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我们从1988年起,在安远县欣山镇水背村新屋背塅设置连片定位三年的油菜—双杂(油菜—杂交早稻—杂交晚稻)三熟耕作制栽培试验。在定位的50.2亩示范田中,1990年双季杂交稻亩产1028公斤,比示范前(1987年)增产12.6%,每年平均增产4.2%。利用冬闲田种油菜,平均亩产油菜籽113公斤。由于油菜—双杂三熟制,以增施有机肥为  相似文献   

2.
“麦—瓜—稻”栽培制是在单季西瓜和“麦—稻”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即是小麦播种时预留西瓜行,三月下旬做营养钵,四月中旬将西瓜营养钵移于预留行中,待西瓜收获后插晚稻。1983年我省岑河区张场村和观音垱区丫角村试种“麦—瓜—稻”67亩,获得成功。1984年全县推广“麦—瓜—稻”2000多亩。据岑河区张场村四组调查,亩产小麦400斤,西瓜9500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西瓜晚稻最佳落田苗数,特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地点与品种 试验设在从江县贯洞镇龙图,供试品种“Ⅱ优63”。1.2 试验设计 试验按表1进行,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试验田肥力中上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试验小区面积20m~2,设3次重复,小区间走道40cm,重复间走道60cm。四周设保护行6行。  相似文献   

4.
1984年,我们对花生-杂交稻(以下简称花、稻)进行试验和小面积示范,获得成功。花、稻两熟是一种高效益用养结合的耕作制。1985年,参加湘南八县花稻大面积示范栽培,全县花、稻面积1005亩,头茬花生1100亩,平均亩产253.8公斤,后茬晚稻1005亩,平均亩产365.7公斤。为大面积推广高产稳产的综合配套技术提供了依据。我们在大面积示范的同时,对花、稻高产栽培措施进行了探索。高产栽培试验示范设在西岭乡桐江村,面积143亩,前茬花生平均亩产314.35公斤,后茬晚稻405.2公斤,其中花生单产最高的0.5亩,亩产453.2公斤,晚稻1.1亩,平均亩产528.6公斤。现将高产栽培措施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5.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韦柏林(广西浦北县农业局535300)1991~1994年试验累计面积295.6hm2,平均4252.5kg/hm2。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实用晚稻—冬菜(绿肥)—春花生轮作。高产田选用前作晚稻,收晚稻后冬种蔬莱或绿肥,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6.
晚稻套播油菜的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月星 《作物杂志》1999,15(1):37-38
浙北平原,种植制度以麦(油)—稻—稻为主,是我省粮油作物主产区。1997年我们进行晚稻套播油菜试验示范400hm2,平均产量1950kg/hm2,其中桐乡市梧桐镇沈新荣种粮大户套播油菜0.42hm2,平均产量2413.5kg/hm2。1套播油菜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滕有修 《作物杂志》1989,5(2):20-21
近5年来,针对我县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在早稻栽秧前为83ppm,而在杂交晚稻栽插前仅有67ppm的情况下,对杂交晚稻田进行了施钾肥试验。结果表明,施钾肥的亩产平均为430.9公斤,比不施钾肥的多收稻谷46.5公斤,增产10.8%。近两年将试验筛选出的最佳方案用于2000余亩杂交稻  相似文献   

8.
张盛祥 《作物杂志》1992,8(2):26-27
1987年秋遵义、湄潭、凤冈,绥阳、余庆,桐梓6县引进秦油2号杂交油菜组合,在海拔400~1015米的不同生态地域布41点进行试验示范624亩,余庆县太平区示范420亩,平均亩产230公斤,比常规油菜增产30%,1988年全区13县(市)试种秦油2号6万多亩,平均亩产150公斤,最高亩产249.15公斤,创全省油菜种植史上最好单产水平。1989~1991年秋种秦油2号均在百万亩上下,亩产13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9.
麦豆稻、油稻豆是川西平原研究成功的变麦(油)稻两熟制为三熟制的一种新的种植制度。据广汉点试验结果,麦豆稻三熟比麦稻两熟,每亩全年增产原粮30公斤,青饲料825公斤,大豆61公斤,纯收入增加52元。油稻豆三熟比油稻两熟,每亩减产水稻45公  相似文献   

10.
我们干1982~1985年在张家口旱地对莜麦(裸燕麦)578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观察,根据观察结果,通过丰产栽培,获得了3万亩平均亩产150公斤的结果。 丰产技术 (一) 播量 1982~1983年选择滩地、平地和坡地,亩播量分别为7.5公斤、10公斤、12.5公斤、15公斤4个处理,用随机区  相似文献   

11.
<正>为筛选防治西瓜蓟马的新型高效药剂,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山东省莱州市植保站、烟台大学合作分别于2016年8月10日、2017年8月2日在烟台市福山区东陌堂西瓜种植基地用10%溴虫氟苯双酰胺SC(悬浮剂)20,25,30g a.i./hm~2和10%溴氰虫酰胺OD(可分散油悬浮剂)50g a.i./hm~2等4个处理对西瓜蓟马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并观察了各药剂处理对西瓜的  相似文献   

