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播期对春荞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3~6月泰兴综合试验站以榆荞4号为荞麦供试品种,探讨春荞麦高产栽培的最佳播期。结果表明,播期对春荞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播期的延迟,春荞麦播种至出苗、出苗至开花、开花至成熟的时间缩短,生育期亦缩短。春荞麦株高随着播期的延迟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主茎节数呈上升的趋势,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及产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各播期处理产量在165.0~997.0 kg/hm2之间,其中A1处理产量最高,为997.0 kg/hm2,A5、A6处理产量极低。  相似文献   

2.
德宏州夏玉米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月1日播种的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贵单8号,产量为12922.5kg/hm2,最低的是渝单8号,产量为6 343.5 kg/hm2。5月16日播种的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德玉5号,为11 538.0 kg/hm2,最低的是云瑞8号,为7 531.5 kg/hm2。6月1日播种的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德玉5号,为9 799.5 kg/hm2,最低的是云瑞8号,为8 068.5 kg/hm2。综合比较各播期产量结果,最高的是5月1日播种的地方品种德玉5号,最低的是5月1日播种的渝单8号。因此,在夏玉米生产中,应适时播种,推迟播种会造成夏玉米减产。  相似文献   

3.
德宏州夏玉米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月1日播种的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贵单8号,产量为12922.5kg/hm2,最低的是渝单8号,产量为6 343.5 kg/hm2。5月16日播种的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德玉5号,为11 538.0 kg/hm2,最低的是云瑞8号,为7 531.5 kg/hm2。6月1日播种的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德玉5号,为9 799.5 kg/hm2,最低的是云瑞8号,为8 068.5 kg/hm2。综合比较各播期产量结果,最高的是5月1日播种的地方品种德玉5号,最低的是5月1日播种的渝单8号。因此,在夏玉米生产中,应适时播种,推迟播种会造成夏玉米减产。  相似文献   

4.
作者就中玉9号玉米分别在4月15日、4月21日、4月27日、5月1日在华亭县播种对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5月1日播种的产量最高,为6 685.5 kg/hm2,但在9月28日收获时未能完全成熟,经晾晒后也可成熟,只是百粒重较轻。在4月15日至4月27日的13 d当中,每早播一天即可增加产量70.5 kg/hm2,因此应尽早播种。  相似文献   

5.
泾川县全膜覆土穴播大豆播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泾川县党原乡进行的全膜覆土穴播大豆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中黄30采用全膜覆土穴播,随着播期推后,生育期延长,株高增加,分枝数、单株荚数、荚粒数、茎秆干重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以5月1日播种的大豆综合性状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3472.22 kg/hm2,较4月17日播种增产40.06%;4月24日播种次之,为3194.44 kg/hm2,较4月17日播种增产28.85%.因此大豆品种中黄30在泾川县旱地全膜覆土穴播的适播期为4月24日至 5 月1日  相似文献   

6.
以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核心技术品种豫豆25号为材料,从3月31日至7月30日每逢10播种一期,共13个播期。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大豆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较大,生育期随着播期的推迟而缩短,构成产量的各因素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从而产量也随之降低。产量以4月10日播期最高,为4170.0kg/hm2,以7月20日播期最低,为1870.0kg/hm2。平均日积累量则以正常播期6月10日最高,为32.26kg/(hm2·d)。  相似文献   

