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0±0.5)℃条件下冷藏180 d期间两种不同来源和不同浓度(0.5、1.0μL/L)的1-MCP处理对富士苹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富士苹果属呼吸跃变型果实,与空白对照相比,两种不同来源的1-MCP处理均可明显降低冷藏期间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较好地保持果实硬度,对富士苹果的商品品质和风味的维持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除1.0μL/L浓度的1-MCP处理抑制乙烯释放速率的作用效果极显著好于0.5μL/L浓度处理外,两种不同来源与不同浓度1-MCP处理冷藏富士苹果的保鲜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常温(20±1)℃和冷藏(0±0.5)℃条件下澳洲青苹苹果不同采收期对果实采后品质、生理和虎皮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晚采果实的品质和风味相对较好。常温贮藏条件下,晚采果实的乙烯跃变出现时间较早,但采收期对乙烯峰值的大小影响不大,直至果实严重腐烂也未发生虎皮病;冷藏条件下,延迟采收期能明显抑制和延缓澳洲青苹苹果虎皮病的发生,保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贮藏后期早采果实的腐烂率急剧升高是由极其严重的虎皮病造成的。但果实采收越晚,耐贮性越差,腐烂率高而且腐烂出现的时间早,不宜长期贮藏。因此,综合上述因素,建议辽西地区澳洲青苹苹果贮藏果实应于生长发育后期(163~170 d)的10月中下旬采收,常温20℃条件下贮藏30~40 d,冷藏0℃条件下贮藏180 d内,虎皮病发病率低,可保持良好的品质与风味。  相似文献   

3.
以嘎啦苹果为试材,研究1-MCP与乙烯脱除剂不同处理对0℃贮藏180d的果实生理与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较持久地抑制果实的乙烯合成,进而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延缓衰老,保持果实品质,其中,1.0μL.L^-1浓度1-MCP处理的嘎啦苹果可贮藏180d,0.5μL·L^-1浓度的1-MCP处理可贮藏150d:乙烯脱除剂处理在贮藏前期对抑制果实乙烯合成、延缓衰老也有较好的作用.其中MA+2袋乙烯脱除剂处理可贮藏150d,MA+1袋乙烯脱除剂处理可贮藏120d;对照果实(MA贮藏)衰老较快.0℃条件下仅能贮藏90d。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流相防腐剂对苹果链格孢菌侵染的防治效果及果实品质变化,采用平板法和刺伤接种法,测定80 mg·L-1和400 mg·L-1雾化二氧化氯对链格孢菌的抑制作用及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雾化无菌水处理相比,雾化二氧化氯处理苹果果实的病斑直径低于对照组(无菌水处理)果实;同时能够延缓采后苹果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度,抑制丙二醛含量上升,提高防御物质总酚的含量与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防御酶的活性,因此短期内能够延缓苹果果实品质下降,且当雾化二氧化氯浓度为80 mg? L-1时,采后苹果果实的防腐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采收期及1-MCP处理对寒富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寒富苹果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及1-MCP处理对20℃货架和0℃冷藏期间寒富苹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辽西地区贮藏的寒富苹果适宜采收期在10月10~20日,成熟度指标参考值如下:果实生长发育期为165~170d,果实硬度〉6.07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12.4%,可滴定酸(TA)含量〉0.41%;1-MCP处理可以明显延缓寒富苹果的衰老进程,建议使用浓度为1.0μL/L。  相似文献   

6.
贮藏温度对嘎啦苹果贮藏期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熟品种嘎啦苹果为试料,将采后新鲜的嘎啦苹果分别置于0、5、25℃(常温)条件下贮藏,通过对贮藏及货架期间果实各项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嘎啦苹果采后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5℃常温贮藏21 d后,嘎啦苹果果实失去良好的品质,不再具有商品价值;0℃和5℃低温有利于保持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果胶含量,抑制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的上升以及腐烂的发生,延缓成熟衰老,较好地保持果实的鲜食品质,且0℃比5℃贮藏的效果好;0℃和5℃低温贮藏28 d后嘎啦苹果的货架期为7 d。  相似文献   

