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新品种蒙豆15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新品种“蒙豆15号”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3年以“绥84—5674”为父本,“北87—7”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呼98—124”,2003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合2200~2500℃积温区种植,其主要特点为:粒大(24g/百粒)且均匀,商品等级高,产量潜力大。  相似文献   

2.
蒙科豆2号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育成的中熟、高油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白花、披针叶、亚有限结荚习性、灰色茸毛,经3年多点品种试验,平均产量183.9公斤/亩,较对照吉林30号增产8.5%,粗蛋白35.74%,粗脂肪24.09%,为内蒙古自治区审认定品种中粗脂肪含量最高的大豆品种。于2013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10℃活动积温2 500℃以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1鲁棉研16号鲁棉研16号(GK 30)是杂交选育的携带转B t杀虫基因的常规抗虫棉品种,以中棉所12为母本,A系(GK-12初始系)为父本,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2000年获农业部棉花生产基金项目资助,2001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纳入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支持重大项目,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1产量表现在1998年山东省区域试验中,对照品种为中棉所19,正常治虫管理,参试品种二代棉铃虫不防治,三、四代棉铃虫正常防治,皮棉产量平均每公顷1261.5 kg,霜前皮棉1095.0 kg,分别比对照增产0.2%和减产5.9%;199…  相似文献   

4.
湘油13号     
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3号(原编号224-2)系湖南农学院油料研究所用国内优质油菜品种湘油11号与早熟品种湘油10号杂交选育而成.1990~1993年参加湖南省优质油菜区域试验,在三年区试中,产量居参试品种(系)第一位、1992年4月通过专家组的现场评议,1994年通过湖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3年1月在长沙审定通过了20个新品种,认定了4个品种。 审定合格的新品种有:水稻品种“湘早籼13号”(原编号“怀4077-2”)、“湘早籼14号”(原名“怀早5号”)、“湘早籼15号”(原编号“86-70”)、“余水糯”、“威优77”、“I优323”(优IA×323)、“协优432”;大麦品种“湘皮2号”(原编号“1902”);小麦品种“湘麦13号” (原编号“湘1201”);玉米品种“掖单51”;绿豆品种“中绿1号”;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生产试验进一步鉴定区试中表现优良的品种在大区种植的丰产性与适应性等基本农艺性状,为国家棉花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概况 2007年生产试验参试品种共6个(其中湘杂棉8号为对照),参试品种中"新科星6号"2007年是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同步进行,其余4个品种"荆杂01-80"、"皖杂8号" 、"苏抗2102"和"创杂21号"为第3年参试.各参试品种均为杂交棉一代.  相似文献   

7.
关国志 《杂粮作物》2002,22(6):324-325
玉米单交种丹玉27号(丹638)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1994年以丹1324 2为母本,丹5026为父本组配而成。2000年7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丹玉27号;在2002年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该品种为中熟品种,需要≥10℃积温2490℃·d,在辽宁、内蒙古、吉林生育期115~120d,在河南、河北及安徽一带生育期85~90d,产量平均比对照种本育九号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8.
《江西棉花》1997,(6):40-40
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培育的优良品种“泗棉3号”,1993、1994年分别通过江苏省与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并被定为全国长江流域及苏、皖、赣等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最近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1996年已是进入省级(1990)以上试验的第七年,在全国长江流域区试中,皮棉产量仍居各参试品种之首,比其它7个参试品种平均增产9.56%。“泗棉3号”1989年育成以来在各级各类试验中比其它常规棉及抗病棉高产品种均表现有较大的增产优势。1992年江苏省生产试验,比高产品种“泗棉2号”增9.68%;比抗病棉高产品种“盐棉48”增产18.53%c1…  相似文献   

9.
新品种消息     
浙江省舢市农科所用“B_(111)”×浙农6号育成大麦68,于1988年4月台州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定名为“大麦68”。1991年3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淮稻5号系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市农科所用复交材料7208/武育粳3号杂交选育而成 ,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于一体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0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产量表现1996年参加江苏省中粳联鉴 ,平均产量632.6kg/667m2,居11个参试品种 (系 )第三位。1997~1998连续两年参加江苏省中粳新品种 (系 )区试 ,平均单产621.8kg/667m2,比对照武育粳3号增产2.6% ,达极显著水平 ,居参试品种 (系 )第二位。1999年进入江苏省淮南中粳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604…  相似文献   

11.
伊犁州农科所棉花研究室选育出的棉花新品系18-4,2008年通过伊犁州农作物品种区域化试验,在参试品种(系)中产量居第1位,生育期与对照相同,属于特早熟品种.该品种稳产性好,抗逆性强.2008年12月通过伊犁州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命名为伊陆早17号,审定号为伊州审棉字(2008)001号.  相似文献   

12.
扬两优6号属两系中熟中籼杂交稻组合.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广占63—4S为母本、扬稻6号为父本杂交配组.于2000年育成并参试。2003年通过江苏省、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建宁县引进该组合种植.2007年由北京金色农华引进制种。  相似文献   

13.
“晋豆17号”(原名晋大38)是由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于1979年以高产、优质的晋豆二号为母本。以抗病性强,抗倒伏的晋豆4号为父本,杂交育成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在山西省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大面积示范推广中,该品种表现丰产性能好,抗病抗倒伏,抗旱耐瘠适应性广等许多优点。1991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晋豆17号”,在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4.
苏棉3号(原名通83—811)是以新棉291为母本,77—369(从通棉2号×陕401后代中选得的高抗枯萎病品系)作父本进行杂交,于1986年育成。1990年4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经1987~1988年江苏省棉花抗枯萎病品种区试,平均亩产皮棉  相似文献   

15.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高脂肪品种“晋豆19号”为母本,高蛋白品种“晋豆1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于2003年7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1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1—2002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区试,两年平均产量217.2kg/667m^2,比对照“开育10号”增产9.8%。其中2001年平均产量225.6kg/667m^2,比对照“开育10号”增产18.2%,在全国四大区、9个组、83个点、75个试验品种中居首位。在新疆阿克苏良种场区试点,最高单产355.9kg/667m^2。其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广,综合抗性好。  相似文献   

16.
一、品种来源鄂荆1号系湖北省荆州地区农科所1974年用(3208×荆棉4号)F_2×安通S_(21)复合杂交,在夏播连作强优势组合杂种后代中,经五年六代株型定向选育,于1979年育成。原系号为“3247”,1985年9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  相似文献   

17.
强硕88是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冬于海南以K5316为母本、以D750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原参试代号大科09,201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辽审玉2011547号。  相似文献   

18.
哲单37由哲盟扎旗原种场和哲盟农科所以自交系合344做母本,自交系扎461为父本育成的玉米单交种,生育期110~115d,根据品比、区试、生产试验结果,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好等特点,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哲盟、赤峰北部、兴安盟中北部及呼盟、乌盟中南部,黑龙江,河北,山东等部分地区种植.于1997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蒙单6号。  相似文献   

19.
《北方水稻》2009,(5):I0013-I0013
品种来源:“盐粳9号”(原名“盐粳9967”),由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武育粳3号/杨粳319//武育粳3号复合杂交,于2003年育成。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苏审稻200707)。2008年7月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CNA20050129.1。  相似文献   

20.
<正> 品种来源: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农科所1976年用6-36(波友1号×375-48)作母本,燕子(schwalbe)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培育而成。原系代号“602-97”。在1983~1984年双点次的州区试中(四川省未组织省级区试),平均亩产1997.7公斤,比对照“米拉”平均增产16%。1986年四川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凉山州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并决定推广。1988年获凉山州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