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查微生物菌剂不同浓度对草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200倍液处理草莓叶绿素含量和百叶重比对照分别增加8.6%和9.4%,草莓平均单株产量为244.20 g,比对照增产13.33%;微生物菌剂300倍液处理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2.22μmol·m-2·s-1,较对照提高14.7%;400倍液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8.9%、13.3%,微生物菌剂可明显改善草莓果实品质,在设施草莓生产中,喷施微生物菌剂200倍液或300倍液可有效促进草莓生长,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不少地方利用大棚种植早熟草莓,到12月中下旬后,就开始有草莓采摘上市。在冬季阳光较好的条件下,一般翌年1月就会进入采果盛期,盛采期可一直持续到3月份,至4月底可采摘完毕。大棚生产草莓,因棚内高温多湿,易发生病虫害。因此,要使大棚草莓获得优质高产和高效益,必须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草莓种植适宜的施肥方式,以“红颜”草莓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个不同施肥处理,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产量及品质存在显著影响。控释氮肥替代传统尿素可保证草莓产量,提升草莓品质及种植经济效益。综合考虑草莓产量、品质、经济效益,推荐在草莓种植中施入595·11 kg/hm2控释氮肥(普通尿素施入量的75%)。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验了化肥减量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草莓的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当前地力水平下,种植草莓在亩施有机肥1 000 kg基础上,配合生育期冲施水溶肥8次,可改善草莓的生物学形状,增加花序数和花蕾数,对增加产量和改善草莓品质效果比较明显,还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加温日光温室生产草莓投入大.相对收入也很高,可以在草莓淡季供应市场,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照常生产新鲜草莓。在加温日光温室内可一年四季生产草莓鲜果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6.
在草莓花期和果期喷施不同浓度的0.16%14-羟芸·噻苯隆可溶液剂,以验证和评价其对草莓生长的调节和提质效果以及对草莓的安全性,并确定最佳用量。结果表明,喷施0.16%14-羟芸·噻苯隆可溶液剂后草莓的上市期提前,大果率、糖度、产量等均有提高,使用333~1 000倍液处理,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法研究易迈施控释肥对草莓早熟品种隋珠、中熟品种红颜生长、果品品质及土壤中3种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普通复合肥处理相比,易迈施控释肥处理草莓上市期提前了7~9 d;易迈施控释肥可促进草莓的根系生长,延缓根系衰老,增加叶绿素含量,隋珠和红颜草莓产量分别增加16.1%和18.3%,糖酸比分别提高6.0%和7.1%。同时,易迈施控释肥处理可根据草莓需肥规律改善土壤环境,显著提高草莓初果期、盛果期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供应。  相似文献   

8.
沈瑞 《农家顾问》2006,(11):34-35
用大棚栽培草莓,常造成畸形果较多,以致大大降低了草莓果的商品价值.影响了大棚草莓效益的进一步提高。草莓畸形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其次为营养失调。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草莓畸形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啤酒酵母对草莓保鲜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定波度范围的酵母菌液对草莓具有保鲜作用,表现为抑制草莓后熟,减少腐烂的发生。其保鲜作用与活酵母菌数有关,以活细胞数为1.75×107个/mL左右的酵母液处理草莓,常温可保鲜5d,2℃冷藏可保鲜12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通过RT-PCR检测草莓轻型黄边病毒最好的叶片保存方法。【方法】经自然风干法、硅胶干燥法以及氧化钙干燥法保存后,采用RNA小量提取试剂盒法提取被病毒侵染草莓叶片总RNA,利用Thermo NanoDrop 2000测定核酸质量浓度和质量并使用RT-PCR方法对SMYEV进行检测。【结果】经氧化钙干燥保存后可提取高质量的RNA,30 d后仍可通过RT-PCR获得扩增产物。【结论】氧化钙干燥保存效果最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大量草莓叶片样本的长距离运输,提高草莓病毒检测效率,为草莓无毒栽培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天津设施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天津市设施草莓生产现状及问题,提出可通过筛选和培育优质苗木,研究配套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以及从采用先进的栽培模式等方面着手,提高设施草莓种植效益,促进天津市设施草莓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几丁质对草莓的保鲜作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几丁质能抑制微生物对草莓的侵染,可在草莓的表面形成半透膜,阻止CO2散失,提高草莓表面的CO2浓度,抑制草莓的呼吸作用,减缓物质分解速度。1%-2%几丁质衍生物水溶液,可使草莓的贮存时间在常温下延长2天左右,在4-8℃条件下延长15-20天。  相似文献   

