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种肥。作为种肥一般是预先将所施的化肥埋施在种子下部或侧下部,.肥料与种子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为3~5厘米,以避免烧伤种子。所以用作种肥的化肥,施肥深度以5~6厘米为宜。2.追肥。施追肥时植株根系已初步发育形成,如采用机械追肥,应尽量减少伤根,施肥深度不易太大,距植株的水平距离(侧距)也应适当。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化肥实施技术及施肥机具的推广,如何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耕作制度、作物品种、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佳施肥深度是非常必要的。 1 种肥 种肥一般是预先埋施在种子下部或侧下部,肥料与种子应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烧伤种子。这个距离一般在种子下3~5厘米,如大于5厘米并适当镇压,效果更好。施种肥还应考虑作物生长根系达到扇形区域,一般情况下,种子本身养分耗尽时,小麦可生根5~8厘米,扇形角60度左右;玉米生根5~7厘米,扇形角在90度左右。 2 追肥 追肥时植株根须已初步发育,如采用机械追  相似文献   

3.
<正> 药用植物施肥的深度要适中,这样才可充分利用肥效,达到增产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种肥。作为种肥一般是预先将所施的肥料埋施在种子下部或侧下部,肥料与种子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为3巧厘米,以避免肥料烧伤种子。所以用做种肥的肥料,施肥深度以5巧厘米为  相似文献   

4.
种肥种肥一般是预先埋施在种子下部或侧下部,肥料与种子应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烧伤种子。这个距离一般在种子下3-5厘米,如大于5 厘米并适当镇压, 效果更好。施种肥  相似文献   

5.
《当代农村》2005,(5):28-29
种肥:种肥一般是预先埋施在种子下部或侧下部,肥料与种子应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烧伤种子。这个距离一般 在种子下3-5cm,如大于5cm并适当镇压,效果更好。施种服还应考虑作物生长根系达到的扇形区域,一般情况下,种子本身养分耗尽时,小麦可生根5~8cm,扇形角60度左右;玉米生根5~7em,扇形角在90度左右。  相似文献   

6.
杨莉 《农村科技》2004,(10):7-8
马铃薯是浅根作物,应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灌溉方便的沙质土壤种植。前茬以小麦、油菜、牧草和豆类作物为好,忌重茬,茄科作物和烟草不宜做前茬。地块选好后每667米^2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500~3000千克,耕翻深度为25~30厘米,将地整成待播状态,播种前每667米^2先深施磷酸二铵5~8千克,施肥深度为12~15厘米,严禁种肥混合。  相似文献   

7.
播种是夏玉米生产的最关键技术环节,种肥同播技术一次作业完成多项任务,近年来得到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肥害烧苗,增产效果达不到预期等问题。为解决诸类问题,提出了侧深玉米种肥同播技术。侧就是侧施肥,实现种肥分离,解决肥害烧苗问题。同时,5厘米的种肥距离是保证肥料就近供应的理想位置,达到防肥害、增肥效的优化布置。深的要求是深施肥,垂直方向上,肥料比种子要深5厘米以上。肥料就施在地表下8-10厘米的位置。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需求,随着养分溶解下渗,诱导根系向深层发育,促根壮秆。侧深种肥同播技术的关键就是选好品种,用好种子,以测深施肥为抓手,测土配方,单粒精播,提高播种质量,通过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精细管理,实现肥效利用率高,产量高,品质好,收益高。  相似文献   

8.
碳铵:弱碱性,可作基肥和追肥,不能作种肥,施用时应深施或覆士10厘米深.不可与硝酸铵、过磷酸钙混合. 尿素:中性,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宜作基肥、追肥,不能作种肥.  相似文献   

9.
早熟油用向日葵作为夏播作物已在新疆、宁夏、河北、辽宁等省区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提高夏播向日葵的产量,深入了解早熟向日葵的生育特点是必要的。一、材料和方法1990年春,在省农科院试验地对6个已定型的品系(品种)进行了测定。试验地为沙壤土,秋翻秋起垄,前作玉米,秋施底肥1500公斤/亩,田间设计采用正交试验法〔L18(6×3(?))〕(表2);小区行长10米,行距60厘米,5行区,小区面积为30平方米。三种施肥方式:(1)不施种肥,追肥8公斤/亩;(2)种肥4公斤/亩,追肥4公斤/亩;(3)种肥8公斤/亩,不施追肥。三种密度:(1)60×50厘米;(2)60×40厘米;(3)60×30厘米。  相似文献   

10.
一、碳铵:弱碱性、可做基肥和追肥、不能作种肥、施用时应深施或覆土10厘米左右,不可与硝酸铵、过磷酸钙混合。 二、尿素:中性、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宜作基肥、追肥、不能种肥。  相似文献   

11.
1氮肥。一般作底肥、追肥施用。底肥深度15~20厘米,用于追肥时以条施、穴施为主,深度5~8厘米并覆土。以冬小麦为例:亩用氮肥14~16公斤。高肥力区30%底施,70%分2次施于起身期和孕穗期;中低肥力区底肥和追肥各占50%。以玉米为例:亩施氮肥18~20公斤。高肥力区30%底施(或苗期追  相似文献   

