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在福建寿宁县对锥栗(Castanea henryi)与不同坡向、海拔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锥栗在不同坡向、海拔之间的地径、单位面积的栗苞数和栗果质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坡向和海拔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栗苞数和质量有显著影响。锥栗的地径、单位面积的栗苞数和栗果质量在不同坡向间的排序均为阳坡〉半阳坡〉阴坡;随海拔的升高,地径逐渐减小,单位面积的栗苞数和栗果质量先增大再减小,前者最大值出现在海拔700m,后者最大值出现在海拔600m。综合来看,在寿宁种植锥栗以阳坡、海拔600—800m为宜,产量较高,应避免选择阴坡,海拔不宜低于500m或高于900m。  相似文献   

2.
针对红松适宜高产结实区域问题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球果平均重及种仁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种皮厚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加厚;在同一海拔,随坡向的变化(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球果平均重变化不显著,而种子千粒重及种仁千粒重则呈下降趋势。红松高产结实适宜区域应为海拔900 m以下、阳坡或半阳坡、中等土层厚度的典型暗棕壤、灰化暗棕壤区域。  相似文献   

3.
在泉州森林公园林下开展了不同坡向、坡位和不同树种不同郁闭度下南方红豆杉造林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内林下南方红豆杉在不同坡位、坡向生长差异显著,生长量大小顺序为下坡中坡上坡,阴坡阳坡。中下坡是森林公园内林下南方红豆杉适宜生长的坡位,阴坡是森林公园内林下南方红豆杉适宜生长的坡向。森林公园内南方红豆杉在木麻黄林和龙眼林下种植其生长量随上层林郁闭度的增大而提高,空地栽种南方红豆杉保存率低,生长量小。  相似文献   

4.
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与生境因子、林分自身因子、经营措施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是开展森林经营的重要基础。通过典型样地调查,运用ForStat2.0统计方法,对燕山山地木兰林管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与生境因子、林分因子、经营措施之间相关系数,以及生物多样性各指数随林龄、郁闭度的变化趋势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海拔、坡度、坡向、坡位、林龄、密度、郁闭度、混交比是影响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子。生物多样性指数随林龄、郁闭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偏正态分布。据此认为森林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及时调整林分密度,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从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查,对坡垒随地形因子(海拔、坡向、坡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坡垒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低海拔600~900 m,先随海拔增高而增加,海拔700~800m时候达到最高值,随后随海拔升高而减少;不同坡向对坡垒数量分布影响为:北坡西南坡东北坡南坡西北坡西坡东南坡东坡,阴坡上分布的坡垒数显著高于阳坡上的分布数量;坡垒集中分布在坡度20~25°范围内。可见坡垒的分布格局与海拔、坡向及坡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祝旭加 《林业科技》2020,45(1):15-18,22
通过调查牡丹江地区的26块蒙古栎林标准地橡实产量,研究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对蒙古栎林橡实产量影响的结果表明,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对蒙古栎橡实产量影响不同,按影响大小排序为:密度>胸径>坡度>海拔>树高>树龄>土壤厚度>坡位>坡向>郁闭度,处于低海拔、阳坡半阳坡的低密度中龄林橡实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立地环境因子对小油桐冻害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罗甸县2008年凝冻低温使小油桐受到严重冻害。2009年1~3月平均温度均在12℃以上,为有效了解小油桐的适生环境,对不同坡向、海拔、坡位区域中小油桐的冻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海拔高低,坡向中阴坡和半阴坡小油桐冻害显著,半阳坡和阳坡冻害程度相对较轻;海拔600 m以上小油桐的冻害严重,最严重冻害发生在海...  相似文献   

8.
为探寻江南油杉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特征及生境因子对其的影响,对广西境内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江南油杉人工林的植被状况进行了调查及生物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江南油杉人工林林下灌木层物种较草本层物种丰富,灌木层的Shanor-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均明显高于草本层。草本层的Pielou指数(J)分布幅度(0.771~0.994)较灌木层的(0.841~0.945)宽。小乔木伴生树种较多,乔木种类与林地起源关系密切。不同森林郁闭度、坡度、坡向及坡位的江南油杉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随着郁闭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下降;阳坡灌木层植被丰富度略高于阴坡的;平坡的Shanor-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较斜坡的宽;中坡位的Shanor-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比上坡位和下坡位的低。  相似文献   