13.
大棚草莓于9月上、中旬定植,10月下旬覆盖地膜和大棚膜,11月底草莓开始采收,次年2月底。3月初在草莓大棚保护地采用套种方式种植甜玉米、糯玉米等特种玉米,4月中下旬待玉米植株长到一定高度后,除去草莓植株,既不会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同时又充分利用草莓大棚的温室作用,缩短甜、糯玉米的成熟期,可大幅度提高甜、糯玉米的种植效益。2000年,我们开展了“草莓大棚套种栽培甜、糯玉米”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草莓是蔷薇科浆果,果实柔软多汁,浓郁芳香。其露地栽培,采收期限一般为一个多月。为满足市场需求,将草莓由露地栽培改为拱棚半促成栽培,鲜果可供应到四月左右,与露地栽培上市草莓相衔接。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采后钙处理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丰香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cv.Fengxiang)为实验材料,采后CaCl2溶液浸泡处理30s,以3—4℃,RH90%-95%贮藏16d,定期检测贮藏指标和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钙处理可减缓可溶性固形物、硬度、维生素C、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过程中的降低幅度,减少果实失重;同时钙处理抑制微生物繁殖,使草莓腐烂程度降低,延缓草莓衰老。钙离子处理后的草莓更具有耐贮性。  相似文献   

16.
草莓栽培在我区已有数十年,每年种植面积约100亩,由于连年种植,草莓灰霉病逐年加重,设施化栽培和露地栽培均易发生,草莓灰霉病已成为草莓主要病害之一。从2004年开始,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凋查研究,并应用50%农利灵杀菌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灰霉病发生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控制灰霉病发病率,同时提高草莓产量。  相似文献   

17.
草莓红色艳丽、芳香浓郁、酸甜多汁、营养丰富,具有和胃消积、促进食欲等功效。但草莓是浆果,不便运输,难藏贮。因此,将它开发加工成草莓食品,不仅可缓解鲜销压力,避免霉烂损失,又能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增值增收。  相似文献   

18.
草莓是一种浆果,皮薄,外皮无保护作用,草莓果实娇嫩、多汁、营养价值高、色泽鲜丽、芳香宜人,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但采后常因贮运中的机械损伤和病原物侵染而导致腐烂,灰霉病、炭疽病是草莓腐烂的主要病害。草莓在常温下1—2天就变色、变味和腐烂,商品率很快下降。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草莓贮藏时间也可较长。  相似文献   

19.
酸性电解水处理对草莓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星都2号”草莓果实为试材,研究了酸性电解水处理对冷藏草莓(贮藏温度为0℃,相对湿度为85%~90%)果肉最大破断应力、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及细胞膜透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处理明显抑制了草莓的乙烯释放,降低了草莓果实的呼吸强度,可保持贮藏期间草莓最大破断应力,延缓果肉细胞相对电导率的上升,抑制草莓羧甲基纤维素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酶活,从而有效地抑制采后草莓果实的衰老过程。用该方法处理提高了草莓的保鲜效果,延长了保鲜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冬暖式大棚栽培葡萄、间作草莓,可使草莓在春节期间开始上市。葡萄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可在5月上旬开始上市。如植株长势健壮,加强管理还可使其二次结果。草莓收获后,将植株清出棚外,再套种上青椒,有葡萄的遮阳,夏季青椒仍能正常生长结果,并且病毒病较轻。这种种植模式,葡萄行距一般为1.5米以上,株距0.5米,行间可套作4行草莓或3行青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