7.
不同贮藏温度对秦阳苹果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熟苹果新品种秦阳为试材,研究了秦阳苹果采后室温贮藏与低温冷藏中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失水率及果实内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0~1℃冷藏能明显降低呼吸速率,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显著抑制了果实的乙烯释放,室温贮藏乙烯最高峰值是0~1℃冷藏的1.72倍。0~1℃冷藏42d后,秦阳苹果较新鲜,较室温贮藏果肉硬度高出26.4%,总酸高0.31%。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红富士苹果(Malus pumila Mill)果实内总抗氧化物质含量,增强其营养价值,开发功能保健苹果,试验通过在果实膨大期,以新鲜采摘的成熟红富士苹果的果实为研究对象,对苹果叶片喷施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分裂素,研究植物细胞分裂素对果实内的总抗氧化活性及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果实膨大期对叶片喷施一定浓度的激动素、玉米素和6-苄基腺嘌呤都能提高苹果果实的抗氧化活性,提高果实内的总糖、总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其中,激动素对提高果实抗氧化活性,提高总糖、总酸和蛋白质的含量的效果最明显,6-苄基腺嘌呤的效果居中,玉米素的效果最不明显。在果实膨大期对叶片喷施不同的植物细胞分裂素,能提高成熟果实的总抗氧化活性,改善果品品质,为开发生产富含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功能保健苹果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浓度PD3新疏果剂在鸭梨疏果中的因子关系.结果表明盛花后5 d和10 d喷布不同浓度的PD3,对鸭梨疏除效应的影响分别为Y=(-479.04+0.533X)/X±0.059(R=0.981 5)和Y=(-582.07+0.787X)/X±0.042(R=0.996 5)的曲线相关;对新梢生长量的影响分别为Y=64.87e-879.8/X±3.493(R=0.960 6)和Y=57.29e-521.3/X±3.092(R=0.897 2)的指数相关;疏果后,在生理落果期间对幼果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果实成熟期,两个时期的处理,以2 000~2 500 mg*L-1浓度对提高果实单果重有较好的作用;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分别为Y=9.087 7+0.000 56X±0.173 2(R=0.856 4)和Y=8.914+0.000 83X±0.109 4(R=0.925 4)的直线相关.但以盛花后10 d用PD3 2 000~3 000 mg*L-1的浓度疏果,对树体合理负载,健壮树势,提高果品质量的综合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乔纳金"苹果货架期间的商品价值,减少货架损失,本试验将苹果经1-甲基环丙稀(1-MCP)处理后置于(0±1)℃冷库贮藏3个月,然后存放于不同的货架温度(5、10、15、20℃),研究不同货架温度对1-MCP处理后果实感官品质和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的贮藏,"乔纳金"苹果果实品质下降较快,未经1-MCP处理的对照组货架时间短,果实硬度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快,适合短期贮藏,以5℃和15℃货架温度货架放置8 d较好;1-MCP处理可以较好地维持"乔纳金"苹果贮藏期间较高的品质,有效地延迟货架期果实品质的下降,从综合效果来看,1-MCP处理组在短期8 d货架时间,可以放置在15℃较高温度下,而长期货架放置(24 d)时,在低温5℃和10℃条件下苹果的感官和品质较好。本研究结果为"乔纳金"苹果的贮藏保鲜和货架期的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钙元素对桃果实品质、耐贮藏性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叶面喷施钙元素的浓度,研究了喷施钙后,桃果肉组织中钙元素的分布特征、叶片叶绿素的含量以及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大小、硬度和耐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肉中Ca2 的含量随着喷施钙元素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喷施CaCl2浓度为0.5%时叶绿素的含量最大,当喷施CaCl2浓度为1%时,SSC、果实大小和果肉硬度达到最大值;当喷施CaCl2浓度为2%时,放置3天后果实硬度最大。本研究确立了最佳的喷施浓度,为深入研究果实钙离子浓度梯度在果实品质形成方面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催花期施氮对观赏凤梨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了探讨催花期氮素对观赏凤梨成花效果的影响以及为凤梨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丹尼斯’凤梨为试材,研究了催花期施氮处理对其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影响。【结果】催花期施氮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植株叶片和生长点玉米素核苷(ZRs)和脱落酸(ABA)含量,提高了赤霉素(GAs)含量,但对叶片和生长点生长素(IAA)含量影响较小,从而引起叶片和生长点ABA/IAA、ABA/GAs、ZRs/GAs和ZRs/IAA比值的显著降低,同时植株成花率下降、花期推迟、成花质量降低。【结论】催花期施氮通过影响植株内源激素含量和比值的动态平衡从而降低植株催花效果。  相似文献   