9.
大岭山森林公园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岭山森林公园植被为研究对象,根据森林植被生物量及碳储量估算方法,估测样地的植被碳储量,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模型,得到整个大岭山森林公园植被碳储量分布情况,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坡向、坡度、海拔及优势树种等因素对碳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岭山森林公园植被碳储量随经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在海拔200 m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海拔上升而减少;碳储量随坡度等级的变化近似于正态变化规律,由平坡到斜坡碳储量呈上升趋势,而后由斜坡到急坡逐渐下降;7种优势树种中,速相思、荔枝碳储量含量最高,桉树、硬阔混交林次之,马尾松、灌木、阔叶混交林最少。桉树、速相思在海拔100~200 m、阳坡、斜坡和缓坡的立地条件下,碳储量最大;荔枝在海拔0~200 m、缓坡的立地条件下碳储量最大;硬阔混交林、马尾松、阔叶混交林在海拔100~200 m、缓坡的立地条件下碳储量最大;灌木在海拔200~300 m、斜坡的立地条件下,碳储量最大。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嘉义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基于2009年研究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DEM数据与森林植被图进行叠加统计分析,采用Fragstats4.2软件分别分析了研究区内一级、二级景观要素在不考虑海拔因素和考虑海拔因素时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海拔因素时,竹林分布最为广泛且破碎度高,为主要森林景观要素类型,两级景观类型的分维数都相差不大,且值接近1,整体上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一级、二级景观类型的分布面积和斑块数量基本随海拔增高,呈先增后减趋势;3级(500~700 m)高程的面积最大,分布的景观类型和斑块数较多。为此,在嘉义森林公园的经营活动中,建议严格控制人类自身干扰活动对森林景观的影响,提高不同海拔的景观类型多样性,进而优化森林景观格局,创建可持续的、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北京境内的明长城依山就势,多位于分水岭或山脊地带,或断层崖顶部。长城本体与其沿线森林景观共同构成长城景观。在不同地形梯度上分析长城森林景观的分布特征,对于掌握森林植被对长城的潜在影响,保护长城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作用。以DEM数据、北京市长城普查数据以及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借助GIS技术,分别从高程、坡度、坡向3个地形因子上,在北京明长城沿线两侧设置3000 m缓冲区,定量分析该区域森林景观斑块的分布特征。同时,利用地形位指数综合分析景观斑块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异情况。结果显示:(1)研究区1500 m以下中低山中,混交林和灌木林地受海拔影响较小,适宜性广;阔叶林趋向分布在海拔700 m以上区域,而其余景观则倾向分布在700 m以下区域。(2)在坡度梯度上,经济林、农地和其他用地倾向分布在坡度小于15°区域,阔叶林、疏林地和灌木林地趋向分布在坡度大于15°区域,而其余景观则倾向分布在5~25°区域;(3)各景观斑块空间分布受坡向变化影响显著,表现出不同的坡向选择倾向,其中,半阳坡和半阴坡区域景观多样性较高。(4)地形位指数显示,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灌木林地以及未成林林地...  相似文献   

12.
对石门国家级森林公园植被垂直分布按100 m垂直海拔高度分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植被垂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指数在总体上是随着海拔上升呈下降趋势;在海拔、坡度、坡向3个因子中,海拔因子是对群落分布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3.
利用空间信息技术,获取福建省森林公园落界"一张图",通过分析森林公园内各森林景观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揭示福建省森林公园景观空间格局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省现有156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三明、南平和福州等5个设区市的森林公园个数占全省73.72%,漳州、三明和泉州森林公园面积列全省前三,少部分县市区无森林公园分布。研究区以有林地为主,针叶林景观占整个研究区森林生态景观总面积的46.05%。研究区内各森林景观随着海拔的变化呈现出有规律的垂直分异特征,主要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主要森林景观分布在缓坡至陡坡之间,非林地景观随着坡度升高分布面积逐渐减少,其他森林景观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各森林景观在不同坡向趋于均匀分布但又略有差异。总体来看,森林景观在海拔和坡度上存在显著的分异特征,而在坡向上的分异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生物多样性维护是人工林经营考虑的重要因素,而林龄变化与人为干扰是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以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alep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Brillouin指数(H)、均匀度、McIntosh指数(D_(MC)),分析林下植被随林龄变化和不同生长期人为干扰对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人工纯林生物多样性各指数随林龄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其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随林龄的变化和不同时期的干扰影响,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出现在林龄30a,草本层最大出现在林龄10a,更新层林龄25a时出现最大。林下植被灌木层多样性变化随林分乔木层密度的减小而增大,随郁闭度的增大而降低;草本层则是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野外调查法对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北、西3坡向不同海拔梯度的植物群落优势种和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海拔1 840 m处,乔木层的优势种都是常绿阔叶树种,其他海拔区域乔木层的优势种未呈现规律性;西坡不同海拔高度乔木层的优势种都属于常绿阔叶树种,而其他坡向未呈现规律性;北坡840 m和西坡840 m处的灌木层优势种都为乔木幼树,分别是四川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e)幼树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幼树;海拔1 840 m处,各坡向草本层以阴生的植物为优势种。②西坡1 340 m和北坡1 840 m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受到严重干扰的山顶和南坡1 840 m处物种多样性最低而北坡1 340 m和南坡1 340 m处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仍表现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③植物群落内各层的物种丰富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  相似文献   

