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评比展示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审定,在太原市有推广价值的19个中晚熟玉米品种进行评比展示,结果表明,晋玉168产量居第一位,平均产量11938.5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1.5%;晋玉811产量居第二位,平均产量11871kg/hm2,比对照增产20.8%;先玉335产量居第三位,平均产量11232kg/hm2,比对照增产14.3%;强盛49产量居第四位,平均产量11077.5kg/hm2,比对照增产12.8%;屯玉50产量居第五位,平均产量10947kg/hm2,比对照增产11.4%;永玉3号产量居第六,平均产量10839kg/hm2,比对照增产10.3%;潞玉6号产量居第七位,平均产量10728kg/hm2,比对照增产9.2%;强盛12产量居第八位,平均产量10128kg/hm2,比对照增产3.1%;农大84产量居第九位,平均产量10051.5kg/hm2,比对照增产2.3%;农大95产量居第十位,平均产量9963kg/hm2,比对照增产1.4%;强盛16居第十一位,平均产量9952.5kg/hm2,比对照增产1.3%。建议2008年太原市春播中晚熟玉米主推品种是晋玉811、先玉335、晋玉168、强盛49、永玉3号、农大84;搭配品种是潞玉6号、农大95、强盛16、强盛12。春播中熟主推品种是先玉335。  相似文献   

2.
吉亚3号出苗势好,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前期生长旺盛;原茎产量、出麻率、产麻量均较高,是高纤、高产、抗旱品种。本品种在区域试验中,原茎平均产量6 231.67 kg/hm 2,比对照双亚5号增产11.66%;长麻平均产量1 253.34 kg/hm 2,比对照双亚5号增产19.57%;长麻率20.14%,比对照双亚5号提高1.33个百分点;种子平均产量689.28 kg/hm 2,比对照双亚5号增产15.48%,纤维强度26.8 kg。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平塘县引进5个辣椒品种,从生育期、植株性状、抗病性、产量等方面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以长研十七号为最高(2 099.93kg/667m2),比对照增产156.94%;长辣八号次之,产量1 079.84kg/667m2,比对照增产32.13%;兴蔬曲曲比对照减产43.56%;黔椒5号比对照增产18.47%。以获得质优、产量较高和经济效益较高的辣椒,选择长研十七号辣椒进行种植最适宜。长辣八号由于角长、商品性好、前期产量高,加强病虫害防治可进行小面积示范推广,其他3个品种不具备更多的优良性。  相似文献   

4.
谷子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非常严重的情况下,6个参试品种中有3个品种比对照长农35号增产,增产幅度为1.6%~10.7%,其中,张杂谷10号产量居首位,平均为7 017.0 kg/hm2,比对照增产678.0 kg/hm2,增产率10.7%;抗旱性、抗倒性强,对黑穗病、白发病等主要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张杂谷5号产量居第2位,平均为6 604.5 kg/hm2,比对照增产265.5 kg/hm2,增产率4.2%;抗旱性、抗倒性较强,高抗白发病。张杂谷10号和张杂谷5号这2个品种花期集中,灌浆速度快,产量性状好,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在凉州区对引进的7个制干辣椒品种采用垄膜沟灌栽培,试验观察其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正常成熟,其中以以辣翠8号折合产量最高,为50 462.5 kg/hm2,较对照品种美国红增产57.39%;川腾6号次之,折合产量为39 862.5 kg/hm2,较对照增产24.33%;线椒王居第3,折合产量为35 737.5 kg/hm2,较对照增产11.46%;早香辣较对照增产11.03%。这4个品种田间表现生长整齐,综合性状较好,较对照品种美国红增产极显著,建议在凉州区及同类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吉亚5号是以高纤、抗逆性强的俄罗斯纤维亚麻L-1436号为母本,以优质、高产的自育品系02-25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经2a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高纤、优质、抗病等优点。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原茎产量6109.8kg/hm2,比对照增产9.83%;全麻产量1400.17kg/hm2,比对照增产15.24%;全麻率29.02%,比对照提高1.16%;长麻产量928.81kg/hm2,比对照增产17.76%;长麻率19.24%,比对照提高1.16%;种子产量693.7kg/hm2,比对照增产6.96%。吉亚5号于201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  相似文献   

