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型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该新型灌溉机组由绞盘车提供行走动力和压力水源,通过喷水车进行喷洒灌溉.机组可配置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种不同的灌水系统,满足了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喷水车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始终使灌水器处于最佳灌水高度;机组上采用低压折射式喷头和软管洒水带等低压灌水系统,使机组的工作压力降低了30%.通过对该机组水涡轮特性、运行特性、喷洒特性的分析,确定了该机组的技术参数.喷洒试验表明,新型灌溉机组可克服受风影响较大的弱点,减少灌溉水分的漂移损失,灌水均匀度可达90%.  相似文献   

2.
低压多孔灌溉软管设计与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压多孔均匀出流灌溉软管是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基础上,结合沟灌和膜孔沟研究设计的一种新配套设施。本文在研究灌溉软管的有关水力参数基础上,研究设计出一种适合低压多孔均匀出流灌溉软管设计与评价的图解法,为灌溉工程设计与评价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3.
低压多孔均匀出流灌溉软管是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基础上,结合沟灌和膜孔沟灌研究设计的一种新配套设施。本文在研究灌溉软管的有关水力参数基础上,研究设计出一种适合低压多孔均匀出流灌溉软管设计与评价的图解法,为灌溉工程设计与评价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索低压微灌多孔软管的水力性能,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低压(1~5m)条件下多孔软管的出流规律、沿程压力分布规律以及水头损失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低压条件下,多孔软管的水力特性受进口压力、出流孔孔距、铺设长度等因素影响,且受到管壁塑性变形的影响;沿程出流表现出单峰性,随管长及孔距增大,最大值点前移,随压力增大,沿程出流更为均匀;沿程压力一直减少,前半段减幅约为后半段的4倍,且随孔距增大,递减幅度变小;水头损失随孔距减小和压力增大而减小,且进口压力为1~3m时的减幅与4~5m时的比值在管长为40m时,其值约为管长为30m时的2倍。研究结果可为低压微灌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来,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采用塑料薄膜软管输水灌溉的越来越广泛,省水,省地,省能的效果显著,很受群众欢迎,这种低压输水软管的水力学特性与普通的硬管不同,它的过水断面面积,沿程水头损失怎样计算?怎样经济合理地配置选用规格适宜的软管?这些都是在软管低压输水灌溉推广应用中需要研究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适应这些需要,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及试验实测对软管的外形特性及水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软管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喷灌微灌管     
由台湾南禾育灌溉设备公司生产(北京圣亚光商贸公司有售)的喷灌微灌用的软管带和各种接口,是由PE高分子复合有机村料精制而成,激光打孔,经济耐用。适用于农田、菜地、瓜果园、温室大棚、草原绿化带等的喷灌微谨作用.尤其适用于水源紧张、供水不足地区。作业时,水在压力下由不同孔位喷洒而出,沿着软管带形成1条4m左右的喷洒带,喷洒均匀,不会冲失肥料和土壤,使用该类喷灌微灌设备可达到提高灌溉、节约用水之目的。产品类型有3种,主要参数如下表:喷灌微灌管  相似文献   

7.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机翼采用多跨桁架快速拆装连接结构,可根据地块宽度进行调节机翼跨数和喷幅,拓展了轻小机组的适用功能;在两用轻小机组上可安装低压折射式喷头或软管洒水带,既降低系统工作压力和能耗,又能调整灌溉机组的灌溉方式和灌溉水量,提高了机组的适应能力;在机组上还装有高度调节装置,可根据不同作物或不同生育期作物的生长状况调节机组的喷洒高度,尽可能减少风对喷洒均匀度的影响和水分的漂移损失;机组行走动力来自供水系统的绞盘机车.与常规轻小机组相比,该机组具有能耗低、均匀度高、整机性能和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张掖地区水资源紧缺,只能走节水的道路,才能巩固、提高现有的水利工程设施,为农业增添后劲。农业走节水型的道路,除了对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进行防渗、加固、平整土地、推行沟、畦灌和计划用水外,其次要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新技术、新工艺。新型的低压管道灌溉技术,是节水灌溉的发展途径。我区1987年即进行了软管灌溉技术的试验,通过一年的推广应用,软管灌溉基本上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根据目前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灌溉区域的经济状况、管理运行情况和水资源供应等条件,给出了低压管道输水波涌多孔软管灌溉系统的设计,并应用软件建立该系统的多孔软管模型,在模拟条件下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灌溉系统配水均匀性方面,该多孔软管能够较好的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0.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机组水量分布特性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用轻小机组具有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种灌水方式,且有高度可升降、喷幅可调等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机组水量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机组水量分布特性的因素,计算了机组在配置喷灌和软管灌溉系统时的喷灌强度、均匀系数,结果表明,影响机组水量分布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是所配置灌水器的水量分布特性、灌水器配置间距、行走速率、土壤和地形、风速等.在室内试验时,机组喷灌均匀系数达95%以上,软管灌溉均匀系数达90%,可满足灌溉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现有机组设备沉重、运行成本不清以及与微喷带组合方式不明确的问题,设计研发了ZGKQ50-W型抗旱灌溉机组,机组选择汽油泵作为动力设备。试验测试了机组首部耗油量及配备4种常用型号微喷带的喷洒均匀系数,计算并验证了与不同微喷带组合后的最大灌溉面积以及灌溉667 m~2土地所需的运行成本。结果表明,机组首部与微喷带组合后的最大运行流量为20 m~3/h,与Ⅰ号微喷带组合后喷洒均匀系数低于70%,与Ⅱ号微喷带的组合方式为2条33 m以2 m的间距并列铺设,组合后的喷洒均匀系数为73.30%,灌溉667 m~2土地运行成本为470.9元;与Ⅲ号微喷带的组合方式为3条83.3 m以3.5 m的间距并列铺设,组合后的喷洒均匀系数为77.06%,灌溉667 m~2土地运行成本为175.2元;与Ⅳ号微喷带的组合方式为3条99.3 m以2 m的间距并列铺设,组合后的喷洒均匀系数为77.40%,灌溉667 m~2土地运行成本为320.0元。综合考虑喷洒均匀系数及运行成本,Ⅲ号微喷带省工省时,适合进行大面积灌溉;Ⅱ号微喷带灌溉区域灵活性强,适合在小型零散地块使用。  相似文献   

