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10-14
当前,顺应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贫困地区摆脱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但是,贫困地区因为自然条件不佳、劳动力素质较低、种植方式与技术落后等问题的制约,给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阻碍。为此,本文以甘肃省贫困地区为例,立足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扶持政策与已有成果,立足于特色种植产业、新型农畜业、农业交易市场建设以及农业各产业结构变化,分析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景和其减贫效应,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3.
扶贫减贫是我国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农业产业化扶贫减贫又是我国农村扶贫减贫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文章主要针对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扶贫减贫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依托地区特色优势资源、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型企业、探索高效创新性扶贫减贫开发体制、多举措推动扶贫产业快速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5.
农业在我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而我国的农业保险却在20年的发展中日益萎缩,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没有国家财政支持就难以发展的独特性质。本文在对农业补贴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农业保险实践经验,提出了一套在中国现阶段具有可行性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6.
农业发展在政策减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培育农业等支柱性产业从而形成持续内生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减贫的重要途径。农业发展在公共政策与减贫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农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中介效应,公共政策通过农业发展这一中介变量有效推动了减贫进程。按照公共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推动贫困减缓这一逻辑脉络,构建了公共政策、农业发展与减贫效应三大系统及其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分阶段探究了2000-2015年公共政策减贫过程中农业发展在各时期的减贫作用强度及其动态演变趋势,并对农业发展在政策扶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农业发展对政策扶贫的中介效应非常显著,公共政策的减贫效应中约有45.25%的贡献来自于农业发展所产生的中介效应;单纯的公共政策对于贫困减缓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呈现下降趋势,而农业发展对于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则逐年增强。研究表明,我国多元化的减贫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内生式减贫机制逐渐健全并已经发挥作用,公共政策对农业发展和减贫的促进作用呈边际递减态势。因此,首先要加强对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的扶持,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减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其次促进当前我国扶贫攻坚战略应尽快转向换挡,千方百计推动已经形成的内生减贫系统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金融能突破物理空间约束,拓宽服务边界,触达传统金融难以接触的人群,特别是贫困群体.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2016),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减贫效应,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减贫路径,结果发现:一、互联网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贫困群体增收,且增收幅度高于富裕群体,这表明互联网金融既能消除绝对贫困,又能消除相对贫困.二、...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农业补贴政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安徽省农业补贴政策情况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补贴政策面临新的问题。提出应该积极采取有效对策,确保农业补贴政策作用的发挥。实现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一直致力于农村社会的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为解决"三农"问题制定了较多政策和措施,本文主要评价我国农村经济政策,以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为例进行研究,并通过我国近10a来对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方面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对具体的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进而能...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意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基于对重庆涪陵的实践分析,探讨通过做好政策保障以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方法/过程】以涪陵区2004-2018年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涪陵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农民减贫;提高人力资本密集度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挣得能力。要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这就要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提高乡村自治与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动力;完善社会扶贫协作联动机制,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技术补贴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研究——以秸秆还田补贴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业技术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农业技术补贴政策的实施及其实施效果问题备受关注。本研究以河南省和江苏省农村的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农业技术及其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并运用Logit模型分析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秸杆还田机械质量等变量在1%显著性水平下差异显著;均和农业技术的采用呈正相关关系,而补贴变量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本研究就加强农业技术补贴政策和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完善农业技术和技术补贴政策、加强技术指导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贫困,是阻碍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更是一个社会责任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人口的脱贫内生动力,确保到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要想实现可持续的稳定脱贫,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资助、社会救济,大力发挥贫困人口的主体性,是增强其脱贫内生动力的基础前提。本文以承德市平泉县为例,探讨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并通过分析平泉县脱贫的相关产业措施,提出一系列看法与建议,为我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能够在2020年顺利脱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16.
基于2016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地区的减贫效应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的减贫效应最显著,这与推行了适宜的农险模式是分不开的;财政补贴力度大的地区中,上海、北京的减贫效应排名前列,河南、安徽等农业大省的减贫效应仅处于中间位置,这表明要通过农业保险达到最大减贫效应,需找到财政补贴的最优值,来平衡各方主体的利益,综合兼顾“质”和“量”。因此,政府要分地区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农业保险政策,因地制宜地推行适合当地实情的农险模式,确保有效助推反贫困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