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6种活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为样本,用HPLC法测定。色谱条件为:Shimpack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0.2%甲酸的乙腈溶液-0.2%甲酸的水溶液体系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为30℃。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6种成分的进样量范围分别为丹参素0.15~1.16μg、原儿茶醛0.067~0.54μg、丹酚酸B:0.34~2.76μg、隐丹参酮0.04~0.32μg、丹参酮Ⅰ0.009~0.074μg、丹参酮ⅡA 0.010~0.082μg,该范围内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0.999 7);加标回收率在98.90%~99.41%;RSD均小于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野生丹参和栽培丹参中水溶性及脂溶性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不同部位有效成分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紫花丹参、白花丹参中根、茎、叶、花等部位有效成分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NaNO2-AlCl3-NaOH法和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紫花丹参、白花丹参中根、茎、叶、花等部位的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丹参酮ⅡA、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在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的根和叶中均较高,而在茎中较低。其中紫花丹参叶部总丹总丹参酮、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分别比茎部高2.5倍、3.8倍和3.5倍。白花丹参叶部这3类成分含量分别比茎部高2.4倍、1.8倍和1.9倍。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的地上部均未检测出丹参酮ⅡA;但含有与根部相同的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等3种水溶性成分,且在叶中含量较高。【结论】除根以外,丹参叶部各活性成分的含量均较高,可作为提取丹酚酸等的原料。此外,白花丹参多数部位有效成分含量高于紫花丹参,是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筛选丹参地上部分抗脑缺血的活性部位,并检测其所含化学成分,对丹参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丹参地上部分正丁醇萃取部位,将其分离纯化为多个部位。以昆明小鼠常压缺氧模型和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筛选有效部位;将筛选出的活性部位再用聚酰胺柱分离为不同部位,选用上述模型进行活性部位筛选;并用高效液相检测筛选的活性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经体积分数为50%和75%乙醇洗脱部位能显著增加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延长小鼠全脑缺血后的存活时间(P0.01);聚酰胺柱分离后的水洗部位可显著增加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和小鼠全脑缺血后的存活时间(P0.01);高效液相检测聚酰胺柱分离的水洗部位含有原儿茶醛、咖啡酸、丹参素。丹参地上部分正丁醇萃取部位聚酰胺柱分离的水洗部位为有效部位,检测出有效成分为原儿茶醛、咖啡酸、丹参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丹金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对丹金胶囊中金银花和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金胶囊中丹酚酸B、原儿茶醛以及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分别在进样量在0.76~22.80、0.68~20.40、0.66~19.80μg/mL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0.999 7、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8%、99%,RSD分别为1.98%、1.70%、1.9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高、重复性好,可作为丹金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肥料品种对水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几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化学肥料对水稻生长及N、P、K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氮肥用量为N150mg/kg土时各处理水稻的实粒重较大。对于不同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以猪粪+秸秆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产量较高,平均实粒重为17.64g/盆。随着N素用量的增加,水稻的空瘪率也在不断上升,而谷牵比不断下降。水稻植株的吸氮量及吸磷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水稻植株的吸钾量则不断降低,水稻秸秆N、P、K吸收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好,均达到1%显著水平,其中N、P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N、K及P、K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丹参氮磷钾肥效反应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N、P二因素五水平和N、P、K三因素五水平最优设计,在陕西天士力药用植物有限公司丹参基地进行了丹参氮、磷、钾肥效田间试验,结合试验点的土壤肥力水平,求得了丹参N、P、K的肥效反应方程,提出了丹参不同产量水平时的N、P、K合理配比和肥料用量。丹参目标产量在5000-5700kg/hm^2间的N、P量是N115.5-214.3kg/hm^2;P2O5153.4-243.4kg/hm^2。丹参目标产量在8000-9500kg/hm^2间的N、P、K施肥量N133.8-207.5kg/hm^2;P2O568.25-115.8kg/hm^2;K2O80.3-146.5kg/hm^2。分析了N、P、K对丹参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K都促进了丹参产量的提高,但N、P、K的施用过量会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7.
红壤果园培肥盆栽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两年的盆栽试验,在红壤果园上以“花生-绿豆-豌豆”模式种植培肥作物,采取“无机促有机、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及秸秆还田”措施,结果显示: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作物产量明显比单施无机肥增产,每盆施50g、100g、150g有机肥比不施有机肥秸秆产量增加分别为53.71%、79.14%、102.56%。随着有机肥施用的增加,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含量都明显提高,尤其施用量45000kg/hm^2时,速效P比基础样提高了约20倍。有机肥施用量达30000kg/hm^2以上,无机肥600kg/hm^2时,两年可使有机质翻倍,达到快速培肥目的。  相似文献   

8.
