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昌市城市绿道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理的城市绿道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绿地系统优化。以许昌市为研究区,以景观形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许昌市的城市绿道规划。结果表明,许昌市城市绿道由河流绿道、历史文化绿道、园林景观路绿道、防护绿道和隔离绿道等5大类型组成,各类城市绿道交织成网状,构成许昌市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通过城市绿道将许昌市中的主要公园绿地、历史文化遗迹、文化教育场所、商业步行场所、体育健身场所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城市绿道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步行空间,连接自然、历史与文化,进而增加城市的宜居性。 相似文献
2.
3.
4.
为有效提高滨江游憩体验质量与保护滨江公共绿地资源,基于滨江公共绿地的资源特征,探索把国外游憩机会谱理论应用于滨江公共绿地的案例研究中。选取黄浦江中心段15个已建成滨江公共绿地进行调查,寻求资源、活动、设施与管理之间的内在规律,借助因子分析法,提取环境条件与管理状况、体验与卫生设施供给、游憩活动的丰富度与开放度、微环境适宜性、植被状况与亲水性、导览与服务、可达性、场地空间适宜性和文化艺术9个环境因子,将黄浦江中心段滨江公共绿地划分为自然游息型、健身休闲型和人文体验型3个游憩环境类型,构建了黄浦江中心段滨江公共绿地游憩机会谱(ROS)。 相似文献
5.
从绿道网络的概念和建设意义出发,以镇江市南山风景区绿道为例,结合城镇一体化的契机,科学编制绿道网络系统规划,探讨镇江市构建城乡绿道网络的路径及管理机制,旨在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绿道规划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构建绿道网对北京的重要意义,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以北京生态安全格局为科学基础,对北京市域的绿道类型提出了设想,并尝试构建了北京市域绿道网络框架。 相似文献
7.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粗放式的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成为了水网城市发展的严重阻碍。研究将城市发展融入到生态过程中,结合水网城市特殊的自然生态特征,从突出水系绿道的生态廊道特征、完善慢行绿道网络连通功能、加强服务型绿道的城市载体功能三方面进行绿道网络构建研究,为水网城市的绿道网络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对上海市奉贤区黄浦江水源涵养林的4次野生鸟类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地区共有鸟类44种,分属7目17科;其中留鸟14种(31.8%),冬候鸟16种(36.4%),旅鸟7种(15.9%),夏候鸟7种(15.9%)。共记录到鸟类707只,其中留鸟308只(43.6%),冬候鸟344只(48.7%),旅鸟25只(3.5%),夏候鸟30只(4.2%)。迁徙鸟类的种类占68.2%,数量占56.4%。以迁徙鸟类为主的调查结果与上海市鸟类记录情况一致。调查期间还记录到上海市重点保护鸟类4种88只。 相似文献
13.
使用phreeqc软件计算黄浦江水的碳酸钙沉淀势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Potential,CCPP),首次分析了地表水CCPP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差异原因,并作黄浦江水pH与CCPP的统计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免费开源的phreeqc程序计算CCPP的精度同商业软件不相上下.CCPP计算值与实验值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计算时水质参数偏少.统计分析表明,黄浦江水的pH与CCPP值有一定关联,控制计算CCPP值为6~10 mg/L时,实际水体CCPP值约为0~4 mg/L,基本满足水质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徐汇滨江公共绿地休憩设施的品质与游憩满意度,从规模、布局、形态等方面对其休憩设施进行调查,基于设施与空间环境的协调性、设施的功能性与艺术文化性三个层面,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滨江公共绿地休憩设施评价体系,对休憩设施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徐汇滨江绿地内的休憩设施在规模和布局方面基本满足游客的游憩需求,但在地域特色的营造、设施舒适度、环境协调性方面有待提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对滨江公共绿地休憩设施的规划设计及公园设计规范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黄浦江上游渔业水域鱼类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在黄浦江上游渔业水域横潦泾和斜塘分别设立1个监测点,分春、夏、秋、冬季采集鱼类样品。横潦泾共采集2 521个鱼类标本,隶属4目、8科、34属,主要优势种有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鲫(Carassius auratus)、斑条鱊(Ataenianalis)等。斜塘共采集2 088个鱼类标本,隶属5目、12科、27属,主要优势种有似鳊(Pseudobrama simoni)、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鲫(Carassius aura-tus)等。利用香农威纳指数(H')、物种均匀度指数(J)和物种丰富度指数(D)方法分析2个水域鱼类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2个水域四季的香农威纳指数(H')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均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横潦泾水域全年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要明显高于斜塘。刀鲚(Coilia ectenes)、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等的洄游活动以及溶解氧、水温等环境因素对物种多样性的季节变化起到明显的作用。浮游植物丰度的区域差异影响到植食性鱼类种类的分布,进而影响到了鱼类多样性指标的空间分布。此外,水流等环境因素以及航运等人为因素对鱼类多样性指标的空间分布也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深入了解上海黄浦江5条骨干人工河流的生态系统现状,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方法对其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作了评价。2021年6月(夏季)和11月(秋季)租用专业渔船在5条河流共计20个断面采集到鱼类标本10092尾,隶属于8目17科45属60种。以黄浦江上游为参照点,设置了5大类29个初选指标,然后根据分布范围筛选、判别能力筛选和相关性检验,构建了由8个指标组成的F-IBI评价体系。分析结果表明,金汇港和龙泉港总体处于“好”或“一般”的状态;大治河、川杨河和淀浦河空间差异较大,从“差”到“好”均有。其中夏季有14个采样断面为“一般”,各有3个采样断面为“好”或“差”;秋季有11个采样断面为“一般”,5个采样断面为“好”,4个采样断面为“差”。5条人工河流下游的健康状况普遍好于上游,但总体上比流经上海中心城区的黄浦江自然支流苏州河的健康状况较为均一。这些结果为上海黄浦江5条骨干人工河流的环境管理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