7.
吉亚2号亚麻新品种是以K6897为母本,黑亚3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经过3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原茎产量5532.7kg/hm2,比对照穴黑亚3号雪提高13.06%,长麻率为16.41%,比对照提高2.57个百分点,长麻产量为908.20kg/hm2,比对照提高36.07%;2年省生产示范试验:平均原茎产量为5525.85kg/hm2,比对照增产22.54%,长麻率为17%,比对照提高2.95个百分点,产麻量为934.05kg/hm2,比对照提高46%。  相似文献   

8.
临夏州中晚熟玉米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豫玉22号为对照,在临夏州对引进的5个玉米中晚熟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敦玉13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13883.3 kg/hm2,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13.70%;其次是金苹果605,为13566.7 kg/hm2,比对照增产11.11%;五谷704排第3,为13523.3 kg/hm2,比对照增产10.76%.上述3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产量高,建议在低海拔玉米种植区逐步替代豫玉22号.  相似文献   

9.
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点总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白银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7个品种(系)增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以8010-24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2 388.89 kg/hm2,较对照增产16.53%;其次是3213,折合平均产量2 372.22 kg/hm2,较对照增产15.72%;承9835居第3位,折合平均产量2 344.44 kg/hm2,较对照增产14.36%;张98-7折合平均产量2 344.44 kg/hm2,较对照增产14.36%;汾豆93号折合平均产量2 322.22 kg/hm2,较对照增产13.28%;国安3号折合平均产量2 266.67 kg/hm2,较对照增产10.57%;陇黄2号折合平均产量2 222.22 kg/hm2,较对照增产8.40%。以上7个品种(系)抗倒伏、抗病、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试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杂交种金穗2023平均折合产量14 176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21.7%;金穗2009平均折合产量14 118 kg/hm2,比对照中单2号增产20.90%;LIC102平均折合产量13 588 kg/hm2,比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16.4%.这3个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均抗锈病、青枯病,抗倒伏,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及中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96-97
为了鉴定遵辣1967和遵辣1994辣椒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病(逆)性,与对照品种当地朝天椒自留种进行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院遵辣1967产量最高,其次是遵辣1994,鲜椒产量分别为13 538、12 409 kg/hm2,干椒产量分别为3 278、3 034 kg/hm2,鲜椒分别比对照增产15.02%、5.43%;干椒分别比对照增产16.70%、8.01%。  相似文献   

12.
选择23个不同生态类型玉米品种为试材,以当地主栽品种海玉6为对照,筛选出适合甘南县密植栽培特点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大垄双行密植比中高产田小垄平均产量9180kg/hm2,增产1378.5kg/hm2,增幅为15.02%,比全县平均产量4 170 kg/hm2,增产6 388.5 kg/hm2,增幅为153.2%,其中,丰单1号、丰单3号产量超过13 500 kg/hm2,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冀花20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产高油小果花生新品种。2013~2014年河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063.7 kg/hm2、籽仁产量为3 681.3 kg/hm2,较对照种冀花4号分别增产6.62%和2.61%。2014~2015年全国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037.5 kg/hm2、籽仁产量为3 600.2 kg/hm2,分别比对照种花育20号增产7.64%和3.41%。2015年河北省花生品种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753.4 kg/hm2、籽仁产量为4 239.2 kg/hm2,较对照种冀花4号分别增产11.52%和9.59%。平均粗脂肪含量56.37%。2016年5月冀花20号通过河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4.
2002-2004年在甘南州高寒阴湿区进行的7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青杂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3 585 kg/hm2,比对照增产26.5%;其次是华协1号,折合产量为2 950 kg/hm2,比对照增产4.1%,互丰010、912折合产量均为2 915 kg/hm2,均较对照增产2.8%。青杂2号增产潜力大,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甘南州洮河、大夏河、白龙江沿岸川水地大面积种植,华协1号、互丰010、912等可作为搭配品种推广种植。青杂3号因生育期短,表现早熟,可作为海拔2 800 m以下白菜型油菜的替代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11个玉米品种在平凉旱塬露地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平凉市旱塬区露地条件下,以富农1号为对照,对引进的11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五谷704折合产量最高,为12788.89 kg/hm2,比对照增产11.86%;其次是武科9号,为11727.78 kg/hm2,比对照增产2.58%;陇单5号位居第3,为11577.78 kg/hm2,比对照增产1.26%。五谷704较对照增产幅度较大,抗旱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平凉市旱塬区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杨梅 《农技服务》2010,27(4):451-453
在雷山县进行了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01-31-9产量居第1位,产量为44439.0kg/hm2,比对照米拉增产16428.0kg/hm2,增幅为62.3%;B01-21-1产量次之,为42802.5kg/hm2,比对照增产16428.0kg/hm2,增幅为62.3%;超米拉产量为36552.0kg/hm2,居第3位,比对照增产10177.5kg/hm2,增幅为38.6%;9902-4产量为34734.0kg/hm2,居第4位,比对照增产8359.5kg/hm2,增幅为31.7%;B9910-9产量为33558.0kg/hm2,居第5位,比对照增产7183.5kg/hm2,增幅为27.2%。其中5个品种(品系)的综合表现均优于对照米拉,适宜在雷山县种植。  相似文献   

