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云南省2006年小春作物生育期间的光、温、水气象条件以及所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综述了气象因素对云南省小春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利弊影响,最终作出2006年云南省小春粮食产量的年景预测.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省2014年小春作物生育期间气象条件、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2014年小春作物为近年来中等偏好年景。  相似文献   

3.
1、今年小春作物生育期气象条件的影响分析 (1)不利影响.小春作物播种至今,云南省大部地区降水偏少至特少,是最近20年来的第3个少雨年,导致今春干旱范围广,旱情严重.尤其突出的是小春作物产量形成期全省大部地区降水稀少,影响小麦、蚕豆的灌浆及籽粒饱满.冬春季气温持续偏高至特高,不利于蹲苗,作物徒长旺长,生育期普遍提前10~15天,作物生长不壮,影响产量.作物病虫害尤以小麦锈病、斑潜蝇、蚜虫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4.
1小春作物生育期间主要气候事件及农业气象灾害1.1干旱2005年云南省小春作物播种至整个中期生长阶段降水稀少,导致大部地区干旱严重。据统计,2004年11月上旬至2005年2月下旬全省各站点累积雨量平均值为63.7m m,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24%,全省达“干旱”标准的站点为102个,占总站点  相似文献   

5.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计数法,在小春作物蚕豆、小麦和油菜生长期间,连续两年定点定期对冰核细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云南省昆明地区自然条件下,冰核细菌的数量最大密度出现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可达9.2×109 CFU/g。  相似文献   

6.
在田间以新鲜豆1号为材料研究了6种不同施氮量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大豆单株结瘤数增加快,单位面积根系干质量比露地栽培高30.45%~53.47%;施氮肥能够显著减少单株根瘤数,但同时却能促进根量的增长和根系下扎,增加根冠比,提高根系活力;除高氮处理(N120+30)外,其余处理单位面积根干质量均在结荚期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高氮处理(N120、N120+30)抑制开花至结荚期间根系的生长,但减缓了结荚期至鼓粒期间的根系干质量的降低;施氮量为90 kg/hm2时,根系综合性状优良,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于微 《新农业》2023,(20):4-5
<正>我国北方地区拥有良好的大豆种植条件,能够进行较大规模的种植。为保证大豆产量,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需要重视大豆在种植过程中落花落荚问题。1大豆花与大豆荚生长规律大豆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会生成大豆花与大豆荚,其开花结荚最适宜温度在25℃左右,花朵主要由苞叶、花萼、花冠和雌雄蕊组成,品种不同大豆数量也并不相同。在前期生长过程中,大豆荚的生长较为迟缓,当进入到结荚期时,生长会加快。为保证大豆能够健康成长,需要注重大豆开花结荚期的种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木霉菌对绿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不同浓度长枝木霉菌拌种后对绿豆开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小明绿为试材,于生长季5—8月期间比较菌种比为0%(LCK)、0.5%(LA)、1%(LB)、2%(LC)、3%(LD)共5种处理对绿豆植株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0.5%菌种比处理在开花期对绿豆的生长指标促进作用明显;2%、3%菌种比处理在结荚期和成熟期表现优异;干物质积累与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根冠比、地上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地下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高浓度木霉菌处理更利于绿豆生长.  相似文献   

9.
小春作物蚜虫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俗称"腻虫、旱虫",云南省小春作物如小麦、油菜、蚕豆等在生长期间均有不同种类的蚜虫侵入危害,且蚜虫危害后传播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开春后蚜虫发生迅速,取食量大,繁殖率高,若不及时防治蚜虫将造成较大损失,甚至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10.
新大豆2号高产生育动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实现了1 hm2产量4 536 kg基础上,研究了新大豆2 号产量构成、生长发育动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表明:产量垂直分布以中上部为主,下部也有一定的产量;开花至结荚时期是植株生长最快的时期,株高日增长2.14 cm;鼓粒盛期叶面积达到最大(LAI: 5. 47), 叶面积的动态变化属稳生稳降型;干物质积累以结荚鼓粒期最快, 日增加463.5 kg/hm 2; 总光合势199 178.7 m2/d,其中结荚鼓粒期至黄熟初期占总光合势 63.6;;平均净光合生产率3.34 g/m2*d,结荚至鼓粒期最高达8.7 g/m2*d;NR酶花期最高,蔗糖酶活力和H2O2酶鼓粒期最高.  相似文献   

