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生产规模,大黄鱼鱼种培育可采用池塘培育和网箱培育,网箱可设在自然海区中,也可设在养殖其它品种的池塘中,分述如下:1 网箱培育鱼种1.1 水环境 在海区中,要求水深达5m以上,保证在最低潮时,箱底距海底1m以上。网箱设在池塘中,池塘水深应在2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土池培育大黄鱼鱼种的适宜环境条件。适宜生长温度为18-20℃;盐度为18‰-28‰。  相似文献   

3.
大黄鱼     
《海洋与渔业》2009,(1):29-29
【品种来源】野生大黄鱼亲鱼,经驯养、保活与多代人工繁育、网箱养殖而成,已实现全人工育苗与养殖。  相似文献   

4.
大黄鱼鱼种阶段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工培育的90-180日龄的大黄鱼鱼种,用GC/MS法分析比较了其肌肉和肝脏的脂肪酸组成,肌肉和肝脏分别检出脂肪酸25种和42种.试验结果表明,7-10月,肌肉中的脂肪不断积累,而肝脏中则保持相对恒定,且是肌肉的1.7~3倍;2种组织中均以C16∶0(棕榈酸)含量最高,其次为C18∶1(油酸);肝脏中脂肪酸以饱和脂肪酸(SFA)为主,SFA的平均含量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4倍,而肌肉中的SFA平均含量则与PUFA基本相当;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及亚油酸(C18∶2)等n-3和n-6系列的PUFA在肌肉中含量更高;大黄鱼鱼种首先利用肌肉组织中以C16∶0为主的十八碳以下的SFA作为能量来源,而不轻易动用肝脏贮藏的能量.通过与幼鱼和成鱼比较可知,随着鱼体的成长,其脂肪酸种类不断丰富,组成也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5.
大黄鱼俗称“黄花鱼”、分类上隶属于石首鱼科,黄鱼属。主要分布在黄海南部、东海、台湾海峡以及南海,为我国沿海重要的洄游性经济鱼类。但因长期的酷渔滥捕,导致自然资源的严重枯竭,就连曾是全国有名的大黄鱼产卵场之一的吕泗渔场也捕捞不到亲鱼,大黄鱼在我省沿海几近绝...  相似文献   

6.
大黄鱼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购进大黄鱼初孵仔鱼16万尾,经45天培育,幼鱼平均规格2.4厘米,存活率12%。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大黄鱼受精卵的孵化和生物饵料的营养强化技术,以及仔、稚鱼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提出了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的鱼苗培育技术,并对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黄鱼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游岚 《水产科技情报》1997,24(6):263-264
大黄鱼是我国东、黄海及南海的主要经济鱼类,因资源严重衰退,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和宁德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于1985年承担了《大黄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课题,目前已取得较为成熟的工厂化育苗经验。其技术要点亲鱼选择2龄以上,体重超过500g,先在海水网箱中培育,12月份移入室内水泥池越冬,采取控光、升温、注微微量激素促熟等措施,可使产卵季节提前;催产剂用LRH-A,剂量为50-100μg/kg;苗种  相似文献   

9.
<正>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系石首鱼科,黄鱼属,俗称黄花鱼,为我国特有的地方性种类,是我国传统四大经济鱼类之一。 近年来,大黄鱼自然资源日趋衰退,在海洲湾渔场濒临绝迹。为保护繁衍大黄鱼资源,发展大黄鱼增养殖业,1998年4月,我局承担了江苏省海洋渔业开发项目——大黄鱼人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不断地扩大,育苗业也随之无序发展,闽东地区仅2000年大黄鱼育苗室就达180多家,大量的育苗室用水取自海区,又排向海区,导致交叉感染,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病害R益频繁。笔者2001年通过对闽东地区及福州地区的罗源、连江两地育苗室的大黄鱼育苗中所发生的病害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5-1986年采用海区大黄鱼临产亲鱼采卵,同时利用海区保活鱼及人工苗,通过网箱常温培育或室内越冬强化培育与促熟,培育成熟亲鱼。1987年首获大黄鱼人工催产与自然产卵成功,1980-1990年进行了批量众说 。四年中共获受精卵591.32万粒,孵出仔鱼455.53万尾。以二次强化轮虫、乳化鱼油强化卤虫幼体、桡足类、鱼虾贝肉糜等为饵料系列,经室内、外人工培育,计算出幼鱼125.05万尾,获得大黄  相似文献   