17.
2014年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白银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有8个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其中6个表现较好,达到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的增产要求。以汾豆92折合产量最高,为2 283.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72.2 kg/hm2,增产率8.16%;其次是汾豆93,折合产量为2 277.8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66.7 kg/hm2,增产率7.90%;0331位居第3,为2 272.2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61.1 kg/hm2,增产率7.63%;陇黄2号、GZ11-277均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5.26%;中黄4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4.21%。以上6个品种抗倒伏、抗病、综合性状优良,建议继续进行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黑河2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选育的大豆品种,具有超早熟、高产、高蛋白、抗病等特性。在黑龙江省2001-2002年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251.9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2.1%;在2002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 925.5kg/hm2,比对照品种黑河14号增产16.5%;大面积生产试验中产量高达2 518 kg/hm2。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分别达到44.69%和19.46%。2003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审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对8个玉米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和测定,结果表明,金凯3号折合产量12400.5kg/hm2,较对照承单20号折合产量10555.5kg/hm2增产17.5%;玉源7879折合产量11854.5kg/hm2,较对照增产12.3%;金凯5号折合产量11824.5kg/hm2,较对照增产12.0%。建议在芦家湾乡中南部等村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可在环县其他乡镇继续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0.
对国家品种区域试验北方薯区岐山点2010—2011年2 a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测验。按鲜薯产量的差异显著性、产量位次、年间差位次综合评定,烟薯25最好,阜薯062-20位居第2,漯薯7号位居第3;按薯干产量的差异显著性、产量位次、年间差位次综合评定,漯薯7号最好,冀薯65位居第2,皖苏178位居第3;漯薯7号鲜薯产量为38 437.5 kg/hm2,较对照减产5%,薯干产量为12 217.5 kg/hm2,较对照增产11.2%,干率33.55%,长纺锤形,棕黄皮淡黄肉,食味中上;烟薯25鲜薯产量为40 515 kg/hm2,与对照相同,薯干产量为10 785 kg/hm2,较对照减产7.14%,干率26.6%,长条形,棕红皮橘红肉,食味优;阜薯062-20鲜薯产量为41 632.5 kg/hm2,较对照增产3%,薯干产量为12 802.5 kg/hm2,较对照增产11.02%,干率30.65%,纺锤形,粉红皮白肉,食味优;冀薯65鲜薯产量为32 025 kg/hm2,较对照减产21%,薯干产量为11 685 kg/hm2,较对照增产0.83%,干率36.5%,紫红皮淡黄肉,食味中上。建议以鲜食为主要目的,选用烟薯25品种,搭配阜薯062-20品种;以收获薯干为主要目的,选用漯薯7号品种,搭配冀薯65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