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前,针对梗丝生产加工,烟草行业内尚无统一的技术模式,各个企业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设计,采用不同的设备组合、不同的工艺参数进行加工,表现不一,无定型的技术模式提供研究参考。合肥卷烟厂制丝车间梗线主要采用的是德国虹霓和江苏智思的技术和设备,在生产管理、卷烟质量控制、加工消耗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突破。但不足的是梗丝加工质量及其加工过程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改进与改善,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在压梗后的烟梗有不同程度的破碎。  相似文献   

2.
烟草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是烟草工业生产卷烟制品的重要原料,烟梗是烟叶的粗硬叶脉,占烟叶的25%~30%,烟梗梗头纤维粗硬,质地较厚,预处理的润叶工艺很难对梗头起作用,加之易发霉和含泥沙等杂物较多且所含叶片较少,因此梗头部分通过打叶阶段的意义不大,还易带入杂物。提出一种打叶复烤切梗头工艺,详细介绍了切梗头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后续的梗头清洗烘干设备的工作原理。将梗头在预处理前置阶段切割分离并清洗烘干,便于后续工序处理,提高成品烟片品质,降低设备故障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制丝线流化干燥机出口梗丝水分均匀性较差、离散程度较大和梗丝风选后的梗签中含有少量结团梗丝等问题,将通过提高梗丝在流化干燥工序前梗丝水分的均匀性、流化干燥机进口梗丝的连续和均匀性、流化干燥机床体内横向截面热风风速的均匀性等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既提高工序加工质量,又降低物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卷烟生产中,通过梗签二次分离再回收烟丝一直是烟草企业提高烟丝利用率减少浪费以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现有的梗签剔除工艺主要是通过风选的方式实现,但风量的大小往往都是根据经验选择,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首先通过力学计算从理论上得到能够满足风选要求的负压范围,然后利用软件仿真对梗签二次分离装置中悬浮腔体内梗签和烟丝颗粒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验证理论负压范围的科学性;最后通过试验分别统计梗签的剔除率和烟丝的回收率,进一步验证理论负压范围和仿真分析的有效性。其结果表明:当负压在-180kPa~-220kPa的范围内时,腔体内的气流状态和气流速度分布较为均匀,颗粒间的碰撞较少;同时,梗签剔除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烟草制丝工序是卷烟生产中的重要工艺环节,制丝工序中不同切丝方式将对烟丝结构和烟支吸阻有显著影响,松散回潮、贮叶和叶丝干燥会改变烟碱形态变化,影响卷烟内在质量,加强烟草制丝工序的管理和优化将对卷烟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课题组提出了制丝工序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操作人员工作水平、优化设备、确保严格执行技术规程等四个方面的举措,优化烟草制丝工序的工艺管理,从而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中式细支卷烟需要和提高遵义复烤厂新线打叶复烤加工质量,对遵义复烤厂打叶复烤工艺参数和片烟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选定了3个关键参数,采用了多指标权重分析和正交试验对遵义复烤新线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润后端加水开启80 °、二打电机34 Hz和回潮区混合水30%的工艺参数能明显提高打叶复烤片烟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卷烟机浮选腔风选分离过程中烟丝的浪费,分析了浮选腔不同内部结构对风选分离效果的影响,采用EDEM-Fluent耦合仿真技术,建立更加接近实物的烟梗、烟丝颗粒模型,在-1.2kPa仿真条件下对浮选腔在不同内部结构下的梗丝分离进行耦合仿真分析,对比腔内流场迹线图和速度图,并通过计算烟丝、烟梗颗粒的分离效率验证仿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30°挡风块浮选腔内流场和速度分布更合理,能更彻底地分离烟丝和梗签颗粒,且分离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成品卷烟外表面缺陷种类多、分类细、人工质检无法对卷烟外观的细粒度缺陷进行系统性检测的问题,设计一种成品卷烟外观检测设备,自动完成成品卷烟的外观全矢量成像和缺陷检测。利用黑箱法对检测设备的技术系统进行分析,并设计了成品卷烟检测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储供装置、单元离散装置、外观成像装置、分拣装置和缺陷检测模型;对影响卷烟运行稳定性、卷烟无损率、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试验,在单元离散装置上对卷烟运行稳定性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滑板提升速度为0.3m/s、过渡板倾斜角为40°、辊子速度为0.045m/s时,烟支输送无斜率可达100%,无偏移率可达99.5%,在分拣装置上对造成卷烟损伤的关键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气缸伸缩速度为20mm/s、弹簧刚度为3N/mm时,烟支损伤率为0,对影响成像质量的关键光照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光源照射角为10°、光源与烟支高差为30mm时,图像直方图的像素点与其亮度分布包络线平缓,图像清晰;最后,在设备上完成54mm×100规格烟支的检测试验,利用改进HourglassNet-YOLO v4网络模型对成像进行缺陷检测,结果表明,烟支缺陷检出准确率达到98%,缺陷分类准确率达到95.4%。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运行稳定,能够满足成品卷烟外观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9.
生物法处理烟梗提取液提高苯乙醇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梗为原料,经过酶处理和微生物发酵制备天然的烟用香精。对发酵过程中产苯乙醇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以生香酵母作为最适合菌种,其产苯乙醇的最佳发酵条件:酵母接种量5%,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6.0,在30℃下摇瓶发酵48h。与传统的三级逆流萃取工艺对比,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液中的苯乙醇含量从0.3961μg/g提高到了183.46μg/g。  相似文献   