7.
不同冬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冬油菜品种为材料进行试验,比较不同品种间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天油9号产量最高,达3 388.95 kg/hm2;甘杂1号产量位居第二,为3 250.05 kg/hm2,且成熟最早,其余品种产量均较低,建议在次年继续进行试验,天油9号和甘杂1号可作为推广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8.
灌溉是解决农业需水矛盾的主要措施,合理的灌溉定额能为作物生长创作有利条件,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探索干旱区春玉米耗水特性及农业性状对灌溉定额的影响,于2022年4月-10月在景电灌区开展不同灌溉定额试验,设置5000 m3/hm2、4500 m3/hm2、4000 m3/hm2、3500 m3/hm2、3000 m3/hm2、2500 m3/hm2共6个灌溉定额。结果表明,春玉米耗水量随灌溉定额增加而增加,表现为CK>T4500>T4000>T3500>T3000>T2500,而T4500耗水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春玉米生育期递增,耗水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拔节期至抽穗期达到最高,整体耗水量在141.89~192.33mm,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22.72%~25.15%,其次是六叶期至拔节期,整体耗水量在134.53~167.92mm之间,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20.59%~21.55%,而播种至六叶期耗水量最低,仅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7.80%~8.47%。当灌溉定额为4500 m3/hm2时,能促进春玉米生长发育,提升春玉米农艺性状,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同时在该灌溉定额下春玉米经济效益最高,达到24612.40元/hm2。因此,4500 m3/hm2为景电灌区最佳定额,可在景电灌区春玉米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期对徐麦30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徐麦30在10月21日播种生育期为237 d,出苗率为76.3%,成熟期茎蘖数最高,为693.35万个/hm2,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为8 695 kg/hm2,产量最高,为8 796.9 kg/hm2。  相似文献   

10.
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天油8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返青期氮肥不同追施方式对旱地冬油菜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白菜型冬油菜返青期氮肥以开沟追施生育期最长,为284 d,较不追肥处理成熟期推迟5 d;折合产量最高,为3215.0 kg/hm2,较不追肥增产6.63%.  相似文献   

