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泡泡树5个品种果实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并与美国本土种植的泡泡树果实及国内的香蕉、苹果及橙子等水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种到我国河南的泡泡树5个品种的果实品质与原产国所报道的果实维生素C、矿质元素和17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差异不大。泡泡树品种间维生素、糖、可溶性固形物、钙和镁等矿物质、氨基酸等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对泡泡进行无性系营养选择是可行的。筛选出品质较好的Seed seeding,Taylor和Sweet Alice。  相似文献   

2.
几个南瓜品种果实品质性状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栽培的7个南瓜品种果实进行了硬度和Vc、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等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显示:南瓜果实富含Vc和淀粉;不同品种间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很大,以汕美、亚蔬和金韩的综合营养品质较好,而汕头金韩和早熟蜜本品种的综合品质则较差。  相似文献   

3.
针对杭州地区的自然气候特征引入辣椒品种6个,在大棚内对品种的生长特性、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与本地主栽品种进行比较,并对果实的综合品质进行灰色关联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长香"表现为早熟、丰产、抗病、果实果肉厚、营养成分高,为综合性状表现较优的辣椒品种;其次为"ISU228"、韩国红尖、日本天长等.而紫牛角、亚瑟3号等果实综合品质相对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营养成分受果长影响小,而与果重、果实大小有显著或极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不同品种山楂果实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满足不同需求的品种,为山楂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测定了11个山楂品种的营养成分,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山楂品种的总酸度、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差异明显,其变幅依次为1.625%~3.061%,5.165~8.714mg/g,6.610%~28.110%,55.87~139.70mg/g。综合营养品质最好的品种是燕瓤红,营养品质最差的是敞口。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新疆引进欧李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施肥对欧李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对野生欧李和山西选育的三个欧李品种的基肥、追肥、微肥的根施和叶面喷施处理以及果实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在肥力水平较高的试验地栽培,定植时不宜施基肥;叶面喷施氯化钙,可以提高野生欧李果实品质;根施氮、磷、钾肥可提高次年坐果率;从野生欧李中筛选出几株优良单株,经过果实品尝和营养成分分析,野生欧李的果实品质比选育的欧李品种好.[结论]欧李的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果实营养价值很高,新疆引进欧李种植对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汕头市6个杨梅[Myrica rubra(Lour)Sieb.et.Zucc]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果实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个杨梅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都较好,可以作为优良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果实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的品种有硬丝杨梅、东魁杨梅和青蒂杨梅;矿质元素含量较高的品种有硬丝杨梅、乌酥杨梅和福建大红梅。  相似文献   

7.
番茄不同品种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10个番茄新品种的商品品质和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度、番茄红素、Vc和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其变幅依次为22.0~36.5g/kg,3.0~5.1g/kg,0.023~0.042g/kg,0.140~0.320g/kg,1.67~4.86g/kg;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小,变幅仅为23.0~26.3g/kg。综合营养品质最好的品种是以色列安琪和春娇,营养品质最差的是春雪红。不同品种的果形指数差异较小,单果重和果实硬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山楂品种营养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山楂在我国已有三千年的栽培历史,其栽培管理简便、结果早、寿命长、耐贮运和适应性强,具有很高的营养和医疗价值.近年来,山楂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本试验通过对山楂不同品种果实的营养成分测定分析,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黑龙江省地产苹果品种在果实青果期、成熟期及过熟期3个不同熟期,测定其总糖、总酸、维生素C、淀粉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果实硬度、出汁率等情况,通过对果实营养成分以及果实加工品质的分析,确定了适宜加工的高糖、高酸及高出汁率等综合性状好的地产苹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龙丰、大秋、黄太平等黑龙江省地产小苹果是加工的优良苹果品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分析薄壳山核桃不同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间的变异特性和差异性,为多目标薄壳山核桃良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41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果实成熟期取样测定果实中粗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等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组成,对比分析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种仁粗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质量分数在参试品种间均存在一定的变异,种仁单宁质量分数品种间变异程度最大,可溶性糖和蛋白质质量分数变异程度次之,粗脂肪质量分数品种间变异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质量分数在参试品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薄壳山核桃种仁油脂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组成,这些脂肪酸在参试品种间均存在一定的变异,不同脂肪酸质量分数在品种间表现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饱和脂肪酸总量与棕榈酸和硬脂酸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饱和脂肪酸总量、棕榈酸和硬脂酸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油酸相对质量分数与棕榈酸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以当前主要栽培品种马罕为对照,通过对41个薄壳山核桃品种果实营养成分与脂肪酸组成对比分析,初选出80号等9个品种作为油用型品种,在进一步复选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开发利用;将14号、 64号和45号品种初选为高蛋白薄壳山核桃品种,在进一步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为蛋白类产品开发利用研究提供支撑; 1号等12个品种初选为鲜食型品种,后期在对种仁氨基酸组成、矿质元素、果实性状和感官等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复选并加以开发利用; 51号等4个品种在油用资源开发上有极高的利用前景,是进一步进行高档食用油品种改良的好资源.  相似文献   

