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新技术》2022,(6):72-73
<正>夏天是全年最宝贵的“出汗季”,此时人体毛孔大张,通过排汗来清除体内寒气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捏脊夏季出汗分“静汗”和“动汗”。静汗是指因为气温高,逼迫身体出汗;动汗是让身体主动出汗,比静汗更能帮助身体气血运行,把体内深层次的寒气排出去。  相似文献   

2.
观汗察病     
<正> 汗为心液,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出汗有着调节体温等作用,但在特殊状态下,出汗的多少、出汗的时间、出汗的部位以及颜色,不仅能告知人们所患的疾病,而且能说明病情的变化。观汗知病情是中医问诊治病的内容之一。现将汗症分述如下: 1.自汗。是不用发汗药或其它刺激因素而经常自然出汗。祖国医学认为是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  相似文献   

3.
盗汗,是指人入睡时出汗、醒后汗止的一种异常出汗现象。中医认为,盗汗多因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所致。  相似文献   

4.
盗汗,是指人入睡时出汗、醒后汗止的一种异常出汗现象。中医认为,盗汗多因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所致。  相似文献   

5.
人都会出汗,有的出汗是正常现象,而有些出汗却为病理性,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下列几种病理性汗症,需自我加以辨别诊治。 大汗——夏秋季节热太盛或服用发汗药过量等都可导致大  相似文献   

6.
正炎热、潮湿的夏季,电力供应进入负荷高峰的同时,与电有关的事故也进入高发季节。针对夏季易发、多发的触电事故及超负荷跳闸现象,本文将为读者支招,帮助居民家庭安全用电、节约用电。一、汗手触电更严重。高温季节,人易出汗,而汗是导电的,出汗的手与干净的手的电阻不一样,因此,在同样条件下,人出汗时触电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均超过平常。所以,在夏季要特别注意,不要赤手赤脚去修理家中带电的线路或设备。如必须带电修理,应穿鞋并  相似文献   

7.
正母羊产后出现出汗,并且持续不断的出汗,我们称"产后自汗"。如果夜间及白天休息时出汗较多,正常活动时出汗较少或无汗称为"产后盗汗"。小尾寒羊产后自汗和盗汗的发病率比较高,症状也是比较典型。1病因出现这种情况与羊的营养状况有直接关系。小尾寒羊是多胎羊,在妊娠、分娩或产后分泌乳汁时,消耗母羊体内大量的营养。长期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8.
韩振奎 《油气储运》2005,(10):52-52
从中医角度来看,汗与鼻涕、眼泪、口水和唾液共称为五液,出汗过多,会耗气,也会伤及津液而损于心血。可出汗过少,或不出汗也不好。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学认为,人体不论睡着还是清醒时,无端出汗的情况都称为"自汗";睡着时出汗,醒来时汗就渐渐停止了的情况,称为"盗汗"。一般而言,人体出现阴虚状况则出现盗汗,阳虚则出现自汗。当归六黄汤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李东垣创制的一则名方,称它为"治盗汗之圣药",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组成:当归、生地、熟地、黄芩、黄连、黄柏各15克,黄芪加倍。  相似文献   

10.
进入深秋后天气冷凉,气温变化较大,昼夜温差大。奶牛常因运动过急过快,浑身出汗后,不经休息,在没落汗的情况下喝冷水,或出汗后过河,或汗没落拴在风口处,或路遇秋雨,感冒风寒,都能引发牛的风湿症。牛久卧寒冷、潮湿的圈舍里,又受贼风侵害,容易引起牛肌肉或关节疼痛而发病。尤其孕牛或产后母牛畜体虚弱,最容易发病。  相似文献   

11.
一、病因:由于畜体阳气不足,气候突变时,在劳役以后,身热出汗,遭受风吹雨淋,或带汗揭鞍,夜卧于寒湿之处及母畜产后虚弱,畜体缺钙等。本病多发生于秋、冬、春季。  相似文献   

