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甜菜象虫是我县甜菜苗期主要害虫,由于它的为害,造成缺苗断条。一般缺苗地块占甜菜播种面积的20~40%。据1983~1984年调查,为害甜菜的象虫有三种,其中蒙古土象(Xylinophorus mongolicus Faust)为优势种,占种群发生量的95%以上,甜菜象(Botnynoderes Punctiventris Germar)和二斑尖眼象(Cnromonotus bipunctatus Zou bkoff)两种占种群发生量的5%左右。  相似文献   

2.
为尽快控制甜菜种植中影响甜菜高产稳产的普通甜菜象,迅速找到防治该虫的高效、低残留,对人、畜比较安全的新农药,1982~1984年根据普通甜菜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规律,开展了新农药的防治试验。通过1982年对来自全国不同省、市,不同剂型的8种新农药进行了阶梯试验,初步测定出用35%甲基硫环磷浸种24小时,浓度为0.35%,用药量比例以1:100:50(药:水:种子)治虫效果最佳,对甜菜生产安全无药害。1983年扩大在500亩大面积甜菜生产上进行了中试示范试验,再次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治虫、保苗效果,从而确保了甜菜的大丰收,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甘肃河西走廊甜菜象虫种类分布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1986~1989年的调查研究,甘肃河西走廊危害甜菜的象虫种类有:甜菜象,甜菜毛足象,甜菜碗额象,粉红锥喙象,黄褐纤毛象,黑斜纹象,欧洲方喙象等19种。其中以甜菜象和甜菜毛足象为优势种,已成为甜菜生产上的重要害虫。药剂处理种子防治甜菜象虫的试验结果表明:用35%甲基硫环磷乳油、种子和水以2.2~3.0:100:100的配方处理甜菜种子的防治效果较佳,其毒苗杀虫率达90.0~92.0%,且残效期较长,田间保苗率达83.5~92.5%,挽回甜菜块根产量损失29.7~39.1%。此项措施在生产示范和推广应用中也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 1986~1989年间,系统调查了甘肃河西甜菜种植面积较大的11个县(市)的30个乡、87个村和3个场(站)的甜菜地,田间取样点3985个,样点面积总计为14165m~2,搜集甜菜象虫8316头。经过鉴定,初步明确了在甘肃河西甜菜种植区为害甜菜的象虫有以下种类: 1 方喙象亚科 Cleoninae 1.甜菜象 Bothunoderes punctiventris Germar 2.二脊象 Pleurocleonus solicitus Gyllenhyl 3.二斑尖眼象 Chromonotus bipunctatus Zoubkolf Chromonotus bipunctatus fr.humeralis Zoubkolf  相似文献   

5.
甜菜象虫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甜菜象虫是甘肃河西走廊甜菜苗期的主要害虫,对甜菜危害严重。据1985—1988的调查,为害甜菜的象虫有九种之多,其中以甜菜象Bothynoderes punctiventrisGermar;甜菜毛足象phacephorus umbratus Faldermann为优势种。自1985年以来,年均为害面积为河西每年甜菜种植面积的12—15%。药剂处理种子防治甜菜象虫的试验表明;用35%甲基硫环磷乳油,种子和水以2.2—3.0:100:100的配方处理甜菜种子的防治效果最佳,杀虫率达90.0—92.0%,且残效期较长,田间保苗率达82.2—96.0%,甜菜块根产量比对照增加了10.3—55.6,产糖量比对照提高了13.0—57.5%。  相似文献   

