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阿里山潜蝇茧蜂与长尾潜蝇茧蜂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长尾潜蝇茧蜂不能识别被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过的寄主幼虫.寄主供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后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会造成寄主幼虫及蛹的大量死亡,在存活下来的寄主羽化出来的寄生蜂中阿里山潜蝇茧蜂占多数,总的羽化率(75.95%)比阿里山潜蝇茧蜂或长尾潜蝇茧蜂单独寄生时的羽化率(63.43%或62.25%)都高.寄主供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后间隔不同时间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各处理问长尾潜蝇茧蜂的羽化率无显著差异;时间间隔为132h时,寄生蜂总的羽化率最高,为86.63%. 相似文献
2.
3.
影响布氏潜蝇茧蜂子代性比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氏潜蝇茧蜂可以寄生不同龄期的橘小实蝇幼虫,寄生蜂子代雌蜂率随寄主龄期的增加而升高,寄生4日龄寄主时,其子代雌蜂率为58.27%,而寄生1日龄寄主时,其子代雌蜂率仅为15.29%。在不同寄生蜂密度条件下,雌蜂比率随寄生蜂密度的增加不断下降,20只寄生蜂存在时,其子代雌蜂率只有24.32%,而供1只寄生蜂寄生时,其子代雌蜂率可达53.65%。寄生蜂在羽化后5 d产卵寄生时,其子代雌蜂率为31.97%,10 d时雌蜂率为44.39%,随着寄生蜂龄期的增加雌蜂率逐渐升高,10-30 d子代雌蜂率无显著差异。寄生蜂在35℃时产卵会影响其子代雌蜂比率,15℃条件下产卵与正常温度相比子代性比无显著差异。供给寄生蜂不同食物,不影响寄生蜂子代的雌性比率。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研究了布氏潜蝇茧蜂和长尾潜蝇茧蜂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当寄主橘小实蝇幼虫供两种蜂同时产卵寄生时,2种蜂的各自寄生率与其单独存在时的寄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2种蜂共存时的总寄生率比长尾潜蝇茧蜂单独存在时的寄生率显著提高,与布氏潜蝇茧蜂单独寄生相比无差异。2种蜂均能寄生已被另一种蜂产卵寄生的寄主幼虫。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后0、24、48 h再供布氏潜蝇茧蜂寄生,2种蜂后代个体在寄主体内发育过程中,布氏潜蝇茧蜂数量逐渐减少,长尾潜蝇茧蜂数量无变化。布氏潜蝇茧蜂寄生后24或48 h后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长尾潜蝇茧蜂个体比例逐渐下降,而布氏潜蝇茧蜂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5.
寄主龄期和温度对布氏潜蝇茧蜂和长尾潜蝇茧蜂种间竞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寄主龄期和温度对布氏潜蝇茧蜂和长尾潜蝇茧蜂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两种寄生蜂对3,4日龄橘小实蝇幼虫为寄主混合寄生后,长尾潜蝇茧蜂的出蜂率明显高于布氏潜蝇茧蜂,以2日龄做寄主时,结果则相反;混合寄生与单独寄生相比,长尾潜蝇茧蜂的出蜂率没有差异,布氏潜蝇茧蜂出蜂率显著下降.在25,35℃条件下,混合寄生的结果是长尾潜蝇茧蜂出蜂率显著高于布氏潜蝇茧蜂,在15℃条件下,两者的出蜂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结果表明,长尾潜蝇茧蜂对高龄幼虫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以2龄、3龄幼虫作为寄主时,混合接蜂的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切割潜蝇茧蜂;以1龄幼虫作为寄主,切割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长尾潜蝇茧蜂.与其单独接蜂相比,长尾潜蝇茧蜂寄生率没有变化,而切割潜蝇茧蜂寄生率明显下降.温度对2种寄生蜂的寄生有显著影响,在25、30℃下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切割潜蝇茧蜂,在20或35℃条件下这2种蜂的寄生率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分别应用普通形态学解剖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福建漳州和引自美国夏威夷的种群)的形态差异.普通光学解剖镜观察结果表明,二者在体形大小、体色方面略有差异,触角节数、前翅脉序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它部位无明显差异.