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永丰、洒渔和苏家院3个苹果主产乡镇的生草果园和清耕果园分布现状、杂草种类、苹果产量及其品质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昭阳区生草果园和清耕果园分布区域性特点突出,生草果园主要分布于标准种植果园和种植大户果园,生草种类主要以三叶草、黑麦草、畜牧草为主;90%以上的个体农户以清耕果园为主;成熟期苹果产量及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生草果园的苹果产量略高于清耕模式果园的苹果产量;生草苹果园的苹果维生素C(VC)、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优于清耕果园.  相似文献   

2.
泰沂山区苹果园自然生草优势草种类及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自然生草在改善苹果园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2014—2015年,在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肥城市安驾庄镇边院村矮砧苹果试验园进行自然生草试验。结果表明:春、夏二季(4月至7月中旬)是各种草的主要发生期;不同时期的优势草种存在一定差异;泰沂山区苹果园优势草种有荠、藜、绿穗苋、狗尾草、马唐、牛筋草、马齿苋等。6月中旬以前,草的种类相对较少,产草量较低;进入6月下旬,草的种类增多,产草量较高,全年每666.7m2干草产量约420.4 kg。自然生草的氮素含量为2.17%~4.17%,除绿穗苋外,其余草种的氮素含量与人工生草的相差不大;磷素含量分别为0.65%~1.45%,与人工生草相比,其平均含量相对较高;钾素含量为3.57%~9.33%,除春季草荠菜外,均明显高于所检测人工生草的钾含量。综上结果表明,自然生草能有效改善苹果园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苹果生产经过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扩张,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的调整,已进入良性发展时期,整体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已成为我国北方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但地区间发展是不平衡的,仍有相当数量的苹果园在低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益是苹果生产中长期所追求的目标,现阶段提高苹果生产效益,最大限度地挖掘苹果产业的潜力,是业内人士和广大果农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经长期实践和思考认为,现阶段要提升苹果的生产经营效益,必须实行“八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多蜜源植物组合生草模式可形成较长花期,对果园害虫群落动态造成显著影响。为探明不同生草模式对苹果园主要害虫的影响,本研究在自然生草的基础上,适当种植紫花苜蓿、长柔毛野豌豆、孔雀草、万寿菊等显花植物。结果表明:试验苹果园中害虫主要有绣线菊蚜和金纹细蛾,绣线菊蚜为优势种;组合生草区害虫显著少于自然生草区; 2018年紫花苜蓿+长柔毛野豌豆+孔雀草+万寿菊+自然生草多蜜源植物的组合生草区害虫总量比2017年紫花苜蓿+长柔毛野豌豆+自然生草的组合生草区减少12. 22%。说明增加蜜源植物的组合生草模式对苹果害虫有显著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周振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77-1978,1996
[目的]寻找适合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苹果园的穴贮肥水技术。[方法]将穴贮肥水+树盘集水、树盘集水分别与全年免耕覆盖地膜、客草覆草、生草覆草、清耕(对照)组合成8种处理,在苹果园开展穴贮肥水集水试验。[结果]穴贮肥水+树盘集水与树盘集水节水,增加土壤养分,提高苹果产值。与各自对照相比,穴贮肥水+树盘集水配合覆盖的各处理苹果产量提高9.4%~15.5%,土壤水分生产率增加0.53~0.89 kg/m3,水分生产效益提高0.26~0.78元/m3;树盘集水配合覆盖的各处理苹果产量提高18.8%~21.9%,土壤水分生产率增加0.94~1.33kg/m3,水分生产效益提高1.45~1.49元/m3。[结论]穴贮肥水覆盖集水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土壤养分含量,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6.
生草栽培对苹果园土壤及树体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研究了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园生草栽培对土壤和树体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处理果园0~40cm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对照提高12.87%,全N提高10.31%,但全P和全K略低于对照;生草处理苹果各器官N素含量均高于对照,而叶和果实中P、K的含量略低于对照。说明生草果园苹果和紫花苜蓿在P、K吸收上存在着一定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实施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比施用是实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选择。苹果园生草在提高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苹果产量与品质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秸秆覆盖技术是秸秆肥料化的直接体现。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对果业健康稳步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苹果园的具体情况,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尽快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果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生产现状 山西省长治市苹果种植面积约20.77万亩,低于500千克的苹果园有3万亩左右。这些果园经营粗放。管理不善,投入不足,树势衰弱,病、虫、草危害严重.品质较差,尤其近几年冻害频繁发生。部分果农担心种果赔钱,对果园放松或放弃营理,形成恶性循环,年复一年,年年低产。开发低产园是迅速提高苹果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渭北旱塬苹果园的土壤水分,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本研究以果园清耕为对照,探讨自然生草(繁缕和牛繁缕群落)、清耕+蚯蚓和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对果园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和苹果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草和自然生草+蚯蚓处理在苹果开花坐果期、幼果膨大期、花芽分化期、果实采前膨大期和落叶期分别提高0~...  相似文献   

