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王怡  郭萌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211-217
通过对2013-2019年14个片区贫困广度、贫困深度、贫困强度的计算,对连片特困地区自确立以来的脱贫成果与返贫风险进行了宏观判断.结果表明,其整体减贫成效显著,但演进速度与进程存在时空差异,脱贫效果与返贫风险呈现区域异质性.脱贫成果巩固困难、返贫风险最大的是新疆南疆三地州、六盘山区、滇西边境山区以及乌蒙山区.返贫风险...  相似文献   

2.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在现行标准下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由于致贫原因复杂、小康基础薄弱、贫困治理有待完善等原因,脱贫人口仍存在一定返贫风险,需要构建防返贫机制以巩固脱贫成果。完善防返贫长效机制,必须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构建返贫综合治理体系、激发人民群众发展积极性三者有机结合,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3.
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之际,已脱贫人口再度返贫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但农户依然面临着众多返贫风险,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产业发展成效不显著返贫、因自身素质受限返贫等,在分析返贫风险基础上探析防止返贫机制能丰富反贫困理论、贫困致因理论、返贫治理理论,为实现贫困人口"持续脱贫"、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缩小城乡差距、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与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扶贫的关键是明确致贫原因,根据不同的致贫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达到精准脱贫。本文通过对X县贫困人口现状的梳理和分析,发现X县脱贫攻坚效果显著但是质量不高,脱贫人口还存在返贫风险,脱贫户自我持续发展和稳定脱贫还需加强;同时,根据导致贫困发生的原因,开展贫困制约因素的分析;最后,结合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X县做好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的措施建议,为新疆南疆地区贫困县脱贫提供参考,助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5.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收官之年,但返贫问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反贫困进程,脱贫户面临的返贫风险更严重威胁着脱贫成果的巩固。该文以西藏603份样本为例,从脱贫户的角度感知返贫风险来源、大小及应对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西藏地区有效破解返贫困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廖冰 《农学学报》2021,11(12):118-124
为系统构建返贫风险研究脉络,通过文献研究方法与比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主流期刊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已有返贫风险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研究对象多集中于贫困户,难以跟踪农户脱贫后生产生活变化趋势;研究视角多从“事后治理贫困”入手,难以对贫困先期防范预警;研究方法多为单一的指标体系法或者特征指数法,难以实现优势互补。据此构建了返贫风险未来研究脉络并归纳了未来研究趋势(3个转向):亟需从“贫困人口”转向“脱贫人口”,并厘清脱贫人口返贫机理;亟需从“事后治理贫困”转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防控返贫,建立全过程联防机制,增加多重保障;亟需从“单一的指标体系法或特征指数法”转向“指标体系与特征指数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一个地区脱贫不返贫,需要建立起可持续的脱贫机制。可持续的脱贫机制,主要是指在制度上形成保障贫困户脱贫后不会返贫的机制,在新的贫困出现或出现返贫现象时具有能够有效兜底的制度保障。例如,教育扶贫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是防止新的贫困产生的有效机制,还是防止返贫的重要制度保障。贫困地区可持续脱贫机制的建  相似文献   

8.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之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时建立和完善防返贫监测与帮扶机制,是新发展阶段进一步优化贫困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从监测机制、返贫风险类型、预警机制、帮扶路径、研究方法五个方面,系统回顾防返贫监测与帮扶机制的现有文献发现,研究内容从“减贫”向“防返贫”转变,研究对象从“家庭”向“地区”转变,帮扶措施的有效性向防返贫帮扶路径的模拟优化转变,同时,提出利用机器学习探讨宏观因素对脱贫地区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贵州省仍有部分脱贫农户的脱贫基础不牢、内生动力不足、可持续增收渠道不畅,面临诸多返贫风险,为了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农户的返贫阻断已成为后脱贫攻坚时期亟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结合贵州省实地调查数据,刻画其返贫风险,进而以提升生计资本为核心,提出构建教育培训医疗保障机制、优质农业项目引进机制、农业生产设备投入机制、资金规范利用机制、多主体共同保障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贫困地区摘帽后,保持脱贫成效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建立阻止返贫的长效机制对于脱贫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受到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偏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粤北岩溶山区在巩固脱贫成效、阻止返贫现象发生等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亟须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产业长效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返贫风险防控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有效地阻止返贫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自精准扶贫战略大力实施以来,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现状明显改善,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但脱贫人口返贫现象需加以重视。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人口返贫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因懒返贫、因学返贫、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老返贫等返贫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脱贫人口动态监测,强化返贫预警管理;优化农村产业扶贫方式,实现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强教育投入和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筑牢脱贫人口返贫防线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深度贫困地区防返贫长效机制构建提供参考,从而切实提高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可行能力,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141-144