6.
茶叶象(虫甲)(Phynobius longiconis Roelofs)亦称茶小绿象鼻虫,属鞘翅目象(虫甲)科(Curculionidae),是我省发现的七种象(虫甲)类茶树害虫的主要种类。茶叶象(虫甲)在我省分布于黄山山脉向南至新安江流域各主要茶区,包括屯溪、歙县、休宁、祁门等县。省外在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亦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文章测定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br NPV)对农业生产中5种主要夜蛾科害虫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MabrNPV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粘虫、小地老虎幼虫均有致病性,但致病力存在差异,其对五种夜蛾科害虫2龄幼虫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1.19×10~5、2.02×10~5、4.30×10~5、2.15×10~6、1.29×10~(16)PIB·mL~(-1),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毒力最高,对小地老虎毒力最低,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与其他3种夜蛾毒力差异显著。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毒力随虫龄增加而降低,幼虫对病毒易感性随虫龄增加而下降。在同一饲毒浓度下,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致死中时间LT_(50)随虫龄增加而升高;同一虫龄下,LT_(50)随MabrNPV浓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8.
甜菜筒喙象是一种新发现的危害藜麦的害虫,为保证藜麦在国内的成功引进,采用定时定点的方法调查北京地区甜菜筒喙象的年生活史和生态特征,为防治该虫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地区甜菜筒喙象一年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开始产卵;第1代成虫5月下旬开始进行产卵,产卵高峰期为6月上旬至6月中旬,孵化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化蛹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羽化高峰期为7月下旬;第2代成虫于7月中下旬开始进行产卵。防治关键时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该时期为第一代甜菜筒喙象在藜麦上产卵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不同环境、药物等选择压力下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新型广谱的鱼尼丁受体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杀虫活性强。本研究旨在探究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幼虫3种主要解毒酶——羧酸酯酶(Car 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活性以及对种群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SE-Lab品系、SE-Sel品系的毒力,SE-Sel品系由SE-Lab品系经亚致死剂量LC25连续汰选6代得到;通过浸叶法测定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胡椒基丁醚(PBO)3种酶抑制剂与氯虫苯甲酰胺协同对SE-Lab和SE-Sel品系的毒力增效作用,提前12 h让试虫取食浸渍过酶抑制剂的叶片,对照组取食用0.1%Triton X-100浸渍后的叶片,再分别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使用酶抑制剂与未使用酶抑制剂试虫的毒力;在冰上解剖试虫的中肠和脂肪体,并通过离体酶活性测定,分析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与酶抑制剂对甜菜夜蛾体内的3种代谢解毒酶活力的影响;通过记录试虫各个年龄阶段的生长、死亡、产卵量等数据,参照两性生命表理论分析SE-Lab和SE-Sel品系的两性生命表参数差异。【结果】在3种酶抑制剂中PBO增效作用最强,其对甜菜夜蛾SE-Sel品系和SE-Lab品系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毒力增效比分别为1.58和1.69。在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连续汰选下,甜菜夜蛾体内3种解毒酶活性均被诱导上升,其中MFOs酶活力上升最显著,SE-Sel品系中肠和脂肪体的MFOs活性相对于SE-Lab品系分别提高了2.07和2.10倍,而经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再次诱导的SE-Sel试虫的MFOs活性亦较SE-Lab品系上升4.02和3.44倍;在使用了酶抑制剂后3种解毒酶酶活力均有下降,其中MFOs活性下降最多,其酶比活力仅为未使用酶抑制剂处理的42.3%—44.8%。与SE-Lab品系相比,SE-Sel品系成虫的产卵前期和总产卵前期变长,而产卵量减少;SE-Sel品系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和净增殖率(R0)均显著小于SE-Lab品系,SE-Lab品系与SE-Sel品系的r分别为0.18和0.16 d~(-1),λ为1.20和1.17 d~(-1),R0为358.42和203.12 d~(-1)。尽管SE-Sel品系的平均世代周期(T)更长,但是与SE-Lab品系无显著差异。【结论】MFOs可能为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解毒代谢过程中的主要解毒酶,在其后续抗性形成中起主要作用;甜菜夜蛾在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作用下,世代周期延长,繁殖力降低,种群增长减缓,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有持续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梨树几种越冬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以土壤越冬的梨象虫(梨虎)、梨实蜂、梨卷叶瘿蚊三种虫的为害逐年加重。稍有不慎,会使全园梨果绝收。一、几种害虫的为害特点1、梨象虫以成虫潜伏在土壤中6cm深处越冬,翌年4月至5月中旬出土,为害一周后即开始交尾产卵,此时梨果  相似文献   

11.
蒙古灰象(虫甲)是大豆苗期重要害虫,也危害玉米、高粱.生产上过去主要推广20%六六六粉拌种或毒土防治,对蒙古灰象(虫甲)效果不够理想.鉴于六六六停产,寻找取代药剂已成为极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甲胺磷、甲基硫环磷防治蒙古灰象(虫甲)试验.结果如下: 1.50%甲胺磷乳油1∶5∶100或1∶10∶200闷种,35%甲基硫环磷1∶50∶150或1∶50∶300闷种,对大豆苗期害虫(蒙古灰象(虫甲)、网目砂潜)有良好防治效果.植株被害率、害虫死亡率及残效期调查指标均好于20%六六六拌种.其中甲基硫环磷闷种更佳,杀虫效果及残效期优于甲胺磷闷种.用两种药剂闷种,经济有效,且闷种的杀虫有效期与蒙古灰象(虫甲)的严重  相似文献   

12.
甜菜筒喙象[Lixus subtillis(Boheman)]是危害甜菜的一种虫害.在欧洲、前苏联、叙利亚、伊朗、日本等国都有发生.我国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四川、新疆等地都有分布,主要寄主是甜菜、苋菜、灰菜,但新疆尚无甜菜筒喙象发生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甜菜废丝是制糖工业的副产品,鲜渣产出较集中,贮存困难,处理不及时易霉烂发臭;黑水虻食性杂,幼虫蛋白含量高,内蒙古首次引种黑水虻处理甜菜废丝,甜菜废丝纤维含量高,本试验研究黑水虻幼虫饲喂甜菜废丝的生长发育速率以及转化率,试验记录了从孵化8日龄开始饲喂甜菜废丝到化蛹前70 d的平均体重、大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前23 d生长缓慢,中期27 d逐渐加快,后期的20 d体重和大小都增长迅速,第24 d (2.86 g/百头虫)和第51 d (7.22 g/百头虫)是生长曲线的2个拐点。甜菜废丝转化率经计算测定,食物转化率4.893%,即1 000 kg甜菜废丝(湿重按60%含水量计),大约可以转化出35.72 kg的黑水虻幼虫虫干。  相似文献   

