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乡村的品牌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加强乡村品牌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的途径,科学划分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建立乡村品牌,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振兴品牌. 相似文献
2.
3.
吴凤霞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21,(9):81-82
该文通过对当前东营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进行详细介绍,对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东营市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探讨科学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策略,提升农产品影响力,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5.
6.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农业生产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中共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它为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政策支持。以乡村振兴为背景,进行典型案例分析,深刻剖析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借鉴成功发展经验的同时,明确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在我国遍地开花,旅游地品牌作为旅游地的代表性符号,能够有效吸引游客,形成持久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浙江省松阳县高度重视旅游地品牌建设,以松阳县旅游地品牌为研究对象,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地品牌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分析认为在乡村旅游地品牌建设中应注重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和积极延续乡村文脉,其中,设计同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延续乡村文脉,扩大地方影响力,实现旅游地品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商都县2019年底实现了整体脱贫。脱贫后持续稳定的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振兴乡村土地保障、人才培养、资金引进与筹措等论述了商都县乡村振兴的需求,并为商都县乡村振兴提供了8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发展品牌特色农业是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探索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路径,需要理论研究作为支撑,为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创新思路。新庄大枣作为焦作地理标志产品,是焦作市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地方品种,本研究以焦作市“新庄特色大枣”的品牌发展过程及农产品品牌建设为例,探索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策略,为提高当地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产品品牌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农业品牌的打造路径,可帮助农户提升经济收益,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创立、保护和发展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生态效益.本文通过阐述多种提升农产品质量,打造特色农业产品品牌的方式,以期为各地生态农业品牌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农业发展活力。同时,受政府部门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对构建农产品品牌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和困境,综合品牌定位法、比较优势法和产品差异法,按照农产品的分级标准,依据农产品特性和价值,大致划分农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开展产品定位,初步明确建设品牌类型,提出品牌打造设想和宣传方式,构建结构合理、类型丰富、可持续发展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和策略,以提升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大幅度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发挥农产品的品牌作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持,更是落实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分析兰州市农产品品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梳理特色优势农产品兰州百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兰州百合发展的短板,提出加快产业转型,强化品牌兴农发展策略;加强育种科研,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建设产业园区,发挥品牌资源集群效应;完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推动品牌高质量发展;提升网络品牌引导力,加强品牌宣传力度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以农产品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分析了宁夏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对农产品品牌化的支撑效应不强,品牌科技含量较低,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不足,农产品品牌营销模式创新乏力。并提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四个路径:一是加强生产标准化,提升技术含量,提高特色农产品品质;二是提高精深加工能力,突出产品优势,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三是深化品牌内涵建设,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品牌竞争力;四是挖掘地理标志,培育新型农民,发展乡村振兴多元业态。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的背景之下,深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着力点。县域经济品牌直通车体系是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对加快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改善县域营商环境,吸引优质企业的投资,激发县域经济的内生活力,文章研究县域经济品牌直通车体系建设,对加快乡村振兴产业运营服务,加快产品培育,加强县域品牌打造,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