13.
探讨欧洲李在阿克苏地区的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动态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观测各品种的物候期,测量新梢长度和粗度、果实的三径、叶绿素和叶面积,分析欧洲李各品种间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间的相互关系。各品种在物候期上相差1~2天,欧洲李的新梢快速生长期是在同一时期,‘法兰西’果实最先成熟,其次是‘斯坦勒’,‘女神’最晚;欧洲李果实发育在第1次快速生长阶段(在盛花后14~21或28天),三径日平均增长量最快,纵径>横径和侧径,在第2次缓慢生长阶段(在盛花后28~62天)和第3次快速生长阶段(盛花后62天至果实成熟)横径和侧径>纵径,单果重增加主要是在第3快速增长阶段。新梢的生长有2次生长高峰。叶面积和叶绿素快速增长都在盛花后14~42天(4月22日—5月20日)。在阿克苏地区的欧洲李果实三径和单果重生长都呈‘双S’曲线。在整个果实生长期‘女神’单果重的增长量最多。新梢的长度、粗度与单叶面积和叶绿素生长变化趋势一致。新梢和果实发育动态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出现营养竞争,中期出现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五个采收期的岳帅苹果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期的果实在0℃条件下贮藏98 d期间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淀粉逐渐水解为糖,果实硬度、总酸与VC含量逐渐下降。采收期V(盛花期后159 d)的果实在采收时即接近完熟,品质下降较快,应在采后尽快上市销售;采收期Ⅲ、Ⅳ(盛花期后153~156 d)的果实贮藏后的品质优于其他采收期,适合较长期的贮藏。  相似文献   

15.
对引进良种披尔兹番荔枝与本地栽培品种普通番荔枝的生长结果特性、果实经济性状、适应性和抗逆性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披尔兹番荔枝每年1~2月落叶,3月下旬开始抽梢,4月上旬现蕾,在枝梢生长季节内可多次开花。通过夏季修剪,披尔兹番荔枝的主产期可以从秋季调节到冬季。苗木栽植第2年开始开花结果,5a生平均产量15246kg/ hm2。披尔兹番荔枝果实品质好,单果重269g,可溶性固形物达25.3%,可食率达81%,总糖含量21.9%,酸含量0.3%,Vc 42.4mg/100g。冬季挂果期抗寒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驻椒11辣椒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驻椒11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驻椒11果实生长发育呈“S”型曲线,其日生长量增长呈抛物线型,从开花至果实成熟63 d左右,花后第19 d出现最大生长量,花后58 d左右果实开始转色,花后64 d可采收生理成熟果,花后15~43 d为果实迅速生长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生产上应及时采取增施有机肥,调整植株等措施,使果实充分膨大,有利于提高产量,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采收果实,协调好营养竞争关系,确保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负载量处理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连续两年不同负载量处理对单果重、果实产量、果实外观品质、果实内在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管理水平条件下,负载量较小(处理1、2)时,虽然平均单果重和果实产量较高、果实外观品质和果实内在品质较好,但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较差;负载量过大(处理5、6)时,对单果重、果实产量、果实外观品质、果实内在品质和经济效益均有较大的不利影响;负载量保持在52500~60000 kg/hm2(处理3、4),对果实的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较小,既保证丰产、优质,又可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To improve apple firmness during the postharvest chain, detailed knowledge of the biochemistry underlying ripening-related cell wall disassembly, a very complex event, is required. Apple softening is reportedly mediated by calcium loss from the middle lamella, and accordingly calcium applications are expected to preserve fruit firmness. In this work, pre-harvest calcium sprays (7 weekly applications at 1.6%, w/v, 81-123 days after full bloom) were applied to ‘Fuji Kiku-8′ apples, with the purpose of examining treatment effects on cell wall metabolism during on-tree fruit maturation and ripening. Applied calcium improved cell-to-cell adhesion as indicated by better preservation of the middle lamella and by higher contents of ionically bound pectins in treated fruit, leading to higher fruit firmness levels at commercial harvest. Matrix glycan breakdown was also delayed in response to calcium treatment. Calcium applications partially suppressed pectinmethylesterase, pectate lyase, β-galactosidase, α-l-arabinofuranosidase and β-xylosidase activities, without any apparent relationship with ethylene production r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