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信息熵的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角度入手,分析1996-2004年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规律。通过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的计算,表明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在这8a中处于一个无序性增大的过程,从而为研究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给保定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借助信息熵理论,对保定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了其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受地理位置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与制约,保定市各县(市)土地利用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和城镇化率对土地利用信息熵的关联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梧州市旅游用地与土地利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对土地的需求急剧膨胀.但是,目前土地利用规划中对旅游用地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以灰色关联度理论为工具,分析了梧州市旅游用地与土地利用的相关性,为梧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Shannon信息熵理论,依据2005—2010年南京市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南京市整体及市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演化。结果表明,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近6 a呈现波动中趋向上升的状态;主城区与其他片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十分突出。揭示影响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对预测和规划今后一定时期内南京市以及同南京市具有类似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信息熵在合肥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熵反映土地利用的均衡程度。熵值越大,土地系统越无序。利用1996~2010年合肥市区划调整前的土地利用结构计算信息熵,通过信息熵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指导未来城市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偏低,其值在1.29~1.44间波动,土地系统有序度较高;(2)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由1.29增大到1.38,土地系统无序、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与合肥市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发展有关;(3)保障耕地面积不减少、降低建设用地比重、增加人工湿地,是实现信息熵降低的手段。今后,合肥市要建立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基础上,走内涵挖潜之路打造现代化的田园大城市。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0~2012年喀什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运用信息熵方法对期间喀什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进行分析,并对熵值与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2年,喀什市土地利用信息熵由0.693 2上升到1.664 8,均衡度由0.693 2上升到0.723 0,优势度由0.306 8下降到2012年的0.277 0。信息墒、均衡度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优势度总体出现下降的趋势,土地利用系统无序性增加,均质性增强。土地利用结构熵与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强关联,关联强度值为0.704 4,与城镇化率、土地经济密度、社会商品零销售总额、人均GDP、非农产业与农业产业产值比呈中等关联。利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得出土地利用内部结构的变化是信息熵值变化的直接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结构熵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基于信息熵的酒泉市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及其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Shannon信息熵理论,分析研究了2003年~2008年酒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变化,对影响信息熵值大小的土地利用类型做了初步探讨,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对2009年~2015年酒泉市的信息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影响酒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演变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  相似文献   

8.
吴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诱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果表明,吴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的原因是耕地、园地减少及居民点工矿、交通用地增加,其主要诱因是吴江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在土地利用和配置中,应以土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以芜湖市土地利用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熵理论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影响其信息熵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芜湖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间上呈现增长的态势,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均较高;空间分异上呈现市辖区熵值普遍高于下辖县,下辖县的农用地单一优势度较高导致熵值偏低;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结构是影响熵值增长的直接因素,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城镇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与信息熵的上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吉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影响吉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安市城镇人口数量、城市化率、农业总产值和粮食总产量等指标对吉安市土地利用面积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息熵的河津市土地利用结构时序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河津市1997—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相关经济社会统计数据为基础,借助系统论中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原理,分析了河津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并运用主成分与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 a来,河津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持续增长,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较高;人口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是信息熵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2.
13.
苏楠  陈利根  陈会广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524-14527
利用信息熵原理,采用1997~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从时序上对沭阳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沭阳县1997~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现出先增加—波动—后收敛的趋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的高低与土地管理政策特别是耕地保护政策的紧松密切相关;沭阳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值较低,土地利用结构有序度较高;土地利用熵值的高低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需要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实现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荔湾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助陈彦光等学者提出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函数和信息熵值规律,分析广州市荔湾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熵值特征,并据此进行荔湾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规划的荔湾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H=0.707,相比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信息熵要小,主要原因是荔湾区属于商贸旅游特色城区,而不是综合性城区。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熵的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进  刘秀华  丁恩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39-6541
信息熵是对系统的不确定性(无序性)的一种量度,其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区域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演变规律,也可以反映区域土地的分布。根据信息熵原理研究了重庆市荣昌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分布,并与重庆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看,荣昌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6~2005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1996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最低,为1.306 5,2005年达到最大值1.450 8,正处于"凸"型非线性增加态势;从空间变化看,信息熵的大小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信息熵大,经济发展较好。荣昌县土地利用信息熵比重庆市水平低,且二者变化趋势差别很大,重庆市信息熵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6.
应用熵值函数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对重庆市荣昌县土地利用结构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1996年相比,到2005年荣昌县土地利用结构熵由0.8466增加到1.0344,土地利用结构优势度由0.5649降到0.4684,均衡度由0.4351增加到0.5316,该县土地利用结构熵呈持续增长态势,土地利用系统的无序度增加,均质性增强,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是引起这种结果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荣昌县土地利用结构熵与人均GDP、城镇化率、土地经济密度、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存在强关联,其关联度达0.70以上;与固定资产投资、非农产业与农业产业产值比呈中等关联,其关联度迭0.697和0.5693。研究认为,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政策、投资、消费需求对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带来了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是间接引起土地利用结构熵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应用熵值函数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对重庆市荣昌县土地利用结构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1996年相比,到2005年荣昌县土地利用结构熵由0.846 6增加到1.034 4,土地利用结构优势度由0.564 9降到0.468 4,均衡度由0.435 1增加到0.531 6,该县土地利用结构熵呈持续增长态势,土地利用系统的无序度增加,均质性增强,政策、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是引起这种结果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荣昌县土地利用结构熵与人均GDP、城镇化率、土地经济密度、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存在强关联,其关联度迭0.70以上;与固定资产投资,非农产业与农业产业产值比呈中等关联,其关联度迭0.697和0.569 3.研究认为,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政策、投资、消费需求对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带来了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是间接引起土地利用结构熵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Shannon信息熵理论,分析研究了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动态变化,并对影响信息熵值大小的土地利用类型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997~2004年,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较全国水平低,熵值呈现单调递增趋势,说明该区土地利用系统朝相对无序状态演变.在8个土地利用一级类型中,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的有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地,它们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正相关;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有耕地、牧草地和水域,它们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负相关.其中,林地和耕地的面积与该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变化显著相关,是信息熵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然后依次为园地、交通用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地和水域.  相似文献   

19.
程浩  舒晓波  龙英  李秀娟  吕江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2):166-168,177
基于系统论的信息熵有关理论,对江西省宜春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宜春市1997~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结构缓慢向均衡状态发展。(2)根据2008年信息熵空间分布差异,将宜春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为3个不同类型区域。(3)宜春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在时空上的区域分异规律主要受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息熵的长株潭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利用1996-2008年长株潭区域各县(市、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耕地、园地、未利用地面积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6-2008年期间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浪式趋势变化。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用地内部结构的分析可知:林地、果园、桑园、交通用地所占比例的高低是影响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主要因素。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