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讨环磷酰胺(CYP)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的免疫抑制作用,分别以100、200、300mg/kg体重的剂量对大鳞副泥鳅腹腔注射CYP,对照组注射等量的0.85%灭菌生理盐水,在注射CYP后第8天,测定泥鳅的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补体C3含量,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肝胰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00 mg/kg组的RBC、WBC、血清LSZ、ACP、AKP活性及补体C3含量分别显著降低73.5%、81.0%、52.2%、29.0%、47.9%和48.6%(P0.05);血清NO含量和肝胰脏MDA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44.0%和50.8%(P0.05);肝胰脏SOD活性降低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CYP可抑制大鳞副泥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大鳞副泥鳅和泥鳅的胴体率、肥满度以及全鱼、肌肉、皮肤、肝脏、肠道、性腺等部位的常规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的肥满度、皮肤的粗蛋白质含量和背肌、腹肌、皮肤、肠道、头部等部位以及全鱼的粗脂肪含量显著大于泥鳅,腹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泥鳅(P<0.05)。两种鳅的肌肉、皮肤、性腺、肠道和肝脏中检测出18种氨基酸和26种脂肪酸。氨基酸含量中谷氨酸含量最高,8种必需氨基酸(EAA)中,色氨酸含量最低,赖氨酸含量最高(性腺中亮氨酸含量最高)。结合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得出大鳞副泥鳅肌肉和皮肤部位的氨基酸评分均小于泥鳅,各部位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均低于泥鳅。两种泥鳅的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最高,单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大鳞副泥鳅肝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泥鳅(P<0.05)。除亚油酸外,大鳞副泥鳅背肌、性腺和皮肤中∑PUFA的含量以及各部位的花生四烯酸含量均低于泥鳅。综上,大鳞副泥鳅的粗蛋白质含量低于泥鳅,从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来分析,大鳞副泥鳅的蛋白质质量略低于泥鳅。大...  相似文献   

3.
将大鳞副泥鳅幼鱼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含硒量为0.0(0.31)、0.1(0.39)、0.2(0.48)、0.4(0.50)和0.6(0.62)mg/kg的饲料投喂60 d,每组3个重复。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鳞副泥鳅肌肉中的一般营养成分、矿物元素含量、氨基酸含量,并对其进行营养品质评价。结果表明:投喂不同硒含量的饲料对大鳞副泥鳅肌肉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在0.2(0.48)mg/kg饲料组其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水分达最小值;灰分在0.1(0.39)、0.2(0.48)和0.4(0.50)mg/kg组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Fe、Zn、Mn、Se、K、Na元素在0.2(0.48)mg/kg饲料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TAA、EAA、EAAI和DAA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0.1(0.39)mg/kg饲料组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虾青素对大鳞副泥鳅生长和体色的影响。将450尾体重为(3.01±0.10)g的大鳞副泥鳅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饲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添加50、100、150、200 mg/kg虾青素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体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头、鳍、皮肤及肌肉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的各组织酪氨酸酶(Tyr)含量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50~200 mg/kg时,肝脏Ty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肌肉和皮肤中Ty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肠道中各组Tyr含量差异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在大鳞副泥鳅饲料中添加100~200 mg/kg虾青素可有效促进其生长,改善其体色。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贾智英等人完成的"山女鳟的选育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专利属于山女鳟选育领域。该发明要解决现有山女鳟选育方法的技术偏见,选出更为优质的山女鳟品系。该发明的方法如下:步骤一,性成熟的山女鳟群体自繁,选择破膜时间为后50%的仔鱼饲育至成鱼;步骤二,继续饲育步骤一获得的成鱼至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宋奔奔等人发明的"一种养殖水体曝气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殖水体的增氧曝气装置。为了适应现代水产养殖的发展需求,高密度水产养殖中通常采用纯氧作为鼓风曝气装置的气源,为利于纯氧在水体中的  相似文献   

7.
《江西饲料》2013,(6):48-48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李建林、俞菊华、唐永凯等人发明的“一种建鲤配组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鳞副泥鳅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0.15±0.01)g的大鳞副泥鳅幼鱼1 62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0尾鱼,分别投喂脂肪水平为2.50%、4.49%、6.48%、8.47%、10.46%和12.45%的试验饲料,养殖时间为60 d。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在饲料脂肪水平为8.47%时最高,为4.99%/d,除与10.46%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显著高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饲料系数(FCR)在饲料脂肪水平为8.47%时最低,为1.09,除与10.46%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显著低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可知,大鳞副泥鳅幼鱼SGR、FCR最优时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9.18%、9.00%。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大鳞副泥鳅幼鱼肝胰脏及前肠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8.47%组达到最高值,除与10.46%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显著高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肝胰脏和前肠淀粉酶的活性则呈先下降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8.47%组达到最高值,除与10.46%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显著高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由此得出,适宜的饲料脂肪水平可促进大鳞副泥鳅幼鱼的生长,提高其蛋白酶与脂肪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大鳞副泥鳅幼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其饲料的适宜脂肪水平为8.47%~10.46%。  相似文献   

9.
《江西饲料》2014,(3):47-48
日前,笔者从广东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澳大利亚墨瑞鳕鱼全人工繁育养殖在该市首获成功。这标志东莞市在研究推广应用名优特稀新品种上又取得了新成果,这对于东莞调整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快都市现代渔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西饲料》2013,(5):47-47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钢春助理研究员、聂志娟助理研究员、顾若波研究员等人发明的“一种刀鲚鱼种培育池吸污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