12.
多功能轻小型灌溉机组是一种新型灌溉机组,具有喷灌和软管灌溉两种灌水方式,满足了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该喷水车安装有高度调节装置,始终使灌水器处于最佳灌水高度,克服了受风影响较大的弱点,减少了灌溉水分的漂移损失,提高了灌水均匀度和利用效率。在试验室内通过对该机组水力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机组在喷灌方式下灌水均匀度要好于软管灌溉;机组行进速率在不同档位下随压力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超  李红  袁寿其  王超 《排灌机械》2011,29(6):536-541
以喷洒域形状和水量分布均匀性为指标研究变量喷头的喷灌均匀性,分析了影响PY2系列喷头射程和水量分布的关键因素,得知改变单一参数的变量喷头喷灌均匀性较差.为提高变量喷头的灌溉均匀性,设计了出口可调式的变喷洒域喷头,使用流量调节机构改变喷头工作压力,使用出口调节机构改变喷头出口面积,通过出口面积和喷头工作压力的同步调节实现均匀喷洒.测试了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的水力性能,对比了圆形喷嘴变量喷头和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水量分布,出口可调式变量喷头不同射程处喷灌强度相近,喷洒性能优于圆形喷嘴变量喷头.计算了变量喷头的方形喷洒域系数和不同间距下的组合灌溉均匀性,结果显示BPY20变量喷头的方形喷洒域系数为97.8%,最佳组合间距为1.66,组合灌溉均匀性为75.4%;BPY30变量喷头的方形喷洒域系数为91.5%,最佳组合间距为1.69,组合灌溉均匀性为77.2%.  相似文献   

14.
<正> 多孔管喷灌方法,非常适用于畦作蔬菜的供水。即在每畦的中间布置一根管,管径25mm。每隔20cm长在管的斜上方扎一对直径为1.0mm的小孔,在管上覆地膜(见图),使水在一定的压力下由小孔喷出,沿地膜流到根际土壤。当管首端的压力为0.025MPa时,在保证供水均匀的条件下,管长可延至50m;如果压力不足0.025MPa,则管长可配置到30m。这种灌水方法除具备了滴灌的优点外,还可降低投资成本,且管件易于连接,在生产上大面积使用和推广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15.
水电部科技司于1985年6月11~12日在北京召开了农田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座谈会。与会的有冀、鲁、豫、晋、辽、津、京等省、市(包括部分地、县)及有关科研院、研的同志,共30余人。会议交流了情况,总结了经验,研究讨论了在开发应用这项技术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近年来,以低压为特点的农田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特别是井灌区发展很快。尤其以地下暗管与地面移动软管结合的半固定式和全部采用地面移动软管输水灌溉的型式应用最为广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北方地区已有  相似文献   

16.
<正> 现在美国某些农场主正在充分利用他们的灌溉系统,不仅用来灌水,而且可以施用农药。作为这种方法的使用,通常称作化学灌溉。 农药随灌水施用仅能应用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而土壤施药则能通过土壤表层,并由喷灌机喷洒的水漫漫地渗透而使药液均匀地分散开来。只有喷灌设备系统能适合于土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自1982年以来,沧州地区在农田灌溉中试验推广了多种形式的低压管道灌溉方式。1988年春,在比较现有几种管材优缺点的基础上,试验成功了内衬软管、外护瓦管的地下管道输水形式。实践证明:这种输水管道的管材既具有混凝土管道的强度,又具有塑料管道的输水性能和防渗效果。且造价低廉、施工简单,取材容易、修补方便,便于农村推广。本文对这种输水管道的施工工艺、实际应用中的优点进行了介绍,并与其它形式的输水管道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友谊农场大型喷灌机改造试验 ,总结出大型喷灌机低压喷洒并保留尾喷枪这一喷洒形式 ,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有利于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脉冲式微型喷头,适用于灌溉果园和条播作物。这种方法应用间歇喷水的原理,用安装在特种管子上的低压喷头将水喷洒在土壤表面,湿润宽度为1.2~1.5米,水量分布的偏差为±20%。流量能不断进行调节。管子中的压力可升高到0.15或0.25兆帕。系统的试  相似文献   

20.
<正> 灌水技术是在田间实现合理、有效灌溉的关键,随着喷滴灌新技术的发展,雾灌是近几年来新发展的一种灌水技术,已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国外试验表明,雾灌不仅可以浇灌花草和一些经济作物,而且也可以用来防寒潮霜冻害和夏季抗干热害。目前国内尚处于研制试验初期,82年水电部、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滴灌组研制出单向和双向两种低压雾化微型塑料喷头,这种喷头可以安装在低压滴灌管道系统上即可实现喷雾灌溉。一年来经在海南岛、广州、杭州、河南信阳、南阳等地进行雾灌喷洒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