电镜扫描结果表明,二者在头部、胸部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它部位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切割潜蝇茧蜂[Psyttalia incisi(Silvestri)]是寄生橘小实蝇幼虫—蛹期的重要寄生蜂。应用经筛选的8个10 bp随机引物,运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比较其漳州种群和引进种群(美国夏威夷)的分子多态性。结果表明,2个地理种群A、B分离物之间相异系数均大于0.7,地理种群内部分离物相异系数分别为0.3和0.12,差异较小。不加权算术平均组对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othed with arithmetic mean,UPGMA)聚类结果表明,4个分离物在0.76的相异水平上可以聚为2个群体,而在0.12的相异水平上才能聚为4个群体。表明A、B地理种群之间相异性较高,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切割潜蝇茧蜂是寄生橘小实蝇的重要内寄生蜂,为中国新纪录种。在室内(25±1)℃、(70±10)%相对湿度条件下,对切割潜蝇茧蜂的形态、习性、最适寄主日龄、实验种群寄生率、性比与每雌产卵量等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切割潜蝇茧蜂多产卵于橘小实蝇的l-2日龄幼虫体内,平均世代历期27.4 d,室内平均寄生率达18.02%,雌雄性比1∶1.426;成蜂寿命15-33 d,雌蜂寿命长于雄蜂,羽化后即可交配,交配时间持续0.5-3.0 m in,交配后1-2 d即可产卵,每雌一生产卵50-85粒,每雌每日卵量呈波动减少现象。该蜂可用体积分数为20%蜜水补充营养,成虫具有正趋光性、孤雌生殖和过寄生现象。本研究结果可为寄生蜂的大量饲养以及橘小实蝇的生物防治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补充营养对切割潜蝇茧蜂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果表明,切割潜蝇茧蜂对4种处理的补充营养选择性表现为:20%(体积分数)蜜水>纯蜜>番石榴汁>清水.补充不同营养后,切割潜蝇茧蜂子代繁蜂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补充不同营养会对其生殖机能产生不同影响.综合考虑繁蜂量、发育历期以及体形指标,20%(体积分数)蜜水+0.01g.mL-1酵母粉是最佳的营养组合.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广受关注的问题.尽管国内的一些学者就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Sonan)]和橘小实蝇SIT技术分别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然而关于应用该蜂和不育雄虫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进行田间联合防治的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为此,为探讨天敌昆虫和雄性不育技术对橘小实蝇的田间综合治理(IPM)技术,开展了阿里山潜蝇茧蜂和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的田间释放试验:首先应用性引诱剂降低田间野生雄虫数量;而后,释放橘小实蝇不育雄虫,进一步降低田间橘小实蝇种群数量;最后,释放阿里山潜蝇茧蜂对田间残余的橘小实蝇卵进行追踪寄生,以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通过监测整个防控期田间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以及果实受害率和防治效果作为评价指标评价该防治方法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应用阿里山潜蝇茧蜂、橘小实蝇不育雄虫并配合引诱剂的综合措施对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有明显控制作用,田间总体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此外,提出完善橘小实蝇田间防控措施的建议,并提出该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蛋鸡周龄对蛋质量和蛋黄占蛋白比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蛋鸡周龄对鸡蛋质量及其各成分含量的影响,以同一批次90只新杨褐蛋鸡为试验对象,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从20周龄开始,每4周集蛋一次分析周龄对蛋质量和蛋黄占蛋白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周龄的增加,蛋质量及其各成分质量、蛋黄质量占蛋质量的比例、蛋黄占蛋白的比例等逐渐增加;蛋白质量、蛋壳质量占蛋质量的比例下降。不同周龄蛋质量与蛋黄占蛋白的比例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且不同周龄相关程度不同。