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雪丹  王润源  胥洪  张倩  张静  辛力  王传增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82-6384,6485
[目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的稳定性.[方法]以粉剂二氧化氯为试验材料,确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的试验条件,然后分别用2种方法研究温度、活化时间、降解时间对二氧化氯的影响.[结果]二氧化氯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57 ~ 360nm.利用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溶液中ClO2和ClO2-的离子浓度,适宜pH 6.85 ~ 7.15.当二氧化氯溶液浓度增加或溶液温度升高时,紫外吸收时吸光值随之升高,同时碘量法显示溶液中ClO2和ClO2-的离子浓度也逐渐升高.二氧化氯使用时需活化210 ~ 220 min,此时溶液的吸光值最大,ClO2的离子浓度最高,ClO2-的离子浓度最低.二氧化氯使用时快速降解,溶液吸光值降低,溶液中ClO2和ClO2-的离子浓度下降.[结论]该研究可为粉剂二氧化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由于海水中I~-、Br~-含量较高,通过电解法处理压载水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含量的碘代三卤甲烷(ITHMs),该类物质具有极强的致癌和致突变特性,在电解处理工艺过程中极易生成,难以有效控制。本研究通过次氯酸钠投加模拟实验分析消毒副产物碘代三卤甲烷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Na Cl O浓度由5 mg/L增加至15 mg/L时,I-THMs生成量增加24.76μg/L;(2)I-THMs的生成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高于20℃时I-THMs的生成量增加迅速;(3)酸性条件下,I-THMs的生成量较小,碱性条件下,I-THMs的生成量明显增大;(4)对于溶液中不同溴碘浓度比,I-THMs的生成量和各组分比例差异较大。因此,建议在压载水电解处理工艺过程中应对反应条件进行最佳优化,以期保证其处理效果的同时有效控制消毒副产物DBPs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探讨二氧化氯(ClO2)在不同的浓度、温度、pH和作用时间条件下对水中溴氰菊酯(Deltamethrin)的降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可以有效快速的降解溴氰菊酯,降解率随着作用时间和二氧化氯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试验在pH中性、15℃室温条件下,设定溴氰菊酯浓度为100μg/L时,二氧化氯作用浓度为1.0 mg/L,反应时间30 min,溴氰菊酯降解率达到95%以上;建议采用1.0 mg/L的二氧化氯作用20 min,或最低浓度0.5 mg/L的二氧化氯作用30 min,即可使水质达标。二氧化氯降解溴氰菊酯所需时间短,降解率高,且无氯代有机物等二次污染物,是一种有前景的用于降解溴氰菊酯等的物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铜绿微囊藻与摇蚊幼虫代谢产物消毒副产物的生成特性.[方法]研究了摇蚊幼虫与铜绿微囊藻代谢产物生成消毒副产物的规律.[结果]铜绿微囊藻与摇蚊幼虫共存时代谢产物中消毒副产物的含量远小于两者单独氯化消毒产生副产物之和.两者共存时副产物的变化趋势与单独存在相同,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的消毒副产物的规律也各不相同,具体表现为:三氯甲烷(TCM)、水合氯醛(CH)、二氯乙酸(DCAA)、三氯乙酸(TCAA)、1,1,1-三氯丙酮(1,1,1-TCP)的生成量均随投氯量的增加而增大,1,1-二氯丙酮(1,1-DCP)的浓度随投氯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延长反应时间可促进TCM、DCAA的生成,而TCAA、1,1-DCP、1,1,1-TCP的浓度则先增大后减小,CH的变化不明显;pH有利于TCM的形成,在酸性条件下DCAA的浓度增大,而在碱性条件下保持不变,CH、TCAA的最高浓度出现在pH为7时,1,1-DCP、1,1,1-TCP的浓度则随pH的增加而逐渐减少;TCM、DCAA和TCAA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CH、1,1-DCP和1,1,1-TCP均是在20℃时达到最大,温度继续升高,浓度反而下降.[结论]为饮用水处理过程中摇蚊幼虫和铜绿微囊藻2种生物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浓度二氧化氯(ClO2)对土壤和水体中香蕉枯萎病菌小型分生孢子和水体中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的杀灭效果,为控制香蕉枯萎病和软腐病的传播提供依据.通过统计分析消毒前后镰刀菌孢子和细菌的数量发现:3 mg/L以上ClO2可将待测镰刀菌孢子100%杀灭;20mg/L的ClO2淹土不能100%杀死土样中的镰刀菌孢子;800 mg/L以上ClO2浇灌粉蕉根系周边的土壤可有效减少镰刀菌数量,高于1 500mg/L ClO2消毒液可将土壤中镰刀菌100%杀灭.二氧化氯消毒显著降低土壤中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土壤真菌的数量,并明显减少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种类.5 mg/L的ClO2可将水体中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100%杀灭.研究结果表明,高于5 mg/L的ClO2进行水体消毒可有效预防枯萎病和软腐病通过水源传播,对发病蕉穴土壤的消毒可以使用1 500 mg/L以上的C]O2处理以达到清除病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曹福  朱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432-7434
