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华盖木4年生嫁接苗当年生枝为外植体,在初代培养过程中每周测定外植体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总酚含量,并统计外植体的褐化率,对华盖木初代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褐化与PPO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盖木外植体的总酚含量于接种后第2周时达到最大值2.4445mg/g。此后又快速下降。接种后1周内酶活性快速增加,第1~3周,酶活性又大幅度下降,第3~4周酶活性下降速度减缓。接种后第2、3周是褐化的高发生期,第3周后褐化率的增长较慢。外植体的褐化受着PPO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甜柿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极易褐化,为了防止褐变,在培养之前应对外植体进行热激处理。文中研究了热激处理后的宝华甜柿叶片在培养过程中其酚类物质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情况,并对热激处理抑制组培褐变的生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后,宝华甜柿叶片的褐变程度比没有处理的明显减轻,其总酚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有所降低,但热激处理对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说明热激处理通过降低外植体的PAL及PPO活性,抑制酚类物质的合成及氧化,减少了褐变产物——醌类物质的形成,从而有效抑制了褐变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对擎天树田间播种苗采用双层遮荫网、单层遮荫网和不遮荫(CK)3种遮荫处理试验,探讨不同遮荫度对幼年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荫处理对幼苗生长与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单层遮荫网处理的幼苗生长最优,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不遮荫处理提高56.16%、73.79%;过度遮荫及完全裸露均不利于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机体衰老及多种疾病如肿瘤、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诱发促进机制都与自由基有关[1]。自由基的减少,不仅要靠自身的清除系统,还需要外部抗氧化剂的协助。近年来,关于合成抗氧化剂的副作用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因此,寻找安全、高效的植物源类抗氧化剂,已成为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为紫葳科(Bignoniaceae)梓属植物,落叶乔木,《本草纲目》记载楸树树皮、叶具有药  相似文献   

5.
柳树总酚含量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菲林试剂比色法检测总酚,得出在树木的休眠期,光肩星天牛危害对树木总酚含量影响不大,而一旦进入树木生长期,总酚吸光光度值与被害率呈负相关,总酚含量对天牛的生长有重要影响,总酚含量低的糖槭是天牛取食的首选对象,总酚含量高时,天牛不喜欢取食。说明酚酸是植物抗虫机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雷公藤当年生嫩叶为材料进行离体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减轻外植体褐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代愈伤组织诱导时选用液体培养基,能有效降低褐化率并延迟褐化发生时间;接种前后的特殊处理,如接种前在1.0 g/L PVP溶液中切割外植体,接种后在暗培养和冷藏条件下预处理,均能有效延迟褐化发生时间;转接时间缩短到3 d,能很好地保证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褐化率;在培养基中加入低质量浓度(0.02 g/L)的硝酸银,能在保证有愈伤组织产出的前提下,降低雷公藤外植体的褐化。  相似文献   

7.
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减轻外殖体褐化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表面活性剂(Tweens20)20×10^-6处理10min、70%酒精浸泡30s、0.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min的方法消毒外殖体最佳;采用带腋芽的、抽4节的花梗为外殖体诱导率最高为90.2%,褐化系数最低9.8%;培养基中添加10mg/LAA和1000mg/LPVP抗褐化效果较好;添加了2000mg/L或1000mg/LAC的培养基褐变比对照轻;在诱导阶段蔗糖采用低浓度诱导效果较好;先采用低温(17~20℃)处理3~5d,然后转到正常温度培养,可以减轻褐化程度;增加光照强度外殖体褐变严重,黑暗培养的外殖体褐变发生推迟而且程度轻;蝴蝶兰在pH5.6时,褐化较轻。  相似文献   

