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为了进一步扩大香椿稀特蔬菜种植,于1996年从山东寿光引进“红芽香椿”新品种进行反季节生产试验示范,目前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多亩,亩收入达3万多元。  相似文献   

2.
选好良种是搞好香椿生产的关键,目前推广的优良品种主要有红香椿、褐香椿和红香椿1号等,均适宜大棚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3.
1996年我们从山东寿光引进“红芽香椿”新品种,进行反季节生产试验示范,通过十多年种植研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近1000多亩,亩收入达3万多元。下面总结出香椿大棚反季节栽培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4.
组培“红香椿一号”温棚种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组培“红香椿一号”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品种进行温棚种植比较试验,利用定点计算产量、区域试验产量汇总,并运用DPS软件对各品种的产量进行数据分析及综合性状评述,发现组培红香椿一号品种在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品种,为红香椿一号的大面积推广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红香椿作为菜材两用树种在林业发展中有广泛的用途,但红香椿育苗问题一直是影响红香椿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为了解决菜材两用红香椿育苗难题,我们从2012年开始,对菜材两用红香椿二段式育苗进行了探讨,试验发现通过二段式育苗方法培育出来的红香椿苗木,较常规播种育苗,分株、枝条扦插,留根育苗等育苗方式培育出来的苗木生长健壮、均匀,苗木质量相当优越,平均地径1.8cm,平均苗高1.7m。平均每亩产苗量1万余株,培育出的苗木出优质苗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宁射月 《现代农业》2013,(10):12-13
香椿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蔬菜,其幼芽清香鲜嫩、色泽或鲜红或翠绿,营养价值高,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喜爱。加之香椿的生长速度较快。萌芽力强,每年春季一个多月可进行2—3次幼芽采集,所以经济价值比较突出。近几年来大竹县通过对香椿进行良种选育。培育出注册商标“巴山红”的优良红香椿品种,目前在伞县推广栽培达lO万亩。2009年获得了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的“中团香椿第一县”称号。每年清明前后北京、山东等地客商纷至沓来。平均收购价在每千克30元左右,为大竹县香椿种植户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收入,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为进一步提高食用香椿种植栽培质量,推广香椿种植,本文基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相应的知识了解.对香椿的无公害栽培技术提出了探讨性分析建议。  相似文献   

7.
香椿是我国特有的木本蔬菜,食其嫩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我区于1996年从山东引进“红香椿”和“红芽香椿”两个新品种,并进行反季节栽培试验。经10年技术研究和推广,由起初的20亩发展到现在的1500亩,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地栽培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
生产上香椿保护地栽培以红香椿、褐香椿品种为最好,色香、味浓、品质优良.保护地栽培香椿可用1~2年生的苗栽培.  相似文献   

9.
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庄浪县栽培种植的胡萝卜新品种,为大田示范推广提供依据。2参试品种及试验方法2.1参试品种齐头红(甘肃飞天种业公司)、新黑五寸参(青县神华种子有限公司)、三红七寸参(青县王镇店种子繁育站)及当地常规种。  相似文献   

10.
<正> 香椿为多年生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香椿芽是森林蔬菜,用作佐料,芳香浓郁,鲜嫩甘美,营养价值高,培育香椿森林蔬菜,经济效益特别好。其栽培技术要点: 1 品种选择。品种有安徽太和香椿、山东西牟香椿、河南焦作红香椿等,南京地产香椿品质也不差。 2 整地施肥。香椿对土壤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对7种造林树种生长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盐胁迫水平对香椿、刺槐、楸树、日本柳杉、常绿白蜡、墨西哥落羽杉和北美红栎1a生苗木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共设4种盐处理水平(CK:0;A:1g/L;B:2g/L;C:3g/L),处理时间为60d。结果表明,土壤盐胁迫下7树种苗木的生长、生理指标及营养吸收都发生显著变化。7树种的高生长增量和地径生长增量随盐胁迫水平增大而降低,其中常绿自蜡和北美红栎显著下降。盐胁迫也导致叶片质膜透性、MDA含量、相对水分亏缺(RWD)及脯胺酸含量增大,且盐胁迫与质膜透性、MDA含量和RWD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与脯胺酸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7树种的SOD变化与盐胁迫处理没有明显相关性。7树种中叶部Na^+、K^+含量随盐胁迫的增大普遍增加,但楸树和北美红栎中的K^+含量出现低于对照现象。盐胁迫与Na^+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坐标综合评定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刺槐和墨西哥落羽杉抗盐能力较强,香椿、楸树和日本柳杉抗盐能力中等,常绿白蜡和北美红栎抗盐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日光温室反季节栽培香椿,相比普通陆地种植,亩均经济效益提高3倍以上。一、播种淮北地区适宜选择红香椿、黑油椿等反季节栽培品种。选择土质疏松、背风向阳、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建苗圃,每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过磷酸钙200公斤,深翻30厘米,耙平耙细,整成宽1米、长  相似文献   

