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德州市两区同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探索出一条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子,并通过总结经验,分析启示,以期为其他地区探索新型城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农村安置区建设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及土地增减挂钩试点的成败。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在抓好旧村复垦整理的同时,全力推进安置区建设,探索专班调度推进、尊重群众意愿、保障建设资金、强化质量监管及配套服务等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将安置区打造成“民心工程”。但由于存在建设手续不全、工期拖延、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加快完善建设手续、多渠道筹集资金、优化规划设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德州市庆云县为例,以部分农户为调查对象,就农户对"两区同建"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反映了建设中农户的许多实际想法和意见,结合统计结果,探究分析"两区同建"在该地区的实施发展状况,找出农民参与两区同建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对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新思路,被广泛应用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对邙山镇六村居民点整治“迁村并点”的规划方案加以研究,探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迁村并点”模式下可取得的规划效益,“迁村并点”不仅可以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而且可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同时还可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但最终的规划效益取决于方案的实施情况,所以在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为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参考;也为农村居民点整治后的效益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地需要转化为建设用地。由于我国经验不足,在转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种种问题,于是相继出台了增减挂钩与人地挂钩政策,以便更好地解决人地矛盾和土地供求矛盾。以河南省的三区一群战略为大背景,以洛阳市的人地挂钩政策实施情况为例,分析政策实施的效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以便于政策更好的实施,推广于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6.
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这既保证了耕地总量要求,又解决了城市建设用地匮乏的问题。广西河村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执行中的模式创新,促进了乡村集体经济建设,进而实现了乡村可持续发展。通过案例分析探索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执行中的创新机制,即政策执行者充分利用与目标群体在互动过程中存在的“弹性空间”,将有助于实现乡村发展中政策执行的创新,进而改善政策执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农村低效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能够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同时,将农村低效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规范宅基地有偿退出的重要环节,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达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是交易指标的交易运行制度和如何保护交易中农民的利益,对如何确定交易价格研究较少,通过成本测算法、比较测算法和机会收益分析法,以义乌市集地券为例,测算指标交易价格。  相似文献   

8.
农村新民居建设模式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国土资源部"增减挂钩"政策,分析了农村新民居建设对于解决河北省统筹城乡发展困境的意义,深入研究了部分试点省份新民居建设的创新点和启示,指出了河北省新民居建设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自2009年以来,上海市已陆续开展了十几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有效控制了增量建设用地,盘活了存量建设用地,实现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挂钩项目涉及指标使用、资金测算、权属调整、农民利益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已开展项目中的农民利益保障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以来,上海市已陆续开展了十几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有效控制了增量建设用地,盘活了存量建设用地,实现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挂钩项目涉及指标使用、资金测算、权属调整、农民利益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已开展项目中的农民利益保障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楼房村项目安置补偿方式、建设方式、管理方式三方面,分析了阜平县楼房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助力脱贫攻坚特有的模式,探讨了"楼房村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建议,为破解我国其他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思南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例,分别从项目实施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构建18个指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综合效益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德州农村产业园区建设,总结了园区的基本类型与特点,找出了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依托绥德县吉镇镇等13个乡镇县域内城乡建设增减挂钩项目,对复垦后耕地进行适宜性评价。选取有效土层厚度等6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特尔斐法确定权重,对各评价单元进行适宜性综合分值计算和结果分析。研究表明:在选取的38个评价地块中,有效土层厚度和地形坡度是此次增减挂钩项目土地复垦后耕地适宜性评价的最大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5.
“两田制”兴衰及其原因分析——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平度市曾经是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两田制”作为其中的重要试验课题之一曾经引起过广泛关注,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两田制”在推行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对村级组织有不当的激励,从而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我国农村政策环境的改变,“两田制”退出了历史舞台。本文描述了平度“两田制”改“均田制”的改革过程,分析了“两田制”在目前农村新形势下的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马文君 《现代农业科技》2012,(12):331-333,336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收益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于集体建设用地的减少损失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权;二是由于拆旧区复垦为耕地后代建新区进行耕地保护所进行的经济补偿。通过对福建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的研究分析,从显化土地发展权价值,依据产权确定地方政府与农民集体之间收益分配比例。研究表明,在福建省的现实情况下,增减挂钩收益应当按照农村集体占63.5%、地方政府占36.5%的比例分配。  相似文献   

17.
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项目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解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基础上,以阜平县楼房村为例,对项目实施环境进行优劣势分析,采用相关数据分析方法,重点探讨经济收益分配机制,得出的结论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对促进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助力脱贫攻坚等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6,(9):18-19
自国务院出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以来,不少学者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布局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目前学者在此方面研究上的缺陷与不足,本文以M市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例,通过从耕地质量评价角度,运用耕地质量评价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对增减挂钩项目布局选址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出的分析结果可以满足增减挂钩项目提出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户多宅”不仅是“土地”问题治理,更是一项重要的农村基层治理议题。通过鲁西南D县4个村庄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D县“一户多宅”治理在自上而下的增减挂钩的政策红利下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县级政府、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土地发展集团等多元主体参与且多赢的行动者网络。不过,受限于村庄治理环境的复杂性,一体化的治理路径在村级层面却产生了差异化的效果。研究发现,这种差异背后主要源于两方面影响因素:一是预期收益和风险影响村级组织推进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村干部与少数关键村民之间的能力对比影响治理成效。D县在4个村庄的“一户多宅”治理实践体现了重视农村社会治理形势的复杂性。为此,本文建议开展农村社会治理,除了优惠的政策红利,还应在细微处下功夫,梳理顺畅基层中的动力阻力机制,以保障政策实践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天津农业科学》2015,(11):101-104
增减挂钩政策是解决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土地供需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文章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实地调研详述了双凤镇增减挂钩的现状、模式、利弊分析等。结果表明:(1)双凤镇增减挂钩面积占太仓市总增减挂钩面积比重最大。其采用宅基地流转和土地复垦两种形式来实现增减挂钩;(2)政府主导型的增减挂钩运行模式既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等优点,也存在着重视眼前利益,忽略质量指标、资金来源单一难以为继等缺点。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当前增减挂钩工作提出了正确合理看待指标、转变增减挂钩模式、制定科学监管制度等对策和措施,以期为未来制定城乡建设用地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