12.
秋播小麦化肥深施一般要求底施10~15厘米,追施8~10厘米,种肥5~8厘米。不管氮肥.还是磷肥、钾肥都应深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科技咨询     
玉米追肥应追在什么位置? 不少农民认为,追肥距玉米棵越近越好,远了则使不上劲,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玉米根系最活跃、吸收肥料能力最强的部位是根尖处。因此,只有把肥料追施在根尖处才能充分的被玉米吸收利用。如果距玉米棵近,追肥时容易切断根系,使根系减弱或丧失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从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所以,玉米追肥并非越近越好。一般情况下,玉米拔节肥以追施在距玉米棵10~15厘米处为好,拔节至开花期追肥应以追施在距玉米棵  相似文献   

14.
硫酸钾     
<正>硫酸钾一般含氧化钾50%左右,无色结晶体,易溶于水。硫酸钾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和根外追肥。由于钾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通常多作基肥用,硫酸钾作基肥时,要深施覆土,有利于作物根系吸收,提高利用率,一般作物每亩施用量10~15 kg。用作追肥时应集中条施  相似文献   

15.
向日葵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日葵植株高大、繁茂,是需要肥料较多的作物,从基肥、种肥、追肥3个方面介绍了向日葵施肥技术,以期为向日葵的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菊苣原产欧洲,为菊科属多年生宿根植物,根部粗壮形似萝卜,单根重1千克左右.叶期植株平均高度80厘米,抽茎开花期高达200厘米,长有25~8片叶,叶片形似苦荬菜,长30~46厘米,宽8~12厘米.6月初开蓝色花朵,8月份种子成熟,亩产种子30~40千克,种子呈米黄色,千粒重0.96~1.2克.菊苣广泛用于饲料、蔬菜和制糖,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由于其品质优良,是最有开发前景的经济作物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误区之一:钙镁磷肥做追肥。钙镁磷肥在水中不易溶解,肥效缓慢,做追肥特别是在农作物生长的中期以后追肥,其利用率较低,效果较差。正确使用方法是:钙镁磷肥只能作基肥与有机肥混施,作种肥效果也较好。误区之二:尿素、碳铵等氮素肥浅施、撒施或施用浓度过高。尿素是酰胺态氮肥,含氮较高,施人土壤后,除少量被植物吸收利用外,大部分需经微生物分泌脲酶的作用,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碳铵的性质不稳定,地表浅施利用率低,同时氮肥浅施追肥量大,浓度过高,挥发出的氨气会熏伤作物茎叶,造成肥害。正确施用方法是:氮肥作追肥应开沟条施或穴施,深度5—10厘米,施后盖土。作叶面肥喷施应掌握好浓度,小麦、水稻、棉花、玉  相似文献   

18.
油菜早薹早花,农民称为油菜“早产“,是指油菜在春节或立春前抽薹开花.油菜早薹早花的原因,一是品种;二是播种期过早,栽培措施不良.对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早产“现象,应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1.旺长苗生长好,年前或立春前将要出现抽薹的油菜,须控制肥水,深中耕6~9厘米,切断部分根系,抑制生长,蹲苗处理.当植株叶片发黄时,每667平方米(1亩)追施6~8公斤尿素,对水喷施.   2.弱势苗对长势差而又将要抽薹开花的油菜,应采取重施追肥的办法,先用0.2%的硼酸液喷叶片1~2次,以增强植株抗寒、抗旱、抗病虫的能力.同时追施人粪尿,对水浇施,促进油菜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减轻或避免早薹早花.   3.抽薹苗对提前在年前或立春前已经抽薹10~15厘米或已经开花的油菜,应及时摘薹摘花,抑制植株顶端生长优势,使养分由主茎转到下部分枝,延缓生育,避免低温冻害.年前抽薹的摘薹8~10厘米,开花的摘掉花苔12~15厘米,以促发下部分枝.摘花薹宜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以利伤口迅速愈合,避免染病.摘花薹后,看油菜的长势长相,要及时追1次速性氮肥,促发油菜快长,增加有效分枝,以减轻早薹早花所造成的损失.   ……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先进的农机具被不断研发,并在种植中得到实际应用,使得人工投入成本大大降低。种肥同播技术就是其中较为先进的一种,因其具有合理的植株密度、种子和肥料的合理距离、省人工劳动力等特点广受农户的欢迎。而真正做到种肥同播一次性施肥不追肥的技术也在不断探索,其中的小麦垂直分层种肥同播技术得到行业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0.
1 施肥深耕玉米是喜肥作物,特别是在限水条件下,更应提高植株的营养水平,以增强抗旱能力.增施腐熟的农家肥,氮、磷、饵、微肥配套施用,能有效改善玉米田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保证种子发芽有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旱作农业区土壤含水量不足的问题,一般深耕以22~25厘米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