[目的]研究UV光催化联合ClO2降解水溶液中苯酚的方法。[方法]以模拟苯酚废水为处理对象,ClO2为氧化剂,UV作为辅助手段,考察ClO2/UV氧化处理苯酚废水工艺中ClO2投加量、UV辐照时间、废水pH等因素对苯酚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处理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苯酚废水,pH在8左右,ClO2投加量为140 mg/L,UV辐照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最好,苯酚去除率高达99.6%。并且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ClO2/UV氧化苯酚的效率明显高于单一ClO2或UV法,同时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结论]ClO2/UV氧化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使用氯化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利用XAD树脂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对贵州红枫湖水体中溶解有机质进行了富集分离,分成腐植酸、富里酸、疏水中性物质及亲水酸性、碱性及中性物质6种组分,比较了各组分在加氯消毒过程中卤代活性的大小及其三卤甲烷的生成情况,揭示了有机组分卤代活性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它们可能的来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红枫湖水体溶解有机质以富里酸组分为主,占分离出总有机碳的56%.氯化消毒实验发现消毒副产物以三氯甲烷和一溴二氯甲烷为主,富里酸的卤代活性最强.结构分析显示各有机组分的卤代活性与紫外吸光系数和酚羟基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6种分离组分的消毒副产物生成量中,富里酸是生成三卤甲烷的主要前驱物质,占消毒副产物总量的76%.有机组分的碳稳定同位素值与C/N比值表明,富里酸主要来自陆源有机物,其余组分兼有陆源和内源两种来源.因此,控制陆源污染是减少红枫湖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二氧化氯(ClO2)对桑叶质量、家蚕微孢子虫和肠球菌的灭活作用及其稳定性、腐蚀性,以直接喷洒桑园桑叶和浸泡离体桑叶消毒的方式,测定ClO2对桑叶质量的影响,并用悬液法和桑叶片载体法处理家蚕微孢子虫,测定ClO2对微孢子虫的灭活效果。结果显示,浓度在500 mg/L以下的ClO2溶液对桑叶质量无显著影响;采用悬液法时,30 mg/L ClO2溶液处理6.0 min即可达到完全杀灭家蚕微孢子虫的效果,而漂白粉精浓度需要达到0.24%才具有同等效果;采用桑叶片载体法时,300 mg/L ClO2溶液处理10.0 min可达到完全杀灭家蚕微孢子虫的效果。以10 mg/L ClO2溶液处理1.0 min,可完全杀灭家蚕肠球菌。ClO2稳定性较差,对金属具有中度腐蚀性。可见,ClO2适合作为桑叶消毒剂用于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固定化双孢菇漆酶对萘酚绿B的脱色效果。[方法]利用固定化的双孢菇漆酶对萘酚绿B进行脱色,研究了温度、萘酚绿B浓度、固定化漆酶用量、酸根离子以及金属离子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当脱色温度为40℃,脱色时间为4 h,萘酚绿B浓度为60 mg/L时,脱色率可以达到96.6%。酸根离子中PO3-4、CO2-3、Cl-对脱色率有抑制效果,金属离子中Cu2+、Mg2+对脱色率有促进效果,脱色率可以达到99.3%和97.6%。Fe2+对脱色率有抑制,脱色率是不添加金属离子的27%。[结论]该研究可为萘酚绿B的脱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甜樱桃防腐保鲜技术,为减少甜樱桃采后腐烂、延长保鲜期和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布鲁克斯甜樱桃为试材,经40 mg/L二氧化氯(ClO2)溶液(蒸馏水配制)瞬时浸泡后,分别采用1-甲基环丙烯(1-MCP)单独处理和1-MCP+ClO2协同处理对甜樱桃进行低温贮藏保鲜试验,探讨1-MCP和ClO2对甜樱桃布鲁克斯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与1-MCP单独处理相比,1-MCP+ClO2协同处理的甜樱桃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下降速度减慢,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明显降低,且以40 mg/L ClO2+0.5 μL/L 1-MCP的效果最佳.[结论]1-MCP+ClO2协同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甜樱桃布鲁克斯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腐烂率,延缓果实衰老,延长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11.
