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下各种资料的收集越来越容易,诈骗手法也变得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网络诈骗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类。网络诈骗通常指不法分子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网络上以各种形式向他人骗取财物的诈骗手段,犯罪的主要行为、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现针对目前常见的一些网络诈骗,相关公安部门梳理了六种典型网络诈骗犯罪的作案手法,并有针对性地发布了防范攻略,提醒广大群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2.
每个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网络诈骗就是互联网的不好的一面。针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行为进行分析,阐述了网络诈骗行为的种类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及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在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也为新型犯罪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电信网络诈骗就是其中之一,逐步形成了非接触式、跨地区、专业化、聚集化及链条化等特点。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法律不健全、犯罪成本低;民众防诈骗意识薄弱;电信网络诈骗监管体系不完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对策有:完善刑事立法,将网络犯罪入刑;创新宣传方式,切实提高民众防电信诈骗能力;多方参与、各级联动,切实加强网络监管;强化区域间部门合作,优化联合执法与快速协查机制;"破链式"侦办方式,查处上下游犯罪,对电信诈骗上下游犯罪中针对公民信息、信用卡、身份证等行为的犯罪予以针对性治理。  相似文献   

4.
正与传统诈骗相比,网络诈骗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更具有隐蔽性,而且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期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诈骗方式不断增多。据统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那么,农民朋友该如何甄别网络诈骗、捂紧钱袋子呢?【案例】:近期,老刘收到几条定制某些业务的短信,并附带一条"如需退订短信回复‘取消+验证码’"的短信,老刘随后将验证码发送出去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已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上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网络诈骗也日益猖獗,许多受骗者是20岁~30岁的年轻人,以职员和学生居多。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有:1.使用仿真技术诈骗。不法分子通过建立域名和网页内容与真正的网上银行系统、网上证券交易平台极为相似的网站,引诱受骗者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进而窃取用户资金。或者,设计与正规网站网址极其相似的诈骗网站网址,往往只有一个字母的差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4):196-19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已成为信息时代。互联网给社会大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同时色情、恐吓、诈骗、谣言等不良内容都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网络中。既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又要消除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对互联网进行必要的、有效的政府管制已经成为国际通用做法。在互联网内容管制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美国、英国等都走在世界的前沿,对我国政府互联网内容管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时代,电信诈骗手段也在不断"互联网+"化,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的趋利型和避害型心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电信诈骗手段,这样的电信诈骗手段诱惑性高,危害大。为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的高发趋势,切实维护电信诈骗被害人的利益,本文剖析了电信诈骗手段的类型,研究了被害人心理形成的机制,从而提出被害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多媒体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带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现象屡见不鲜,其中网络谣言现象破坏良好的社会风气、破坏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扰乱民心、破坏了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本文基于传播学与心理学相关理论,着重对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人们都习惯了在手机上理财、抢红包的今天,骗子们也"更新"了诈骗方式,盯上了这些时下热门领域。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成为年度热词,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持续爆发,骗子也把目光转移到这上面来。此外,由于春节期间抢红包大热,因此出现了虚假红包诈骗的情况,这些都是比较新的诈骗手段。在此,专家提醒大家要时刻防范风险,确保资金安全。虚假红包盗取资金  相似文献   

10.
李明 《河南农业》2019,(3):35-36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高校学生在成为互联网最大消费和受众群体的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诈骗的主要目标,尤其是网络借贷诸多案例的曝光,给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并探索形成有效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在人们当中的广泛普及,互联网逐渐形成了一个网络的社会,互联网社会与人类社会一样都是由人类组成的,互联网社会既具有它的优势也具有它的缺陷。所以互利网社会同人类社会一样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在网络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从事对于网络时代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进行探析,最后对如何进行网络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我们国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信诈骗问题也日益增多。电信诈骗发展势头迅猛,犯罪率也不断提高,涉案金额巨大,对社会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诈骗案件除了数量增加,其破案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已然成为了社会危害性最高的犯罪之一。本文通过对电信诈骗的手段方式、特点和危害进行深刻探究,从立法、行业自律和个人防范等方面来总结电信诈骗的预防及治理措施,为政府有关部门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些金融不安全事件也随之出现在校园,诸如校园贷、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等,可以说这些问题所引发的大学生上当受骗、自杀等事件频发,近年以来已逐渐演变成为新的社会问题。以十堰市四所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研究当前高校校园金融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对引发的校园金融安全问题原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优化高校校园金融安全教育的角度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金融安全意识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步入了互联网社会下,信息技术、互联网在各个领域之中的价值也越发的显著,可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信息安全管理问题也越发的显著,而本文也是就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以下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进一步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顺势发展。本文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下思考互联网金融。本文首先分析网络经济学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的特征,然后分析网络经济学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互联网+"成为整个社会的热议话题,"互联网十农业"自然成为农业领域的关注热点。"互联网+农业"不仅在农产品营销层面受到青睐,而且在信息化农业、智慧农业、物联网农业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关于互联网种地、网络销售、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创业、互联网增收致富等报道经常见诸报纸、杂志和各类网络,一批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也大力布局农业,"一网就灵"的神话,让人们对未来农业充满了想象。首先,互联网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一系列电信诈骗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公安部门发布了常见的电信诈骗术,提醒公众警惕。骗术1,短信暗藏木马链接。诈骗分子诱使手机用户点击诈骗短信中的链接,该链接将木马病毒植入用户手机,用户点击链接后,诈骗分子可以盗取大量隐私信息和密码。目前常见的手段有,冒充相册的、冒充孩子班主任、冒充航空公司通知、冒充交管局违章通知、冒充代办信用卡等。拆招:手机短信内的链接尽量不要点。虽然手机短信中也有银行等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意义]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方便的信息发布、传播和接受的渠道,但其低门槛的特性也催生了一批灰黑色力量——网络水军,他们传递虚假信息,破坏网络秩序,成为互联网生态中的一大问题。[方法 /过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水军识别模型,结合用户的基础信息、历史言论、交互行为3方面特征,并加入了“社交亲密度”属性,通过特征提取与向量融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起水军识别模型。[结果 /结论]通过实证分析与模型对比,实验构建的模型在精确率、准确率等指标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为网络水军识别提供一定技术支持与理论指导。实验表明,利用机器学习方法主动识别网络水军账号,对重点账号进行实时监管与事前防范,可以更加及时有效地避免恶性网络事件发生,降低非法势力破坏舆情生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诞生以来,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交流便利和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抢滩网络,在互联网上建立阵地,已成为现实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社会的网络化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主旋律。当代大学生在网络化空间里,道德失范现象频繁发生,主要表现在不文明使用网络语言,沉迷网络社交,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等。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需要依托高校从思想上、顶层设计上、培养方案上、文化建设上、网络建设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