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震 《内陆水产》2014,(8):59-59
进入7月份后,美国中西部产区天气良好、丰产预期进一步增强,继续引发基金做空,推动CBOT豆价连续下跌,而7月11日的美国农业部七月供需月报如期利空,继续重挫美豆期价。但这份与6月末季度报告相比毫无"新意"的报告,再次将美豆继续拉跌,也多少让市场有些愕然。因为目前尚未进入美豆生长关键阶段,市场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如此大手笔的推动美豆大幅下跌至种植成本附近,也为后期的小幅反弹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创历史新高,供大于求格局显现,大豆库存进入累计库存状态;在南美大豆丰产预期下,当前大豆期现市场承压较重。出口市场主要靠美豆提振,国内受春节因素影响,成交短期见好,但不具备持久性。目前国内豆粕期现货市场一直跟随美盘大豆保持震荡下行趋势。国际市场:美国:出口需求提振市场:美国农业部的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月29日,2014/2015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对  相似文献   

3.
<正>3月,国内外豆粕市场多空因素交织,演绎出先跌后涨的行情。3月10月美国农业部公布月度供需报告,报告后美豆期价大幅下挫,并创下自1月21日以来的最大跌幅。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价格也持续下跌,利空压力不仅有美盘的下跌,还有来自于国内养殖需求持续低迷以及大豆进口预期数量庞大  相似文献   

4.
韦震 《内陆水产》2014,(1):47-47
1月10日,美国农业部报告如期公布,报告总体来说中性偏空.美豆亩产调整在预期内,巴西产量及全球库存上调继续压制远月价格,报告再次确认全球大豆供应将继续加大预期.来自基本面的持续利空以及内外盘面持续回落的拖累,国内豆粕现货持续回落,终端饲料厂商总体采购节奏有所放缓,整体进入合同执行阶段,提货速度也随着饲料需求疲软和禽流感疫情影响而有所放缓.油厂方面出货意愿依然较强,部分工厂持续降价吸引成交,但近期油粕同步下滑,利空已有所释放,因而豆粕现货价格的跌势相对放缓.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4,(11)
<正>玉米:近期东北地区新粮上量数量继续增加,黑龙江、吉林售粮进度开始加速,整体表现仍以偏弱为主,价格弱势的情况下,部分地区出现农户惜售现象。华北产区当前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户的售粮意愿,作用在价格层面则表现为降幅收窄。但新粮上市进程持续,上涨动能不足。销区饲料企业在新粮持续供应阶段,采购心态平淡,并不急于备库,对未来行情仍然存利空心态,库存方面均维持较为偏低的安全水平。现货价格表现则受整体企业采购不积极影响,价格持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5,(1):3
<正>玉米:2014年度新玉米上市后,国内玉米市场一直呈现"北强南弱"格局。一方面,国家临储玉米政策的出台及启动,使得东北玉米市场价格呈现强势;另一方面,受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畜牧养殖和饲料生产增长速度降低,饲料粮增长趋向缓慢;工业玉米消费虽有增长,但与前几年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库存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1月份以来,南美大豆播种已经收尾,而天气较为正常,丰收预期强烈。在全球大豆供应充裕背景下,我国进口大豆增加,春节后养殖行业对饲料原料的需求进入低谷期,这些因素均将继续压制国内豆粕价格,使其疲弱运行。具体分析如下:国际市场:美国: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2015年度全球  相似文献   

8.
《当代水产》2021,(4):70-70
3月以来,国内部分地区猪瘟再现,生猪集中出栏,饲料需求减弱,豆粕行情持续下跌,跌幅超过10%。库存压力倍增,库存持续75万t一线,大豆油厂豆粕胀库,陆续停机检修,利空因素打压,豆粕持续下跌一个月。3月31日美农种植报告数据出炉,美豆、美豆粕全面上涨,4月1日连豆粕跟盘大涨,豆粕现货行情大幅上涨,市场均价3,500元/t.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5,(7)
<正>6月份以来,玉米未如往年惯例上涨。农业部数据显示,玉米大宗价格从3月中旬的2.99元/kg下跌至目前的2.8元/kg,跌幅超过6%。业内人士指出,国储库存高企、进口替代大量使用、饲料消费需求增速缓慢、深加工行情长期疲弱,国内玉米供应宽松是既定局面,多重利空制约市场,玉米后市整体上仍将延续弱势。豆粕价格从3月中旬的3 100元/t左右一度降至6月中旬的2 600元/t关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4,(6)
<正>生猪:对于6-7月的猪价走势,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姬光欣认为,节后市场猪源供应一度偏紧,但下游需求呈现低迷态势,企业降价意向较为普遍,市场利空明显增多,价格承压下行,至6月9日国内外三元出栏均价13.14元/公斤,较5月26日跌幅2.09%。他预计,短期猪价仍将延续微跌态势。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表示,目前供应和需求两层面均缺乏持续性的动力。近期南北方已经迎来雨季及高温季节,同时暑假临近,蔬菜、瓜果  相似文献   