Ag沉积TiO_2光催化降解腐植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饮用水中腐植酸的去除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光还原法对纳米TiO2进行Ag沉积,研究改性TiO2/UV体系对腐殖酸的光降解效率,并探讨TiO2用量及腐植酸初始浓度对光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适量Ag沉积可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Ag沉积量为0.8wt%时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大;焙烧温度为400℃时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强;增加TiO2用量可提高腐植酸的光降解反应速率;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着腐植酸初始浓度的增大,其光降解效率降低,光降解过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k和Langmuir吸附常数K分别为0.173 5 mg/(L.min)和0.421 5 L/mg。[结论]适量的Ag沉积可提高TiO2光催化降解腐植酸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然发酵酸菜中乳酸菌的生理特性。[方法]从自然发酵的酸菜中分离出19株菌株,从中筛选出了4株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4株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Lactobacillus plantnmm、Lactobaci Uusbrevis、Lactobacillus conllinocides和Lactobacillus curuatus。培养基初始pH值对菌株的影响较大,适于菌株生长的pH值在6—8。其中pH值对菌株C和D的影响最大,pH值低于4的条件下基本不能生长。菌株A产酸较快,以5%接种量接种,发酵24h后pH值即可达到3.7左右,其耐酸性较好,DH值4左右仍有较高的OD值,但受培养基中盐浓度影响最明显,在盐浓度0~4%时OD值迅速下降。菌株D的耐盐性最好,盐浓度在8%左右仍能生长。[结论J该研究为泡菜的品质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水源水的保护和水的氯化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种不同灌溉模式的土壤进行萃取,用萃取液进行加氯反应并测定反应生成的消毒副产物的浓度。[结果]Soil连续的DOC浓度和需氯量分别为59.8和45.5 mg/L,Soil定期的DOC浓度和需氯量分别为7.5和11.9 mg/L。Soil连续和Soil定期土壤萃取液的电导率分别为2.71和1.22 dS/m。Soil连续的THMs生成量比Soil定期的THMs生成量高71.4%。Soil连续和Soil定期的CHC l3比例分别为83.1%和67.8%,Soil连续中3种THMs的浓度较高。Soil连续和Soil定期的HAAs生成量分别为1 393.8和480.7μg/L,Soil连续中检出卤乙酸的浓度高于Soil定期。THMs和HAAs生成量与DOC浓度呈正相关。Soil连续和Soil定期的Br浓度分别为0.36和0.32μg/L,Br/DOC值分别为0.006和0.043μg/mg,Soil连续的DBPs浓度高于Soil定期的DBPs浓度。[结论]灌溉模式对土壤DOC浓度及THMs与HAAs的生成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iL1 (ClO4)2和NiL3(ClO4)2对多刺裸腹蚤的毒性.[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NiL1(ClO4)2和NiL3(ClO4)2处理多刺裸腹蚤,测定其半数致死量,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 NiL3 (ClO4)2和NiL1(ClO4)2对多刺裸腹蚤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8.625和14.755 mg/L,说明NiL3(ClO4)2的毒性要大于NiL1 (ClO4)2.推测2种化合物本身带有的苯环和甲基基团可能对细胞毒性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大环类化合物污染对多刺裸腹蚤的生理生化影响提供基础资料,并为淡水水体质量评价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生活垃圾准好氧填埋重金属变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准好氧填埋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循环式准好氧填埋结构,研究青藏高原地区生活垃圾准好氧填埋单元的重金属(Cd、Pb、Ni、Cr、Hg)变化特性。[结果]整个试验过程中渗滤液pH值保持在7.0以上。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渗滤液回灌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了降解和去除。准好氧填埋单元的渗滤液中的重金属浓度受渗滤液pH值、难溶金属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腐殖酸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除了Hg一直呈下降趋势外,Cd、Pb、Ni、Cr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降变化。随着垃圾的开始降解,渗滤液中的重金属浓度增加。[结论]Cd、Ni和Pb在经过450 d的准好氧填埋后能够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一类污染物的浓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宣城地区水稻农用天气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齐经济  王凯全  周琪  乐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94-18097