8.
分别在2005年的夏季(6月)、秋季(10月)、冬季(1月)和2006的春季(3月),对感、抗性不同的猕猴桃品种的1年生枝条韧皮部酚含量、SOD、POD活性与抗病性表现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夏、秋、春季酚含量与相对感病指数都存在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3,-0.863,-0.801,线性方程分别为Y=14.224-0.429X,Y=6.293-0.133X,Y=5.808-0.120X,且达到显著水平;而SOD、POD活性与抗病性之间均仅有一次存在相关性。说明,酚可以作为猕猴桃溃疡病抗病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光照、不同温度预处理板栗离体叶片,测定其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采用自然光照、12h光照和25℃温度处理能明显降低板栗叶片中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并都在处理后的第2天降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10.
由于褐变与多酚氯化酶的活性及酚类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而褐变又是制约板栗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对板栗总酚含量及其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采样时间、水冲洗时间处理板栗离体组织,测定了其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4月25日所采样品,其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降到最低值;板票叶片经水冲洗1 h后.其总酚含量、多酚氯化酶活性降到最低值.因此.在进行板栗的组织培养时,采用4月下旬所采样品会有效地减轻外植体的褐变;采回的叶片先用水冲洗1 h后再进行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将会减小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1.
白桦木材中总酚含量与抗木材腐朽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朽是木材最严重的生物破坏,它能引起木材结构损坏,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是极易腐朽的树种(李坚,2002).本文利用5种木材腐朽菌对白桦进行生物降解,根据质量损失率筛选出易腐和抗腐植株,进一步研究易腐和抗腐白桦总酚含量的差异与木材腐朽抗性的关系.为今后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筛选适宜的天然抗腐朽植株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森林培育、木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相关信息,减少防腐剂的使用,降低防腐剂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柿果实单宁细胞特征与总酚和缩合单宁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study,51 accessions of mature persimmon fruits were used as material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aracteristics of tannin cells,and total phenolics and condensed tannins contents. ...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澳洲坚果花的功能性食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类群的澳洲坚果品种‘NY2’和‘HAES 695’为试材,对花发育过程中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活性、FRAP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花的发育过程中,‘NY2’花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HAES695’。其中,‘NY2’花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FRAP值均表现为“升—降—升”的变化趋势,且在花蕾伸长期表现出最高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其次则是花开放盛期;除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外,‘HAES695’花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FRAP值均呈现出“降—升—降”的动态变化,且在花开放盛期表现出最低的总酚和总黄酮水平以及抗氧化活性,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花蕾初始期与花开放初期较高,抗氧化活性则以花开放初期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澳洲坚果花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总黄酮含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其中,‘NY2’花的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与总酚、总黄酮含量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以杜仲雄花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正丁醇萃取相和水相(萃余相)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各相总酚含量的基础上,选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和抗脂质过氧化活性4项指标评价杜仲雄花各萃取(余)相的抗氧化活性,并与抗氧化剂BHT和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杜仲雄花中含有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其中乙酸乙酯相(393.47mg·g-1)和正丁醇相(287.33mg·g-1)中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石油醚相(105.42mg·g-1)和水相(114.74mg·g-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1.55%和80.32%,接近于BHT和VC;正丁醇相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较高(80.47%);乙酸乙酯相的还原力高于BHT和VC;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显著高于VC。杜仲雄花提取物的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质过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2>0.9),与萃取(余)相的质量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这说明杜仲雄花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进一步生产保健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15.
气温骤降对杨树叶片总酚、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秋季气温骤降的特定时期,银中杨、迎春5号杨叶片总酚物质含量总体首先呈现上升趋势.到10月25日达到最高,此后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对银中杨、近春5号杨叶片木质素含量影响较小,且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峨眉拟单性木兰嫩枝茎段为测试材料,研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测定峨眉拟单性木兰PPO活性的最适pH值为7.0,最佳底物为0.14 mol.L-1的邻苯二酚,最佳温度为25℃;峨眉拟单性木兰PPO活性在生长期明显高于休眠期;峨眉拟单性木兰总酚含量在每年的4月、5月、9月3个时段最低,为无性繁殖取材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7.
测定麻风树浸提液对禾本科、莎草科和菊科的10种杂草的除草活性,为后续以麻风树为原料制备植物源除草剂提供实验基础与技术支持。通过采用培养皿法与温室盆栽法,利用麻风树内外果壳及叶的混合水浸提液对几种杂草种子进行萌发实验,以发芽率、发芽势、茎生长抑制率、根生长抑制率及RI 5个指标来确定麻风树浸提液是否具有除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麻风树浸提液具有较强的除草活性,其中对莎草科与菊科杂草的除草活性最强,且在浓度为0.40 mg·m L-1时,除草活性最高。田间测定结果显示,10种杂草的死亡率均随浸提液浓度升高而提高,在浓度0.40 mg·m L-1时杂草死亡率均达到最高,随后下降。麻风树浸提液对莎草科及菊科的除草效果最好,禾本科其次,除草效果依次为:头状穗莎草>豚草>旋鳞莎草>黄花蒿>藿香蓟>狗牙根>画眉草>碎米莎草>扁穗雀麦>旱雀麦。表明利用麻风树浸提液开发除草剂具有可行性,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人工栽培凹叶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工栽培厚朴,其林龄、胸径及同株不同部位对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多酚类物质是植物在生长发育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皮、叶及果实内,并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的功能。为了充分利用修剪下来的葡萄枝条,探索不同品种以及在不同海拔地区枝条中总酚和白藜芦醇的特点。以采自丹巴县和茂县的葡萄1a生枝条为原料,测定了枝条中总酚和白藜芦醇含量。结果显示:(1)在海拔低于2280m时,赤霞珠1a生枝条中酚类物质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含量为2.254mg/g,但当海拔高于2280m时,总酚含量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美乐1a生枝条中酚类物质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增加而增加,最高含量为1.246mg/g。(2)赤霞珠1a生枝条中白藜芦醇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美乐1a生枝条中白藜芦醇含量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另外,在相同海拔地区,不同品种间白藜芦醇含量不同,总体上美乐1a生枝条高于赤霞珠1a生枝条。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比色法,测定了1、3、5、7年生4个不同竹龄的毛竹细胞壁总酚酸含量。结果显示:4个不同竹龄的毛竹细胞壁总酚酸浓度在0.327 0~1.635 2μ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且随着竹龄的增长总酚酸含量有增高的趋势。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绘制标准曲线,对4个不同竹龄的毛竹细胞壁中4种酚酸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龄毛竹细胞壁中均含有没食子酸、阿魏酸、肉桂酸和咖啡酸,且4种酚酸类物质的总量随竹龄增长而增加;没食子酸、阿魏酸和咖啡酸的含量与木质素的含量随竹龄增长而增加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