10.
种植不同牧草对渭北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对渭北苹果生草园和清耕园土壤理化分析结果表明,生草平均降低0~40 cm土壤容重6.5,增加田间持水量7.19,显著地增加o~20 cm土壤有机质,禾本科牧草每年增加0.1,豆科牧草增加0.15.同时,生草降低了0~40 cm土层全N、全P、全K含量,牧草、苹果在该土层存在养分竞争,应在生产中加强对牧草的施肥管理,但生草能提高该土层水解N、速效P、速效K的含量,有利于苹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且禾本科牧草活化有机P的能力强于豆科,而豆科牧草提高水解N强于禾本科.在渭北苹果园生草中开展不同种类牧草混作和轮作有利  相似文献   

11.
苹果产业是静宁县支柱产业之一,全县果园总面积已达到6.75万hm2,占耕地面积的68.7%,果品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80%以上,果品产业真正成为助农增收、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和标志性产业。但传统的苹果种植方法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静宁苹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无公害生产是世界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近年来我国苹果产业重大变化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苹果产业破解外贸绿色壁垒、发展外向型果业的重要措施,是提高食品安全性的关键环节。文章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近年来静宁县苹果园大面积推行的苹果生产集成优化技术和经验,对静宁县苹果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洛川县作为全国的苹果主产县之一,苹果生产管理水平对每个苹果生产基地有着一定的影响。介绍了洛川县苹果园用水现状,详细论述了苹果园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对多数苹果基地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生草对干旱荒漠区果园小气候环境及苹果叶片的影响,对皮山农场苹果园生草设置清耕与自然生草2个处理,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个处理下苹果园上、中、下冠层小气候环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清耕处理相比,自然生草处理下苹果树冠中层日平均气温降低0.2℃,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增加1个百分点,日平均光照强度降低2 132 lx,苹果树冠下层日平均风速降低0.05 m·s-1。自然生草处理地下5、10、15、20、25 cm处土壤日平均温度分别比清耕处理降低0.7、0.6、0.5、0.3、0.2℃。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自然生草处理对苹果园上、中、下冠层小气候环境的调节作用均优于清耕处理,冠层越低调节作用越明显。自然生草处理苹果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厚、叶鲜重、比叶重及叶绿素含量较清耕处理明显增加,日平均叶温降低0.68℃。通径分析发现,清耕处理苹果叶温比自然生草处理更易受果园小气候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干旱荒漠区果园生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224团沙漠前沿开垦的沙荒地苹果园为材料,调查行间清耕、间作小麦、自然生草苹果种植区的环境因子与苹果幼树种植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行间清耕、间作小麦、自然生草处理苹果树冠光照强度、空气温度、湿度变化趋势相近,光照强度行间树冠上部树冠下部,树冠下部相对湿度较高。苹果树冠能明显降低风速,树冠上部风速明显大于树冠下部,树冠背风面风速明显小于迎风面。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差异明显;土壤含水量自然生草含水量行间清耕间作小麦。沙荒地苹果当年定植成活率较低,自然生草成活率较高;自然生草苹果生长优于间作小麦,叶片性状不显著;沙荒地矮化苹果幼树二年可以成花,单株成花率和和花芽数量自然生草行间清耕间作小麦。沙荒地苹果种植采取行间自然生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干旱盐碱区矮化密植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行间生草刈割覆盖模式、地布覆盖模式,以果园清耕为对照,连续进行2年处理,第3年秋季测定果园0~60 cm土层土壤pH、容重、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等理化性质;分析生草刈割覆盖、地布覆盖2种覆盖模式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果园生草后可以维持果园生物多样性、提高果园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果园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收支合理、有序,因此,是一种科学的符合自然规律的土壤管理方式。结合我国苹果产区的自然资源和生产形式,我国苹果园生草制度的技术模式以"行内清耕或覆盖、行间自然生草(+人工补种)+人工刈割管理"为宜。该模式行内保持1.5~2米不生草,行间其余地面生草,既保证树体根系集中分布区疏松通透,又实现大部土壤区域覆盖植被,避免果园土壤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招远市蚕庄镇囫囵河村果农王宝山,经营12年生红富士苹果园1667平方米,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实现标准化管理,采取高投入、高质量、高产出,近几年年纯收入3.2万元左右,每667平方米均纯收入达到1.28万元。现将其几年的栽培红富士苹果技术简单介绍如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笔者所在的苹果生产区有40%~50%苹果园坐果率低,蚕庄镇王海山2.5亩16年生红富士苹果园,2013年套袋5.8万个,2014年仅套袋1.2万个。究其原因,异常气候和管理不当影响了花芽分化,造成花芽数量少、花芽质量差,势将影响到2014年苹果产量。  相似文献   

19.
推行苹果标准化建园和标准化管理,是实现苹果园早结果、早丰产,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效益的最有效措施。也是生产绿色农产品、健全农产品追溯制度,建立品牌、突出特色、显现苹果标准化生产的需要。2014年预计全园苹果产量15万kg。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新疆南部苹果园为对象,设置生草、覆草、免耕、清耕4种处理,研究不同管理方式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产量影响表现为生草>覆草>免耕>清耕,生草和覆草分别比免耕提高4.44%和1.68%,比清耕高6.52%和3.70%;4种管理方式以覆草处理对果实单果重促进作用最明显,生草处理能显著改善果实着色情况,各项果实外观品质指标均以清耕处理表现最差,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3项指标以覆草处理表现最佳,生草次之.免耕处理对果实Vc含量的增加最为显著.综合各项指标,推荐覆草和生草为南疆干旱区适宜的果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