丹参抗氧化成分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借助超声波萃取法,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DAD)为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丹参6种抗氧化成分的提取方法和分离定量条件,并对这些成分在全株丹参不同部位中的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常温下的超声波萃取可避免热解作用给丹参酮类化合物带来的损失,布辅助的加热处理可使原儿茶醛获得较高的提取率,两种操作方法简单可行,6种化学成分在丹参不同部位及不同等级中的分布有较大差异,丹参酮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根部皮层,而叶子中丹参素的含量却较为丰富,可为丹参品质鉴定和质量标准研究及该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理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甘晓燕  谭友莉  陈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75-12577,12579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丹参5种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1,2-二氢丹参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以不同产地丹参为材料,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Analytial 4.6×250mm.5μn),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ntn,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1,2-二氢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99~0.9900、0.0207~3.1050、0.0196~1.9600、0.0217~2.1700、0.0414~4.1400μg/ml(R。分别为0.9998、0.9999、0.9996、0.9998和0.999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2%、100.15%、100.10%、99.96%和100.34%;RSD分别为0.957%、1.175%、1.038%、1.156%和1.04%。不同产地丹参中5种成分含量差别较大。[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蔬菜对施用含As禽畜粪赤红壤中As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化养殖业通常使用有机胂制剂,导致禽畜粪中有As残留.在赤红壤中分别以2%和4%(w/w)比例施入含As鸡粪和猪粪及无机肥(N 0.2 g·kg-1 P2O5 0.1 g·kg-1 K2O 0.15 g·kg-1),以不施肥为对照进行菜心、小白菜、油麦、茼蒿、苋菜和通菜盆栽试验,研究比较施入含As鸡、猪粪土壤中As对6种蔬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无机肥处理相比,施用鸡粪提高除苋菜外5种蔬菜地上部生物量,施用猪粪仅提高通菜生物量.粪肥用量对6种蔬菜生物量的影响与品种有关.施肥提高通菜As含量,而且粪肥作用大于无机肥.然而,施肥降低其他5种蔬菜As含量.菜心、小白菜和油麦As含量与其生物量具显著负相关,苋菜表现为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茼蒿未表现出明显规律,通菜则为显著正相关.施用无机肥和鸡粪比对照提高6种蔬菜As吸收量,施用猪粪比无机肥和鸡粪显著提高通菜As吸收量.施肥提高通菜As富集系数,粪肥作用显著强于无机肥.施肥降低其他5种蔬菜As富集系数.因此,在菜心、小白菜和油麦上施用含As粪肥不易发生As污染,但通菜则尽量少施.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药用菊花的产量和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江苏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平均施肥水平,选用当地常用的猪粪、鸡粪、菜籽饼、无机肥为供试肥料,进行菊花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肥料对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改善菊花的植物学性状,使菊花生物量显著增加;施用猪粪、鸡粪、菜籽饼等有机肥能显著提高菊花的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有效改善菊花品质,其中以菜籽饼的效果最好,猪粪次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草本花卉百日草的科学施肥及养殖业废弃物科学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发酵猪粪、化肥、化肥与发酵猪粪配合对百日草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时期百日草的功能叶片数、最大表观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株高、冠幅、花径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纯养分施入量相同的条件下(N0.80 g/盆、P2O50.28 g/盆、K2O0.37 g/盆),单施化肥及化肥与发酵猪粪配合施用的效果好于单施有机肥处理;单施有机肥处理与不施肥对照处理的百日草长势相当;单施化肥处理和化肥与发酵猪粪配合处理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合理的肥料施用是保障百日草良好生长的重要措施,在百日草栽培中,可以用发酵好的猪粪来替代部分化肥。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促进烤烟轮作周期内有机肥和氮肥的合理施用,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前作施用有机肥(秸杆、油枯、腐熟猪粪)对烤烟氮肥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前作施用有机肥可以促进烤烟的生长,影响烤烟对氮肥的利用;有机肥的种类不同,对烟株各部位叶片中的氮含量的影响不同;前作施用油枯和腐熟猪粪后,烟株不同部位的氮来自肥料的比例增加,提高了烤烟对氮肥的利用率;有机肥前作施用可以提高上部叶的可用性,对中部叶的品质有利。