11.
利用SDS-PAGE分析了黑龙江省70年代以前推广种植的63个主要小麦品种的HMW麦谷蛋白亚基。根据Payne等人的方法,计算了其Glu-1品质得分。结果表明,黑龙江省50年代以前(包括50年代)推广种植的22个小麦品种,其Glu-1的平均分数为8.05分;60年代推广的15个品种,其Glu-1的平均数为8.03分;70年代推广的26个品种,其Glu-1的平均分数为7.35分。本文分析了这一结果的成因,讨论了我省小麦育种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统计2000—2013年浙江省审定的42个糯玉米品种的12项农艺性状和4项抗性性状,并对其演变情况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近年来审定品种产量水平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年提高2259 kg·hm-2;审定品种与对照生育期相差天数逐年增加,平均每年比对照延迟0429 d;直链淀粉含量年际间呈极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0048%;单穗重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455 g,各审定品种的其他农艺性状,如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千粒重在不同年份间无显著性增益。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穗长>生育期>单穗重>株高>穗粗>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千粒重>秃尖,其中穗长、生育期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单穗重、株高、穗粗和行粒数与产量显著相关。浙江省糯玉米品种突破性高产育种急需加强种质创新与改良,注重穗长和穗粗的选择,并持续降低直链淀粉的含量,适当延长生育期也有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梅花主要优良品种花器特征及观赏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文依据梅花花蕾的色与形及花型、花径、花色、花香、花期、着花繁密度等主要花器特征,探讨其观赏价值,对南京中山陵园梅花山的80个国产品种和80个日本品种取样测试评估,筛选综合性状优良和具特殊优良性状的品种共40个,以供生产和观赏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拉氏栲、青栲、闽粤栲、格氏栲和苦槠,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对上述5个混交林群落以及马尾松纯林的凋落物进行每月定期收集、取样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凋落物各组分的养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N、P、K、Ca、Mg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325%~1.298%、0.024%~0.097%、0.037%~0.655%、1.277%~3.540%、0.235%~0.610%.枯叶中N、P、K的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格局,但Ca和Mg的动态规律不明显.不同的群落类型,凋落物中各养分元素的年归还总量大小均为:Ca>N>Mg>K>P,其大小范围依次为99.3~188.18kg·hm-2、20.62~67.46kg·hm-2、16.24~40.59kg·hm-2、3.9~13.08kg·hm-2、1.95~4.07kg·hm-2.上述5个混交林群落凋落物中的养分年归还总量分别为238.05kg·hm-2、213.77kg·hm-2、223.93kg·hm-2、289.90kg·hm-2、304.12kg·hm-2,而马尾松纯林为142.01kg·hm-2.所研究的5个混交林群落,其养分归还量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双峰型季节动态.各养分元素之间稍有不同,但总的来说,第1峰值出现在2~4月份,第2峰值则出现在8~9月份.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良种主要药用有效成分测定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山莱萸Comus officinalis审定品种主要药用有效成分,依据药用有效成分进一步筛选最符合栽培目标的品种。采集了应用产量指标选育的9个山茱萸品种母株完熟果实,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良种的主要有效成分马钱素、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并依据药用有效成分进行了品种质量比较。结果表明:八月红、琅红、永安、里高、先锋、太平、玉柱红、大金枣和淳86等9个良种马钱素、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5.920~13.260,1.013~4.771,0.149~1.305g·kg^-1,综合3个主要有效成分评价品种质量以琅红和淳86为最佳。得出山茱萸品种药用有效成分具有不一致性,粗步选择出琅红和淳86为最符合栽培目标的品种。图2表1参9  相似文献   

