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前我市使用的禽流感疫苗均为油乳剂灭活苗,由于油乳剂疫苗使用矿物油作为载体,注射后吸收较为缓慢,肉鸡胸肌注射禽流感油乳剂疫苗0.5ml,30d后才基本上完全吸收,因肉鸡特别是快速型肉鸡饲养时间短,油乳剂疫苗在肌肉中残留,严重影响鸡肉的品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禽场(户)进行禽流感二免的积极性。因此,在2006年4月开始, 相似文献
3.
4.
5.
禽流感H9亚型灭活油乳剂疫苗不同剂量的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47只28日龄SPF鸡分为4组,第1~3组为试验组,每组12只,分别肌肉注射禽流感H9亚型灭活油乳剂疫苗0.1、0.3、0.5mL/只,第4组11只为对照组。各组鸡在免疫后1、2、3周采血,测定H9抗体水平;在免疫后3周用1:10稀释的AIV H9N2攻毒,0.2mL/只。攻毒后第2、3、4周继续测定H9抗体水平,观察了疫苗对鸡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0.5mL/只剂量的免疫效果比0.1mL/只和0.3mL/只剂量的免疫效果好;攻毒用的AIV H9N2的致病力低,对所有试验鸡均不致死。 相似文献
6.
7.
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效力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禽流感病毒(AIV)F株尿囊腔接种非免疫鸡胚,取死亡胚的胚液、尿囊膜、胚体及三者混合处理物,分别制成油乳剂灭活苗,免疫5日龄普通蛋雏鸡,免疫后一周开始检测AI血凝抑制(HI)抗体。检测结果是:免疫后21d,各免疫组鸡的HI抗体效价均达到5log2以上,25d左右达高峰,后维持较高水平30d以上,18日以制苗用F株攻毒,49日龄和64日时用F株和禽源病原大肠杆菌(O18)单独或联合攻毒,结果是:1 相似文献
8.
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免疫产生期内T淋巴细胞表型亚类的检测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荧光法、使用流式细胞检测仪对经H9亚型禽流感病毒人工感染SPF鸡、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免疫SPF鸡以及经免疫后使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攻毒后的SPF鸡外周血、脾脏、胸腺中T细胞表型亚类(CD4+、CD8+、TCR1+)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后抗原的缓慢释放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使免疫活性T淋巴细胞得到活化,免疫后鸡体外周血中CD4+、CD8+和TCR1+T细胞的数量呈现出一明显升高的过程;同时,人工感染免疫鸡后,脾脏和胸腺TCR1+T细胞的数量上升,外周血CD4+、CD8+和TCR1+T细胞的数量少量降低或维持不变,随后短期即恢复正常;而人工感染SPF对照鸡后,外周血CD4+、CD8+和TCR1+T细胞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免疫接种是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禽流感免疫接种实践中,经一免、二免注射了禽流感病毒灭活苗之后仍然有血清抗体不合格的现象,经深入鸡场和农户中进行了详细的调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不同首免时间对禽流感疫苗HI抗体消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HI试验,对雏鸭不同首免时间的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进行监测,为更科学制定鸭免疫程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对照组鸭(E组)AI-H5母源抗体1d最高,达5.1log2,次日逐渐下降,于10d降至较低水平。AI-H5母源抗体于19d降至为2log2以下。(2)试验各组于免疫后10~12d抗体水平开始上升,于免疫后15~20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并维持18~24d,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于49d仍能检测到较高的抗体,由此说明,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3)从不同首免时间进行禽流感疫苗免疫接种后的HI抗体效价比较来看,C组(15d首免组)HI抗体效价最佳,D组(20d首免组)HI抗体效价其次,B组(10d首免组)HI抗体效价第三,A组(5d首免组)HI抗体效价较差,因此,应根据雏鸭母源抗体水平选择适宜时间进行禽流感疫苗的首次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低温冻融法、研磨法、稀释高速捣碎法、95%乙醇法及三氯甲烷法破乳效果比较,确定三氯甲烷为油乳剂疫苗的破乳剂.将不同抗原含量的H9和H5亚型灭活与非灭活疫苗破乳后分离上层水相,采用红细胞凝集(HA)试验,测定其HA价,结果发现脱乳后上层水相与未做成油乳疫苗并做相应稀释的原液的HA价下降1~3个滴度,且将不同稀释度制备H5亚型疫苗经脱乳处理后上层水相的HA价与荧光定量PCR结果基本一致.所建立的禽流感油乳剂疫苗质量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经济、简便,尤其适合于对大批量及基层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最近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的流行.包括国际兽疫局(OIE)指定的A类传染病如口蹄疫、古典猪瘟及禽流感(AI)等,已迫使一些国家实施扑杀政策.从而造成动物数量成百万的下降。那种仅仅依靠淘汰感染动物、可疑感染动物或可疑污染动物(这种可疑仅依据养殖场中卫生措施执行情况)而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于避免传染的扩散可能是不够的,尤其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强制免疫中,主要使用的是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苗(H5N1,Re-5+Re-4株)(以下简称灭活苗)和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型)(以下简称活疫苗)。1使用方法1.1灭活苗用于预防由H5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流感。胸部肌肉注射或颈部皮下注射。2~5周龄鸡,每只0.3毫升,5周龄以上 相似文献
17.
1全病毒灭活苗全病毒灭活苗一般是用甲醛灭活禽流感病毒(AIV)鸡胚增殖的尿囊液,辅以佐剂制成的油乳剂疫苗。全病毒灭活疫苗安全性好,抗原成分齐全,免疫原性强,不会出现毒力返强和变异的危险,能够经受同种亚型AIV的攻击,给免疫鸡群提供良好的保护,也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免疫疫苗。流感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免疫是防控禽流感的主要措施。目前,国内禽流感疫苗有三类:全病毒灭活疫苗、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莆田市荔城区使用国家规定可用于禽流感强制免疫的疫苗即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亚型N28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这两种均为油乳剂灭 相似文献
19.
以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H9N2亚型株的鸡胚适应毒经尿囊腔接种10日龄鸡胚,从24h后死亡胚及96h后4℃致冷死亡胚收集尿囊液,尿囊液的血凝价约7log2,每毫长约含10^8.6个ELD50的病毒。将尿囊液经0.1%福马林灭活后,用超滤器将尿囊液浓缩5倍后分别制成双联灭活疫苗。对4周龄SPF鸡肌肉注射0.5ml或0.3ml单联H9亚型AIV灭活苗,在接种后2、3、4、5周后,血清中对H9亚型AIV的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分别是5.1、7.2、8.3、10log2或3.8、6.5、6.3、8.31log2。注射0.5ml的H9亚型AIV和NDV二联油乳苗的鸡,在接种后2、3、4、5周对H9亚型AIV及Lasota株NDV的HI滴度分别是4.6、5.6、6.7、8log2及7、7.6、6.7、7log2。显然,二联苗对H9亚型AIV及NDV均产生了理想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接种10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的SPF鸡,接种后HI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将H5N1和H5N2疫苗分别接种21日龄SPF鸡,结果表明,H5N1和H5N2均能刺激SPF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分别接种三黄鸡,接种后21 d,H5N1能刺激三黄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而H5N2不能刺激三黄鸡产生合格的HI抗体,与SPF鸡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经过二次接种,HI抗体平均为8.9 log2,与SPF鸡组接种后42 d的各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而与一免后21 d的各组HI抗体效价相比差异显著。表明应用禽流感灭活苗对三黄鸡免疫接种,必须进行二免方可达到理想免疫效果,而应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对三黄鸡进行免疫接种,一次免疫即可获得较高的HI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