试验的结果表明:前作施用油枯和腐熟猪粪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该研究旨在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对污泥施用后的油菜产量指标、盐分及植株和土壤中的Hg、As和Zn3种重金属累积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污泥用量为中用量(50g/盆)时可明显提高盆栽油菜的产量和根/冠比,当污泥用量增至大用量(100g/盆)时,污泥对盆栽油菜产量的提高效果显著降低。污泥比化肥和鸡粪更能促进油菜对N和P的吸收,但对K的吸收却不及鸡粪效果显著。污泥可增加土壤的盐分含量,且高于化肥和鸡粪,但效果不显著。污泥施用后的油菜和土壤中的Hg、As和Zn3种重金属含量与施用化肥和鸡粪相比都有所增加,其中Hg增加较明显。油菜和土壤中的Hg、As和Zn含量均符合国家相关蔬菜安全标准和土壤质量安全标准。[结论]短期内施用污泥不会造成农田土壤的二次重金属污染,但长期施用则需对Hg的含量进行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三种肥料结构对红壤性水稻土氮磷钾养分状况的影响。土壤中的生物学有效性氮、氨基酸态氮、氨基酸、速效磷和活性有机磷的含量变化趋势是,以作物残体+灶灰+猪粪+化肥处理>作物残体+灶灰+化肥处理>绿肥+化肥处理。在各处理中,土壤中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含量变化不大,但采取秸杆、灶灰、菜籽饼和猪粪还田的措施,在节约化学钾肥提高作物产量中起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施肥技术对白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是调控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的栽培措施之一,在溧阳南山地区天目湖白茶种植区内,设计了4种不同的施肥处理(油菜饼+羊粪、油菜饼+鸡粪、油菜饼+鸡粪+复合肥以及复合肥+尿素),考察芽叶产量以及茶叶中游离氨基酸酸、咖啡碱、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等指标,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复合肥相结合的方式,在提高产量的同时确保茶叶的品质,推荐在该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以浙江衢州红壤丘陵区的10 a生胡柚低产林为试材,开展了施肥、套袋等措施对产量品质与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套袋提高了胡柚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施化肥、猪粪、生物有机肥都能增加土壤中氮、磷、钾与有机质的含量,但以施生物有机肥、猪粪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土壤速效氮、磷、钾比对照增加2~7倍,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比对照增加2~3倍,产量比对照增加60%~97%;施猪粪可提高糖酸比,改善果实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有机肥对萝卜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鸡粪、猪粪和城市污泥不同用量对萝卜经济性状、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等量氮磷钾肥的情况下,施鸡粪的萝卜经济产量最高,较施化肥的增产39.8%,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也最大,氮磷钾吸收量较单施化肥的分别提高32.5%、40.2%、48.5%.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施鸡粪、猪粪的萝卜经济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污泥处理则随施肥量增大而增大.土壤中全氮、全磷、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而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用量的自制腐植酸复合肥与油菜利用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土培试验定性选定肥料品种的基础上,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的自制腐植酸复合肥与油菜利用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腐植酸复合肥可促进油菜对N、P、K的吸收,提高N、P的利用率和K的回收率。随施肥量的增大,油菜对N、P、K的吸收增加,无机肥和腐植酸复合肥施肥量均达900kg hm2时,油菜对各养分的吸收最高,再增加施肥逐渐降低。在肥力水平较高的土壤上,再增加施肥,无机肥组中,油菜对各养分的利用均呈下降趋势;在腐植酸复合肥组中,油菜对K的利用呈下降趋势,而对N和P的利用高峰均在施肥量为600kg hm2时,再增加施肥逐渐降低。同时,腐植酸复合肥刺激油菜对养分、水分的吸收和干物质的合成,施肥量在1005kg hm2时,最高产量达69 19t hm2。油菜的后效试验也体现了腐植酸复合肥具有缓释、长效和利用率较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不同腐植酸特性比较及其对土壤与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矿物腐植酸和生物腐植酸为研究对象,比较二者之间的性状差异,同时结合不同施入方式,阐述其对土壤性状及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施入矿物腐植酸和生物腐植酸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11.14%和12.03%、提高全氮含量20.62%和22.26%、提高速效钾含量6.02%和9.28%、提高速效磷含量28.05%和29.49%,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较矿物腐植酸,生物腐植酸处理的土壤与作物效果更优。腐植酸的施入能显著增加油菜产量,提高植株中氮、磷、钾含量,经过60 d的盆栽种植试验,矿物腐植酸和生物腐植酸可分别显著提高油菜干物质重9.43%和16.38%,与施用相同量的有机肥相比,施用腐植酸处理对作物产品及养分含量的效果更好。相比矿物腐植酸,生物腐植酸具有原料获取容易、可再生等特性,在农业生产、土壤改良等方面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