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应用产权理论 管理好平原农区的森林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平原林业用地多为“四旁” (住宅、村、道路、河川旁 )荒废地。从人民公社化以后到农村改革 ,这些林业用地都是集体的“共有资源” ,被农民称为“鸡叨地、猪啃地”。新中国建国后 50多年来 ,特别是农村改革 2 0多年来 ,平原农区林业用地及林木产权问题的解决 ,保证了平原农区乡、镇木材市场较好地运行。从平原林业再生产来看 ,平原农区林业用地及林木产权制度的建立 ,是平原农区木材市场得以正常运行的保证。本文通过对平原农区林业发展历史过程的描述、分析 ,论证了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的产权制度的改革 ,即把林业用土地的使用权和林权交给农民所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按照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是平原农区林业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平原林业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证明了林木产权制度的重要性。今后平原农区林业深化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全面、正确地贯彻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继续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的产权制度的改革 ,稳定和完善平原农区农民关于林业用地使用权及林木所有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农业的综合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也给发展农区林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林业生产在平原农区产业结构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作为大自然的“卫土”和“保姆”为改善农区生态环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缓解地方木材供需矛盾,致富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对发展农区林业日趋重视,认识逐步深化,对于发展农区林业的理论探索和研究、科研成果、专题研讨,也经常出现于各种报刊和专业杂志或各类会议中,从理论和实践上充分肯定了农区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这里,仅根据平原农区林业结构的分布特点,探索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的林业发展方向问题。 1 农区林业的基本特征及构成因素 所谓农区林业,实际上是一种建立在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平原地区进行林业生产活动的特有形式。  相似文献   

3.
<正> 平原绿化,潜力很大,大有可为。为了充分发挥平原农区生产木材的潜力,在营造技术方面,应注意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坚持适地适树,选择优良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4.
<正> 平原农区造林是我国森林中一个重要类型,是林业布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以防护为主,兼顾用材的经营方针指导下,以农田林网为主体与道路、水渠、河川、村庄以及小城镇建设等工程设施互相结合,建立起带(林带)、网(林网)、片(成片林)、点(居民点)相互联系的人工林网,形成一个统一的综合体系和新的生物地理群落,并构成农林结合的农业景观,建立农田生态系统新的平衡,达到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同时,它可增加平原农区的森林覆被率,充别利用多块小面积的集中,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以提高平原农区木材自给的能力,缓和木材的供需矛盾,减轻老林区对木材供应的压力,有利于改  相似文献   

5.
<正> 平原农区,光热水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人均土地面积少,生态环境差,木材缺乏。在三边(路边、渠边、村边)等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可生产木材及林副产品。但设计什么结构的林带,生产木材较多较好?防护效益最佳?带着这个问题,对望都县的农田林网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平原林业是整个林业事业的一部分。平原林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建国前,平原几近无树景观,没有“平原林业”这个概念。建国后到80年代,我们摸索出了以带、网、片、点相结合为特征的平原绿化体系,即平原农区综合防护林体系。山东省的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3,平原林业在全省林业建设中,在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平原林业的战略地位,对加快全省造林步伐,增强木材自给能力,进一步改善平原农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7.
在广大平原农区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对于迅速扭转木材供需紧张的矛盾,解决后备资源不足,调整森林布局,减少林区压力,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85年滑县承担了林业部下达的营造泡桐速生丰产林的任务.5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在平原农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平原农区林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林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平原农区生态环境条件、缓解木材供需矛盾、提高经济收入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近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平原农区林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旧有的发展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一优两高”林业是最近为我国林业走出低谷而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同样也为新形势下平原农区林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一优两高”林业的内涵是“高产”、“优质”和“高效”,但具体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不同时空阶段…  相似文献   

9.
在林业建设中,平原农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快速增长。尽管如此,但同永续利用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永续利用,已经从传统的培育森林生产木材的“永续作业“或“永续收获“,发展到了森林多种效益的永续利用。本文从这种观点出发,阐述了平原农区实现永续利用的必要性,并通过对通辽市科尔沁区这个典型的平原农区森林资源现状的分析,对如何实现永续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40年来德州地区林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提出平原农区发展林业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防护农田,农区林业只能在护农的过程中求得发展壮大;发展平原农区林业的出路是挖掘农区土地的潜力,充分利用农作物难以利用的土地;平原农区林业发展的目标是高效益,首先要有较高的防护农田的生态效益,在此基础上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总之,平原农区林业是护农、挖潜、高效型的林业。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平原农区林业的特点、平原农区杨树资源培育和开发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症结和出路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了平原农区杨树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的对策,提出了平原农区杨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2.
<正> 河南省林学会5月22~25日在扶沟县召开了平原农区林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到会专家、学者就全省平原农区林业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向省政府提出了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平原农区林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林间作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是实现平原农区农林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因地制宜,大搞农林间作,实现平原农区农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区林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统计,苏、皖、鲁、豫、晋五省293个平原县,已有128个县达到平原绿化先进县的标准,共建成农田林网面积1.31亿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22亿立方米。安徽淮北平原25个县,蓄积量达到100万立方米的有5个,50~100万立方米有13个;木材年产量达90万立方米,占全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农林复合经营的意义,分析了德州平原农区林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认为在以生产粮、棉为主的平原农区发展林业,实行农林复合经营是必然趋势;目前已经营造起来的综合防护林体系,是典型的农林复合经营形式。笔者还认为农林复合经营将是地少人多的平原农区农林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浅谈平原农区杨木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木在平原农区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剖析了当前平原农区杨木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平原农区杨木流通体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平原农区多年来营造农田林网的试验研究和大量典型调查,结合本地科研成果及外地经验,提出了平原农区高级林网化的概念及标准,并总结出平原农区建立高级林网化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为平原农区营建高级农田林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临沂市林业局及农牧渔业局协作在山东临沂市建立了农林牧结合的杨树栽培体制,三年来的中间试验显示出巨大的生产潜力。最近杨叶饲用中间试验在临沂市通过了技术鉴定。农林牧结合的杨树栽培体制在造林初期2~3年实行农林间作;林木郁闭后实行林牧结合,在林下利用杨树叶喂畜禽。平原农区大面积的杨树速生丰产林在提供高额的木材产量的同时,也产出大量的其他生物量(叶、枝、树皮和根)。杨叶已被证实是一种有营养价值的饲料来源,在地少人多、资源有限的平原农区,杨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发展林业、促进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浅议平原农区林业的基本特点与经营策略李国钊(徐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221003)在平原农区植树造林,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以林促农,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是平原农区林业的基本目标之一。在以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平原农区发展林业,除了具有林业生产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外...  相似文献   

20.
<正> 四旁植树造林,是平原农区林业生产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特定的社会经济、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森林群落。经营好四旁树木,对增加森林覆被率,提高木材产量,改善小气候,增加农民家庭收入均具有显著的作用。但由于四旁树木分散在千家万户经营,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差悬殊。所以四旁树木在经营管理上有很多问题急待解决,尤其是更新改造问题更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