由不同周龄蛋质量及蛋黄、蛋白占全蛋比例的回归分析得知,在同一周龄,随蛋质量的增加,蛋黄占全蛋的比例下降,蛋白占全蛋的比例增加,且以36周时的变化幅度最大。蛋质量相同时,20周时蛋黄占蛋质量的比例最小,而56周时蛋黄占蛋质量的比例最大。周龄对蛋质量及蛋黄占蛋白的比例有显著的影响,随周龄的增加蛋质量及蛋黄占蛋白的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烤烟钾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钾主要积累在叶片中,氮肥基追比例对烟叶钾含量的影响大于对烟根、茎钾含量的影响,不同基追比例烤烟钾素积累的差异主要是氮肥基追比对烤烟各器官干物质的差异所致。应避免在烟株移栽时施用较多的氮肥,影响根系生长发育和钾的吸收,降低钾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烟株碳氮代谢的适时转换,增加光合产物和钾的积累。烤烟每茬带出的钾为98.09~104.57 kg·hm-2,其中烟叶带出的钾为56.51~65.48 kg·hm-2,茎带出的钾为19.30~22.22 kg·hm-2,根带出的钾为14.31~22.28 kg·hm-2。烤烟施入234.00 kg·hm-2化学钾,仅有41.92%~44.68%由根、茎、叶带出(其中由烟叶带出24.15%~27.98%),55.31%~58.08%流失或固定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泥沙比例的底质对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潜沙的影响,在水温13~15℃的室内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4种规格(壳长为13、17、23、25 mm)的蛤仔幼贝在5种泥沙比例的底质(泥沙比为全沙、3∶7、1∶1、7∶3、全泥)中的潜沙情况。结果表明:4种规格蛤仔在5种底质中的48h潜沙率以全沙组最高,其他含泥组均比全沙组明显降低(P0.05),且含泥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底质相同时,规格越小蛤仔的潜沙速度越快,平均48 h潜沙率越高;方差分析表明,蛤仔规格、底质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蛤仔的潜沙率有显著影响(P0.05);底质中总有机碳含量与48 h潜沙率呈极显著直线负相关(P0.01),说明底质的粒径和化学成分共同影响蛤仔的潜沙速度。研究表明,滩涂养殖时选择10~15 mm蛤仔苗种,投放在沙比例较大的海区将利于蛤仔快速潜沙。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实用饲料和复合饲料在0.6、1.2、1.8、2.4和3.0头/cm3等5种饲养密度下饲养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高龄幼虫,观察了在不同饲料条件下不同密度对黄粉虫幼虫死亡率、幼虫增重、蛹重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因子对黄粉虫高龄幼虫有显著影响,在两种不同饲料条件下饲养黄粉虫,低密度饲养时幼虫存活率、幼虫增重、蛹重及羽化率明显高于高密度饲养,但各指标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寄主植物对棉蚜酯酶活性及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研究取食5种寄主植物的棉蚜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α-乙酸萘酯酯酶对杀虫剂不敏感性的频率分布,为棉蚜抗药性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棉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取食不同寄主植物棉蚜的酯酶活力及杀虫剂对棉蚜酯酶的抑制作用均不相同。其中,棉花棉蚜种群中具有高酯酶活力的个体多于其它4种寄主植物棉蚜,杀虫剂对棉花棉蚜酯酶的抑制率也小于其它寄主植物棉蚜。表明取食寄主植物不同,可影响棉蚜解毒酶活力及其对杀虫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的适合度及自然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问对4种寄主植物上黄曲条跳甲的取食、产卵以及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应用选择系数和嗜食性指数定量测定了4种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的适合度,以种群趋势指数综合评价了4种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自然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趋向在芥菜、白菜和菜心上取食和产卵,且幼虫和蛹的存活率高,嗜食性指数和种群趋势指数均较大,是黄曲条跳甲的适宜寄主。在芥蓝上,黄曲条跳甲不仅产卵量少,而且幼虫的存活率很低,其嗜食性指数和种群趋势指数仅为1.937和0.78,是黄曲条跳甲的次适宜寄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