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区域农业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近年来国内有关区域农业规划与农业竞争力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分析与同顾,结果表明:农业竞争力研究成果丰硕,涵括农业竞争力内涵、农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和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区域农业规划的研究方兴未艾,但理论研究总体滞后于规划实践,主要研究集中在规划基础理论、方法和思路等方面:区域农业规划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有待加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四川省各市(州)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构建出包含5个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组成的四川省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农业生产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业规模和农业结构4个公因子并对各地市农业竞争力排序,而后依据上述4个公因子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21市(州)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分类。基于2014年统计年鉴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各市(州)按照农业竞争力水平情况可分为4类,其中成都市农业发展状况最好,甘孜州和阿坝州的农业竞争力最弱,与因子分析排序结果基本一致。最后,针对增强四川省农业竞争力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四川省各市(州)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构建出包含5个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组成的四川省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农业生产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业规模和农业结构4个公因子并对各地市农业竞争力排序,而后依据上述4个公因子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21市(州)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分类。基于2014年统计年鉴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各市(州)按照农业竞争力水平情况可分为4类,其中成都市农业发展状况最好,甘孜州和阿坝州的农业竞争力最弱,与因子分析排序结果基本一致。最后,针对增强四川省农业竞争力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构建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考查山东省17地市区域农业发展的特征,将山东省区域农业竞争力分为三大类,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为山东省各地市有效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业竞争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该文选取9项指标对安徽省区域农业竞争力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通过分析,找出安徽各地市农业发展的特点、层次、差异,并据此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实现安徽农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闽台农业的依存性与合作创新区域农业竞争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闽台农业的依存性,闽台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闽台农业竞争力等方面,分析与论证了闽台农业合作能创新闽台区域农业竞争力,并阐述了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政策创新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选取了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福建、辽宁、山东等7个省市作为广东的比较对象,在包含了7个方面65个指标的区域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2004年的截面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比较各个省市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广东的区域整体竞争力、潜力竞争力均居第3位,表现竞争力略低,居于第4位。  相似文献   

8.
区域农业规划促进农业竞争力研究——以广州从化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阳  刘序  张艳  谭俊  蒋新祥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4):199-201
借鉴波特钻石模型和IMD国家竞争力模型,构建基于区域农业规划的农业竞争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州从化市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从化市2005年农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2010年该市农业综合竞争力总得分为40.89,而未实施农业发展规划时2010年的农业综合竞争力总得分为34.92.可见,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的有...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偏离份额法及相关指标对甘肃省河西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这五个地区偏离总量较大。2、这五个地区产业结构,均处于劣势。3、这五个地区竞争分量均为正值,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针对以上分析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0.
选取12个指标构建广东省农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6至2018年数据为样本,建立R型因子分析模型评价广东省各地市农业竞争力.在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显示因子分析可行后,找出两个反映农业竞争力的公共因子,经Kaiser标准化正交旋转,依据加权平均计算各地级市综合得分,将广东省除深圳市外的20...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云南省地州市马铃薯产业竞争力,分析比较区域马铃薯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发现问题,有利于延长马铃薯产业链、优化区域整体布局。收集整理云南省15个地州市的马铃薯生产、加工、市场、科研、政府政策支持五方面的指标数据,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计算出综合权重。根据各项指标数据的权重对区域的指标数据计算得分,得出区域之间马铃薯生产竞争力、加工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科研竞争力、政府支持力度及综合竞争力排序。研究结论表明研发适合高原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种薯,保护耕地,加工多样化产品,打造高原特色马铃薯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有利于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相似文献   

12.
依靠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并建立、维护区域品牌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笔者通过利用波特的竞争论理论对安康富硒特色农业分析得出:发展富硒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经营管理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效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30家农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对其综合竞争力排名进行分析,发现"登海种业"的竞争力最强,"海大集团"竞争力最弱;30家公司可分成4类;目前种植行业竞争力普遍强,而粮食与饲料加工行业竞争力较弱。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同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与优化特色农业旅游产业链,不仅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黑龙江省农业旅游发展,分析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农业旅游产业链优化意义,结合当前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特色农业旅游产业链形成与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新疆区域旅游竞争力可以明确竞争实力、自身优势及弱势,从而通过找到自身与旅游发达地区的差距,挖掘隐性发展潜力,释放显性竞争优势.以竞争优势理论、区域旅游系统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基础,构建了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对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以及各因子权重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得出新疆旅游产业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应着重以挖掘和提升新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为重点,为实现建设旅游强区的最终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高洪鼎  张阳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633-16635
西安作为西部的中心城市,要想快速发展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该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西安及其周围的8个相邻的省会城市进行竞争力分析评价,总结出西安城市竞争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1997、2002、2007和2012年的农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并结合不同时间断面上农业竞争力等级分布图和插值效果图,归纳总结了甘肃省农业竞争力的时空演变规律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地市(州)农业竞争力水平差异显著,地域分布呈现出由分散向集聚发展的态势,可以划分为河西走廊超强型、陇中陇东一般型和陇南临夏甘南偏弱型3种基本类型;农业空间扩展能力与其竞争力水平高度正相关,并呈现出由极点式到点轴式再到网络化的迹象;农业政策导向驱动、资源禀赋及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及成长驱动共同驱使农业竞争力在空间范畴上格局置换。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结构调整中区域优势的正确认识与发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区域优势主要是比较优势,其最终体现是产品市场竞争力。发挥区域优势,就是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并提出了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几点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内在关联,认为两者间并不存在冲突与矛盾,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接着分析了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产业化程度、相关支持产业、市场需求结构、政府的管理与政策等。最后,基于区域农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机理分析,提出了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对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龙头企业;完善国家支农政策体系,增加基础设施和科研创新投入;促进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需求,推动企业投资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邵俊敏 《古今农业》2019,(4):15-23,14
基于1980年江苏省农业统计资料的相关数据,以人民公社制度末期江苏8个地区(市)为研究对象,构建江苏区域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各地区(市)的农业竞争力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公社制度末期各地区(市)按照农业竞争力水平情况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苏州地区农业竞争力最强,南京市最弱。分析认为自然资源禀赋和传统种植结构是影响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基础因素,农业政策调整和农业技术应用是影响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