[目的]为使宣城地区水稻农用天气预报更好地为水稻生产服务。[方法]在加强农用天气预报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宣城地区水稻生产过程遇到的天气条件和实际工作的开展,分析宣城地区水稻农用天气预报的内容及实际水稻生产的气象预报需求。[结果]宣城地区农事活动的预报项目有水稻适播期预报、水稻移栽期预报、农田施肥期预报、病虫害防治预报、晒田控蘖期预报、灌溉排水预报、收获晾晒期预报等。农业气象灾害服务产品包括低温冷害预报、高温热害预报、暴雨洪涝预报、大风预报和灾后措施、雪灾预报等。这些预报产品在实际水稻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结论]充分了解服务范围内水稻种植布局、种植制度和农事活动是编制、开展好水稻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的前提。熟悉水稻的生长动态、相应的气象指标和可行农技措施是开展好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的基础。农业情报共享是做好水稻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发酵产葡萄糖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童群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20-3722
[目的]建立黑曲霉发酵产葡萄糖酸的理论预测模型,降低葡萄糖酸的生产成本。[方法]采用响应面法研究pH值、温度、发酵罐转速和葡萄糖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的影响。根据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回归方程得最佳发酵条件。[结果]pH值、温度、转速和初始葡萄糖浓度对响应值的影响显著。失拟项的p值为0.052 374,回归方程的R2为95.50%。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和实测值吻合极好。在最佳条件(pH值6.0,温度30.7℃,转速267 r/min初始葡萄糖浓度125.2 g/L)下,响应值最大(0.947 38),黑曲霉发酵试验数据稳定,且葡萄糖转化率比原始条件(pH值6.0,温度30℃,转速240 r/min,初始葡萄糖浓度100 g/L)下的高,平均可达93%。[结论]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实际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改性花生壳吸附废水中Cr(Ⅵ)条件的优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智峰  李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98-16500
[目的]研究改性花生壳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方法]用磷酸溶液对花生壳进行改性处理,制备不同浓度的Cr(Ⅵ)溶液,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Cr(Ⅵ)初始浓度、改性花生壳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改性花生壳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条件。[结果]极差分析可知,在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中,pH值的影响最大,投加量和反应时间次之,Cr(Ⅵ)初始浓度的影响最小。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为2.0,Cr(Ⅵ)浓度为40mg/L,花生壳粉末投加量为30g/L,反应时间为100min,对Cr(Ⅵ)的吸附率可达96.81%。改性花生壳对含Cr(Ⅵ)废水的吸附性能明显高于未改性花生壳。[结论]该研究为花生壳的综合利用和含Cr(Ⅵ)废水的处理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啤酒废水制备生物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琴  杨劲峰  杨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693-11695
[目的]确定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最优培养条件。[方法]以啤酒废水为培养基,研究了CODCr浓度、辅助氮源、无机盐、pH值及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对F-12絮凝活性的影响。[结果]CODCr浓度为10000mg/L时,F-12的絮凝率最高,为80.04%。以(NH4)2SO4、NaNO3为氮源生产的F-12的絮凝率高于83.00%;以(NH4)2SO4为氮源生产的F-12的絮凝率最高,为84.51%。(NH4)2SO4的加入量为0.2g/L时,F-12的絮凝率最高,为88.21%。KH2PO4可将F-12的絮凝率提高到91.06%;Na+、Ca2+、Mg2+、Fe2+对其絮凝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9.0时,F-12的絮凝率高于88.00%;当pH值为7.0时,其絮凝率最高,为94.02%。F-12的絮凝活性在第2天达最大值,为96.24%。[结论]F-12的最优产生条件为:1LCODCr浓度10000mg/L的啤酒废水中加入0.2g(NH)SO、0.2gKHPO,培养基初始pH值为7.0,30℃和150r/min条件下摇床培养48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