10.
<正>新疆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葡萄除梗破碎机。1结构该机由进料器、传动装置、除梗转筒、除梗拨叉、破碎装置、机架等组成(图1)。进料器采用螺旋进料,后连接除梗转筒,在除梗转筒中安装除梗拨叉,  相似文献   

11.
切丝机的工艺任务是将经过储叶后的叶片、梗切割成合格的叶丝、梗丝,并尽可能的减少叶片、梗在切丝过程中造碎。本设计内容涉及一种用于烟草行业的A1切丝机的优化装置,对一种烟草行业A1切丝机上排链耐磨板与主动辊间隙的优化补偿支撑块进行了有效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茶叶加工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加工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相对落后。20世纪50年代初,茶与烟的加工业同时起步,今天卷烟加工业已基本自动化,而茶叶加工仍处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水平。由于我国茶叶受地域及文化习俗差异,茶叶品种、茶叶生长环境,传统手工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成品茶叶的品名上千种,根据加工方法和成品茶的品质特点分为6大类,即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  相似文献   

13.
卷烟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烟草种植、烟叶加工和卷烟制作三大过程,三大工艺过程分别细划成若干工艺步骤,文章总结了我国当前针对各工艺步骤的常用设备类型以及设备的研究热点,分析了卷烟生产设备将朝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卷烟包装机包装出来的小盒烟包,经过美容器烙铁整形后,烟包外观更加整齐,外层的透明纸也会更加漂亮、有光泽。烟包美容器虽然有一套独立的控制系统,但是对于卷烟包装机组来说却只是生产中的一个环节,一旦发生故障,整条生产线将不能正常进行生产。该文对洛阳卷烟厂的卷烟包装机烟包美容器人机界面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成功实现了人机界面与PLC的正常通讯,对于相关企业的技术改造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超声技术应用于簇生番茄切割采收的机理及优势,比较了簇生番茄果梗材料在常规切割和超声切割中的切割力和去除特性。首先测定了簇生番茄果梗和自制超声切割刀的参数,然后基于Abaqus进行仿真,将果梗纤维化,在宏观和微观仿真中对比常规切割和超声切割过程中的应力及去除机理。最后,自制试验台,通过改变超声切割刀的激振频率、输入电压、切割速度和切割角度进行切割力测定试验并采用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分析,随后观察果梗断面形貌。结果表明:在自制超声刀工作频率(35~37 kHz)和电压(340~380 V)内,切割速度、角度对切割效果影响最显著,激振频率和输入电压在特定值附近时切割效果最好;在36 kHz、360 V、0.125 cm/s、0°的条件下,仿真中超声切割耗时约为8 s,平均最大切割力为0.635 N,相对于常规切割(1.019 N)降低37.7%;试验中超声切割耗时约为5.3 s,所需切割力最大为0.543 N,相较于常规最大切割力(1.017 N)降低46.6%,同时表面粗糙度降低20.9%,试验与有限元仿真的切割力结果误差为8.9%,基本吻合。超声切割可以...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圆形模型的骏枣果梗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梗有无的判别是骏枣分级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传统的膨胀与腐蚀操作不能达到果梗识别的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圆形模型的骏枣果梗检测方法。通过图像预处理获取二值图像;构建一圆形模型,以目标图像的形心为圆心,以等效椭圆长半轴乘1个调整系数为半径,该圆形模型可以覆盖骏枣果肉部分图像,剩下图像部分主要为果梗;由于图像可能还含有噪声,为此进行中值滤波处理,最后即可提取果梗图像部分。对120帧图像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每个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小于500ms,本次试验果梗识别准确率93%,基本满足红枣分级系统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苹果机器视觉自动分级时果梗/花萼识别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变化的点阵结构光编码方法,并用于苹果果梗/花萼的在线检测。通过分析投射在物体和参考平面上光斑的成像规律,提出将光斑的位置变化作为编码基元;在二元域中,利用编码基元生成M阵列,将其作为近红外点阵结构光的编码模式;通过分析匹配后的差值矩阵,识别果梗/花萼的位置。在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果梗/花萼的在线识别,在满足实时性要求前提下,平均识别正确率可达到93.17%。  相似文献   

18.
ZJ17卷烟机组原梗签分离控制系统控制技术落后,操作不便,可靠性低,已经无法满足烟厂现代化生产需求,因此,采用S7-200系列PLC、触摸屏以及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对原系统进行改进,设计一套新型在线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对梗签分离设备的实时监控,数据记录,参数控制等功能。同时解决真空浮选腔落料口附近梗签量过多时易堵塞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控制系统可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机组操作与维护变得更加简单,并且使梗中含丝率由17.97%下降至1.59%,每年可为烟厂节省超过3 000 kg成品烟丝,为烟厂精益生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卷烟产品的质量与产品配方设计、烟叶质量、烟用辅料及工艺实现等均有着密切的关系。高质量产品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精准把控与密切协作,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职,高质量发展之路就如"海底捞月""镜中探花"般触不可及。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打叶工艺质量,包括提高打后去梗率、降低大片率、提高中片率、控制小片率和碎末率,以单辊打叶机为对象,通过建立打叶机三维模型,制作烟叶的颗粒模型,并将模型导入EDEM模拟打叶过程,提取仿真结果,主要以打叶去梗率反映打叶质量,通过EDEM软件中烟叶烟梗颗粒之间bond键的断裂数量判断去梗效果。然后,改变打辊的转速、辊刀的螺旋角角度进行多次仿真,优化打辊参数,提高了打叶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当打辊转速为531 r/min,螺旋角为3°,打叶效果最佳。为打叶机打辊的工艺和结构参数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