平均株重为150.7 mg,比对照增加了10.3%;平均株高为15.28 cm,比对照增加了6.1%;平均存活率为45.0%,比对照增加了125.0%;平均根数为7.15条,比对照减少了2.8%;平均根长为3.83 cm,比对照缩短了8.4%。说明盐藻DNA提高了水稻幼苗的耐盐适应性。[结论]盐藻DNA可提高水稻的耐盐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彩色马蹄莲种球及其盆花品质的影响,为改善马蹄莲种球及盆花品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自彩色马蹄莲栽培品种ym039和ym088的T1种球种植后45d、长出3~4片叶时开始,每隔30d叶面喷施1次不同浓度ALA溶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别测定各处理植株的叶片数、叶长、叶宽、株高和叶绿素含量;采收种球(T2种球)后测定其鲜重、干重、围径及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T2种球以盆栽方式种植后,测定其盆花的花蕾数、花朵横径和纵径.[结果]喷施10.0~30.0mg/LALA均能不同程度增加马蹄莲植株叶片数、叶长、叶宽和株高,以喷施25.0mg/L的效果最佳;ALA处理ym039和ym088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为124.87和120.76mg/gFW,采收的种球(T2种球)最大鲜重、干重和围径分别为84.08和72.89g、70.84和61.42g及19.78和19.52cm,均明显高于CK,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也明显提高,且均以喷施25.0mg/L效果最佳.此外,ym039和ym088的T2种球以盆栽方式种植后,盆花的最大花蕾数、花朵横径和纵径分别为4.72和4.28个、8.20和7.83cm及8.03和9.52cm,均显著高于CK(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喷施ALA彩色马蹄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T2种球的可溶性糖含量及盆花的花蕾数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ym088叶片的叶绿素含量、T2种球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与盆花的花蕾数呈显著和极显著(P<0.01)正相关.[结论]叶面喷施外源ALA能明显改善彩色马蹄莲种球及其生产盆花的品质,以喷施25.0mg/L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吡脲对葛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葛根高产优质栽培和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主栽品种桂葛1号为材料,在块根膨大中期分别喷施1、5、25和50 mg/L的氯吡脲溶液,以清水为对照(CK),喷施后30和60 d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喷施后6个月测定块根的生长指标、品质指标和主要药效成分含量,评价不同氯吡脲浓度对葛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各氯吡脲处理均可提高葛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块根根长和根粗的生长,提高干物质含量;但对块根单株鲜重、淀粉和可溶性糖及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1 mg/L浓度处理的葛根块根根粗、平均单株鲜重、干物质含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CK(P<0.05,下同);5mg/L浓度处理的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CK,块根根粗、干重、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也相对较高;25~50 mg/L浓度处理除块根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CK外,其他品质和药效成分指标大多低于CK或与CK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块根膨大期叶面喷施氯吡脲对桂葛1号的生长、产量、品质及药效成分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喷施1~5 mg/L氯吡脲对提高葛根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植物源调节剂对水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菊科植物源调节剂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效应。[方法]从菊科植物中提取的混合物制成植物源调节剂,用80 mg/L的植物源调节剂水溶液,对水稻品种9526分别在苗期、拔节期、孕穗期进行叶面喷洒,清水对照,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植物源调节剂可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20.6%、穗粒数23.5%、穗重10.6%、株干重22.43%,降低千粒重12.03%。植物源调节剂处理后,水稻生长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14.41%,而收获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则降低9.76%;提高了水稻中可溶性糖含量15.57%、游离氨基酸含量18.52%、淀粉含量1.59%,降低了可溶性蛋白质22.22%、粗纤维1.95%、粗脂肪1.22%。[结论]植物源调节剂能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