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自1989年开始实施的甘肃省“长治”(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工程,包括武都、成县、文县、康县、礼县、宕昌、西和、舟曲、秦城等九个县(区),其中第一期工程(1989~1993年)共开展27条小流域,规划治理任务3700km~2;第二期工程(1990~1994)开展84条小流域,规划治理任务1750km~2。 为了及时掌握“长治”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甘肃省“长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在1992年组建了“长治”工程质量效益监测体系,对工程的七项措施进行了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2.
<正>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下同),于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经过六年的艰苦奋斗,“长治”工程的一、二期目标已如期实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级地方政府对“长治”工程的认识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各方面的投入足额到位,治理速度日益加快,治理规模大,质量高,治理开发效益极为显著.1995年通过国家级验收,被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评定为合格工程.  相似文献   

3.
<正> 1988年,国务院批准将长江上游7省(市)列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简称“长治工程”),我省长江流域的11个县(区)被列入“长治”工程.自1989年工程起步以来,找省广大干部群众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把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群众称“长治”工程为“富民工程”、“德政工程”.1 治理进展及成效1.1 实施情况“长治”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分期实施,滚动发展,先后有270条流域列入了三期工程,总面积为16391.46km~2.截至1997年底止,“长治”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86.75km~2,占计划任务的102.0%.其中,坡改梯8.05万hm~2,营造水保林19.09万hm~2,发展经济林果10.45万hm~2,种草9.5万hm~2,封禁管育33.14万hm~2,保土耕作9.45万hm~2,修建谷坊、蓄水池、塘坝等水保工程4652座(处),总投工18279.80万个.1.2 治理成果一是坡改梯增加了粮食产量,多数群众基本脱贫,仅坡改梯工程每年可增加粮食9788.52万kg.已竣工验收的“长治”第一、二期工程,人均基本农田由治理前的407m~2增加到773m~2,提高90.2%;公顷产由1080kg增加到2145kg,人均产粮由239kg提高到348kg,增长45.6%;流域内已有90%的农户基本解决了温饱,其中20  相似文献   

4.
1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项目管理,是“长治”工程取得巨大成效的重要保证“长治”工程是一项国家级的基本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是一项治理开发长江的系统工程,倍受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关注。1989年至今的10年,“长治”工程成效卓著,被誉为党和国家的德政工程、最...  相似文献   

5.
加强管理狠抓落实 确保“长治”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总结了2004年“长治”工程改革调整以来在治理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成效和经验,阐述了“长治”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强化管理等方面对2005年的工作做了安排。近期,“长治”工程重点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构建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机制;求真务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抓好落实,确保“长治”工程建设扎实推进。2005年作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长治”工程农发项目的竣工之年,要全面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继续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长治”农发项目的竣工验收准备工作,扎实推进预防监督和监测预报工作等,保证完成年度防治任务,确保新一期“长治”工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万km2,完成生态修复面积2 060km2;监测覆盖面积累计近70万km2,共预报处理滑坡、泥石流灾害86处,各级水保部门累计对1.9万起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违法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处。“十五”“长治”工程的重要经验是加强领导,强化管理,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抓点带面。“长治”工程“十一五”工作的重点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长治”工程建设,继续做好世行贷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进一步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创新推动重点防治工程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抓好基础工作。部署了2006年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有水土流失面积15.65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2.38%。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四川省以实施“长治”工程为契机.启动了“治水兴蜀”工程,开展了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15年来,嘉陵江中下游、金沙江下游片区的62个县(市、区)实施了“长治”工程一至六期综合治理,共完成投资9.5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万km^2。  相似文献   

8.
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第十七次工作会议于2005年6月15~16日在重庆市万州区召开,长江上中游10个省市的代表1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2004年“长治”工程改革调整以来在治理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成效和经验,进一步明确了“长治”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2005年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与会代表参观了万州区的“长治”工程建设典型。  相似文献   

9.
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实施20多年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万km2,有效解决千万人温饱问题,成功实现了生态效益和民生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长治”工程的投入 2 0 0 0年已达 2 73亿元 ,重点防治县数增加到 191个 ,实施范围扩大到上中游 10省 (市 ) ,累计完成国家投资 12 32亿元 ,群众投劳 15 5亿个工日 ,移动土石方 16 5亿m3,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6 44万km2 ,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管理的特点是 :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委员会的作用 ;强化流域管理 ;严格监督检查制度 ,强化宏观调控机制 ;合理进行工程布局 ,有序拓展实施范围 ;注重典型引路 ,促进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长治”工程自1989年启动实施以来,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近9万km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长治”工程建设重视发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领导协调作用,坚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依靠制度对项目严格管理,为全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借鉴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地要抓住机遇,重点做好5项工作:进一步依法加强监管力度,遏止新的水土流失;进一步抓好以“长治”工程为龙头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作;进一步发挥长江流域水热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发挥各级水保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12.
“长治”工程大示范区建设是以地(市、州)、县(市、区)为单元创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面积示范样板,涉及“长治”工程项目区的40个县(市、区),建设期为5年(2001-2005年)。实施大示范区建设是新形势下“长治”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需要,对于加快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平县自1989年被列入“长治”工程重点防治县以来,至2004年底,共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602.91km2,水保措施年减少土壤流失180.8万t,年蓄水量达11935.5万m3,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介绍了重点治理的成效与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四川通江县在实施“长治”工程五期治理项目中,采取新举措,创造新特色,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农业县依托‘长治”工程,建设良性生态经济家园,脱  相似文献   

15.
蓬安县舞动“长治”工程龙头突出调整产业结构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蓬安县在实施“长治”工程过程中 ,大胆创新工作思路 ,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重点 ,以“长治”工程为龙头 ,集中相关项目和资金 ,实施规模化治理开发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水平。介绍了蓬安县的“长治”工程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6.
齐心协力加快“长治”工程建设陈耀邦(国家计委,北京100824)近五年来,重点区防治工作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在上届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指导下,经过各治理区党政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治理工作得以全面发展,在治理成绩、科学管理、制度建设等方...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上中游是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 ,开展“长治”工程建设以来 ,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 8万km2 。“长治”工程已成为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稳定性最强、持续时间最长和最具影响力的生态建设项目 ,今后还将在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中发挥骨干和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甘肃省长江流域的自然特点是山高坡陡、土薄石多;三里不同地,十里不同天,数步不同土;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 “长治”工程是以小流域为单元,由七项措施(坡改梯、造林、经济林果、种草、封禁治理、保土耕作、水保工程)与水路、道路科学配套、优化组合的系统工程。在治理上,结合甘肃“长治”区不同类型区的自然特点,经科学试验、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普遍采取了“九龙治水”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论“长治”工程在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治”工程自 1989年开展建设以来 ,坚持重点突破 ,稳步推进 ,因地制宜 ,科学治理 ,开创了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 ,走出了一条具有流域特色的水土保持成功之路。新世纪、新时期必须提高“长治”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 ,不断拓宽投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治理的科技含量 ,推动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长治”工程重点防治县已达到 191个 ,年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 5 0 0 0km2 以上 ,累计治理面积达到6 8万km2 ,上游“四大片”的总治理程度已接近 1/3。“长治”工程已成为长江流域最具影响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之一。“十五”期间 ,要树立生态优先思想 ,把握正确防治方向 ,坚持综合治理 ,确保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的实现 ,年治理面积争取达到 6 0 0 0km2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