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旅游发展与脱贫攻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创新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经济发展模式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培育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夯实脱贫攻坚的系统化基础。面对乡村旅游发展制度建设滞后、乡村旅游产业联动效应有待提高、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的衔接机制不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统筹规划不强等问题,基于乡村旅游的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脱贫攻坚,应完善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的衔接机制;加强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增强乡村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政府、居民、企业、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下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发展融合度。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当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特色产业链短、民居改造未突显民族特色、特色村寨文化保护与发展意识不够、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为此,需要推进村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存特色村寨建筑风格、强化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多元化筹集资金,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高珊珊  李巍  阚保强  王立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354-17356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探讨了藏区旅游城镇规划、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藏区政策的实施,藏区中心城镇必然会出现各种扩张,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解决好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使藏区的民族文化具有持续吸引力,发展藏区的特色旅游业,促进藏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甘南藏区自治州旅游城镇规划和建设的现状分析,提出了现在和今后藏区旅游城镇规划和建设的有效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陈洪升 《安徽农学通报》2022,28(1):10-11,18
探索传统村寨发展路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传统村寨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其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对结合村寨实际合理规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格多苗寨具有传统特色突出、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村民发展意愿强烈等良好条件,该文针对其存在问题,从村寨整体风格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服务能力提升、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黔南少数民族村寨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广西桂北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实地调研,探讨新时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路径。结果表明,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考虑等因素,导致桂北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民族特色资源不突出、村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新时期,桂北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一是要巩固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二是要突出民族特色资源,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三是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村民共建共享,四要继承以及保护农村文明,营造民族团结的氛围,以实现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业科学》2019,(19):257-259
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当前,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特色村寨建设规划不科学、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不充分和乡风文明建设有待提高等问题。要实现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科学规划特色村寨建设方案、深入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建立多元资金融入渠道和加强文化教育与宣传。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的独特环境、自然风光、田园风情、独特的民俗文化、独特的饮食习惯、村寨文化、屯村镇寨等旅游资源,提供给城里人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开展可以改变以往靠天吃饭的农业发展现状,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铁岭市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已经出具规模,形成了多个旅游特色村,通过土地流转,建设了一批果园、采摘园等具有辽北特色的生态景点,但在发展中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该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特色民族村寨既是保护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也是创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的民族工作以及乡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黔东南州从江县的特色侗族村寨建设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下黔东南州从江县特色侗族村寨建设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当前黔东南州从江县特色侗族村寨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包括顶层设计、产业发展、民族特色以及全员参与中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创新特色侗族村寨建设提出了对策,如以顶层设计为前提、以产业发展为关键、以民族特色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保障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研究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5.12"大地震后10年建设情况,围绕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获批的5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现状进行剖析,调研其村寨建设、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增长、生态文明建设等,充分挖掘各村落特色及建设中的不足。结合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见,提出适用于当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创新性理念,促进当地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唐沁 《乡村科技》2020,(8):42-44
本文以贵州省贵阳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为研究点,分析贵阳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巩固民族团结4个方面入手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实现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改善和强化区域生态保障功能,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推进四川藏区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参考.[方法]对四川藏区特色农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四川藏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原则及相关的对策建议.[结果]四川藏区农牧业发展主要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人口质量与劳动力素质较低、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等问题.[建议]应根据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政府扶持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对藏区农牧业的财政投入实行“计划单列”方式管理和特殊配套政策,发展生态绿色乡村旅游业、培植农牧民增收新业态,加强重点特色产业建设、构建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培育各类市场、完善服务与配套设施,建立科学合理、适度开发资源的新模式,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推广应用和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农牧区信息化体系,以促进四川藏区特色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被认为是系统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民族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差异,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了其乡村旅游的发展。"村寨镇化"是基于特色村寨、城镇化、乡村振兴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和共同问题,将三者置于同一系统中,促进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模式。以乡村旅游为"村寨镇化"的突破口,试图论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三者间的联系,为民族地区探索一条因地制宜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介绍该片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等,并分析乡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项目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民族山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重点研究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5.12大地震后十年建设情况,围绕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获批的五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现状进行剖析,调研其村寨建设、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增长、生态文明建设等,充分挖掘各村落特色及建设中的不足;结合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意见,及当下优秀乡村建设理论,提出适用于当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创新性理念,促进当地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族特色村寨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特色村寨发展逐渐受到学者们关注,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章从特色村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发展模式、对策等方面进行述评,以期对进一步研究国内特色村寨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兰小机  沈惊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530-15532
客家乡村旅游是一种发展客家经济和保存其文化特色的良好方式,但人们对客家乡村旅游的认识存在偏差,规划不健全、管理水平低、市场营销不足、利益分配不合理等现象严重制约着客家乡村旅游的发展。重新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择优开发、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加大品牌宣传、注重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使客家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7.
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肇兴侗寨进行实地调查,从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民居接待与餐饮服务、集体接待表演、民族工艺品的制作与销售、村寨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即旅游发展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群众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较少、资源保护与旅游利益无法挂钩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强调应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层次,增加群众受益;把握"不参与就是最大参与"的原则,对农民进行经济补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民俗实物博物馆;营造浓重的民族文化氛围;加强与周边村寨的旅游合作,尽量做到"产业链本地化";创建肇兴侗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8.
杨丽娟 《乡村科技》2021,(7):29-30,33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为背景展开研究,以村寨中的公共文化空间为载体,明确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与在地文化的关系,通过赋予公共文化空间在地性特色,建设当下实用、未来可期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更加美丽、具有侗族文化特色的乡村,使侗乡旅游业发展始终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19.
为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景观资源,本文选取了张家界市1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景观资源保护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景观资源保护现状当前存在缺乏规划、建设资金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现状较差,提出了利用区位优势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特有文化价值、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民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发...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大多数位置相对偏僻,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对缺乏,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存在着短板和困难。三江侗族自治县冠洞村充分发挥自身民族特点,继承和发扬侗族传统文化习俗——百家宴。基于侗族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脱贫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