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居住区园林绿地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居住区园林绿地是整个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住水平有重要影响。我国城市居住区正面临从单一小区模式向多样化模式发展的趋势,这将对居住区园林绿地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随着居住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对居住区园林绿地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加强对居住区园林绿地的研究,改进居住区园林绿地建设,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在现代居住区绿地规划与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公共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兰亭山水"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67-12369
阐述了"兰亭山水"居住区自然条件及文化背景,探讨其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宏观上,从整体环境景观系统及景观动态索引的角度,分析了景观总体规划布局;微观上,具体描述"兰亭山水"居住区道路、铺装、公共休息设施、标志等硬质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包括组团绿化、道路绿化、公共绿化)及水景等软质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3.
以柳州市居住区的植物景观群落为评价对象,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BE法)对柳州市6个居住区中的54个典型植物景观群落样本进行树种组成、植物形态、植物层次、季相与色彩、郁闭度、适地适树、意境美、健康状况、统一与变化、协调与对比等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柳州市6个居住区植物景观效果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依次为:文源华都清华坊金绿洲凤起新都南山御景东城华府;道路、宅旁、公共活动绿地景观效果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道路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活动空间绿地。SBE法适用于在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及居住区环境优化建设与管理中评价。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西方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营造居住区环境特色进行探索。通过对杭州市丁桥大型居住区(一期)生态景观环境建设的系统性分析,针对居住区的环境规划建设要素以及存在的不同问题展开探讨,提出居住区环境规划建设应正确处理好居住区环境与城市环境因素的协调建设关系,旨在对如何营造良好的大型居住区生态景观环境、宜居乐活的生活环境提供参考,期望对已建或未建的大型居住区有或多或少的正面指引。  相似文献   

5.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不同角度对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应重视和体现生态性、整体性、空间多样性和满足人们对体育休闲设施的需求,并对此作了深入的阐述,以期对居住区景观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对居民公共健康的影响,促进健康社会的发展,采用ArcGIS网络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福州市二环内、二环与三环之间和三环外的3个居住区进行分析,计算他们到达最近公园绿地的路网距离,并同出行方式、公共健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居住区离公园绿地越远,居民越倾向于机动化出行,而居住区离公园绿地越近,居民则越倾向于低碳出行;长期选择私家车等机动化方式出行易引发肥胖和慢性疾病,同时心理健康也将受影响,而自行车、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则会促进居民的生理健康;构成公共健康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通过影响出行方式从而对居民的公共健康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居住区的总体规划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住宅建设本身还是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都越来越趋于完善和合理。因此,对居住区绿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新型农村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铺装、地面覆盖、垂直绿化、复层混交构成、季相变化、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进一步丰富居住区内涵,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游憩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迅猛发展而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人们对自身所处环境质量好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建设生态化居住区、营造宜人的绿色居住环境成为居住区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植物作为居住区绿色景观环境的主体,其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艺术性直接关系到绿化的数量和质量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居住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形象,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水平息息相关。所以,研究居住区绿化植物的科学选择、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是居民最直接的生活环境,居住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其环境的建设应以改善和维护小区生态平衡为中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终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居住区植物造景现状和发展情况,提出了对居住区植物造景发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陈黄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43-6746
在工业迅猛发展而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人们对自身所处环境质量好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建设生态化居住区、营造宜人的绿色居住环境成为居住区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植物作为居住区绿色景观环境的主体,其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艺术性直接关系到绿化的数量和质量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居住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形象,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水平息息相关.所以,研究居住区绿化植物的科学选择、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出了解决突出生态问题、创造宜居环境的号召。居住区是城市居民基本活动单元,建设高质量的居住区景观环境在城市生态发展和应对外界环境灾害冲击等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目前,韧性理论特有的自我生态修复和抵抗外界干扰的功能逐渐成为当今城市风险治理新思路。该文在韧性理论视角下,结合当前延边州居住区景观的现状问题,分析韧性理论与居住区景观营造结合的可行性,提出符合延边州居住区空间格局、环境要素和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策略,从而使居住区内部景观环境系统更加稳定,实现对外界环境冲击的适应能力,创造适应城市发展的宜居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居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园林规划设计是根据经济条件和艺术的指导,满足不同居民对居住区园林环境的要求。居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对于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有重大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对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现状作出分析,阐述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住宅环境设计潮流的影响下,北方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存在着过度设计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对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方向应以提供给人再生的环境为创作根本,赋予居住区环境本应承担的功能,打造北方居住区特色,实现居住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旧居住区环境改造问题是如何通过合理分配和利用空间,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活动场地和景观环境.在借鉴国内外城市旧居住区环境改造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以西安市新城区为例,从空间利用的视角思考,对景观设计理论在城市旧居住区环境改造中的可实践性进行具体分析,为城市旧居住区环境改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居住区环境绿化是城市人居环境绿色空问保护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广州市居民的居住区绿化环境满意度访问和实地调查,分析了广州居住区绿地布置、植物选择与配置以及绿化管理等绿化设计与管理的基本特点和居民对环境绿化的满意程度,并针对广州居件区的环境绿化现状,提出了特色化、生态化和人性化绿化设计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不断的提升,居住区的环境设计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中铺装作为居住区景观构成的一个元素,具有实用功能和美学功能的双重属性,满足人们一定的使用功能和精神需求。本文通过对铺装设计中色彩、质感、纹样、尺度、构成等要素的组合应用,体现出居住区景观铺装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和物质的享受,满足人们对居住区环境更高层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市居住区绿化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鲁木齐市具有代表性的20个不同类型居住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居住区存在的绿化问题,提出了居住区绿化建设应遵循生态园林的理论,探讨营造人居环境的新思路和提高居住区绿化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居住区景观灯光环境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居住区景观灯光环境的概念与研究意义,指出了居住区景观灯光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居住区景观灯光环境设计的内容和要点。  相似文献   

19.
全文首先阐述了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居住区环境景现评价的研究现状;分别对居住区环境、居住区景现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采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心理物理学派的SBE法.对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典型居住区的景现进行评价,最后得出真正受公众欢迎的、具有北方园林风格及特色的最佳环境模式.  相似文献   

20.
居住区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和谐等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景观美学、生态效益、服务功能3个方面选择18个指标因子对淮南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物种丰富度(22.43%)、空间尺度协调性(14.11%)和绿地率(9.64%)等指标对居住区绿地景观的影响较大,而景观功能多样性(0.72%)、景观可识别性(1.06%)和绿化养护满意度(1.49%)等指标的影响较小.未来,居住区绿地景观建设应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加强不同观赏特性植物的应用,提升绿化用地面积的同时还要考虑为广大居民营造用于开展各类活动适宜比例尺度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