中国在反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少地区却陷入了"扶贫、脱贫、返贫"的怪圈。在引入农村生计要素的基础上,解释农村贫困人口的内涵。研究我国农村人口在脱贫和防止返贫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也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彻底摆脱贫困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乔瑞英  王慧丽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241-243+246
为了研究脱贫人群是否存在返贫风险,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革命老区——旬邑县为调查对象,从劳动力、经济水平、家庭状况、政策扶持、地区的自然风险等不同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两种方法对旬邑县的返贫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扶贫政策对返贫风险影响最大,旬邑县具有返贫风险的家庭对政策满意度很高,村民的满意度与整体优劣势分析说明旬邑县的返贫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绝对贫困现象在中国彻底消失,但返贫和相对贫困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保证脱贫群体不返贫和解决相对贫困成为我国下一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从身份认同的视角,基于河南省唐王桥的具体实践,实证探究贫困的社会治理。研究发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阶段应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升其人力资本积累,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劳动力;基层组织应充分树立预期思维与联系领导机制,构建多主体参与的新型社会治理体系;扶贫企业作为新兴社会治理体系的主要参与者要嵌入农村建设与乡村治理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带动机制,整合资源,进一步补足短板,对相关政策进行厚化,抵御各种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却呈现出返贫的趋势,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将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论述后脱贫时代中国农村返贫问题的现状特征,剖析后脱贫时代中国农村返贫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后脱贫时代中国农村抵御返贫风险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战略之下,关注脱贫地区返贫诱因及风险,有效防止脱贫人口返贫是三农工作的重点。本文在分析当前农村返贫问题及诱发风险基础上,提出构建农村返贫监测及阻断的协同机制,通过监测预警、内生发展、产业帮扶及多方合作治理,促进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顺利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7.
2020年底精准扶贫工作胜利完成,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消除并不意味着贫困的消失和扶贫工作的结束.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当前对返贫动态监测的研究多为宏观政策性内容,对贫困人口进行返贫识别的微观操作性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利用贫困户建档立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选取14维特征,构建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返贫人口识别模型进行贫困人口分类.结果表明,经调优的XGBoost算法模型取得最优结果,对已脱贫、未脱贫及返贫3类人员分别达97.43%、92.44%、97.04%的识别准确率,总体达到96.81%的准确率,能够较好识别出贫困人口贫困类别.为帮扶工作人员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面向中国扶贫战略转变的新发展阶段,如何实现脱贫农户长期有效帮扶、缩小收入不平等成为全面实现共同富裕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之一。【方法】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多维贫困脆弱性和相对剥夺指数测算脱贫农户的返贫风险和收入不平等,采用模糊断点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脱贫不脱政策的“阻返效应”“分配效应”。【结果】研究发现,脱贫不脱政策显著降低了脱贫农户的多维贫困脆弱性和相对剥夺感,表明脱贫不脱政策在“后扶贫时代”有利于形成遏制返贫风险与收入分配改善的双赢局面。进一步研究发现,脱贫不脱政策会显著提高不依赖政府兜底保障脱贫农户的劳动参与和经营性收入,激发其通过劳动改变生活的精神状态,但会使得依赖政府兜底保障脱贫农户产生一定的福利依赖,从而削弱长期稳定脱贫的政策成效。【结论】政府应加强脱贫不脱政策的顶层设计,激发脱贫农户内生发展动力,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9.
以2017年苏北地区X市建档立卡脱贫家庭的相关信息为基础,使用VEP法测度该地区农村已脱贫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区分脆弱家庭与非脆弱家庭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推测哪些因素可能是影响贫困脆弱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建立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测度各个因素对贫困脆弱性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户主为女性影响脆弱性概率比男性大、主要劳动力文化程度高和健康水平高会降低已脱贫家庭返贫的概率,而劳动力就近务工和劳动力残缺会增加其返贫概率。最后从家庭规模、户主性别、主要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健康水平、务工地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不断凸显,成为后扶贫时代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防范化解返贫风险,以脱贫地区出现的返贫情况为例,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研究建立预警机制提前帮扶.分析认为脱贫户可能返贫的原因主要基于脱贫户自身的脆弱性,从资源条件、市场波动、医疗疾病等方面研究;返贫的演化过程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