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两种油菜栽培模式下的施肥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农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湖北省油菜直播和移栽两种栽培模式下的施肥现状.结果表明,油菜当季施用有机肥的农户占20.2%,其中,直播的农户占2.2%,移栽的农户占18.0%;施用硼肥的农户占69.3%,其中,直播的农户占29.1%,移栽的农户占40.2%.直播油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186.2、67.6和43.0 kg/hm2,施用比例平均为1.00∶0.36∶0.23;移栽油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225.6、75.9和59.2 kg/hm2,施用比例平均为1.00∶0.34∶0.26.平均产量移栽油菜比直播油菜高7.5%,产投比平均低9.4%.因此,应因地制宜发展直播油菜,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大力普及硼肥;重视钾肥,科学施用氮肥,优化氮、磷、钾肥施用比例.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优质高产抗病油菜新品种"浙大619"的推广步伐,从2010年开始,诸暨市进行了"浙大619"稻板免耕直播栽培最佳氮肥用量和施用方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浙大619"在诸暨市采用稻板免耕直播栽培,既要保证油菜产量,又要有利于发展低碳绿色农业,以每667m~2施尿素27.5-30kg为宜,且氮肥施用以基肥∶苗肥∶薹肥=50∶30∶20的平衡施用方法为宜。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20,(1):7-9
为磷动力在油菜高产栽培上的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比较了直播与育苗移栽2种种植方式下施用磷动力1kg/667m~2、2kg/667m~2与45%(15∶15∶15)复合肥25kg/667m~2作底肥时,油菜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磷动力1kg/667m~2的油菜苗期株高、最大叶长宽、根湿重、茎叶湿重及开盘直径等指标与施用45%复合肥25kg/667m~2的相当,而施用磷动力2kg/667m~2的多项生长指标均高于复合肥处理;直播和移栽试验各产量性状及产量均以磷动力用量2kg/667m~2时最高,分别比施用复合肥增产20.42%、18.75%,分别比不施用底肥增产49.95%、47.43%,产值分别为917.45元/667m~2、1 144.64元/667m~2,利润分别为280.45元/667m~2、458.64元/667m~2,比施用复合肥处理分别增收152.07元/667m~2、177.22元/667m~2,投入产出比亦为最高。因此,在油菜高产栽培中使用磷动力(后期配合钾肥)替代底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推荐用量为2kg/667m~2。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钾用量对芝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施用不同水平的氮、钾肥,研究其对芝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纯N 120kg、K2O225kg、P2O545kg,磷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氮肥按基肥∶苗肥∶荚肥为5∶2∶3施用,钾肥按基肥∶荚肥为7∶3施用,其产量最高,为1553.8kg/hm2。  相似文献   

5.
以宜香优2115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小麦或油菜秸秆全量翻埋还田(M_1)和秸秆不还田对照(M_0);副区设4个氮肥管理,不施氮(N_0),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10∶0∶0∶0(N_1),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N_2),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2∶2∶3∶3(N_3),研究秸秆还田和氮肥管理对直播稻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稻或油–稻轮作下,氮肥管理对直播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调控效应,秸秆还田显著影响水稻拔节期、齐穗期的叶面积指数(LAI)及群体干物质积累,同时油–稻轮作下其调控效应高于麦–稻轮作模式。秸秆不还田时,配合N_3施肥方式,可有效提高直播稻结实期剑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延缓叶片衰老,且在拔节期至成熟期间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率,干物质积累优势明显;秸秆还田下,配以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的管理模式,麦茬或油茬直播稻群体构建合理,结实期剑叶光合能力强,有效穗、每穗粒数较多,表现高产,产量最高可达10 090、10 693 kg/hm~2。综合分析,麦–稻或油–稻轮作下秸秆还田,配合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氮肥施用比例为3∶3∶2∶2的氮肥管理模式,能实现直播稻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水稻壮秧剂在免耕直播稻上的应用技术和效果,指导生产应用,以常规优质稻品种青籼占为试验材料,在免耕直播晚稻2.5叶龄和3.5叶龄分别施用18kg/hm2、30kg/hm2的水稻壮秧剂,同时进行2.5叶龄施用水稻壮秧剂24kg/hm2的大田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在免耕直播稻2.5叶龄和3.5叶龄施用水稻壮秧剂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中免耕直播稻2.5叶龄施用水稻壮秧剂18~30kg/hm2,能显著地促进分蘖和成穗,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协调,增产幅度达10.53%~12.03%,增产效果极显著,可大面积示范推广;而在3.5叶龄时施用,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旱地冬小麦配方肥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配方的配方肥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山地施用N∶P∶K为12∶9∶4的配方肥7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3 376 kg/hm~2;旱塬地施用N∶P∶K为15∶10∶0的配方肥9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4 840 kg/hm~2。