12.
一、网箱的设置1.海区的选择海区流速一般在1米/秒以内,流向平直且稳定,避免设置在有洄旋流的海区。在低潮时,箱底距离海底应有1.5米以上距离,全年海区的表层水温在7~30℃,盐度在12~32,透明度在0.2~3.0米间。2.网箱规格的选择目前培育大黄鱼鱼种的网箱均为浮动式网箱,即把网箱悬挂在10个5米×5米框位的木质框架上。规格为4~5厘米的鱼种一般使用目长5~8毫米的无结节网片,  相似文献   

13.
大黄鱼人工育苗主要病害防治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不断地扩大,人工育苗也随之迅猛发展,2000年仅福建省闽东地区大黄鱼育苗场竞达180多家,大量的育苗室用水取自海区又排向海区,致使海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育苗病害日益频繁。根据对闽东地区的蕉城、福安、霞浦、福鼎及福州地区的罗源、连江等县(市)育苗场的大黄鱼育苗中所发生的病害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病害,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大黄鱼育苗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总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大黄鱼受精卵孵化和生物饵料的营养强化技术,提出了仔鱼期、稚鱼期、纪鱼期的培育技术,并对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15.
大黄鱼是一种名贵的海水养殖新品种,近年来,我省的养殖规模不断发展,但其病害亦日趋严重。笔者认为在大黄鱼人工育苗过程中,主要的病害有三大类,即:寄生虫类疾病、营养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现就上述三大类疾病的症状、病因、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寄生虫类疾病1.淀粉卵涡鞭虫病症状:患苗急躁不安,在水面上下翻滚,或往池壁上摩擦冲撞。用烧杯捞苗,手电一照,可见在尾鳍上叶、背鳍等处有白色小亮点,故又称“小白点病”。镜检患苗,体表、鳍表上有固着近圆形小黑点的一般就为此病。病因:由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寄生所致。以前人们…  相似文献   

16.
大黄鱼人工育苗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姜志强  张弼  考伟 《水产科学》2001,20(3):15-16
1998年5月,从福建购得大黄鱼(Pseudoxciaena crocea)受精卵200万粒,经10h充氧运输,获上浮好卵150万粒,次日孵出仔鱼120万尾。在水温18-22℃条件下,经40d培育,育出2cm鱼苗38万尾,成活率32%。鱼苗从1.2cm开始互相残食,是前期减量的主要原因,应加强轮虫、卤虫的营养强化,以避免营养缺乏性。  相似文献   

17.
18.
繁殖前亲鱼的体质和性成熟度是人工繁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而对亲鱼的培育和挑选十分重要。1 亲鱼培育1.1 亲鱼来源 可由四方面获得产卵亲鱼:生殖季节盛期直接捕捞自然成熟亲鱼。(2)于生殖季节前从海里捕捞接近性成熟的亲鱼,在人工条件下暂养一段时间。(3)人工繁殖的黑绸鱼苗在水泥池或土池中直接养成亲鱼。(4)从网箱养成的黑鲷中挑选成熟亲鱼。1.2 海捕亲鱼的暂养海区捕来的亲鱼先用5~1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10分钟,进行体表消毒。依其外部特征区分雌雄,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不同鱼类生态特性的差异,在链、镛亲鱼池套养鲤成鱼并投喂颗粒饲料。经两年试验,每公顷获水花鱼苗5745万尾、产鲤成鱼10427kg、产值16.7万元,较单养链镛亲鱼增收1倍。  相似文献   

20.
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振乐 《齐鲁渔业》2001,18(3):30-31
1材料与方法1.1育苗设施 1998年4~5月在赣榆县水产苗种场河蟹育苗室进行,屋顶为玻璃框架结构,顶部及四周备有这光黑塑料布。育苗池为7.2m×4.0m×1.2m长方形水泥地,池内装有加热钢管。每5m2左右放置1个充气石。1.2受精卵的来源与运输 1998年4月22日,从福建厦门引进受精卵2. 25 kg(约 7.5×105粒/kg),采用 18个 30 L薄膜袋,每袋加 10 L海水充氧,外加泡沫箱包装。由福建长乐空运至连云港机场,再用汽车运至育苗场,全程历时17小时。1.3受精卵孵化 孵化器为 4个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