16.
利用SPSS 170软件对47个湖南柚类品种资源的37个花器官和果实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品种Q型聚类及其性状的R型聚类,同时对37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7个性状对47个柚类品种资源聚类,可将柚类品种分成6个组群;37个形态性状聚类也可分为6个组;经主成分分析,37个花果性状可综合为12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158%,根据前12个主成分与性状的相关性,选出了32个影响力较大的性状,这些性状综合了柚类特有的花器官因子和果实因子。  相似文献   

17.
龙眼、荔枝耐寒性不同的品种,其叶片膜脂脂肪酸组分含量不同.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叶片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龙眼品种红核子等为81.74%—83.37%,荔枝品种陈紫、桂林、宋家香和乌叶为77.0%—79.67%,比耐寒性弱的品种高;不饱和指数(IUFA)亦大,龙眼(红核子、油潭本)、荔枝(陈紫、桂林、宋家香和乌叶)分别为221.12—226.34和212.97—221.45.不饱和脂肪酸中,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的比值差异显著,龙眼耐寒性较强的红核子等为2.4833—2.6766,耐寒性中等的赤壳硬枝等为1.3055—2.1283,耐寒性较弱的乌龙岭等为0.9084—1.0578;荔枝耐寒性较强的陈紫等品种为4.4833—4.6464,耐寒性中等的糯米糍等品种为3.2379—3.8213,耐寒性较弱的兰竹等品种为2.6153—2.9614.这可作为鉴别品种间耐寒性差异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兰溪‘木叶’杨梅为原料,研究利用全果发酵生产杨梅果酒的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发酵条件:发酵温度24℃,酵母接种量0.15%,加糖量14%,天然色素添加量0.3%。并对全果发酵酒进行品质分析,所得全果发酵的杨梅果酒各项理化指标均较优,达到优质杨梅发酵酒的标准,具有良好的杨梅果香和典型的发酵酒香,色泽深红,澄清透明,口味柔和清爽,风味独特。产品含有14种游离氨基酸,总量达到830 mg·L-1,陈酿4个月后检测到主要香气成分17种,其中酯类4种,占被鉴定成分的29.78%,醇类9种,占被鉴定成分的47.51%,其他风味物质如酮类、呋喃等4种。  相似文献   

19.
切花月季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对 10个引进切花月季品种与 4种栽培基质进行了研究筛选 .结果表明 ,在现代化温室环境条件下 ,‘BlackBeauty’、‘Dream’、‘Frisco’、‘GoldenGate’、‘Escimo’5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是中型花品种的推广品种 .4种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试验得出 ,岩棉栽培的切花月季在生产初期 (10个月的产花期 )的产量最高 ,‘BlackBeauty’、‘Dream’、‘Frisco’、‘GoldenGate’、‘Escimo’的产量分别达到 2 4 2 0、2 1 2 0、2 4 90、2 0 5 0、2 0 6 0枝 株 ,切花品质最好 ;泥炭、珍珠岩+蛭石 (体积比为 1∶1)栽培的切花品质、产量次之 ;椰糠栽培的切花月季最差 .该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无土栽培基质的选择原则 ,为切花月季的无土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 ,该文给出了推广品种的栽培模式 .  相似文献   

20.
在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拉氏栲、青栲、闽粤栲、格氏栲和苦槠,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对这5个混交林群落以及马尾松纯林的林地凋落物(包括A00和A0层)进行了收集、取样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上述6个群落的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分别为8448.0、15565.8、11993.7、12718.6、6974.2和5020.0kg·hm-2,其中A00层在各群落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7.2%、59.6%、51.3%、61.0%、85.4%及86.3%,平均为61.7%.凋落物中各养分元素的含量在群落和组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总的趋势表现为Ca>N>Mg或K>P.6个群落的林地凋落物中,5种营养元素在A00层中的总含量范围为91.56~210.85kg·hm-2,而在A0层的含量范围为21.95~156.1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