11.
<正>红豆吸收肥料的特点红豆一个生长周期分为3个时期,种子萌牙到始花之前为前期,始花至终花为中期,终花至成熟为后期。红豆吸氮高峰在开花盛期,吸磷高峰在开花到结荚期,但幼苗期对磷十分敏感,吸收钾的高峰在结荚期。红豆整个生育期对氮肥的吸收是"少、多、少",而对磷的吸收是"多、  相似文献   

12.
沈丘县大豆出苗后30~50天进入开花期,开花期的标准是50%的大豆植株见花朵,从始花到终花的时间一般为18~40天.开花结荚期是大豆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生育阶段,也是干物质形成和积累最多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大豆要求有充足的养分、水分供应,要求有充足的光照.该期的主攻方向,是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满足大豆开花期、结荚期发育对水、肥、光的需要,促进多开花、多结荚.田间管理主要是通过调控水肥、防止早衰、控制徒长、保花增荚、减少脱落为丰产奠定基础.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明确云南省烟区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种类,为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5年对云南省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进行广泛的采集调查,标本带回室内,蚜虫制作玻片标本,蚜茧蜂成虫保存于75%酒精中,在显微镜下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蚜虫12属15种,蚜茧蜂7属21种;其中寄生烟蚜的蚜茧蜂有5属8种,烟蚜茧蜂寄生的蚜虫有5属6种。【结论】云南省烟区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种类丰富,针对不同的蚜虫种类可以有针对性的扩繁优势蚜茧蜂种类进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4.
<正> 花生后期的管理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期。夏花生结荚期大批果针入土结实,对水肥的需要量达到高峰,由果针期到结荚期运转的氮、磷、钾数量分别占植株总量的48.1%、49.8%和53%左右,此期管理的中心控棵、增果;春花生饱果期促进荚果发育,防止烂果。因此,搞好同年花生不同时期的管理确保花生稳产,现将花生两期的管理措施汇总如下。 一、合理施用肥水夏花生结荚期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合理施肥、追肥,通过对菜豆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测定,分析菜豆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对土壤中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结果表明:菜豆不同生长期吸收养分量差异很大,抽蔓期吸收氮磷钾养分量最少,占总吸收量的0.4%~0.7%;二次开花结荚期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最高,占总需肥量40%~60%;一次开花结荚期各种养分吸收量较多,占总需肥量20%~37%。  相似文献   

16.
 采用筒测法和田测法,对滇中山坡旱地一年两熟作物需水量及需水模数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大春作物玉米、小春作物小麦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水份供给的条件下,筒测法测定结果为旱地年需水量11 677.35 t/hm2. 田测法测定结果为旱地年需水量12 620.25 t/hm2. 为指导云南省山坡旱地1年2熟作物节水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豆的吸肥规律.大豆生长发育分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全生育期90至130天,其吸肥规律为:吸氮率.出苗和分枝期占全生育期吸氮总量的15%,分枝至盛花期占16.4%,盛花至结荚期占28.3%,鼓豆期占24%.开花至鼓粒期是大豆吸氮的高峰期.吸磷率.苗期至初花期占17%,初花至鼓豆期占70%,鼓粒至成熟期占13%.大豆生长中期对磷的需要最多.  相似文献   

18.
植物体内含有由多种保护酶及抗氧化物质组成的活性氧清除系统,结荚期是大豆生物量形成的关键期.了解Pb与酸雨(AR)对大豆结荚期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复合影响,是科学评价AR和Pb伤害植物的重要依据,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以结荚期大豆根系为试材,选取POD、CAT、MDA、质膜透性为考察目标,分析其对Pb和AR复合胁迫的响应规律,为科学评价和预防大豆结荚期Pb和AR伤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花生结荚期以黄毛鼠为优势种的鼠害防治指标的结果表明。花生结荚期鼠密度(x)与花生果荚受害率(y)之间呈线性相关(r=0.9619(?));花生结荚期鼠害的动态防治指标可用模型 x=625×CF/YPE+4.2475来估计;根据福建的现状,花生结荚期的经济允许损失率为1.167%,相应的鼠害防治指标为鼠密度11.54%.  相似文献   

20.
<正>花生生长中期是指花生生育期间的花针期和结荚前期,也就是说花生进入开花期就可以称为花生生长开始进入中期;花生生长后期是指花生生育期间的结荚后期和饱果成熟期,主要标志是当50%植株出现饱果我们就称为花生进入花生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