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豫南地区直播油菜适宜的硼肥播量,以“华油杂62”为研究对象,在两个田间地块进行了硼肥效果试验,研究了采用种籽与硼肥同播方式不同硼肥施用量(0kg.hm-2、4.5kg.hm-2、9kg.hm-2、13.5kg.hm-2)对油菜苗期群体性状、菜籽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得出:与不施用硼肥相比,施用硼肥可以显著提高直播油菜苗期群体、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同时可显著提高直播油菜收获期有效株数,进而提高产量11.2%-19.5%。施用过量硼肥时直播油菜收获期产量较施用少量硼肥产量出现下降。结果表明,豫南地区直播油菜硼肥施用量推荐用量为9kg.hm-2。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豫南地区直播油菜适宜的硼肥播量,以华油杂62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硼肥效果试验,研究了种子与硼肥同播方式不同硼肥施用量(0、4.5、9.0、13.5 kg/hm~2)对油菜苗期群体性状、菜籽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硼肥处理相比,施用硼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直播油菜苗期群体、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同时可显著提高直播油菜收获期有效株数,进而提高产量11.2%~19.5%。施用过量硼肥时直播油菜收获期产量较施用少量硼肥产量出现下降。因此,豫南地区直播油菜硼肥推荐用量为9.0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方式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在油菜种植主产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方式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油菜高产高效生产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0—2011年度在湖北省和江西省开展移栽油菜和直播油菜氮肥施用田间试验,比较氮肥表施(表面撒施)、翻施(撒施后旋耕)和集中施用(移栽油菜穴施和直播油菜条施覆土)3种不同施氮方式对两种栽培模式(移栽和直播)油菜产量、干物质动态、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相同条件下,移栽油菜产量水平显著高于直播油菜,两者的产量差达到299.1—544.2 kg·hm~(-2),从干物质动态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生育期移栽油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显著高于直播油菜,此外,移栽油菜可以获得较高的氮素累积,相比直播油菜提高33.1%—54.8%,移栽油菜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直播油菜,其中氮肥农学利用率从6.5 kg·kg~(-1)增加到7.8 kg·kg~(-1),平均增幅为20.2%,氮肥表观利用率从27.6%提高到37.5%,平均增幅为37.5%。氮肥施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直播油菜施氮效果大于移栽油菜。在相同氮肥用量条件下,不同施氮方式对油菜产量、干物质动态、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产生明显影响,总体表现为氮肥集中施用翻施表施的趋势。与表施处理相比,不同试验点移栽和直播油菜氮肥集中施用处理平均增产分别为18.2%和23.8%,氮素吸收量平均增幅分别为19.0%和37.0%。对于氮肥农学利用率而言,移栽油菜氮肥集中施用处理相比表施处理从6.9 kg·kg~(-1)增加到8.8 kg·kg~(-1),平均增幅为27.7%,直播油菜从5.7 kg·kg~(-1)增加到7.5 kg·kg~(-1),平均增幅为31.7%。而对于氮肥表观利用率而言,移栽油菜氮肥集中施用处理相比表施处理从33.3%提高到42.3%,平均增幅为27.2%;直播油菜从22.0%提高到27.4%,平均增幅为50.7%。相比于表施处理,移栽油菜氮肥集中施用花后地下部干物质增幅占整个生育期干物质增幅的61.8%,地上部为50.5%;直播油菜分别为78.5%和66.7%。【结论】直播油菜对氮肥施用方式的响应比移栽油菜更敏感,氮肥集中施用促进了植株花后地下部和地上部干物质同步累积。结合油菜栽培模式,实际生产中应该采取条施或穴施的氮肥集中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直播油菜的不同施肥方式试验,从经济性状分析,总施肥量纯氮14kg(处理2和处理1)与总施肥量纯氮为12kg(处理4和处理3)相比较:株高高4.5~11.2cm,单株有效角果数多15.1~24.6cm,其它经济性状差别不明显。从产量分析结果看,总施肥量纯氮为14.0kg(处理2和处理1)与总施肥量纯氮为12.0kg(处理4和处理3)之间差异极显著,但同一总施氮量不同施肥方式之间(处理1和处理2之间、处理3和处理4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以上结果,建议陕西省西乡县直播油菜总施肥量纯氮14kg、纯磷5kg、纯钾7kg、硼肥1kg为宜;氮肥施用方式(基肥∶腊肥∶薹肥)采用5∶3∶2或6∶3∶1均可。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直播和机插两种栽培模式,研究不同用量有机肥配施化肥氮对早籼稻金早47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方式施用250 kg/667m2有机肥产量最高,机插方式施用500 kg/667m2有机肥最为适宜,其产量水平分别达到422.92 kg/667m2和402.08 kg/667m2。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直播水稻适度施肥和获得较佳经济产量,特开展直播水稻适宜施肥量和氮、磷、钾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纯N18kg,N∶P2O5∶K2O比为1∶0.3∶0.3时,产量达到627.10kg/667m2,比常规施肥增收101.15元/667m2。  相似文献   

14.