12.
一、病因:由于畜体阳气不足,气候突变时,在劳役以后,身热出汗,遭受风吹雨淋,或带汗揭鞍,夜卧于寒湿之处及母畜产后虚弱,畜体缺钙等.本病多发生于秋、冬、春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音乐干预对减轻手汗症患者术前焦虑,稳定血压、心率,减少手掌部出汗量的作用。方法将择期手术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通过术前访视心理疏导,巡回护士了解患者对音乐的嗜好,在患者进入手术室等候区开始直至配合完成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程通过戴耳机欣赏选定的音乐,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波动情况及手部出汗量程度。结果干预组手术开始时心率较入室时减慢;对照组入室后20min和手术开始时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干预组高(P<0.05或0.01)。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且低与同期的对照组(P<0.01);对照组则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入室时与入室后20min的手掌部出汗量较对照组少(P<0.01)。结论音乐干预疗法有明显降低手汗症术前生理指标及焦虑的心理,减少手掌部出汗量,临床护理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8月立秋之后,天气依然炎热,一动就会一身汗。大汗之后,如果环境没有变化,不要立刻把汗擦掉。高温条件下,汗腺会分泌出大量汗液,其蒸发时会带走热量,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在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体温时,蒸发汗液就成为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如果出汗后立即擦掉,就不能发挥其蒸发散热的作用,同时汗腺依然在继续分泌汗液,导致体内更多的盐分、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15.
徐登林 《新农村》2009,(7):29-29
有人说,患感冒时不用吃药治疗,打打球或跑跑步,运动一下,出一身汗,就会好转.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观念,也是不可取的. 有些人在感冒后打打球、跑跑步,出些汗后,感冒症状的确会减轻一些.这是因为人在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呼吸加速,体内的白细胞和其他抗体所组成的防御系统的机能提高,再加上出汗时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较快,使感冒症状得到一些缓解.这种情况多见于少数体质较强,并处于感冒初期、症状较轻的人身上,对于多数人来说,尤其是儿童、体弱者和老人,感冒时参加体育锻炼是有害无益的.  相似文献   

16.
夏日来临了,如果宝宝皮肤不适,会增添很多痛苦,也会给父母的护理带来更多困难。因此,了解一些皮肤病防治知识,很有必要。一、痱子痱子是由于汗液排泄不畅而引起的汗腺周围炎症。防治策略有:保持居室通风凉爽,尽量减少出汗;勤洗澡、勤换洗内衣,出汗时不宜搽用过多的爽身粉,以免堵塞汗腺孔;饮食宜清淡,注意补充水分。二、疖子疖子的发病原因与痱子相似,上述预防痱子的措施均适合于疖子的预防,同时还要注意切忌自行用手挤压疖肿,以免引起周围感染或全身扩散,诱发败血症、脑膜炎等并发症。三、皮肤褶烂宝宝皮肤皱褶处因相互摩擦、积汗与分泌物过…  相似文献   

17.
奶牛自汗症又称盗汗症,一种是老龄、犊牛、瘦弱及产后的母牛多发;另一种是膘情良好的奶牛,季节变换、气候多变时发病。患牛得病后脊、腰、双肋大量出汗,心率加快,呼吸急迫。有的体温偏高、流清涕、鼻鸣、头低耳耷、行走如酒醉、不喜饮水。如不及时治疗,奶牛容易发生生命危险。中药疗法有:一、如因患牛产后虚弱、体瘦而发病,可以应用补气健脾、固表止汗的方剂:太子参50克、黄芪100克、白术60克、防  相似文献   

18.
一、不宜拿啤酒解渴 啤酒被不少人视为解渴、止汗的清凉饮料.但事实上,喝啤酒可能感觉更口渴、出汗更厉害.专家介绍,啤酒在饮用时有清凉舒适感,但当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刺激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体表散热增加,从而使水分蒸发,引起口干.建议在饮用啤酒后,应喝大量的白开水和淡茶水,以及时补充体内水分.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夏天酷热之时,久卧装有空调的房间,接触凉水太多,饮用生冷瓜果、甜腻之品无度,出汗后即刻冲凉等情况下容易引发热感冒,通常表现为发热、头昏、头痛或伴有肢体沉重感、无汗、恶寒、肢体酸痛,或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厌冷水,息短气促乏力等。这是因为暑日受寒,  相似文献   

20.
正夏日炎炎似火烧,在这炎热的夏季,中老年人和慢性病病人怎样才能安全度夏呢?一、起居有常,坐卧有时,可晚睡早起夏季白天时间长,夜晚时间短,"养生之道贵在顺应天时",夏季阳光猛烈,不宜暴晒,可在清晨气温适宜、阳光柔和的时候晒太阳,补益阳气。同时可做些合适的运动,运动至微微出汗即可,但不可汗出如雨。二、饮食有节,切勿喜冷贪凉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都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