13.
胡选萍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2):75-76,89
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配比对于香椿种子破壳萌发的效应。结果表明,高浓度的GAa和较低浓度的6-BA与IAA,能显著提高香椿种子的破壳速率;当GA3(50mg/1)+6-BA(10mg/l)+IAA(0mg/l)时,香椿种子的萌发率达到最高;当GA3(10mg/1)+6-BA(10mg/l)+IAA(10mg/l)时,香椿种子的萌发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14.
2015年3~6月对四川德阳栽培的特异性香椿巴山红与普通香椿形态特征进行田间观测并比较,观测数据用SA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特异性香椿巴山红外形特征及生长特性优于普通香椿,且采摘期长,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食用需求,适合大量繁殖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香椿对环境的要求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椿(Toona sinensis Roem)在宁波鄞州、奉化等地电叫香椿头。是落叶乔木,春季以嫩梢和嫩叶作菜用,树木可作木材使用,所以香椿是菜、材两用树种,野生香椿树这二方面作用尤为明显。奉化市溪口镇山地上野生香椿比较多,每年春季人们摘下树枝上嫩头、嫩叶、嫩枝上市出售或自家作菜,但人工种植尚未形成规模。而锦屏西布村,已种植30余亩;鄞州横溪镇大岙村1993年开始种植,已种植25亩,效益较好。特别是奉化西坞街道中横村,近年已栽种50多亩,并建立了香椿繁育基地,因管理恰当,生长较好。2005年市场售价每kg100元,后来降到60元,经济收益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16.
一、品种优选及处理香椿有两类:一是绿香椿,二是红香椿,。矮化密植栽培对栽植品种要求较高,最好选用适合矮化密植、树形易于控制、发芽早且食味、品质较好的红香椿。选用前一年秋后采收的新种子。优质种子籽粒饱满,种皮呈红色,种仁为黄白色,发芽率为40%以上;若种子为黑红色,有油感和光泽,失去了香椿种子特有的香味,种子干燥,则不可选用。将适量种子与水按3∶1的比例倒入55℃的温水中,不停地搅拌3~  相似文献   

17.
<正>红香椿在我国广泛分布,是一种优良的乡土树种,其木材质量好。红香椿药用、食用及经济价值很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大多用于房前屋后的零星种植,对其开发保护的力度不够。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以及土地流转的需求,大面积人工种植已成发展趋势,掌握其栽培、管理技术对实现规模化生产及今后的开发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1生物学特性红香椿(Toona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陕西秦岭和甘肃小陇山有天然分  相似文献   

18.
正香椿又称红椿、香铃子、香桩头、香椿芽等,因根上有两层皮,又叫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已经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香椿嫩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氨基酸、微量元素,香味浓郁、风味独特、质脆多汁,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近年来香椿芽作为高档蔬菜需求量日渐增多。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山东省淄博市通过各种农艺农技措施在日光温室种植香椿,丰富了淡季高档蔬菜供应,受到广泛欢迎。日光温室种植香椿一般从元旦前后开始采收至3月底结束,售价较高,经济效益很好。但是,由于目前在日光温室种植香椿生产技术不完善,导致香椿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日光温室香椿产业发展。为此,笔者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研究,总结出淄博市日光温室香椿生产技术。现介绍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品种特性 红香椿的芽薯及复叶柄粗壮,芽脆嫩,多汁,渣少,香味浓郁,味甜,无苦涩味.每100g鲜品中含糖4.32g、蛋白质8.17g、脂肪9.03g、维生素C76.3mg.红香椿1~2年生苗木主干为绿色,3~4年生幼树主干为棕褐色.大树主干通直,树皮为黑褐色,纵裂浅.树冠呈卵圆形,侧枝向上斜伸.红香椿生长快,为芽、材兼用品种.  相似文献   

20.
正香椿树别名野香椿、红香椿、椿花,为楝科香椿属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蔬菜,分布广,适应性强,投入低,效益高。野菜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认识和青睐,开发食用野菜资源,既丰富居民的菜篮子,又可增加农民收入。采用香椿树下间作野菜的立体种植模式,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增加效益,是值得推广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