水稻氮肥不同施用比例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研究,各处理水稻在收获时均无贪青晚熟现象。氮肥施用比例基∶蘖∶穗=5∶3∶2的处理产量效果最好,公顷产量为8543.1kg,公顷增加效益1488.90元。其次为氮肥施用比例基∶蘖∶穗=4∶2∶4的处理产量效果次之,公顷产量为8501.2kg,公顷增加效益1405.20元。  相似文献   

15.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比例施用对花生产量影响不同。本试验条件下,666.7m2在基施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17 kg的基础上,施用纯氮13.34 kg,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最佳比例为75∶25,其次为50∶50,产量分别为379.83 kg和371.83 kg,分别比施用普通尿素增产6.74%和4.50%。  相似文献   

16.
以辽粳101为供试材料,在辽中开展不同分蘖肥施用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蘖穗肥比例4∶4∶2,6叶施用分蘖肥,即M6处理产量最高,为682.8 kg/667m~2,比对照增产17.5%;基蘖穗肥比例5∶4∶1,6叶施用分蘖肥,即L6处理次之,产量为650.3 kg/667m~2,比对照增产11.9%;基蘖穗肥比例4∶4∶2,5叶施用分蘖肥,即M5处理再次,产量为628.6 kg/667m~2,比对照增产8.2%。综上分析,水稻3.5叶龄插秧,6叶期施用分蘖肥效果最好,5叶次之,7叶最差。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肥料配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试验目的验明当地在常规施肥量情况下,氮、磷、钾三元素的最佳配比方案,为科学合理施肥提供可靠依据。2试验材料及处理(1)667m2施用美国磷酸二铵5.6kg,尿素0.9kg,33%硫酸钾3.5kg(N∶P∶K=1.0∶1.8∶0.8)。(2)667m2施用美国磷酸二铵5.8kg,尿素1.5kg,33%硫酸钾2.7kg(N∶P∶K=1.0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翻耕直播水稻施肥效果,2018 年以宜香优2115 为试验材料,在天柱县高酿镇开展不同时期施用氮 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基肥40kg/亩(满山红水稻专用肥),2 叶期施用尿素4kg/亩,5 叶期施用尿素4kg/亩,六叶一心 施用尿素8kg/亩和氯化钾10kg/亩,有利于秧苗的健壮生长,提高分蘖能力和成穗率,增加亩有效穗,有利于光合产物 干物质积累,实现单产689.13kg/亩。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机直播油菜的产量,开展了机直播油菜全生育期纯N总投入量、氮肥运筹对油菜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当全生育期纯氮投入量为20 kg/667 m2、基(苗)肥∶腊肥∶薹肥为6∶1∶3时,油菜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红壤旱地不同密度和施肥配方对芝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密度、施肥配方都显著地影响红壤旱地秋播芝麻的产量。每公顷留苗18.0万株,施纯N75.0 kg、P2O545.0 kg、K2O75.0 kg,磷肥作基肥一次施用,氮肥按基肥∶苗肥∶初花肥=5∶2∶3施用,钾肥按基肥∶(初)花肥=7∶3施用,在此条件下,芝麻的产量最高,达1012.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