11.
韦震 《内陆水产》2014,(6):57-57
进入6月之后,美豆旧作库存紧张对于市场的影响力度逐渐减弱,新作供应宽松格局正逐渐占据市场主导.6月USDA报告中性偏空,美国中西部良好的天气以及历史高位的播种进度和优良率,皆降低了基金的持多热情.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持续跟盘调整,油厂进口大豆压榨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油脂行情持续低迷,因而挺粕就成为国内大豆压榨企业的唯一选择.具体分析如下:国际市场:美豆旧作库存紧张对于CBOT近月合约的影响力度逐渐减弱,来自基金平仓以及指数基金移仓使得近月合约重挫,尽管1,400美分附近存在支撑,但调整尚未结束.远月合约下调空间虽然暂时有限,但由于尚未进入天气市正式炒作,因而短期又缺乏上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代水产》2019,(7):79-79
6月末,美豆的播种窗口逐渐接近尾声,市场担忧种植进度难以赶上,投机基金空头平仓推动价格上涨;G20中美贸易磋商进展顺利,而我国豆粕市场现货情绪受养殖需求影响相对悲观,而盘面则在美豆天气影响下表现相对坚挺,考虑已进入6月下半月,而油厂合同销售仍有近半未完成,再加上后续伴随大豆集中到港仍有增库预期,因而短期豆粕基差看弱,但由于9月~12月船期大豆我国油厂买船仍处于慢节奏,再加上进口成本持续提高,因而中期现货基差仍有向好预期。具体分析如下:种植面积低于预期提供支撑,外盘价格窄幅震荡,而国内大豆供应充足豆粕库存继续上升,现货价格稳中小跌,期价近期窄幅震荡。  相似文献   

13.
韦震 《内陆水产》2013,(12):38-39
2013年新季捕捞开始以来,秘鲁捕鱼进度持续良好,国内外鱼粉市场缺乏利好题材提振,整体鱼粉市场一直被利空气氛所笼罩,内外盘进口鱼粉报价都呈回落态势。12月中旬期间,随着各主要鱼粉进口国陆续在外盘有所采购,这给当地鱼粉厂商的销售心态带来了一定支撑,令外盘报价有所稳定,但不少买家对目前秘鲁价格仍不满意,批量采购依然谨慎。  相似文献   

14.
《当代水产》2020,(4):74-74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海外蔓延,全球大豆三大主产国均受影响。随着疫情发酵,后期国外大豆运输和出口装船的节奏仍有可能延缓,加剧国内大豆和豆粕供应的短缺。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企业逐渐复工复产,豆粕下游提货和成交逐渐增加。加上目前豆粕供应持续偏紧,价格连续上涨,刺激下游积极采购。国内外疫情发展的差异,导致大豆和豆粕供需错配,将会加剧了国内豆粕供应偏紧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2,(3):3
<正>南美大豆减产及我国需求强劲,元旦以来,豆粕期、现货价格均整体上涨,但至3月初,现货市场下游需求减弱,企业更多是以随用随买为主,因此期、现市场出现明显背离。大连豆粕期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12月份以来,全球大豆供应和库存增加仍将抑制大豆期价,南美大豆预期继续增产,同时阿根廷出口政策可能对美豆出口构成一定竞争压力。国内市场上,随着到港量的增加和开机率的提升,豆粕现货压力逐步增加。具体分析如下:国际市场:美国:目前国际市场对于美豆需求依然强劲,美豆仍在继续寻找新的需求迹象。豆粕市场上升和美国大豆出口市场前景改善,为市场提供支撑。但是供应量大的层面没有改变,致使豆粕价格难以上涨。  相似文献   

17.
近期,国内流传出的政策性对玉米市场比较利空,持有粮源的收购主体心态变化出库增加,市场和政策的双重行为支撑玉米供应比较充裕,加之养殖业利润不佳的因素共同作用下,玉米价格承压表现弱势.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3,(7):3
<正>玉米:目前虽然港口库存仍然维持高位,但是产区粮源逐渐枯竭,可流通粮过度集中在有限的贸易商手中,加上成本的持续增长,贸易商挺价心态愈加强烈。7月4日临储收购价格的提前公布,也使得市场对于后市玉米价格的上涨有了更加清晰的预期。在目前市场购销整体清淡的情况下,企业加紧补库,进而带动近期玉米价格上行。从养殖需求看,随着禽类饲养逐渐恢复,按照饲养周期推算,7月中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6,(3)
正目前玉米现货基本面市场严重偏空,政策面在3月中下旬渐趋明朗预期较高,目前市场普遍处于观望等待状态,用粮企业严控原料库存,贸易商低库存随收随走,农户虽不认可价格但继续挺价信心不足。政策明朗前市场风险集中释放,市场预期趋于一致,玉米价格暴跌近在眼前。市场敏感度  相似文献   

20.
韦震 《内陆水产》2014,(12):57-57
进入11月份以来,豆粕市场没有继续上月的反弹行情,震荡中小幅下跌。主要受到美豆新货出口装运正常,未来两个月国内大豆到货量大的影响,最终导致国内大豆由上月的供应紧张到目前供应宽松,高于预期。具体分析如下:国际市场:美国:进入11月份以来,美豆逐渐进入出口高峰期,从9月22日美国农业部首次公布大豆收割进度,到11月中旬收割结束,整个收获季节美豆录得3.6%的涨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