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提升滴灌冬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为研究对象,对滴灌冬小麦种植相关环节进行研究,为推动冬小麦生产关键阶段的技术标准化进程,提升冬小麦优质高产,促进冬小麦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石优20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分析及栽培技术的阐述,探讨了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利于冬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实现小麦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淮北地区是冬小麦主产区,在冬小麦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高产栽培经验,使该区冬小麦单产连年攀升,但生产中仍存在一些影响小麦单产提高的因素。为了使农户更好地掌握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该文以砀山县冬小麦种植为例,从播前准备、播种育苗、苗期管理、中期管理及后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高产、超高产是由所种植品种特性与环境条件(光、温、水、气、养分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在南疆极端干旱少雨、蒸发量极大、昼夜温差大的典型大陆性气候条件下,通过对不同冬小麦品种生育进程、穗分化特点与需肥水规律分析,提出冬小麦高产与超高产创建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实现冬小麦整体单产从高产低水平向高产中水平、高水平及超高产转化,使冬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锈病是小麦高产、稳产和优质的主要障碍。预防和防治小麦锈病是小麦生产当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分析冬小麦发病期的气象条件以及锈病的特征,研究冬小麦锈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总结针对性强的冬小麦锈病防治技术,为冬小麦生产趋利避害,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合理栽培及管理是冬小麦高产的重要条件。近些年来,我国人口数量激增,对粮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冬小麦的高产是丰富国家粮仓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将重点介绍冬小麦的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冬小麦的整地、密植和管理技术,以期为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多点多项多品种的小区高产栽培试验、高产攻关和高产示范,总结出了冬小麦在不同播期、不同穗型、不同年份条件下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该模式可作为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北方地区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燕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109-110
分析常规冬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的弊端,指出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必要性,总结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的生理生态基础和栽培技术,以期为北方地区冬小麦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北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北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北方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冬小麦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的特点和理论基础,提出了冬小麦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旱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培肥地力、选用良种、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冬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适时适量的浂水是冬小麦高产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获得冬小麦高产、(禾文)产、低成本综合措施的主要内容。生产实践表明,浂溉措施不当可造成大幅度减产,如冬浂不当招致冻害,春浂不当引起倒伏。因之,探明冬小麦高产栽培中的浂溉技术,在农田淡溉与冬小麦栽培的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十分重要。我们从1973—1977年,在河南省内一些高产大队(足屯)点试验,就高产冬小麦的耗水量、合理浂溉与浂水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播种的相关配套措施是其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该文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及相关使用技术和冬小麦播种的配套措施,主要包括深耕土壤、施足有机底肥、精选优质种子、精量播种、保墒齐苗等,以期对当前的冬小麦生产提供指导,促进冬小麦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产量高低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基于此,主要针对旱地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论述从土地选择与整修、施肥方法、种子选择、冬小麦生长期管理及收获各方面的做法,旨在为旱地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尼勒克县气候特点,挖掘常规灌溉冬小麦高产潜力,集成优良品种、合理密植、水肥运筹等技术,开展高产创建田,大面积示范,从而提高冬小麦单产水平,带动尼勒克县农业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需要采用高产优质的方式进行栽培管理。对此,本文结合冬小麦的生长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探究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底肥、深松、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最大程度增加冬小麦产量、提高其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是冬小麦生产中增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一项配套技术。因此,我们从1999年秋播开始,利用在天水农业学校教学实习农场和清水县冬小麦良种繁殖基地,进行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经过三年的努力,逐步探索出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机理及一套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林州市耕地面积少,地块小且分布零散,由于冬小麦生长的冬春两季干旱少雨,制约了冬小麦产量的提高。因此,推广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主要技术原理(一)冬小麦要获得大范围高产还难以摆脱对大水大肥的依赖在国外,地力贡献率在粮食产量的比重为60%左右,而水肥贡献率只占40%;而我国粮食生产中则正好相反,地力贡献率占40%左右,而水肥贡献率占到高达60%。只有提高地力贡献率才是实现高产的  相似文献   

19.
为使河北省冬小麦实现绿色高效高产,应积极组织小麦绿色高效高产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实地测产验收,科学管理,分类指导,保证施肥科学,做到节种、节水、节肥以及节药的高效安全产生,优化冬小麦的栽培技术,使小麦能够实现增产增收、绿色高效。本文就河北省冬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约1100万亩,东部的陇东冬小麦的播种面积550万亩左右,占当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873%,占全省冬小麦面积的一半.由于冬小麦新品种推广速度慢,主栽品种丰产、抗旱、抗病性差,致使陇东旱塬冬小麦生产处于徘徊局面,平均亩产不足110kg.因此,要改进冬小麦生产技术,探索实现冬麦生产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途径,应采取以下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