12.
复种的好处1.增加产量 晚稻配套栽培,能较大幅度地增产。桃江乡窑头村1985~1987年226亩地膜花生平均亩产269.4公斤;露地花生平均亩产210.5公斤,地膜花生比露地花生亩增产27.98%。花生后茬杂交晚稻平均亩产453.5公斤,双季连作杂交晚稻平均亩产411公斤,前者比后者增产10.34%。  相似文献   

13.
李厚英 《种子》2000,(1):79-79
1 “杂选 1号”品种简介1.1 品种来源“杂选 1号”双低品种由贵州省种子站科技人员自选的新品种 ,该品种用双低 156 A- 3核不育两用系作母本 ,双低品系 92 - 6作父本配置的双低强优势新品种 ,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分别是 2 2 0 3.95公斤、2 2 2 9公斤 ,比对照油研七号分别增产 8%、30 .35% ,两年均居参试组合首位。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 2 32 8公斤 ,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 15.3% ,居试验首位。 1997~ 1998年在我省六个地 (州、市 )油菜主产县试验示范 ,面积近 14 0公顷 ,验收上、中、下三种田块 ,公顷产 2 4 87~ 30 12公斤 ,比同田油研…  相似文献   

14.
对新型旱田芽前化学杀草剂—都尔(屠莠胺),用于花生田除草,进行了试验,结果如下: 一、试验材料72%的都尔乳剂。二、试验设计设每亩施都尔50、75、100、125毫升和清水75公斤(对照)5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3.3平方米。三、基本情况试验地土质沙壤,肥力中等均匀,前茬甘薯,3月25日耕翻时每亩铺施优质厩肥2方;4月14日整地起垄,包馅垄施复合肥每亩15公斤(氮、磷各22%);4月23日播种,规格为  相似文献   

15.
对油稻稻三熟制改油稻双优两熟模式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安乡县位于洞庭湖区西北部,常年稻田面积约26667hm2,是一个典型的产粮大县,稻田耕作制主要是油—稻—稻、肥 (紫云英 )—稻—稻,比例约各半。近年来稻谷出现相对过剩,尤其是早籼稻米质量差,价格低,卖粮难,以油—稻—稻为主的“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作的稻田耕作模式,无法挖掘作物的质量潜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我县把改革稻田种植制度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因地制宜调减早籼稻面积,改油稻稻种植制为优质油菜和优质晚稻各一季 (简称油稻双优两熟模式,下同 ),1999年下渔口镇国兴村示范22.8hm2,获得成功,2000年全县推广面积达……  相似文献   

16.
“三杂”配套,是指稻田种植杂交油菜秦油2号——迟熟杂交早稻——早、中熟杂交晚稻及其相应配套技术组装成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是稻谷亩产可以过吨粮、粮油双高产的种植新模式。一、“三杂”栽培增产增收1988~1989年度,“三杂”配套示范1891亩,结果秦油2号杂交油菜平均亩产菜籽131.2公斤;双季杂交稻平均亩产951.6公斤。其中,早杂475.2公……  相似文献   

17.
早籼浙辐802是目前适应浙江省两熟制和三熟制早稻栽培的一个早熟高产良种。1984年武义县种植近1.6万亩,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达550公斤。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一、高产栽培主攻方向 从4年来的试验和大田典型调查的资料看(表1),浙辐802不同产量水平的穗粒  相似文献   

18.
京红10号(代号中8502)系中国农科院作物所1980年配制组合(京772/Alondra“S”—Pima77),经南繁北育连续选择于1985年育成,1991年底通过内蒙古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产量表现在1986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比对照增产13.2%,产量表现突出。1987~1991年度参加甘肃、内蒙,新疆、山西品种区域试验及多点试种示范,一般亩产300~400公斤,最高可达  相似文献   

19.
甘薯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35万亩,多是一年一熟和二年三熟,产量低、效益差。自1984年在本县西部山区的双垢、孙祖乡进行春甘薯和西瓜间作一年两熟试验以来,显著效果到1989年2乡已示范,推广间作面积1.63万亩,为当年西瓜总播种面积的75%,平均亩产西瓜1930公斤,甘薯在严重的秋旱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促进农业增效、增收 ,2 0 0 0年我们在东阳市特色农业科技园内安排了多种种植模式的效益比较试验 ,鲜食糯玉米—大白菜—晚稻的种植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获得了6 .89万元 /hm2 产值 ,除去肥料、种子、人工等成本 1 .76万元 /hm2 ,净收益 5 .1 3万元 /hm2 ,适宜在产粮区推广应用。1 茬口安排糯玉米于 2月上、中旬在温室大棚内营养钵育苗 ,3月上旬移栽 ,6月上旬鲜穗采收。大白菜 6月中旬直播 ,间苗二次后定苗 ,7月中旬采收上市。晚稻 6月 1 3日前后播种 ,7月 2 5日移栽 ,1 0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