11.
夏玉米品种间籽粒灌浆与产量形成特性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与产量形成特性的差异,应用12个新育成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对籽粒灌浆速率、含水量和百粒体积变化及产量形成进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授粉后6-12 d,产量〉9 000 kg/hm^2的4个品种平均籽粒灌浆速率分别比产量8 000-9 000 kg/hm^2和〈8 000 kg/hm^2的8个品种平均值高57.58%和107.42%;灌浆高峰出现时间较早,较其它产量水平的品种提早6 d左右,授粉后18 d的籽粒干重分别高出其它水平23.2%和64.8%,产量建成早。籽粒灌浆期内,产量〈8 000 kg/hm^2品种的籽粒含水率较高,百粒体积较小,而产量〉9 000 kg/hm^2品种的籽粒含水率较低,百粒体积相对较大。这对于产量建成和后期脱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氮肥用量对芸豆氮肥利用率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品芸2号、英国红、龙芸6号和龙芸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对芸豆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芸豆品种的产量均在N30处理时最高,由回归拟合方程可知,氮肥用量与产量关系密切。四个品种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品芸2号39.01kg/hm2,英国红29.82kg/hm2,龙芸6号33.72kg/hm2,龙芸4号32.15kg/hm2。四个品种芸豆各处理植株的吸氮量随着干物质的积累而增加,处理间的差异则因品种的不同而异。四个品种氮肥吸收利用率均在N30处理最高;而低氮处理有利于芸豆农学利用率的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品芸2号和英国红的生理利用率N15处理最高,而龙芸6号和龙芸4号两个品种分别在N60和N30处理下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3.
小型西瓜割蔓再生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吾建祥  何锦豪  朱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66-5867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作为割蔓再生栽培的小西瓜品种,给大田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4个小西瓜品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对比试验,研究各品种生育期、再生能力、品质、产量等因素差异。[结果]各品种割蔓再生栽培全生育期在160~172 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头茬瓜在10.1%~10.6%,再生瓜在9.9%~10.2%;总产量以拿比特最高为43 761.90 kg/hm2,黑美人最低为33 936.90 kg/hm2;再生能力拿比特最强,花仙子最弱。[结论]在4个参试小西瓜品种中,拿比特的再生能力最强,总产量最高,品质较好,在生产上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以中稻品种深两优876、准两优199为材料,于2014~2016年连续3 a开展不同时期(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收割当天、收割后5 d)施用促芽肥(150 kg/hm~2尿素)的田间试验,通过比较中稻再生季的生育期、穗粒结构及产量的差异来确定再生季水稻促芽肥的最佳施用时期。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在头季中稻收割前6 d施促芽肥的再生季产量最高,且植株生长期适中,有效穗多,穗粒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15.
栽培密度对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品种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不同生育期的水稻确定高产栽培适宜的种植密度。[方法]设置9.00万、13.50万、17.25万、22.50万、25.65万、32.10万窝/hm26个栽培密度,研究长生育期宜香481(P1)、短生育期101A/R1007(P2)的茎蘖动态及产量。[结果]随着密度的下降,P1分蘖高峰期的每窝水稻分蘖数量相应增加。P2的分蘖数量稀植时较多,密植时较少。随着密度的增加,两个品种的最高分蘖期提前,单株有效穗数降低且呈简单直线相关。P1在密度17.25万窝/hm2时有效穗数最高,达241.20万/hm2,产量最高,达10281.6kg/hm2;P2在密度22.50万窝/hm2时有效穗数最高,达277.05万/hm2,产量最高,达9631.5kg/hm2。每穗实粒数对P1的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增加有效穗数能显著增加P2的产量。[结论]生育期长的品种相对稀植有效穗数才理想,生育期短的品种适当加大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引种选育的24个超早熟大豆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北疆麦收后复播的优质、高产、超早熟大豆新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田间试验初步表明,HH-25早熟性最好,生育期为74 d,生育期短于79 d的品系有6个;产量达3 000 kg/hm2以上的品系有9个,HH-50的产量最高,为4 305 kg/hm2;高蛋白质的品系有4个,DN-41的含量最高,为42.5%;高油品系有3个,伊大豆1号的含量最高,为21.8%;蛋脂高的品系有5个,ND-4的含量最高,为60.4%。[结论]大部分品系适宜麦后复播;部分品系具有高产、优质特性,有望成为北疆麦后复播后备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六安市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再生稻品种,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择10个近年来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水稻品中晶两优1212品种头季稻产量达7967.32kg/hm2,再生季产量达4278.81kg/hm2,综合产量表现最高;其后依次是甬两优4901、隆晶优1212、丰两优香一号,综合产量分别是12326.13、11865.94、11474.07kg/hm2。综合生育期、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再生能力及抗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晶两优1212、甬两优4901、隆晶优1212、丰两优香一号、丰两优688共5个水稻品种更适合在六安市作再生稻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陕西商洛春玉米品种密度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玉米品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四因素三水平试验表明,密度是影响洛南川道地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品种对玉米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试验最优处理组合为A3 B3 C1 D2,即品种掖单19,密度6.0万/hm2,施氮量255 kg/hm2,施磷量75 kg/hm2。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区宜机收夏玉米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以7个夏玉米品种(百农5号、福单2号、丰玉8号、大丰28、新中玉801、福单4号、三北89)为材料,测定干物质积累量、灌浆速率、籽粒脱水速率,并在收获期进行机械化收获特性调查。结果表明:玉米干物质积累优势期为生育中期和后期,早熟品种丰玉8号、大丰28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282、285 g,低于中迟熟品种的单株积累量;供试玉米籽粒的灌浆速率基本一致,在授粉后15 d左右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籽粒含水率均高于27%;机收籽粒破碎率均未达到1%的标准;除大丰28外,机收总损失率均低于5%;机收秸秆切碎长度合格率均高于93%,符合行业标准。综合分析,福单2号、百农5号产量分别为6 432、6 342 kg/hm~2,收获时籽粒破损率低,茎秆坚韧抗倒,基本达到机收籽粒的要求,宜于在洞庭湖区作机收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20.
以JN2、JN5、JN6、JN7等4个不同粒型的红小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小豆群体干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夏播小豆的群体生产量变化表现为前期增长慢,从8月中旬开始快速增长。(2) JN2、JN5、JN6、JN7在开花期最适宜的干物重积累量分别为368.64、339.66、354.72和406.08 kg/hm2,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JN2为6 241.36 kg/hm2时产量最高,而其他3个品种后期累积量在4 000 kg/hm2左右即可达到预期目标。(3)开花期的叶面积指数,JN2应控制在6-7之间,JN6控制在4-6之间,JN5控制在4左右, JN7控制在3左右为最适,产量较高。(4)在中等肥力大田生产条件下,JN2适宜高密度(36万株/hm2)种植, JN5和JN7适宜中低密度(18万株/hm2)种植,JN6适宜中高密度(24万株/hm2)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