16.
原宝东 《林业科技》2011,36(1):25-29
2008和2009年3—5月,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广西宜州龙江河畔赤腹松鼠春季栖息地的选择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赤腹松鼠喜欢郁闭度好、水源距离10-50m、坡度20—40°、避风性良好、坡向东坡和南坡、坡位中坡位或上坡住、食物因子良好,人为干扰距离10-20m,海拔50—150m,乔木密度〈50株,灌木密度50~200株,乔木距离1~4m,灌木距离〈2m的栖息地;水源距离、坡度、海拔、灌木距离、人为干扰距离和灌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郁闭度、避风性、坡向、坡位、食物因子、乔木密度和乔木距离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采用2019年WorldView-3卫星遥感影像与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通过遥感面向对象提取、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形分析等,研究新疆伊犁吐尔根农场沟流域新疆野杏(Prunus armeniaca)的生长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新疆野杏主要分布于吐尔根农场沟流域上游海拔1 000~1 900 m的山地坡面,分布面积2.57 km2,覆盖率为2.58%;新疆野杏垂直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其分布面积、覆盖率均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海拔1 300~1 400 m出现最大值;新疆野杏分布面积西风迎风阳坡大于背风阴坡、15°~35°坡大于其他更缓和更陡坡,覆盖率西风迎风阴坡高于背风阳坡、陡坡高于缓坡;随海拔升高,同一海拔内不同坡向、坡度上新疆野杏覆盖率的差异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海拔1 300 m附近各坡向、各坡度间新疆野杏分布差异最小,相对最适宜其生存。  相似文献   

18.
选择祁连山西水林区排露沟流域(北坡)中山带海拔2 900~3 300 m分布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以海拔2 900 m为基点,沿海拔梯度每升高100 m等高线设置3个调查样地,共设置了15个调查样地,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下的青海云杉生长发育与气候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海拔梯度的增加,青海云杉胸径和树高大小先减小后增加而后又逐渐减小,在海拔3 200 m以上,青海云杉生长受到环境胁迫;林木冠幅大小随海拔梯度的增加而增加,郁闭度大小则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先是逐渐缓慢增大而后迅速减小;在海拔梯度逐渐增加的基础上,非更新苗密度不断减小,而更新苗密度先是减小后增加而后又逐渐减小,在海拔3 200 m以上青海云杉更新苗受到环境胁迫作用亦明显。  相似文献   

19.
调查蕉城区不同海拔、坡向和无性系的2年生油茶的生长情况,平均成活率89.2%,平均高27.2 cm,平均冠径69.3 cm。不同海拔、坡向、无性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年生油茶幼树的生长。海拔较低和阳坡有利于油茶的生长,海拔较高和阴坡则不利于油茶生长。蕉城区种植油茶适宜在海拔低于600 m的阳坡,选择闽43品种进行种植,生长较快。在海拔高于800 m和阴坡的山地不宜种植油茶,否则油茶生长较差。  相似文献   

20.
原宝东 《林业科技》2011,36(4):14-17
2009年2~4月,对元宝山自然保护区黑熊春季栖息地选择进行调查分析,Vanderloeg选择系数Wi和Scavia选择指数Ei表明:黑熊喜欢郁闭度〉50%、水源距离〈30 m、坡度小于20°~40°、避风性良好、坡向为南坡、坡位中坡位或上坡位、树径〉0.4 m,人为干扰距离〉100 m、海拔1 600~2 00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