14.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饲料混毒生物测定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和LC50),并研究其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甜菜夜蛾幼虫历期和蛹期显著延长,幼虫体重和蛹重显著减轻,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下一代卵的孵化率均下降,说明亚致死浓度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甜菜夜蛾3龄幼虫后,其体内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证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导致甜菜夜蛾幼虫体内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种群生命参数的变化。此外,在亚致死剂量下,氯虫苯甲酰胺能够降低甜菜夜蛾种群的发育速率和繁殖力,这对甜菜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甜菜夜蛾具有较强的暴发性,生产上以化学防治为主,且大发生时需多次用药才能控制其为害。由于频繁和不合理用药,导致甜菜夜蛾的抗药性发展迅速,许多常用药剂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因此,不断筛选新型、高效的药剂,已成为该虫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笔者就新型杀虫剂富锐和美满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花椰菜(雪杂88)、甘蓝(中甘8号),供试虫源为甜菜夜蛾田间自然种群,供试药剂为40%毒死蜱乳油(沙隆达农药股份公司)、18.1%富锐乳油(美国FMC公司)、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山东宁阳农药厂)、20%米满悬浮剂、…  相似文献   

16.
<正> 棉小灰(虫甲)食性杂,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大豆、玉米等作物。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改革,大豆、棉花面积扩大,其危害也逐年加重。成虫咬食棉花叶柄、嫩尖、幼蕾,引起枯死、脱落。1985—1987年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棉田象(虫甲)的优势虫种棉田象(虫甲)有数种。据1986年对虞城县10  相似文献   

17.
<正>甜菜夜蛾是一种迁飞性强、间歇暴发危害的世界性害虫,该虫发生世代多、食性杂、繁殖快、危害重。自1997年7月下旬在济源市轵城镇河岔村的萝卜、白菜地暴发危害以来,危害日趋严重。近年来,发现该虫在玉米、马铃薯、豆类等多种作物上严重危害,并且防治比较困难,目前已成为影响济源市玉米、花生、大豆等秋作物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一、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研究(一)甜菜夜蛾的发生世代及发生时期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昆虫,学名贪夜蛾,俗称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亚致死浓度甲氧虫酰肼对甜菜夜蛾幼虫血淋巴蛋白质和糖类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处理甜菜夜蛾幼虫72 h后,能显著提高血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并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LC_(40)处理组蛋白含量最高为6.74 mg/mL。此外亚致死浓度甲氧虫酰肼处理后对甜菜夜蛾还存在一定的后续影响,4龄时,LC_(10)、LC_(20)和LC_(30)处理组的蛋白质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C_(40)处理组的蛋白质浓度在各处理组中最低为7.61 mg/mL。血淋巴SDS-PAGE分析也表明,LC_(10)、LC_(20)和LC_(30)处理组几条主要蛋白条带含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5龄时LC_(10)、LC_(20)处理组的蛋白含量要显著低于LC_(30)、LC_(40)处理组和对照组。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5龄血淋巴中最主要蛋白条带(85.1KD)含量在LC_(10)、LC_(20)处理组中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对甜菜夜蛾幼虫血淋巴中总糖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亚致死浓度的甲氧虫酰肼对甜菜夜蛾幼虫血淋巴中总糖含量的升高具有促进作用。杀虫剂处理72 h后,各处理组的总糖含量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甲氧虫酰肼处理结束后,对甜菜夜蛾幼虫后续不同发育阶段的总糖含量也有一定持续影响,如4龄和5龄各处理组的糖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孙炀 《新农业》2010,(4):22-23
<正>甘蓝夜蛾又叫甘蓝夜盗虫或甘蓝夜盗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以幼虫为害甜菜叶片。除为害甜菜外,还为害甘蓝、白菜、油菜等多种蔬菜。一般年份,该虫为害可使甜菜块根减  相似文献   

20.
白蜡,也称为虫白蜡,是我国特有的生物资源。从古自今,虫、蜡分区生产,即四川乐山和湖南芷江产蜡,云南、四川、贵州和陕西产虫。在白蜡虫种虫生产上,受气候、寄主营养和天敌昆虫控制等因素的影响,种虫产量波动剧烈,严重制约白蜡产业的发展。本文以云南省巧家县红山乡为研究区域,通过访谈和实地调查了白蜡虫种虫寄主植物、放养技术和天敌昆虫以及管理现状。结果表明,用于生产种虫的寄主植物单一、零散、树势老化,虫瘿危害严重,缺乏修剪、更新和管理;采用原株留种、玉米叶包虫挂放或不放虫,种虫天敌寄生严重,导致虫卵少或空壳,放种量少、位置不合理;天敌昆虫寄生蜂和蜡象危害严重,成熟期种虫(雌成虫)寄生蜂寄生率达高达100%,蜡象寄生率达60%,由于寄生蜂和蜡象属于内寄生、隐蔽式危害的害虫,养虫户普遍对天敌缺乏认识、无任何相关的防控措施。为此,建议重视寄主植物更新、引种和天敌控制三个关键技术,实现种虫丰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